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偏瘫未必是中风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体突然没知觉,手脚不协调,出现偏瘫,很多人会认为是中风。其实,不一定,这还可能是患了脑胶质瘤。就像65岁的张先生,身体突然出现偏瘫,一查竟发现颅内有个拳头大的胶质瘤。
  身体突偏瘫一查竟患胶质瘤
  去年9月, 65岁的张先生突然发现右边手脚有点轻微的不协调,出现轻度偏瘫症状,但张先生并没当回事。直到1个月后症状突然加重,右边身体没有知觉,家人才送去当地医院检查。结果一查,医生就发现张先生大脑内有个拳头大小的肿瘤,建议送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
  来到我院进一步检查发现,张先生颅内的肿瘤有4.5厘米×6.2厘米大,占了整个大脑的1/4。因张先生的胶质瘤压迫到了运动区,所以会出现偏瘫症状。幸好随后的手术比较顺利,恶性程度也不高。
  半年过去了,张先生恢复得还不错,来复查时没发现有不好的状况。
  低级别胶质瘤预后较好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人体最高的司令部,比起其他部位的肿瘤,脑肿瘤似乎对生命的威胁更大,尤其是一听到胶质瘤,很多人都会被吓到。其实胶质瘤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
  胶质瘤的确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约占45%~50%。根据恶性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二类。不过,胶质瘤虽然是恶性肿瘤,但其预后还与肿瘤发现得早晚、恶性程度有关。
  比如,低级别胶质瘤中 I级的,如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大多手术就可以治愈,预后比较好。Ⅱ级的胶质瘤中的少突胶质细胞瘤,预后也比较好,5 年生存率接近80%。高级别胶质瘤Ⅲ~IV 级整体上预后较差。
  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等带来的辐射

  究其胶质瘤的病因,有研究表明,某些遗传综合征(如Ⅰ型、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易发生胶质瘤,但是也仅占所有原发脑肿瘤的一小部分(5%~10%)。多数胶质瘤为散发性,为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所致。
  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是重要的物理致癌因素。但到目前为止,尚无证据显示医学诊断产生的射线,以及使用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与胶质瘤的发病有关。不过,预防胶质瘤,还是应尽量减少接触和暴露在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比如现在人们与电子产品同休同眠的这种生活习惯,是非常不可取的,尤其是儿童。因为儿童的头皮与头骨都较薄,对电子产品的辐射非常敏感。
  此外,有科学家研究认为胶质瘤可能与职业有关,从事有机溶剂、农药及塑料生产的人易患胶质瘤。还有研究表明,食用腌菜、咸鱼也可能是胶质瘤的致病因素。因此,尽量避免接触、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可降低胶质瘤发生的风险。
  经久不愈的头痛别再当普通感冒
  脑胶质瘤的早期症状不明显,通常只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物不清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在临床中多半的胶质瘤是因为头痛、癫痫被发现的,而且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往往不会有目的性的去检查胶质瘤,而是在检查头痛等症状的过程当中,才发现胶质瘤。因此,当出现经久不愈的头痛时,千万不要大意。还有,当突然出现视物不清,对症用了眼药水也没好转时,也要及时到神经外科就诊。
  同时,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一旦脑组织受肿瘤的压迫、浸润、破坏,便会造成神经功能缺失,并表现出相应的神经中枢受到损伤的症状,比如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精神障碍等,严重的可直接造成患者昏迷、死亡。
  比如,肿瘤发生在语言功能区,就可能出现说话结巴、不流利等语言障碍;肿瘤长在运动功能区或长在其他部位压迫到了运动功能区,就会出现偏瘫、肢体不协调等运动功能障碍。
  高危人群可做基因检测
  膠质瘤大多发病缓慢,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较短,较良性的或位于静区的肿瘤病史较长。肿瘤若有出血或囊变,症状会突然加重,甚至有类似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
  (编者注:静区肿瘤即非功能区肿瘤。此区肿瘤早期不出现具有定位意义的局灶性症状,仅表现为颅内压增高,极易误诊。晚期,随着肿瘤的增大,可出现周围组织受压症状或体征。)
  胶质瘤若能早发现早治疗,就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如果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减退、说话不利索等不适,又找不到其他病因时,就应该做一个头部检查(核磁共振、CT等),排除脑胶质瘤。同时,如果是有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可通过做基因检测预测胶质瘤的发生几率。
  治疗方法多 患者不必太担心
  目前治疗胶质瘤有多种疗法,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基因等综合治疗,都是规范治疗胶质瘤的主要方法。
  手术不仅可以明确诊断及判定级别,为下一步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而且可以缓解颅内的压力,改善症状。同时,手术能减少肿瘤体积,为后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打下基础。因此,在最大安全范围、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是胶质瘤手术的基本原则。
  肿瘤切除越彻底,效果越好,但同时又要保护神经功能。有些肿瘤边界不清楚,就要凭医生的经验,以及术中在显微镜下对“颜色的辨别和手感”等。显而易见,要做好胶质瘤的手术,手术设备和施术医生技术同样重要。
  此外,放疗、化疗、生物、基因等治疗,也是胶质瘤辅助治疗措施。比如在治疗过程中运用基因治疗,它可预测对哪种药物更有效。因此,发现胶质瘤,也不必太担心。
  >>扩展阅读
  不是卧床不起才叫偏瘫
  说到偏瘫,不少人的反应就是“瘫痪在床”,其实,并非卧床不起才叫偏瘫。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
  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
  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
  全瘫:肌力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
  轻度偏瘫患者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的偏瘫患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
其他文献
身为老年人,本来已有操不完的心,我自己就颇有体会:老伴儿的身体状况,儿孙的教育、工作和安全,经济的分配,当然还有自身的健康……小小的异常,会带来大大的麻烦,这并非年老多事,确实是因为经历了太多风雨的缘故。为了老年朋友健康,请原谅今天还要给您添个操心事:小心药物伤害您的宝贝——肝脏!  虽然药物并非只伤老年人,但“苍蝇爱叮有缝的蛋”也是事实,平心而论,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确实有不少让药物伤害的“可
血液体循环动脉血压,简称血压。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  1628年,英国科学家威廉·哈维注意到当动脉被割破时,血液就像被压力驱动那样喷涌而出,认识到血压的存在。1733年,英国乡村牧师史蒂芬·阿莱
提起咳嗽,大家一定会想到可能是呼吸系统出了毛病,例如患上伤风感冒、急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则常会出现急性咳嗽症状;而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肺脓肿甚至肺癌等各种呼吸道疾病,都会出现慢性咳嗽。确实,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凡是有咳嗽症状的患者首先考虑是否有呼吸道疾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指出,咳嗽并非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专利,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咳嗽
生活中长瘊子的人不少。所谓瘊子就是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黏膜所引起的良性赘生物。  既然瘊子是一种病毒感染,那么病毒从何而来呢?  本病的传染源为患者,即身上长了瘊子的人和健康带病毒者。后者是指那些已經感染病毒,还没有长出肉眼可见的瘊子但是已有传染性的人。瘊子主要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病毒可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进入细胞内并复制、增殖,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引起上皮良性赘生物(即瘊子
某公司的程会计是我的老邻居,公园中“广场舞之花”。一段时间不见,她竟愁容满面。知道我是医生,程会计便来问我:“王医生,我这病痛怎么来了一个又一个?”  怎么回事?我一问,程会计就全盘倒出来——  “我半年前发现自己有高血压,社区医生给我开了降压药,吃了一个月,血压降下去了,可老觉得头晕,又觉得恶心,吃不下饭,脚踝还经常肿。于是我又去医院看病,社区医生给我开了去水肿的药和肠胃药,吃了药,胃口好了,但
气虚型感冒多由于先天不足、后天补气乏力等原因引起体虚易感外邪、反复感冒或感冒后难以治愈的一种常见类型感冒。主要症状有平素体虚、自汗恶风、脸色苍白、舌淡胖、脉浮迟等。治疗气虚型感冒使用化学药物疗效不明显,且副作用多,而使用中成药却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并几乎无不良反应。为此,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就气虚型感冒使用中成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1.玉屏风口服液(颗粒、片、胶囊、丸、散、袋泡茶):伴肾病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大多是因病变先破坏邻近关节面组织的血液供应,进而造成坏死。其主要症状,从间断性疼痛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再由疼痛引发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到限制,如果不加治疗,最终会导致髋关节完全破坏,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使其失去工作能力,甚至无法自理。此病发病率不低,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笔者就临床诊治經验,就此谈谈诊治股骨头
冬季进补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而选用中成药进补尤为适宜,其方法简便,疗效确实。不过,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差异,后天调养不同,导致体质有异,因而所需进补方法亦有别,宜根据人体气、血、阴、阳偏盛偏衰的程度,选择不同的中成药进补治疗。气虚体质  气虚是指机体活动能力减退,常由久病体虚、劳累所致,主要有肺气虚、脾气虚。气虚体质者进补,旨在增强机体的活动能力,尤其是肺脾二脏的功能。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