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地曙光”号曾是一条捕杀海豹的猎船,被绿色和平招致旗下后,蜕变成了环保先锋,在反捕鲸、反海洋油气开采行动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作为破冰船,它又是绿色和平极地探险的御用船只,曾数十次深入南极、北极地区。“极地曙光”号这次科学考察的任务是实地测量北极海冰的厚度,以此作为气候变化导致北极海冰极度消融的依据。我们的船自朗伊尔出发后,一路向西北方向行进,一直抵达格陵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之间的弗雷姆海峡海冰区,大约在北纬79度30分
在中国人的印象里,北极太遥远了,也许只比月球近那么一点儿。所以,能得到前往北极报道绿色和平2011极地科考行动的机会,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9月12日,自北京登机,一路辗转阿姆斯特丹、奥斯陆,历经33个小时,终于飞抵世界最北端的城镇——朗伊尔。
朗伊爾位于斯瓦尔巴群岛之上,北纬78度北极圈内,属挪威国领土。该地有两大特色:一是只长苔藓不长树;二是北极熊比人多。在街上见到的北极熊皮一张售价约合10万元人民币。
在这个只有两条街、让人备感荒僻的极地小城匆匆掠过,从城边港口登上快艇,很快便进入了媒体曝光率极高的绿色和平破冰船“极地曙光”号。
“极地曙光”号有29名来自15个国家的船员,只有我一个中国人。65岁的领航员阿尼是“极地曙光”号的“守护神”,他曾驾驶“极地曙光”号15次游弋南极、12次穿行北极。这可爱的老绅士一笑起来,眼睛就会从“鹰”变成“兔子”。厨师罗尼来自菲律宾,精力充沛,喜欢一边听摇滚乐一边做饭,手脚麻利似功夫熊猫。资深水手约翰绰号“老爸”,我们一起打扫厨房的时候,他就给我讲自己教游客与驼背鲸游泳的事儿,那是他在汤加的另一份工作。志愿者伊桑会弹吉他,我给大家伙唱中国歌《送别》时,就是他给我伴奏的。伊桑行事中带点儿艺术家特立独行的味道,大冷天儿的,他一个人坐在浮冰上钓鱼。那可是在北冰洋啊,海水漆黑,连鸟都飞不过几只……二副奥克是个德国小伙儿,有点儿害羞,做事踏实体贴。给我解释船的驾驶原理时,他跑到客舱里翻出一只电风扇,拆开来比对着螺旋桨,一讲再讲。不得不提的还有3位来自英国的专家,这次科考旅程的核心人物。提尔和尼克是剑桥的极地学博士,马修则是3D激光成像专家。他们都是身材有型的帅小伙儿,性格也很nice。
这次科学考察的任务是实地测量北极海冰的厚度,以此作为气候变化导致北极海冰极度消融的依据。我们的船自朗伊尔出发后,一路向西北方向行进,一直抵达格陵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之间的弗雷姆海峡海冰区,大约在北纬79度30分。
海冰区的海水如墨汁一般漆黑,深不可测,除了头顶偶尔传来一声海鸥的鸣叫,不见一丝生命气息。数不清的海冰好像冷汤上的油脂碎块一样,挤挤挨挨地浮在海面上,一直铺展到天边,消失在海天一色的迷雾里。
科考日程紧张。白天,“极地曙光”号上人人忙碌。科学家下到海冰上,钻孔测量厚度,扫描3D影像,间或乘坐直升飞机巡视周围海域,寻找更多适于测量的冰块。水手们则各司其职,维持“极地曙光”号的正常运作。
船员们早上8点吃过早饭便开始工作,一直忙到晚上9点。9月的北极还处在夏末,科考队员的身形在霞光中影影绰绰。回到温暖的船舱里,所有人都可以随性放松。船上设有影音休息室,可以随时观赏电影,还有一个小冰箱,各人自取啤酒。饭厅是一个闲聊的好场所,饿了来找饼干吃的人正好坐下来侃大山。厨房操作间里传出或热烈或轻柔的歌声,厨师罗尼伴着节奏哒哒哒地切菜。厕所墙壁上画满了可爱鲜艳的涂鸦,因为在漫长的航行中,大部分时间是枯燥的,所以船员想尽办法给生活多添些色彩。在船上,不分国籍、职务,所有人都要参与打扫厕所、洗衣服、清理厨房、拖地板等清洁工作。
在海冰区停留的最后一晚,一头北极熊登门拜访。那洁白壮硕的公熊在夕阳下踏着茫茫冰原向我们踱来,最终停在距船10米远的冰面上,直面我们,威严好似国王。我可以看清它的纤丝毛发,还有湿湿的鼻尖的反光。它那硕大的脚掌踏在浮冰上,透出原始的冲击力,粗重的呼吸仿佛吹到我们耳边。
美好总是稍纵即逝, 9月19日,北极之行即将结束。我在客舱里收拾衣物,很多朋友都来与我拥抱告别。我还记得我故作神秘地对尼克说:“你的身材真好。”这个美国佬竟然脸红了。北极熊向导大卫用力跟我握手,我笑着说:“你的手好有力量哦,好像北极熊。”他乐了:“说不定我就是只北极熊呢。”
水手泡泡帮我把行李搬上快艇。我也沿着软梯下到快艇上坐好。一抬头,看见奥克正趴在船舷上目送我。见我发现后,他腼腆地笑着挥手。
约翰“老爸”负责开快艇送我岸上去。水花四溅,一转眼,“极地曙光”号就被抛在了后面。
我扭头再看“极地曙光”号,那抹绿色迅速变小,船上的人也都消失不见了。“极地曙光”号又向海冰区开动了。它要迎接新的任务。我不能亲历,可是我知道,在这条小绿船的肚子里,还在上演着生动的故事。
再见,“极地曙光”号。
在中国人的印象里,北极太遥远了,也许只比月球近那么一点儿。所以,能得到前往北极报道绿色和平2011极地科考行动的机会,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9月12日,自北京登机,一路辗转阿姆斯特丹、奥斯陆,历经33个小时,终于飞抵世界最北端的城镇——朗伊尔。
朗伊爾位于斯瓦尔巴群岛之上,北纬78度北极圈内,属挪威国领土。该地有两大特色:一是只长苔藓不长树;二是北极熊比人多。在街上见到的北极熊皮一张售价约合10万元人民币。
在这个只有两条街、让人备感荒僻的极地小城匆匆掠过,从城边港口登上快艇,很快便进入了媒体曝光率极高的绿色和平破冰船“极地曙光”号。
“极地曙光”号有29名来自15个国家的船员,只有我一个中国人。65岁的领航员阿尼是“极地曙光”号的“守护神”,他曾驾驶“极地曙光”号15次游弋南极、12次穿行北极。这可爱的老绅士一笑起来,眼睛就会从“鹰”变成“兔子”。厨师罗尼来自菲律宾,精力充沛,喜欢一边听摇滚乐一边做饭,手脚麻利似功夫熊猫。资深水手约翰绰号“老爸”,我们一起打扫厨房的时候,他就给我讲自己教游客与驼背鲸游泳的事儿,那是他在汤加的另一份工作。志愿者伊桑会弹吉他,我给大家伙唱中国歌《送别》时,就是他给我伴奏的。伊桑行事中带点儿艺术家特立独行的味道,大冷天儿的,他一个人坐在浮冰上钓鱼。那可是在北冰洋啊,海水漆黑,连鸟都飞不过几只……二副奥克是个德国小伙儿,有点儿害羞,做事踏实体贴。给我解释船的驾驶原理时,他跑到客舱里翻出一只电风扇,拆开来比对着螺旋桨,一讲再讲。不得不提的还有3位来自英国的专家,这次科考旅程的核心人物。提尔和尼克是剑桥的极地学博士,马修则是3D激光成像专家。他们都是身材有型的帅小伙儿,性格也很nice。
这次科学考察的任务是实地测量北极海冰的厚度,以此作为气候变化导致北极海冰极度消融的依据。我们的船自朗伊尔出发后,一路向西北方向行进,一直抵达格陵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之间的弗雷姆海峡海冰区,大约在北纬79度30分。
海冰区的海水如墨汁一般漆黑,深不可测,除了头顶偶尔传来一声海鸥的鸣叫,不见一丝生命气息。数不清的海冰好像冷汤上的油脂碎块一样,挤挤挨挨地浮在海面上,一直铺展到天边,消失在海天一色的迷雾里。
科考日程紧张。白天,“极地曙光”号上人人忙碌。科学家下到海冰上,钻孔测量厚度,扫描3D影像,间或乘坐直升飞机巡视周围海域,寻找更多适于测量的冰块。水手们则各司其职,维持“极地曙光”号的正常运作。
船员们早上8点吃过早饭便开始工作,一直忙到晚上9点。9月的北极还处在夏末,科考队员的身形在霞光中影影绰绰。回到温暖的船舱里,所有人都可以随性放松。船上设有影音休息室,可以随时观赏电影,还有一个小冰箱,各人自取啤酒。饭厅是一个闲聊的好场所,饿了来找饼干吃的人正好坐下来侃大山。厨房操作间里传出或热烈或轻柔的歌声,厨师罗尼伴着节奏哒哒哒地切菜。厕所墙壁上画满了可爱鲜艳的涂鸦,因为在漫长的航行中,大部分时间是枯燥的,所以船员想尽办法给生活多添些色彩。在船上,不分国籍、职务,所有人都要参与打扫厕所、洗衣服、清理厨房、拖地板等清洁工作。
在海冰区停留的最后一晚,一头北极熊登门拜访。那洁白壮硕的公熊在夕阳下踏着茫茫冰原向我们踱来,最终停在距船10米远的冰面上,直面我们,威严好似国王。我可以看清它的纤丝毛发,还有湿湿的鼻尖的反光。它那硕大的脚掌踏在浮冰上,透出原始的冲击力,粗重的呼吸仿佛吹到我们耳边。
美好总是稍纵即逝, 9月19日,北极之行即将结束。我在客舱里收拾衣物,很多朋友都来与我拥抱告别。我还记得我故作神秘地对尼克说:“你的身材真好。”这个美国佬竟然脸红了。北极熊向导大卫用力跟我握手,我笑着说:“你的手好有力量哦,好像北极熊。”他乐了:“说不定我就是只北极熊呢。”
水手泡泡帮我把行李搬上快艇。我也沿着软梯下到快艇上坐好。一抬头,看见奥克正趴在船舷上目送我。见我发现后,他腼腆地笑着挥手。
约翰“老爸”负责开快艇送我岸上去。水花四溅,一转眼,“极地曙光”号就被抛在了后面。
我扭头再看“极地曙光”号,那抹绿色迅速变小,船上的人也都消失不见了。“极地曙光”号又向海冰区开动了。它要迎接新的任务。我不能亲历,可是我知道,在这条小绿船的肚子里,还在上演着生动的故事。
再见,“极地曙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