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几点意见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y1993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精妙绝伦的墨宝遗迹,其中又以诗词歌赋最具代表性。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大量诗词,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领略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通过优美的文字更能起到陶冶情操、提升语言水平的目的。但由于诗歌不同于现代白话文,教学的方式自然也不能按图索骥。
  【关键词】诗词 意见 理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13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而作为浓缩了文化精华的代表——诗词更是备受关注,民间一直就有“唐诗宋词”的说法,可见人们对于诗词文化的推崇。事实上,中国诗词的发展并不是仅限于唐、宋两代,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约五百多年的诗词歌赋,而随着近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体诗更是出现了许多经典代表作。就初中诗词学习而言,由于当前教材上所选取的部分古典诗歌的写作时间与学生的时代间隔较远,且传统古诗词教学多采用“字词句段篇”的剥竹笋形式,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将侧重点放到字、词、名的解释及用法上,很难从整体意境上来理解诗歌的美感,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对于诗词内容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实践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以期寻找到合理途径。
  一、背景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写作背景,诗歌也如此。很多诗歌写作背景往往是诗人经历的一些情感变化,或悲壮宏伟,或凄婉缠绵。这种情感变化经历又往往联系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将这些背景挖掘出来,作为课程教学导入内容,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其创作背景就很能吸引学生。李清照从小在具有良好文化氛围的家庭中长大,十八岁时嫁给赵明诚,可叹婚后两天,赵明诚即被调配到遥远的地方,留下李清照一人空守寂寞。李清照正是在这种寂寞难眠中黯然神伤,并移情于物,终情动于衷而发于言,写就了《醉花阴》。李清照的这些背景故事深深吸引学生,激发了学生对《醉花阴》的学习兴趣。
  二、从“诗眼”入手鉴赏,把握诗歌情感
  这里所说的“诗眼”,即诗词中最能显现诗词全部情感价值和内涵的词语或句子,是诗词之关键,也是鉴赏诗词的人口。抓住“诗眼”展开赏析,能很快把握诗之内涵与情感。比如崔颢的《黄鹤楼》,全诗都紧紧围绕着一个“空”字展开,因此它就是这首诗的“诗眼”,引导学生鉴赏此诗时,就要引导学生从“空”字出发,认真体会每一句诗的内涵。诗的首联讲的是楼空,颔联讲的是天空,颈联讲的是洲空,尾联则讲家空。每联都讲“空”,四个“空”相互联结,构建出了全诗的情感和意境,把作者感伤的、惆怅的、空虚的心境写了出来。可见,教学中抓住诗眼,也就很容易地使学生把握诗歌情感。
  三、以朗读促理解,读中领略诗境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优秀经典的作品,都需要读才能真正体会其要旨,诗词尤其如此。诗词的内涵只有在读中才能准确把握。如何读呢?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但为避免读得乏味,最好多种方式结合起来读,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独立读、轮流读、角色读等各种方式都应据实际而结合起来使用。最好的方式是利用媒体设备配乐朗读。配乐朗读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通过音乐的伴随而激发学生对情绪,形成对理解诗歌有利的情绪氛围。比如,在学习《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引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配《高山流水》这首乐曲,乐曲中展现的意境正与诗中繁华似锦的氛围对应,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使其在最短时间内人情人境。
  四、引导学生理解关键宇词
  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歌的一大特点就是篇幅较短、字数较少。因此,作者在诗词的创作过程中选字用词时往往会慎之又慎,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来形容也不为过,这就要求大家在诗词学习的过程中要逐字分析、深刻理解,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炼词炼字之妙境。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的一个“绿”字,按现代语意来讲属于表示色彩的形容词,但在这里却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同时,从修辞上来讲这个绿字还是一种“通感”的用法,风一般只能让人从听觉和感觉上辨别出来,但在这里却作为一种视觉上的感受表述出来,真正起到了传神、形象的作用,不禁让人拍案叫绝。事实上,只有抓住关键的字词,才能从意境上更加准确地鉴赏全文。同时,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中的关键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对后续语文知识的学习是非常有好处的。
  五、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美感
  从字、词、句上对诗词进行分析只是局部上的学习,而整个篇幅下来对诗词的理解就涉及意境的体会,也就是对诗词美感的把握。具体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把握诗词的美感。
  (一)体会语言美。与其他文体相比,诗词的形式更加讲究工整、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韵感十足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课文的标准化阅读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当时的写作心情;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品读,以自己的实际感受去领略诗词意境。
  (二)体会画面美。在众多诗词描写中,画面描写是每首诗词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可以让学生依据诗词内容在自己脑海中去勾勒一幅场景画面。如讲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这幅广阔无边的大漠画面。
  (三)体会思想美。古诗词中的许多名篇都是以热爱祖国、奋发向上为主旋律的,因此,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从思想上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念,区分大是大非。
  总之,初中诗词教学并不仅仅只是字词的简单理解,而是要让学生真正走进诗词的灵魂当中去,切实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写作手法以及写作目的等内容,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对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诗词的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长期的积累才能逐渐体现出来。因此,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学好诗歌,才能真正走人作者创作的意境中,真正体会诗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王卫国.辞华诗韵:例谈初中语文诗词的有效教学[J].快乐阅读,2013,08:71.
  [2]陈思凤.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法浅探[J].新课程导学,2013,07:53-54.
其他文献
<正>2013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江苏省金融风险呈现多发高发态势,新增不良贷款在全国占比最高。面对严峻形势,农发行江苏省分行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强化预警防控,风险集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加速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而现阶段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中取得了相对显著的成效,推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而随着电子信息工程的不
本文分析了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教学设备陈旧;教学方式有限;校方不重视音乐教学的开展等,为更好地开展高中音乐教学,必须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成人函授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转型的必然需求,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形式,我们要营造一个重视成人函授教育的大环境,不能只注重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教学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发展形式、竞争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从传统的产品竞争转化为供应链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完善自身的供应
从最根本的层面上来讲,确立公司的就业品牌,就是要让员工意识到加盟该公司就会有向上发展的机会。企业品牌战略鼓励员工或求职者去编织自己的梦想,激发他们产生积极的想象。  研究表明:特意关注就业品牌战略的雇主在人才招聘战略上会更加成功。布兰登霍尔集团2014年的研究简报《了解雇主品牌的影响》中称:  ●优先考虑雇主品牌的企业,将其整体人才招聘工作评为高效的可能性要高出250%。  ●优先考虑雇主品牌的企
期刊
近年来,乐视在“平台 内容 终端 应用”的逻辑整合下形成了“乐视生态圈”,建设“生态圈”在电子消费品领域受到重视并被广为探讨,这一趋势也影响到人力资源服务业。从长远来看,我国加速进入低生育率的老龄化社会,国家在政策和法律层面积极采取措施缓解危机,人力资源服务业也力图通过发展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促进“互联网 ”的行业渗透、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推动生态圈建设来实现人力资源服务的转型升级。  政策法规促进人力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教育教学中一项复杂、艰苦而又长期性的工作,而在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工作更加尤为重要.做好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教育教学质
黄疸型肝炎是肝炎病毒导致细胞被破坏,或肝组织被破坏,或胆小管阻塞等,进而导致患者机体血液中总胆红素含量增高、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会引发尿黄、皮肤发黄、眼睛的巩膜发黄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