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诗人的叹惜骆洋

来源 :知音励志·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xiaohai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选择柴可夫斯基《叶普盖尼·奥涅金》中的《我金色的年华将消逝何方》这首咏叹调,通过具体研究分析和阐述,指出演唱时关于控制声音、力度、气息、语言处理及情感表达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较深入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从社会层面去剖析剧中人物的人生观、世界观,以使得对作品的演唱更具表现力、更具内涵和深度。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歌曲处理;情感表达;歌唱语言;角色性格
  俄罗斯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俄国的音乐也以其鲜明的民族性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但俄罗斯早期的音乐创作一直受意大利和德、奥音乐的影响,直到19世纪,俄罗斯的音乐家们,才在汲取中、西欧音乐创作之所长的基础上,探求发展本民族歌剧的理想途径,并创作出了真正的俄罗斯音乐。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是其中的关键人物之一,他在交响曲、歌剧、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留下了大量不朽名作。其创作风格个性鲜明、旋律优美、委婉动听、扣人心弦。被音乐史家誉为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的领军人物。在他创作的11部歌剧中,以根据普希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三幕歌剧《叶普盖尼·奥涅金》最为著名。
  1 作品简介
  柴可夫斯基虽不直接选取现实的政治生活、社会冲突等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但却通过自己对于时代悲剧性的感受,深刻揭示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为柴可夫斯基体现自己的创作思想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而柴可夫斯基成功地将这部不朽的巨作搬上了歌剧舞台,对其做了极佳的音乐诠释。普希金,或者说柴可夫斯基,借奥涅金等艺术形象来反映当时的社会众生相,以他们所经历的现实人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理解与感悟。
  该剧于1878年在莫斯科玛丽剧院首演。故事发生在1820年前后的俄国乡村,青年诗人连斯基与女庄园主拉丽娜的小女儿奥尔伽相爱并订婚。来乡村继承遗产的圣彼得堡贵族青年奥涅金在好友连斯基的陪同下与女庄园主的大女儿塔姬雅娜相识。塔姬雅娜对举止端庄的奥涅金一见倾心,并写信给奥涅金倾吐她对奥涅金的纯洁爱慕之情,却遭到奥涅金冷言相劝与拒绝。塔姬雅娜立刻感到羞愧与失望。在塔姬雅娜的生日舞会上,为了对塔姬雅娜表示冷淡,奥涅金被连斯基勉强带来,心中些许不愉快。便转而想使点小伎俩逗一下好友连斯基使他生气。他在舞会上故意亲近连斯基的未婚妻奥尔伽,而且屡次在众目睽睽下邀她跳舞。见奥涅金始终缠着奥尔伽,妒火中烧的连斯基便愤怒的走到奥涅金面前,问他居心何在。而奥涅金却巧言相辩。怒不可遏的连斯基对奥涅金破口大骂并邀他决斗。在一个严寒的清晨,在山野被白雪覆盖的小河边,连斯基携公证人首先来到约定的决斗场地,在等待奥涅金的时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于是便唱出了全剧中最著名的咏叹调《我金色的年华将消逝何方》。随着决斗时的枪响,连斯基应声倒下,一场友谊也随着两声枪响而告终。追悔莫及之余,奥涅金离开乡下出国漫游。几年后在圣彼得堡一个舞会上,奥涅金和已成为公爵夫人的塔姬雅娜重逢,发现自己深深爱上了她,但塔姬雅娜无法背叛自己的丈夫。尽管深爱着奥涅金,但塔姬雅娜拒绝了他。
  2 作品分析处理
  《我金色的年华将消逝何方》出现在该剧的第二幕第二场。本场共126小节,前30小节为管弦乐队前奏部分,第31-40小节是连斯基与马车夫的对唱部分,第41-126小节为连斯基咏叹调部分。该唱段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
  2.1 第一部分(41-56小节)
  第41-48小节是曲子的前奏部分。此段音乐的开始部分舒缓轻松愉快,听上去似乎与后面的咏叹调无任何关系。其实它代表着主人公连斯基的内心发展与变化。整段前奏和声支体由高向下慢慢发展,整体的速度是Andante,assai adagio行板和很慢的柔板,所以从第六小节开始主旋律也随之由愉快转为凝重,能让人从中体会到一股悲惨的气息。如同鲜艳的花朵慢慢枯萎凋谢,一股凄凉从中透露而来。在这段前奏中,需要演唱者能够发挥内心的想象,毕竟你将要与人一决生死,内心肯定是感慨万千的。在做好充分的内心活动准备后,迎接歌曲的演唱部分。“去哪儿,消失在哪儿啊!我金色的年华将消逝何方?”一句多么感人肺腑的话语啊!连斯基此刻心情又有谁能知道。他还这么年轻,富有才华,却要经历这般磨难。演唱这段时要注意节奏的连贯性,声音要有控制,像说话一样。在唱到最后一句时特别要注意‘e’<俄语发ye字音>这个字母。它的音到了小字二组的#f,这也是很多男高音特别头疼的地方,因为它处在男高音的换声区部分,所以切勿生冲硬挤,影响了句子连贯与美感。而应该在唱高音之前调整好歌唱状态,恰到好处地“安放”好此音,然后做渐强处理。
  2.2 第二部分(57-76小节)
  在富有哀伤感的小调切分节奏的推引下进入了第二部分。这时主人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不断地思考着即将要发生的事情,对未来充满了困惑与迷茫。在演唱第二部分的时候要注意很多弱起节奏,把重音的地方找准,否则演唱起来就会有磕磕巴巴的感觉。如谱例1中‘Ero’<俄语发Yevo字音>,要把重音放在‘…ro’上,也就是小节的正拍上。所有弱起音都不能强唱。在这句中还透射出另外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就是在这小节中有一个小字1组#a这个音。一定要唱准这个音。这首咏叹调前后有好几个#a,这个是典型的俄罗斯民族调式,也就是说,唱好这个音,这是对歌曲风格把握的体现。整个第二部分节奏轻柔平稳,意味深长充满感情。也许主人公连斯基也想过希望能放弃这场决斗。可自己在众人面前说过的话宣过的誓岂能反悔!这也不是君子所为!既然出现了情敌,那就要去斗争,去争个你死我活。看看谁才是胜者!所以一组如阳光般灿烂美好色彩的和弦出现在了第二部分的末尾,迎接着第三部分的到来。
  2.3 第三部分(77-89小节)
  这一部分节奏更加明快激动。旋律部分选用了很多三对二的形式,使得和声织体更加丰富,并有向前推动的作用。第三部分可以说是本曲的一段小高潮。和声部分也由原先的小调色彩转变成具有推动高潮的明亮昂扬的大调色彩。此时连斯基内心激动澎湃,有一种直面人生、视死如归的气节。他为了她那美丽的姑娘奥尔加,献出这美好的青春年华,那是多么的可歌可泣啊!在这段把握好主人公的内心思想,热情澎湃并充满希望的演唱這一部分。不要太过于悲情,毕竟连斯基还是有一半的机会能够胜出的,而且又是大调色彩乐句。在短暂的激动过后又引发了连斯基的思考:“…在这一切过后,人们将会忘记我,你呢奥尔伽?”   2.4 第四部分(90-100小节)
  这是一段起伏比较大的部分,从“你会来我的坟前为我哭泣吗?”(谱例2)开始,一句诗人极富情感的内心独白,所以在演唱这句时,伴奏部分出现了一个pp(极弱)。其实很多作曲家在给演唱者标表情术语时,已经在伴奏部分给出了明确的提示。所以演唱这句时建议有能力者使用半声演唱。一句伤感的独白过后,紧接着音乐又回到了这首歌的主题部分。再由浅入深,由弱到强的表达中使歌曲慢慢推向高潮。“你是我的最爱,你是我的一切!”(谱例3)作曲家在写这段时,又用到了一个ff(极强),而且在和弦色彩上变化也比较丰富。所以演唱这段不仅在力度上要求精神饱满、生气勃勃。在强有力地演唱这一句时,音准也是对演唱者的考验。不难看出这一部分的力度变化较大,作曲家先后用到了pp和ff且和声色彩丰富。所以演唱方面更需要演唱者具备良好的声音戏剧张力,才可以很好的把这一部分的戏剧效果做出正确的诠释。在怎样唱好强弱对比方面,笔者的演唱体会是:唱强之前一定先弱下来,在唱弱时为了能够有所对比,之前要先唱强。这样强弱之间才能对比分明。
  2.5 第五部分(111-126小节)
  在强有力的ff句的推动下进入了整首歌曲的最高潮(谱例4)。此时在速度要求上是(Andante mosso快的行板),所以演唱这一部分时不能太托。在伴奏方面使用了紧凑的柱式和弦,这样一来增加了这一部分的紧张度。在首句出现了一个高音小字二组降a,也是这首歌为数不多的最高音。虽然对男高音来讲这个音并不是太高,可要想唱好这句可并不容易。它需要演唱者倾注全身的精力在这句高音上面,力量与戏剧的冲突才能烘托出连斯基对人生的渴望与无奈。“我希望我是你生命中唯一的丈夫,你来啊!你来啊!我多希望你能来看看我,你来啊!我等你!”惆怅的话语透射出诗人对爱人奥尔加无比的眷恋。所以演唱这段时需要把握好整体的音乐线条,和人物的内心变化。在呼唤爱人过来的同时,宣泄出心中所有的渴望;紧接着要用若干渐弱的节奏组合,充满无助的轻吟“我等你!”。句句如刀搅心般疼痛,伤心欲绝……诗人已经不再抱有任何期望了,他要结束这一切!“去哪儿,我金色的年华将消逝何方!”伴奏在紧张的而又轻轻的催赶着一切,似乎不由得连斯基多想,告诉他决斗就要来临了。他眼望着着凄凉而又苍白的大雪,想到自己的青春年华可能将要离去,死亡似乎就在眼前。于是发出了最后的悲叹“美好的年华对我来说就像春天!”演唱最后一句时,不仅要在小字二组e上做延长,还要做渐弱处理,慢慢收句,结束演唱。此时伴奏紧接着人声从高往低缓慢减弱结束,和弦悲沉而又凝重,为整首歌曲添染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3 角色看法
  《叶普盖尼·奥涅金》是一部典型的抒情歌剧作品。其连斯基的这段咏叹调多数演唱者对此曲的人物性格把握定位在憂郁、消极、悲情的情感氛围,我却不以为然。连斯基既然作为一位理想主义者,有着相对积极的人生观、爱情观,能为追求所爱不惜以命相搏。因此在演唱时更应该渗透出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积极追逐理想的坚定。这是一个强烈戏剧表演性的角色,既要有温柔,也要有绝望的情感包含在内。
  4 结语
  男高音咏叹调《我金色的年华将消逝何方》是柴可夫斯基众多歌剧咏叹调中最闪耀的一颗星。柴可夫斯基的一生传奇而又神秘,他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他的作品风格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许多后来者的思考与感悟。歌剧《叶普盖尼·奥涅金》无疑是柴可夫斯基众多作品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柴可夫斯基曾说过:“灵感全然不是漂亮的挥着手,而是如犍牛般竭尽全力工作的心理状态。即使一个人的天分很高,如果他不艰苦操劳,他不仅不会做出伟大的事业,就是平凡的成绩也不可能得到。”所以若没有对音乐一直热爱并坚持的心,怎能写出如此众多的不朽之作。要了解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结合他的生平与经历,你会读懂一个不同的柴可夫斯基。
  参考文献
  [1]Publisher Info.:Moscow Muzyka,n.d (ca.1970).Plate 6593.
  [2]Publisher Info.:Moscow P. Jurgenson,n.d.(1897).Plates 24050-24072.
  [3]库宁(苏),李明译.柴可夫斯基传[M]. 郑州:海燕出版社,2001(03).
  [4]光宇.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叶普盖尼奥涅金>导读[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
  江苏省演艺集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其他文献
摘 要 电脑艺术设计的出现增加了设计的表现形式。在电脑软件的辅助之下,结合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状态,激活设计创意,发挥出潜在的能力,推动艺术设计更好的服务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脑艺术设计;创意策略;研究  电脑艺术设计改变了传统设计的操作流程,顺应数字媒体发展趋势,丰富了艺术设计表现方式。简化了艺术设计制作与修删的过程,为设计者集中精力于创意提供了有利条件。艺术最本质的元素莫过于创意,也
期刊
摘 要 环境艺术设计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从当前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出发,探索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策略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指导  生态保护理念与环境艺术设计之间是相互补充又相互影响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不是单纯的功能叠加,而是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态
期刊
摘 要 文章论述了当前厨卫吊顶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提出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厨卫吊顶设计;高度;集成吊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居环境的改善,国人的家居艺术也逐步提高;社会也形成了“金厨银卫”的观念,那么厨卫空间吊顶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厨卫空间比较狭小,设计师在难免忽视吊顶的细节设计,从而出现一些问题。今天笔者就厨卫吊顶设计中若干问题的进行
期刊
摘 要 光影在动画当中起着非常重要得作用,光影设计是动画制作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影响着影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整个影片的气氛和情感基调,并且对于影片的视觉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巧妙的应用光影是决定一部动画影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光影;角色;空间;层次关系;影片气氛  光影是一种造型元素,它可以运用于多种艺术创作当中。起初我们的祖先就将光影运用于绘画当中,然后转而运用于影视方面
期刊
摘 要 油画作为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传入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这百年发展的进程中,油画与中国民族风情的融合一直是一个相当具有争议的话题。虽然目前关于油画民族风情的论著有很多,但是大家对油画民族风情的看法依然是见仁见智。本文将通过对油画创作过程中的取材、色彩以及表现形式的研究,结合自己对中国古典油画作品的赏析,最终发现中国古典油画发展的过程就是将中国本土民族风情文化不断的融入油画中的过程。所
期刊
摘 要 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动画建构真实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通过对形势、风格的把控,动画表现的对象可以扩展到整部影片,让动画成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赋予影片以非同寻常的意味。本文从纪录片理论入手,着重讨论动画纪录片的发展、类型及作用,强调技术革新对纪录片创作发展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动画纪录片;真实性;三维动画  1 纪录片的真实性  1.1 何为真实  从字面意义
期刊
摘 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出现了网络形式的媒体,对于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路径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和挑战。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新闻的传播面对快速发展的新媒体,需要主动做出改变,加快与新媒体的融合,关注新闻问题的时效性,以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促进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传播路径的科学选择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摘 要 经济新常态,社会进步,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上必须顺应创意产业的未来趋势,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创意产业;电脑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在日常生产、生活活动中,人们对创意的需求有增无减,放眼世界,创意产业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对创意的理解与把握更是决胜艺术设计作品层次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
期刊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历史虚无主义者不但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还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这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我们必须深入剖析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对其予以深刻严肃的批判,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意义  1 對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甚嚣直上
期刊
暑假这阵风来也快去也快,吹得我们不知所措,将冷面吹成了花面,又硬将我们灿烂的笑靥冷若冰霜。  风啊吹呀吹,树叶随风飘落,吹不动树干。不动分毫。  微风拂过窗棂。眼前的这棵树,是直的是高的亦是苍老的,它宛如一个经历苍桑岁月的哨兵;是苍翠的是茂密的亦是平静的,犹如一潭翡翠欲滴的湖水。  我们不禁感叹这棵树的伟大,可是,当它还是一粒种子的时候,又有几个人知道这片土地下有一粒种子正在顽强奋斗,于是安努力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