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良好责任意识在学生心中扎根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tea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出了创新精神、健康生活、学会学习、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及责任担当这六大学生核心素养,其中,责任担当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核心素养,在小学生成人成才的道路上发挥着基石一般的作用。但客观来讲,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的责任素养,需从小开始。
  一、以生为本,带领学生感悟责任
  素质教育的核心观念即以生为本,在加强小学生责任意识时,教师也须始终围绕此核心,逐渐使学生在心里足够重视责任。学生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是对自我能力、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也是其个人对自身态度的体现,关乎着学生自尊心的形成。为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及课外引领中获得成长及自信,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进而使学生懂得认可他人、尊重他人。唯有在满足学生自信心与自尊心的前提下,才能让学生逐渐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例如,依托构建良好的班集体,逐步发展学生的责任素养。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卫生管理区域做自主划分,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对这片区域的责任;同时,设置卫生组长,卫生组长轮流更换并不固定,由各组长每日对组员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且由卫生委员评价每组的卫生情况,具体的奖惩措施由学生讨论决定,分高的组获得奖励,分低的组接受相应“惩罚”,从而将学生管理班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实现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的逐步提升。
  二、榜样带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实现小学生良好责任意识的培养,须注重榜样的带动作用。具体可从如下三点着手:第一,教师应以身作则。我们常说,亲其师,则信其道;敬其师,则效其行。在小学阶段,教师往往是学生的模仿对象,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时,就必须时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例如,在班级值日活动中,教师不单单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也应适当参与其中。教师适当参与到班级值日中,与学生一同劳动,竭力营造一种公正、公平的管理氛围,有助于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从而强化道德感和责任心。第二,利用班会等时间,将一些榜样人物的光辉事迹分享给学生,如“人民公仆”焦裕禄、“时代楷模”黄大年、“两弹元勋”邓稼先等。这些伟人的光辉事迹,能促使学生更具体、形象地感受责任意识,努力奋进。第三,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表率作用。教师在选拔小组长、班干部的时候,不能只关注学习成绩,也要考虑到班上学生的责任意识,经过综合考量选出责任心强的学生,有效发挥班干部的表率作用。
  三、组织活动,内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责任教育不能停留于紙面和班级的狭小环境,学校应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亲力亲为中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比如,通过班会鼓励学生多途径了解山区学生的生活状况,并组织捐书、捐物给山区孩子的公益活动,激发学生关爱弱势群体的责任感;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社区看望孤寡老人,或到当地养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让学生从小就懂得尊老敬老,并将之落实到具体实践;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野外露营、春游等集体活动,使学生拥有更多的集体相处时间,在集体环境中通过互帮互助,强化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责任担当是学生核心素养之一,是激发学生主体精神、培育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总结,通过各种可行的方法及途径,提高责任教育的成效,让责任意识和责任担当真正在小学生心中扎根,使学生成长为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热爱学习,拥有良好服务意识,能够自理自立的人,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人民音乐》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的机关刊物,也是新中国创办最早、影响最为广泛的专业音乐理论期刊.2009年,在中国期刊学会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新中国60年有影响
期刊
伴着浓浓秋意,在重读明言的《中国新音乐》①之际(以下简称《新音乐》),感慨万千,不禁想到刘禹锡《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句,阅读中再获新思,所感所
期刊
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在西方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族音乐学家布鲁诺·内特尔是较早开展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的学者之一,他的《八个城市的音乐文化:传统与变迁》①一书是此
期刊
自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颁发以来,“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实现'互联网+教育'”成为众多优质学校最新的探索甚至转型的方向.尤其是疫情当下,“线上教育”在一夜间
期刊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多动症的根本病因是感统失调,具体多动还是多动症,需进一步做多动程度的测定.多动症儿童由于在低年级
期刊
勞动教育是一种探究性、操作性较强的教育方式。亲手操作、手脑并用是劳动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在教学活动中重视思想的引导和技能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生活、享受生活,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会劳动的良好习惯。同时,班主任还需要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稳步提高小学生的劳动素养。  一、结合学校花木栽培活动提升小学生劳动素养  花木栽培活动在小学校园中逐渐流行,班主任适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