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20世纪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如果与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并列,生态文明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尽管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社会进化形态或者人类文明形态能否成立,目前尚未取得共识,但生态文明的提出,对于人类及其生存的这个地球和人类社会的未来,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社会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先后两次世界大战,导致全球大规模的军备竞赛,由常规武器发展到生化武器和核武器,把几百年来工业发展导致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等进一步推向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使得这些问题越来越加剧和恶化,以至威胁到人类和地球的安全。因此,生存还是毁灭?人类是继续破坏自然还是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就成了人们不得不担忧和思考的大问题。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其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主张。90年代以后,《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二十一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文件相继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球共识。
生态文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提出的。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很显然,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以来过度开发自然、征服自然从而造成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
党的十七大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出的庄严承诺,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江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抓住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机遇,制定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并获得国务院批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造福鄱阳湖流域广大人民和子孙后代的重大举措,对实现江西新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国务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批复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不是单一的环保指向或者经济指向,而是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全面发展。
在我看来,生态文明建设应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或称“文化生态”)。
自然生态,是指保护资源与优化环境。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对自然方面的要求,即人类如何善待自然,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对各类自然资源,既要合理利用,又不可竭泽而渔,不可吃子孙饭,断子孙路,努力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要爱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减少二氧化碳和工业废水排放,不断改良和优化已被污染和恶化的环境。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保持鄱阳湖的一湖清水和环湖地区的良好生态。
社会生态,是指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个社会,如果经济发达,物质丰富,但是贫富悬殊,秩序混乱,这肯定算不上是良好的社会生态。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的前提下,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安康,这才是理想的社会生态。十七大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都是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良好社会生态的重要内容。
人文生态,是指公民素质与人文精神。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的要求。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人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人文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和动力,人文生态的状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决定着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如果公民的素质低下,愚昧无知,就会破坏自然,扰乱社会。反之,如果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高,具有人文关怀,就会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就会关心社会、建设美好家园,就能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因而,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和高度。
那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建设人文生态、培育人文精神方面需要做些什么呢?
第一,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建设“两大一新”(即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目标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文化的投入不断加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局面。最近,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特别强调“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强人文关怀”,要求“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江西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厚,近年来的文化工作形势喜人,今后在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着力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二,要切实贯彻“以人为本”,努力培育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中国古人提倡的“以人为本”,还是西方的人本主义(人文主义),都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关怀,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如果缺乏人文素养或者人文精神失落,连人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就更谈不上尊重自然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就难以实现。
第三,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要通过各种形式,包括行政、法律和舆论工具,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环保,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心。要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四,要弘扬地域文化,注重风土民情。赣鄱大地自古就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地方,江西老表勤劳朴实,民风淳厚。建设生态文明,要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继承弘扬传统美德和苏区革命精神,特别要挖掘当地历史文化中的精粹,表彰追慕乡贤时彦,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
最后,我想把“人文生态”的内涵用四句话加以概括,即: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社会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先后两次世界大战,导致全球大规模的军备竞赛,由常规武器发展到生化武器和核武器,把几百年来工业发展导致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等进一步推向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使得这些问题越来越加剧和恶化,以至威胁到人类和地球的安全。因此,生存还是毁灭?人类是继续破坏自然还是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就成了人们不得不担忧和思考的大问题。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其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主张。90年代以后,《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二十一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文件相继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球共识。
生态文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提出的。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很显然,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以来过度开发自然、征服自然从而造成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
党的十七大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出的庄严承诺,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江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抓住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机遇,制定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并获得国务院批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造福鄱阳湖流域广大人民和子孙后代的重大举措,对实现江西新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国务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批复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不是单一的环保指向或者经济指向,而是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全面发展。
在我看来,生态文明建设应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或称“文化生态”)。
自然生态,是指保护资源与优化环境。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对自然方面的要求,即人类如何善待自然,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对各类自然资源,既要合理利用,又不可竭泽而渔,不可吃子孙饭,断子孙路,努力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要爱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减少二氧化碳和工业废水排放,不断改良和优化已被污染和恶化的环境。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保持鄱阳湖的一湖清水和环湖地区的良好生态。
社会生态,是指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个社会,如果经济发达,物质丰富,但是贫富悬殊,秩序混乱,这肯定算不上是良好的社会生态。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的前提下,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安康,这才是理想的社会生态。十七大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都是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良好社会生态的重要内容。
人文生态,是指公民素质与人文精神。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的要求。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人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人文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和动力,人文生态的状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决定着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如果公民的素质低下,愚昧无知,就会破坏自然,扰乱社会。反之,如果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高,具有人文关怀,就会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就会关心社会、建设美好家园,就能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因而,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和高度。
那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建设人文生态、培育人文精神方面需要做些什么呢?
第一,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建设“两大一新”(即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目标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文化的投入不断加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局面。最近,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特别强调“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强人文关怀”,要求“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江西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厚,近年来的文化工作形势喜人,今后在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着力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二,要切实贯彻“以人为本”,努力培育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中国古人提倡的“以人为本”,还是西方的人本主义(人文主义),都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关怀,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如果缺乏人文素养或者人文精神失落,连人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就更谈不上尊重自然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就难以实现。
第三,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要通过各种形式,包括行政、法律和舆论工具,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环保,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心。要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四,要弘扬地域文化,注重风土民情。赣鄱大地自古就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地方,江西老表勤劳朴实,民风淳厚。建设生态文明,要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继承弘扬传统美德和苏区革命精神,特别要挖掘当地历史文化中的精粹,表彰追慕乡贤时彦,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
最后,我想把“人文生态”的内涵用四句话加以概括,即: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天人合一,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