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和母亲落水,先救谁?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ure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婆和母亲同时落水,先救谁?”不知谁出了这样一道命题。
   这个问题十分紧迫,处于危险境地的生命需要刻不容缓地施救。一边是老婆,一边是母亲,需要马上做出先救谁的抉择。这道命题考验人性人心,检验人的价值取向。我想,不管谁,面对这样亲情难以割舍的命题,都会十分纠结,不知如何回答。
   我被问到这样的命题时,同样有一种陷于迷宫、找不到方向的感觉。上网查查,看到一些不同的答案:有人答先救母亲。因为世界上母亲只有一位,是给了自己生命并养育自己的人,是自己最亲最亲的人,而老婆就像穿在身上的衣服,衣服没了可以再买新的。对此,有人反问:“你先去问问你儿子同不同意?”有人答先救老婆,因为老婆为自己付出了很多很多,生儿养女,辛勤操劳,家里没有母亲照样生活,而没了老婆,家就不成其为家了。对此,有人反问:“你先去问问你父亲同不同意?”这样不行,那样不对,那到底该先救谁呢?
   我彷徨一陣之后,反而静下心来。想,既然是命题,那就不需要匆忙抉择,可以冷静地思考。现实情况永远要复杂得多。我们可以假设多种现实情况,对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既符合情理,也会更有效。
   首先,要清楚老婆和母亲有没有生命危险。要先知道水的深浅,如果水浅,上岸是不成问题的,那就没有必要惊慌失措。可能有人会说,既然问先救谁,那就有救的必要。我想表明的是,危险系数不同,施救的措施就不同。如果水浅,也仅是伸手之援,大可不必兴师动众,不能非要挂靠到先救谁的人性道德层面。
   其次,要看作为丈夫、儿子的有没有施救能力。作为丈夫和儿子,首要的是保证自身安全。在此基础上,才可施救。如果自己没有能力,情急之下,贸然跳入水中,白白送死,那是万万不可取的。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常常片面地宣传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和精神品德,弱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善行教育,把见死不救一概贴上耻辱的标签,进行道德绑架,使一些人迷失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在今年疫情期间,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献出爱心。我们看到收废品的老人,把大半辈子的积蓄捐献出来。像这样的捐款,我认为还是不接受为好。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应对疫情这样的灾难,老人的善心我们接受,善款则可婉拒,毕竟老人也是需要社会救助的对象。还有很多见诸媒体的少年为救落水同伴而溺水身亡的报道,读来让人惋惜痛心。读罢这样的报道,你还会鼓励不自量力、作无谓牺牲的“英雄之举”吗?就拿丈夫、儿子来说,虽然面对的是自己的至亲,但如果救不了老婆和母亲,反而搭进去自己的性命,你会赞成这样的施救吗?当然,自己没有能力,可以呼喊周围的行人,寻求帮助;可以寻找身边可以用来施救的树枝绳子等工具,进行救援;如果自己会水,可以跳入水中施救,等等。一切救援的措施,都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而不是其他。
   再次,要视施救老婆和母亲的难易而定夺。老婆和母亲,都是自己至亲,不会按疏亲而决定施救的先后。要看谁更容易被救出。靠岸边离自己近者,那就先行施救,这样可以利用最佳的救援时机;如果老婆和母亲中有一人会水,能够自救,那就去救另一个亲人,或者和会水的一方联手去救第三人;如果有周围群众前来施救,力量充足的话,可以对老婆和母亲同时展开救援。
   现实中还会有更多情况,需要做出快速分析,准确应对,使救援更有效,减少伤亡。
   想想现实,看看这道命题,两者再加比照,真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明白、说透彻的,况且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和标准。
   最后,想问出此命题者:你有什么两全其美的答案呢?
其他文献
有某刊编辑发微信过来,告知我的一篇东西要在他们的刊物上露脸,并且想同时配发一张生活照。这是比天上掉馅饼只差一个档次的好事。于是急忙拿出手机,请妻子帮忙,到楼下找一块空地,摆一个造型,“咔嚓咔嚓”几下,就完成了。   过后想想,这“生活照”挺有意思。只要寻一个背景,借助一下相机,就立即有了生活的“留念”和“证据”。而且角度听凭选择,姿势随意摆布,可以效颦范冰冰,可以模仿刘德华。这个背景不好,移动一
期刊
小琬琰(昵称“小宝”)两岁半时,突然开口说“不”。比如吃饭时,问她这个菜要吃吗,答“不”;那个菜要吃吗,答“不”。总之,所有的菜,她都说“不”吃!可过不一会儿,对于其感兴趣的菜,刚才明明对之说“不”的菜,她照吃不误!   儿童心理学认为,说“不”是儿童开始具有自我意识之体现。另外一个显著体现便是不再自称“宝宝”了,而是说“我”。   你看,孩子两岁半就开始具有自我意识,可叹者,许多成年人,面对自己
期刊
俗语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人生就是争来争去。换言之,人生就是斗争,不争哪儿成。然而,“争”未必是人生常态,有时候所谓“争”只是和平地争和谐地争而已。林语堂就说:“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你不争,天下人就不与你争。人生莫争,不是真的让你什么都不争,而是让你聪明地争,和谐地争,不起冲突地争。专栏作家林觉夏说,与其事事争个明白,不如以不争的姿态过一生。真正聪明的人,只是从来不争
期刊
某女士和老公吵了一架,气得不想煮饭,就带孩子去面馆吃了一顿。第二天去接孩子放学,孩子眼泪泛眶,问:妈妈,你还会跟爸爸吵架吗?女士有些不忍,忙问孩子怎么了?孩子带着哭腔说,昨天的面,好好吃!   孩子的角度,父母的角度,角色不對等,年龄落差大,角度有差异。   孩子可笑吗?   在医院里,作为医生的他,总是能遇见各种各样因为暴饮暴食导致疾病的人。其中,一个连吃30个糯米饼导致肠子被完全堵死的病人令他
期刊
微信群里有一大帮“群友”,这些“群友”,有相识的,也有不相识的。有老面孔,也有新面孔。有的是相处几十年的老同学、老战友、老同事,也有的只是一面之交,见面打个招呼而已。还有的是在什么笔会上、酒桌上,大家坐在一起,一时兴起,互相加个微信而已,其实在这之前谁也不认识谁。更莫名的是,还有一些“群友”,从未见过面,之所以成为“群友”,完全是“群主”或其他“群友”生拉硬拽进来的,只知其名,不知其人。   都
期刊
在古代,碑铭是一种文化。作为一种载体,一些优秀的碑铭,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以真挚的朋友情谊,点评柳宗元的文学成就。既赞扬了逝者的高贵品德,又痛斥了庸人的世俗。简洁有序,文笔生动。清代沈德潜称赞:“噫郁苍凉,墓志中千秋绝唱。”(《古文辞类纂》)   韩愈不仅是文学大家,而且是撰写碑文的高手,所写碑文不仅有文学价值,还有经济价值,润笔费收入不菲。   同样是文学大家,同样是撰
期刊
练书法的人,许多都喜欢标榜以“二王”(王羲之与王献之)为宗。虽然你看他写的字,根本与“二王”不沾边,要架势没架势,要风韵无风韵,可是他就是硬往那上面靠。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二王”的字写得棒。   “二王”父子,书法都极有造诣,但两人却不尽相同,旁观者更是形成决然对立的两派。唐太宗是“拥羲派”的代表,认为王献之和王羲之相比,还差一大截,“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自然也有“拥献派”,认为儿子更胜
期刊
李一与乔廷英曾是哥们。喝酒打牌,互相掩护,乔嫂打电话来:李哥,乔不死的又在打牌啊?李一答,没呢没呢,乔哥跟我在学习文件呢。花街柳巷,互相掩护,李嫂打电话来:乔哥,老不死的在干嘛?乔哥答:嫂子放心,李哥跟我在弄倡议书,撰“关于尊重妇女同志的倡议书”呢。   李一本是顺民,啊,顺士,起先对大清是蛮爱的,证据呢,他曾参加过几次科举考试,他都想给大清卖命,他对大清有甚非心呢?是大清不要他,还是他欠了些水
期刊
战国中期,可谓中国历史上的大乱世。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撕破脸皮,你杀我戮,大行霸道。武力征服,掠夺地盘,是通行手段。动不动诸侯国就强强联手,弱肉强食,打群架,瓜分弱小诸侯国,残酷而冷血。整个神州,战火绵延,黎民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   就在此时,弱小的邹国,出了一位与孔子齐名的人物——亚圣孟子。孟子者,孟轲也。人逢乱世,乃大不幸。然而,对于孟轲来讲,却很幸运。乱世出英雄,乱世亦造就思想家
期刊
骡子是个奇特的物种,驴马交媾而生,因为染色体不成对,生殖细胞不能正常分裂,故而骡子没有繁衍能力,天命绝后。  马王国里有一头骡子,自幼痴迷乌纱帽,做梦都渴望当官。无奈上苍不佑,尽管他有千里马的血缘优势,也只在王国皇家大剧院任个道具主管职位,始终未能进入官场,直到退休也没有尝到官味儿。  光阴荏苒,韶华易逝,小骡子变成了老骡子,但他仍在做升官梦。老骡子日日夜夜冥思苦想,终于琢磨出了一个圆梦的上上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