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知足很不容易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足常乐”,这是老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话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却相当不易。
  人都是有欲望的。老年人的欲望表现得虽不像年轻人那么强烈,那么鲜明,但不可否认,老人也有老人的欲望,老人也有老人的追求。哪位老人不想把日子过得美满些,家里的积蓄多些,房子住得更宽敞些,儿女们的工作更出色些。凡事都有一个度,都受着客观环境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如果人的欲望不超越现实,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实现“知足”就不很难,“常乐”也就随之而来了。假如欲望很高超越了现实,一切变得那么不实际,实现不了就觉得吃亏,怨东怨西,总也不满意,也就总也没欢乐。有人说得好,要使一个人的心态保持“常乐”状态,最好的办法是减少他想入非非的欲望。欲望不高,要求甚少,满足则容易。这幅以《满足》为题的市井漫画,形象地表明了这样的道理。劳动之后能有几个包子充饥,劳动者感到很大的满足,他既不想去品尝山珍海味,也不想饱餐满桌酒席,包子吃得香甜,心满意足矣!
  人都是有比较的。老年人虽然退休在家,但还是属于社会人,与方方面面有割不断的联系,与人相比,遇事相攀,这都是很自然的事。“我和老李同年同月进厂,为啥他的退休金每月比我多一百多,想起这事我就生气。”“当年分房,我是分房委员,把好房大房让给别人,至今还挤在这么小的单元里,我亏透了。”“他凭什么高升,还不是会说会送,把上司拍好了,我顶看不上他。”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一个“比”字,由于“比”的方法和角度不对,比出来的是吃亏,比出来的是气愤。知足常乐之人,从不用这样的比较法,他们懂得“事业上向高标准看,生活上同低标准比”,不与别人比待遇,比享乐;他们更懂得“快乐比什么都重要”,钱财多的人不一定就快乐,官位高的人不一定就想得开,住豪宅的人不一定就过得舒心,快乐和幸福属于知足之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足常乐”不只是心态的表现,更是一种修养,一种品德,一种为人处事之道。要使自己的退休生活过得美满,需要修炼出“知足常乐”的精神状态。人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更不必时时事事与人相比,自我感觉不错,衣食无忧,清心寡欲,心安理得,与世无争,岂不很好!退休生活是人生难觅的休闲时期。闲了,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累了,想休息就休息;闷了,拨通电话与老友聊聊。想干什么就干点什么,想吃什么就做点什么。自由自在,笑口常开,享受生活,让“知足”和“常乐”永远相伴身边,该多好呀!
其他文献
调息是调控呼吸的操作活动,也称炼气。  调息的意义在于通过调控呼吸而孕育和引导内气,这是进入气功境界的重要操作环节。呼吸与内气直接相关,通常练功过程中随着日常呼吸的逐渐减弱,内气的活动逐渐加强。一吸一呼为一息,其中尤以呼气与内气密切相关,内气多随呼气而生发运行,故许多功法注重于调控呼气,例如内丹术。此外,现代研究已证明调息可调节植物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张力,从而调整相应的内脏组织器官的
行政生态学是一门以生态学的方法研究行政现象、行政行为与行政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行政学分支学科,它运用生态学的视角研究公共行政。本从行政生态学视角下分析市管县体制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