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平县国营园艺场工人在运输刚采摘的梁平柚
说起梁平的卤烤鸭“张鸭子”,很多市民可能要流下口水。在“张鸭子”卤烤鸭壮大的背后,西南第一鸭乡梁平年出栏3000万只肉蛋鸭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鸭子、袖子、竹子,这三样是梁平农户实现万元增收的“吉祥三宝”。特产加上产业优势,梁平率先在全市提出,有望提前半年实现万元增收目标;到2012年底95%的有劳动力的农户户均增收1.3万元,比计划增收目标多增收三成。
养鸭
300只肉鸭可增收万元
为保证梁平县鸭产业发展有充足、优良的种源,5月份,城北乡启动了大舜肉鸭良繁场建设。该养殖场总投资500万元,占地100亩,新建种鸭鸭舍2500平方米、陆上运动场2500平方米、水上运动场40000平方米,提供商品鸭苗5(m万羽。建成后,加上原有的肉鸭良种繁育能力,每年可为梁平县提供商品肉鸭苗1000万羽。
记者近日在大舜肉鸭良繁场看到,自动孵化箱内,上万只鸭苗已孵化出壳,两名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为这些鸭苗注射疫苗,预防鸭瘟。
负责人刘道荣告诉汜者,孵化出的优质鸭苗部分供给养殖大户,部分则提供给普通小户。刘道荣所说的养殖大户要达到年出栏1.5-2.5万只肉鸭的标准,而城北乡已有这样的大户60户,户均年收入在8万元以上。
这就是梁平发展水禽经济的典型路子——“公司+基地”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
梁平县农委主任熊绍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养殖大户带动养殖小户,在政府补贴购买鸭苗并提供相关技术指导的前提下,每户农户只要养殖300只肉鸭或500只蛋鸭,肉鸭每年可循环出栏8次,达2000只左右,而每只肉鸭的利润是4元,农产一就能收入8000元左右;而每只蛋鸭成熟后可下蛋300枚,每年可产蛋15万枚,一枚蛋的利润是0.1元,一年的收入在1.5万。
种柚
打造独具特色的名柚园
梁平开始为打造袖乡做准备,计划在全县形成800万柚子树栽种规模。
合兴镇紧邻梁平县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所产的柚子在梁平最为出名。依托梁平县龙滩柚子专业合作社,合兴推行“果农+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走集约化大户带动之路,培育典型示范大户,带动梁平柚产业发展,促进农户万元增收。目前,龙滩村已建成标准化梁平柚示范基地3500亩,挂果柚树1.2万株,年产无公害优质柚5000吨,产值达250万元。到2012年,预计梁平柚亩产由2009年的1吨提升到1.5吨,实现户均增收6600元。
在大力发展柚子种植的同时,梁平县还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大搞增间套种,形成以柚下种枪苏丹草、黑麦草为重点的种植区及以柚下养鸡、养鸭、养鹅、养羊、养牛为重点的养殖区,形成规模种植养殖,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集中项目”的思路,梁平县还采取“政(政府)-产(产业)-研(科研)-金(金融)-商(大户)”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用2至3年时间,将龙滩梁平柚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名柚园,首期已投资840万元,用于园区道路、名柚广场、牌坊、观光带农房立面改造、柚子大树移栽补棺等基础设施建设。
种竹
满山竹林成农户金饭碗
梁平县西部的10多个乡镇2万余户农户的收入主要依靠竹林,对竹林的依赖性很强。如何利用好全县40万亩竹林带动农户增收?
为此,梁平县林业局提出以“竹”为亮点,发展笋竹产业化。同时,利用竹林立体开发和生态种植,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和森林旅游。利用寿竹丰产培育技术、白夹竹低效林改造技术,用3年时间,将20万亩低产低效竹林培育为笋材两用林,以笋用为主。改造后,增加竹林产量50%以上,竹材产量达到0.6-1吨/亩,竹笋产量达到0.5-0.8吨/亩,纯收入达到1000元-1600元。
竹山镇正直村的农民李羡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却不会种粮食。主要是因为竹山基本上没有田土,祖祖辈辈都是坐山吃山、靠几根竹子来养家。2007年初,县林业局和竹山镇党委、政府开始倡导实施低产竹林改造,包括李羡刚在内,多数人最初都很抵触,认为到山上为竹子除草、松土、施肥是瞎搞,是折腾人。
经过县林业局、镇里、村里领导的再三劝说,李羡刚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改造了自己承包的60亩白夹竹林。原来,这60亩白夹竹林的收入不足2万。一年之后,经过精细化管理,李羡刚的竹林有了明显改观,收益也大幅提高:现在一年的收入可达到8万元左右,增加了6万元。
说起梁平的卤烤鸭“张鸭子”,很多市民可能要流下口水。在“张鸭子”卤烤鸭壮大的背后,西南第一鸭乡梁平年出栏3000万只肉蛋鸭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鸭子、袖子、竹子,这三样是梁平农户实现万元增收的“吉祥三宝”。特产加上产业优势,梁平率先在全市提出,有望提前半年实现万元增收目标;到2012年底95%的有劳动力的农户户均增收1.3万元,比计划增收目标多增收三成。
养鸭
300只肉鸭可增收万元
为保证梁平县鸭产业发展有充足、优良的种源,5月份,城北乡启动了大舜肉鸭良繁场建设。该养殖场总投资500万元,占地100亩,新建种鸭鸭舍2500平方米、陆上运动场2500平方米、水上运动场40000平方米,提供商品鸭苗5(m万羽。建成后,加上原有的肉鸭良种繁育能力,每年可为梁平县提供商品肉鸭苗1000万羽。
记者近日在大舜肉鸭良繁场看到,自动孵化箱内,上万只鸭苗已孵化出壳,两名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为这些鸭苗注射疫苗,预防鸭瘟。
负责人刘道荣告诉汜者,孵化出的优质鸭苗部分供给养殖大户,部分则提供给普通小户。刘道荣所说的养殖大户要达到年出栏1.5-2.5万只肉鸭的标准,而城北乡已有这样的大户60户,户均年收入在8万元以上。
这就是梁平发展水禽经济的典型路子——“公司+基地”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
梁平县农委主任熊绍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养殖大户带动养殖小户,在政府补贴购买鸭苗并提供相关技术指导的前提下,每户农户只要养殖300只肉鸭或500只蛋鸭,肉鸭每年可循环出栏8次,达2000只左右,而每只肉鸭的利润是4元,农产一就能收入8000元左右;而每只蛋鸭成熟后可下蛋300枚,每年可产蛋15万枚,一枚蛋的利润是0.1元,一年的收入在1.5万。
种柚
打造独具特色的名柚园
梁平开始为打造袖乡做准备,计划在全县形成800万柚子树栽种规模。
合兴镇紧邻梁平县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所产的柚子在梁平最为出名。依托梁平县龙滩柚子专业合作社,合兴推行“果农+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走集约化大户带动之路,培育典型示范大户,带动梁平柚产业发展,促进农户万元增收。目前,龙滩村已建成标准化梁平柚示范基地3500亩,挂果柚树1.2万株,年产无公害优质柚5000吨,产值达250万元。到2012年,预计梁平柚亩产由2009年的1吨提升到1.5吨,实现户均增收6600元。
在大力发展柚子种植的同时,梁平县还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大搞增间套种,形成以柚下种枪苏丹草、黑麦草为重点的种植区及以柚下养鸡、养鸭、养鹅、养羊、养牛为重点的养殖区,形成规模种植养殖,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集中项目”的思路,梁平县还采取“政(政府)-产(产业)-研(科研)-金(金融)-商(大户)”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用2至3年时间,将龙滩梁平柚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名柚园,首期已投资840万元,用于园区道路、名柚广场、牌坊、观光带农房立面改造、柚子大树移栽补棺等基础设施建设。
种竹
满山竹林成农户金饭碗
梁平县西部的10多个乡镇2万余户农户的收入主要依靠竹林,对竹林的依赖性很强。如何利用好全县40万亩竹林带动农户增收?
为此,梁平县林业局提出以“竹”为亮点,发展笋竹产业化。同时,利用竹林立体开发和生态种植,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和森林旅游。利用寿竹丰产培育技术、白夹竹低效林改造技术,用3年时间,将20万亩低产低效竹林培育为笋材两用林,以笋用为主。改造后,增加竹林产量50%以上,竹材产量达到0.6-1吨/亩,竹笋产量达到0.5-0.8吨/亩,纯收入达到1000元-1600元。
竹山镇正直村的农民李羡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却不会种粮食。主要是因为竹山基本上没有田土,祖祖辈辈都是坐山吃山、靠几根竹子来养家。2007年初,县林业局和竹山镇党委、政府开始倡导实施低产竹林改造,包括李羡刚在内,多数人最初都很抵触,认为到山上为竹子除草、松土、施肥是瞎搞,是折腾人。
经过县林业局、镇里、村里领导的再三劝说,李羡刚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改造了自己承包的60亩白夹竹林。原来,这60亩白夹竹林的收入不足2万。一年之后,经过精细化管理,李羡刚的竹林有了明显改观,收益也大幅提高:现在一年的收入可达到8万元左右,增加了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