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上海人以前每天走在脚底下的弹硌路,已在上海“绝迹”多年了。近日,一条长度在500米左右的弹硌路又在上海虹口区重现,在媒体的一片赞赏声中,周围的居民和历史文化学者却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周阿姨坐在家门前,逗着婴儿车中的小孙子。她身后80多岁的老父亲正在晒太阳,手边是一辆半旧不新的轮椅。这个四代同堂上海家庭的平静生活,在今年被打破了。
11月中旬开始,周阿姨家周围就显得异常热闹。上海国际创意产业周在“1933老场坊”开幕,与老场坊仅有几步之遥的周阿姨家却高兴不起来。“门前这条弹硌路,我推老父亲去医院颠得要命,小孙子出门也不安全。”周阿姨指的是她家所在的沙泾路的一半,在今年10月底被“复古”成了长度在500米左右的弹硌路。而对于“1933老场坊”和虹口区而言,“复古”后的沙泾路成了上海创意产业的一条标志性道路,这从11月上海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可见一斑。
沙泾路在上海是一条并不起眼的道路。但这里曾是远东最大宰牲场冷库的所在地,也是不少大导演的最爱,谢晋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就在这里拍摄,周星驰的武打片也到过这里取景。2006年8月1日,经过近半年谈判和协商,上海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锦江国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租赁沙泾路10号、29号地块(原工部局宰牲场),建成上海地标式创意产业集聚区,取名“1933老场坊”,设计理念是“外滩18号+新天地+田子坊”。
为了配合这种怀旧创意,虹口区政府决定把沙泾路改造成弹硌路。
弹硌路又称“片弹石路”、“弹街路”,由卵石、块石铺筑,是老上海最常见的一种路面。明清时期,上海县城里高级的道路为砖路或石板路,低级的是弹硌路。上海开埠后,租界内从1848年起铺筑弹硌路,继而大规模填浜,修筑一大批弹硌路。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末是上海弹硌路的鼎盛时期,有近4000条,总长80多万米。
弹硌路不仅属于上海,而且是一种国际现象。作为传统文化深厚积淀,欧洲一些国家把弹硌路和古堡一起列为保护对象,意大利水城威尼斯至今保留着完好的弹硌路,瑞士有大量用卵石铺砌的弹硌路,德国柏林的市政府办公楼门前和法国巴黎凯旋门广场周围也都有弹硌路。
而在上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政建设的日新月异,弹硌路逐渐在人们脚下消失。根据上海市市政道路管理处2006年的统计资料,上海现有50多条弹硌路(包括新建的),主要分布在郊区。之所以取消弹硌路,是因为它路面凹凸不平,对车胎磨损较严重,不便于路人行走;石头缝里的垃圾不易清扫;尤其在雨天,行人走在弹硌路上泥浆水四溅,石头路面也容易让人脚下打滑。
从虹口区市政和水务管理署工程科的资料来看,虹口区的弹硌路在10年前就“灭绝”了。一位当年参与改造弹硌路为水泥路的师傅,今年正好参加了对沙泾路的改造,他对记者表示:“我个人并不赞同把沙泾路改成弹硌路,以后排管道非常不方便,再次掀开弹硌路很麻烦。如果沙泾路完全是一条步行街也就罢了。”
这位师傅的话,和专家的观点不谋而合。上海历史文化专家薛理勇指出:“弹硌路在当前只适合做比较短的步行街,最好与老建筑或者复古建筑配套,这样就能体现出它的沧桑,同时又不会使它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按照这个标准,沙泾路并不完全符合要求。
事实上,沙泾路并未完全改成弹硌路,柘皋路桥以南到与溧阳路交界处是弹硌路,余下部分仍是原来的水泥路。由此可见,虹口区政府已经考虑到了弹硌路可能对附近居民造成的不便,只改造“1933老场坊”周围的沙泾路,但周阿姨家及其他4个门面的老房子由于毗邻老场坊,为了整体效果,这些人家门前的道路也一律改成弹硌路。当大多数人对弹硌路的“复活”欢声雀跃时,周阿姨向记者抱怨道:“现在没了上街沿,我坐在自家门口也觉得不安全,来往车辆随时可能冲上来。下雨天,家里还会进水。”
周阿姨坐在家门前,逗着婴儿车中的小孙子。她身后80多岁的老父亲正在晒太阳,手边是一辆半旧不新的轮椅。这个四代同堂上海家庭的平静生活,在今年被打破了。
11月中旬开始,周阿姨家周围就显得异常热闹。上海国际创意产业周在“1933老场坊”开幕,与老场坊仅有几步之遥的周阿姨家却高兴不起来。“门前这条弹硌路,我推老父亲去医院颠得要命,小孙子出门也不安全。”周阿姨指的是她家所在的沙泾路的一半,在今年10月底被“复古”成了长度在500米左右的弹硌路。而对于“1933老场坊”和虹口区而言,“复古”后的沙泾路成了上海创意产业的一条标志性道路,这从11月上海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可见一斑。
沙泾路在上海是一条并不起眼的道路。但这里曾是远东最大宰牲场冷库的所在地,也是不少大导演的最爱,谢晋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就在这里拍摄,周星驰的武打片也到过这里取景。2006年8月1日,经过近半年谈判和协商,上海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锦江国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租赁沙泾路10号、29号地块(原工部局宰牲场),建成上海地标式创意产业集聚区,取名“1933老场坊”,设计理念是“外滩18号+新天地+田子坊”。
为了配合这种怀旧创意,虹口区政府决定把沙泾路改造成弹硌路。
弹硌路又称“片弹石路”、“弹街路”,由卵石、块石铺筑,是老上海最常见的一种路面。明清时期,上海县城里高级的道路为砖路或石板路,低级的是弹硌路。上海开埠后,租界内从1848年起铺筑弹硌路,继而大规模填浜,修筑一大批弹硌路。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末是上海弹硌路的鼎盛时期,有近4000条,总长80多万米。
弹硌路不仅属于上海,而且是一种国际现象。作为传统文化深厚积淀,欧洲一些国家把弹硌路和古堡一起列为保护对象,意大利水城威尼斯至今保留着完好的弹硌路,瑞士有大量用卵石铺砌的弹硌路,德国柏林的市政府办公楼门前和法国巴黎凯旋门广场周围也都有弹硌路。
而在上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政建设的日新月异,弹硌路逐渐在人们脚下消失。根据上海市市政道路管理处2006年的统计资料,上海现有50多条弹硌路(包括新建的),主要分布在郊区。之所以取消弹硌路,是因为它路面凹凸不平,对车胎磨损较严重,不便于路人行走;石头缝里的垃圾不易清扫;尤其在雨天,行人走在弹硌路上泥浆水四溅,石头路面也容易让人脚下打滑。
从虹口区市政和水务管理署工程科的资料来看,虹口区的弹硌路在10年前就“灭绝”了。一位当年参与改造弹硌路为水泥路的师傅,今年正好参加了对沙泾路的改造,他对记者表示:“我个人并不赞同把沙泾路改成弹硌路,以后排管道非常不方便,再次掀开弹硌路很麻烦。如果沙泾路完全是一条步行街也就罢了。”
这位师傅的话,和专家的观点不谋而合。上海历史文化专家薛理勇指出:“弹硌路在当前只适合做比较短的步行街,最好与老建筑或者复古建筑配套,这样就能体现出它的沧桑,同时又不会使它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按照这个标准,沙泾路并不完全符合要求。
事实上,沙泾路并未完全改成弹硌路,柘皋路桥以南到与溧阳路交界处是弹硌路,余下部分仍是原来的水泥路。由此可见,虹口区政府已经考虑到了弹硌路可能对附近居民造成的不便,只改造“1933老场坊”周围的沙泾路,但周阿姨家及其他4个门面的老房子由于毗邻老场坊,为了整体效果,这些人家门前的道路也一律改成弹硌路。当大多数人对弹硌路的“复活”欢声雀跃时,周阿姨向记者抱怨道:“现在没了上街沿,我坐在自家门口也觉得不安全,来往车辆随时可能冲上来。下雨天,家里还会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