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小衔接是当前最热议的话题,社会关注,家长的焦虑,都聚焦在幼儿园和小学如何科学衔接之上。笔者在开展幼小衔接实践过程中,发现家长、教师对幼小衔接工作认识不到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小学一年级的要求过高等问题。笔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主动与小学对接,构建幼小衔接教研联盟体,形成教研常态机制,共同深入研究和探索,实现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从环境、教育教学内容、家长工作等有效衔接,减缓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坡度,减轻家长的焦虑,帮助幼儿幼小平缓过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研究
(一)小学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坡度大,幼儿压力大。 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和学制影响,幼儿园和小学分属不同学段,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两个学段相互分离、互不衔接,很多幼儿入学适应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成为基础教育的痛点难点问题。
(二)幼儿进入小学后难适应,家长十分焦虑。虽然很多家长赞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但历届家长总结的经验是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数学等教学进度快,没有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的幼儿进入小学后压力大,跟不上小学的节奏,家长因此产生焦虑。
(三)应需而生的机构“幼小衔接班”,“小学化”严重。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普遍感到焦虑,对孩子怀有过高期望,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的超前培训,迎合家长了部分家长的需求,而这些不规范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破坏了教育生态。
(四)幼儿园与教学教师教育观不同,幼小坡度大。幼儿园主要以游戏为主要的教学形式,通过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提供自主学习、操作、实践、体验的空间,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做中学,玩中学。小学主要以分科教学的模式为主,低年级的小学教师虽然也会采取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组织教学,但由于受上课时间限制以及教学评估的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注重知识性,游戏教学流域形式,体验、探究的学习不深不透,机械记忆、灌输式教育问题依然存在,老师的关注点在知识的掌握,没有真正体现游戏的真正意义。
(五)教育部系列文件的出台,明确了幼小科学衔工作的方向和目标。近年来,教育部对幼小衔接关注非常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对幼小衔接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如《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部署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要求“小学起始年级必须按国家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要求“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明显转变,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
由此可见,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减缓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坡度,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平稳过渡,构建科学的教育生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落实教育部出台相关“幼小衔接”的文件精神。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科学分析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策略和方法,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构建科学的教育生态。
2.缓解家长的焦虑,配合幼儿园和学校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衔接。加大对家长宣传教育的力度,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的观念,掌握科学育儿的知识和能力,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的工作,并形成合力,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自然衔接。
三、幼小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幼小衔接是整个教育阶段中第一个重要的衔接环节,是孩子教育道路上是第一个重要转折点。通过找出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分析,才能探索出科学衔接的策略和方法。
(一)幼儿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一是长期以来,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工作当成幼儿园的主要工作主动承担起来,为了实现幼小衔接,幼儿园主动与小学对接,有部分幼儿园简单的将小学的教育形式方法,甚至是小学的部分内容引入幼儿园的课程体系当中,通过延长上课时间、模仿学习小学的教学模式等形式来实现“幼小衔接”,有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这种无条件地履行“幼小衔接”的所谓职责, 不惜以牺牲幼儿的天性和生活为代价,违背幼儿的成长轨迹、成长规律。二是“幼小衔接”工作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很多幼儿园没有将幼小衔接工作贯穿在幼儿园三年的教育當中,仅盯在幼儿园的大班,甚至仅盯在小学参观活动上,幼小衔接工作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三是对家长的“幼小衔接”工作的宣传和教育不够,家长对“幼小衔接”认识不足,甚至有些家长提前放弃幼儿园大班的教育,到教育机构参加“幼小衔接班”的学习,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2.教师在“幼小衔接”中重形式轻内容。一是教师对“幼小衔接”的认识不足。很多幼儿教师认为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就是到小学参观,至于参观的目标、内容、形式不做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二是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流于形式。部分教师对幼小衔接工作主要衔接什么m怎么衔接,没有深入的思考和落实,开展的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流于形式,做得不深不透。三是受家长焦虑情绪的影响,提前教授小学知识。幼儿教师明知道幼儿园小学化带来的影响,但受家长焦虑情绪的影响,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违反幼儿的发展规律。四是由于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的联系和沟通不够深入,在幼小衔接工作上存在差异。
(二)小学存在的问题
1.小学开展“幼小衔接”处于被动的状态。一是小学不认同自己在“幼小衔接”的主体地位。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小学认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的事情,应该是幼儿园向小学靠拢,慢慢地,幼小衔接成为幼儿园的事情,小学的幼小衔接处于一种消极的被动的状态。二是没有按要求做到“零起点”。由于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小学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考虑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之间的坡度,教学进度比较快,给刚入学的学生带来较大压力。三是没有主动与幼儿园对接。很多小学没有主动对接幼儿园,主动去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 2.小学教师的儿童观与幼儿园教师有一定的偏差。小学老师比较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喜欢对学生同一要求,整齐划一,不能容忍学生有不统一的行为。如排队要整齐,不能讲话,上课要举手发言,不能插嘴、东西要放整齐,不能乱摆放等等,而幼儿园的老师比较尊重孩子,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间。二是过于重视学生的知识,强调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平时的交谈中,小学老师反馈因为受各部门成绩考核等因素的影响,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抓得比较紧,因此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存在较大压力,特别是没有参加过机构的“幼小衔接”班的学生刚入小学感到非常不适应,压力大。
(三)家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长对幼小衔接认识有偏差。家长对幼小衔接认知比较狭隘,幼儿园和小学衔接什么,怎么衔接,如何科学为小学做准备等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家长。
2.家长的焦虑迫使幼儿超前适应。由于历届家长反馈,小学的教学进度快,幼儿不会拼音、不会写字、不会算数会非常“吃亏”,这样一届传一届,使得家长非常焦虑。尽管知道超前学习小学知识违背幼儿的发展规律,但也不得不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甚至提前放弃幼儿园大班的学习和生活,到机构的“幼小衔接”班提前学习,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
4、幼小科学衔接的策略与方法
(一)加强幼小衔接的学习和宣传,全面提高思想认识
幼小衔接存在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思想认识。一是深入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组织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开展学习大讨论,通过相互的研讨和知识的碰撞,有效解决教师的困惑。二是专家专业引领。邀请专家帮助教师解读文件精神,结合教育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教师学习研讨、家长会、家长学校、美篇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教师和家长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技能,缓解幼小衔接带来的焦虑,实现幼儿园和小学的平稳顺利过渡。
(二)深入了解幼小衔接现状,科学制定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研究前期,笔者在全市随机抽取了部分县市区的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家长、其他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1542人次提交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如下:有57.3%的人员对《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只了解一些;有79.6%的人员觉得幼小衔接的任务主要在幼儿园教学,其次是小学教学,最后是家长的配合教育;有96%的人员认为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首当其冲是学习习惯,其次是生活习惯,然后是孩子与他人的沟通交往.....等
故此,所有的幼儿园以及小学的教育人员都应该根据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针对对幼小衔接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幼儿园园和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幼儿园与小学一起科学制定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三)构建幼小衔接常态化教研机制,实现幼小科学平稳过渡
一是建立幼儿园与小学幼小衔接教研联盟体。我园与同一片区的东岗小学共建幼小衔接教研联盟,共同制定幼小衔接實施方案,建立常态化的教研机制,经常性地开展幼小衔接教研活动,针对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科学幼小衔接的策略与方法,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是教师在学习讨论中找到问题结症所在。通过幼儿园与小学教师的研讨中,寻找到幼小衔接中问题所在。比如,在一次与小学教师的幼小衔接教师座谈会上,有小学老师提出一年级同学的常规较差,连基本的排队都不会。经过沟通,原来小学老师将的排队是分男女按学号的排队,有时又是按小组排队。而幼儿园的老师认为,小学老师的排队方式,涉及到序数、排序等相关知识,但对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来讲,有一定难度,显然幼儿园和小学老师的要求存在偏差。
二是课堂教学观摩中找到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平衡点。通过开展幼儿园与小学教师互相进入课堂观摩学习,探讨出幼小衔接教育的平衡点。如我们与小学开展同课异构的教学观摩研讨中。小学老师觉得幼儿园的游戏教学,鼓励幼儿积极实践操作探究等教学形式和方法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但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对知识的总结以及表达上不够重视,这与小学强调教学成效,教学结果的教学存在差异。再如,幼儿教师去小学观摩学习后发现,一年级的教师教学中虽然有设计一些操作性的游戏,但学生的操作和探究不充分,甚至给人的感觉游戏有点流于形式,教师的教学以灌输性为主,后经过分析,小学是以分科教学,每节课有时间限制,无法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
(四)以问题为导向,调整教育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1.幼儿园要着眼未来,帮助幼儿顺利过渡
(1)幼儿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幼小衔接贯穿幼儿园教育全过程。幼小衔接应该是长期性持续性,循序渐进的工作,幼儿园应该将幼小衔接工作贯穿在幼儿园三年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幼儿教育不仅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同时也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学习品质、意志品质、情感交流等培养的过程,是为小学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将幼小衔接贯穿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求知欲、专注力、坚持性、独立性、责任心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帮助幼儿平缓地衔接。
(2)明确幼儿园衔接内容,帮助幼儿顺利过渡。一是坚持“四大原则”,即:坚持幼儿为本、坚持双向衔接、坚持系统推进坚持规范管理。二是立足“三个转变”,即:改变衔接意识薄弱,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状况,推动双向衔接、改变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前学习、超标教学的状况,做好科学衔接、改变衔接机制不健全的状况,实现有效衔接。三是做好三项工作,即:准确把握入学准备的内涵。强调将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有机融合和渗透,不能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准备,或用小学知识技能的强化训练替代全面准备;处理好循序渐进与把握重点的关系。既强调将入学准备贯穿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全过程;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强调用科学的、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方式,不仅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还要帮助幼儿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
2.小学要了解关爱学生,主动降低坡度帮助学生平稳过渡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学生平稳过渡。小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遵循儿童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给儿童一些时间和空间去调整自己的不足,给儿童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主动降低坡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幼小衔接。
(2)明确小学衔接内容,科学帮助学生顺利过渡。一是主动衔接。主动了解幼儿园教育特点,积极倾听儿童需要,创设包容和支持性的学校环境。二是注重适应过渡。要求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幼小衔接适应期,在班级环境、作息安排等方面与幼儿园相衔接,解决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中衔接坡度过大问题。三是关注个体差异。为防止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个儿童,挫伤学生的入学积极性,强调尊重儿童原有经验和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儿童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四是深化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探索与幼儿园相衔接的入学适应教育,合理安排一年级课程内容,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为每个儿童搭建入学适应的阶梯。坚持学科知识零起点,注重培养幼儿的求知欲、专注力、坚持性、独立性、责任心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缓解家长焦虑,共同实现幼小科学衔接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加大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力度,缓解家长的焦虑,提高家长科学育儿能力。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挥家长的榜样及教育的作用,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科学教养,配合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帮助孩子度过幼小衔接的关键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做好幼小衔接,可以减缓幼儿家长的焦虑,可以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平稳过渡,以便于为每个儿童搭建入学适应的阶梯,以此构建科学的教育生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方式分析[J]. 张存芳,刘武.科技资讯. 2020(28)
[2]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几点做法[J]. 李国霞.儿童与健康.2020(09)
[3]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优化路径研究[J]. 段亚丽.学周刊.2020(2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研究
(一)小学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坡度大,幼儿压力大。 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和学制影响,幼儿园和小学分属不同学段,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两个学段相互分离、互不衔接,很多幼儿入学适应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成为基础教育的痛点难点问题。
(二)幼儿进入小学后难适应,家长十分焦虑。虽然很多家长赞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但历届家长总结的经验是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数学等教学进度快,没有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的幼儿进入小学后压力大,跟不上小学的节奏,家长因此产生焦虑。
(三)应需而生的机构“幼小衔接班”,“小学化”严重。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普遍感到焦虑,对孩子怀有过高期望,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的超前培训,迎合家长了部分家长的需求,而这些不规范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破坏了教育生态。
(四)幼儿园与教学教师教育观不同,幼小坡度大。幼儿园主要以游戏为主要的教学形式,通过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提供自主学习、操作、实践、体验的空间,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做中学,玩中学。小学主要以分科教学的模式为主,低年级的小学教师虽然也会采取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组织教学,但由于受上课时间限制以及教学评估的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注重知识性,游戏教学流域形式,体验、探究的学习不深不透,机械记忆、灌输式教育问题依然存在,老师的关注点在知识的掌握,没有真正体现游戏的真正意义。
(五)教育部系列文件的出台,明确了幼小科学衔工作的方向和目标。近年来,教育部对幼小衔接关注非常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对幼小衔接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如《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部署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要求“小学起始年级必须按国家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要求“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明显转变,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
由此可见,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减缓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坡度,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平稳过渡,构建科学的教育生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落实教育部出台相关“幼小衔接”的文件精神。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科学分析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策略和方法,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构建科学的教育生态。
2.缓解家长的焦虑,配合幼儿园和学校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衔接。加大对家长宣传教育的力度,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的观念,掌握科学育儿的知识和能力,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的工作,并形成合力,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自然衔接。
三、幼小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幼小衔接是整个教育阶段中第一个重要的衔接环节,是孩子教育道路上是第一个重要转折点。通过找出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分析,才能探索出科学衔接的策略和方法。
(一)幼儿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一是长期以来,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工作当成幼儿园的主要工作主动承担起来,为了实现幼小衔接,幼儿园主动与小学对接,有部分幼儿园简单的将小学的教育形式方法,甚至是小学的部分内容引入幼儿园的课程体系当中,通过延长上课时间、模仿学习小学的教学模式等形式来实现“幼小衔接”,有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这种无条件地履行“幼小衔接”的所谓职责, 不惜以牺牲幼儿的天性和生活为代价,违背幼儿的成长轨迹、成长规律。二是“幼小衔接”工作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很多幼儿园没有将幼小衔接工作贯穿在幼儿园三年的教育當中,仅盯在幼儿园的大班,甚至仅盯在小学参观活动上,幼小衔接工作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三是对家长的“幼小衔接”工作的宣传和教育不够,家长对“幼小衔接”认识不足,甚至有些家长提前放弃幼儿园大班的教育,到教育机构参加“幼小衔接班”的学习,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2.教师在“幼小衔接”中重形式轻内容。一是教师对“幼小衔接”的认识不足。很多幼儿教师认为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就是到小学参观,至于参观的目标、内容、形式不做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二是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流于形式。部分教师对幼小衔接工作主要衔接什么m怎么衔接,没有深入的思考和落实,开展的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流于形式,做得不深不透。三是受家长焦虑情绪的影响,提前教授小学知识。幼儿教师明知道幼儿园小学化带来的影响,但受家长焦虑情绪的影响,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违反幼儿的发展规律。四是由于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的联系和沟通不够深入,在幼小衔接工作上存在差异。
(二)小学存在的问题
1.小学开展“幼小衔接”处于被动的状态。一是小学不认同自己在“幼小衔接”的主体地位。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小学认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的事情,应该是幼儿园向小学靠拢,慢慢地,幼小衔接成为幼儿园的事情,小学的幼小衔接处于一种消极的被动的状态。二是没有按要求做到“零起点”。由于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小学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考虑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之间的坡度,教学进度比较快,给刚入学的学生带来较大压力。三是没有主动与幼儿园对接。很多小学没有主动对接幼儿园,主动去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 2.小学教师的儿童观与幼儿园教师有一定的偏差。小学老师比较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喜欢对学生同一要求,整齐划一,不能容忍学生有不统一的行为。如排队要整齐,不能讲话,上课要举手发言,不能插嘴、东西要放整齐,不能乱摆放等等,而幼儿园的老师比较尊重孩子,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间。二是过于重视学生的知识,强调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平时的交谈中,小学老师反馈因为受各部门成绩考核等因素的影响,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抓得比较紧,因此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存在较大压力,特别是没有参加过机构的“幼小衔接”班的学生刚入小学感到非常不适应,压力大。
(三)家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长对幼小衔接认识有偏差。家长对幼小衔接认知比较狭隘,幼儿园和小学衔接什么,怎么衔接,如何科学为小学做准备等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家长。
2.家长的焦虑迫使幼儿超前适应。由于历届家长反馈,小学的教学进度快,幼儿不会拼音、不会写字、不会算数会非常“吃亏”,这样一届传一届,使得家长非常焦虑。尽管知道超前学习小学知识违背幼儿的发展规律,但也不得不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甚至提前放弃幼儿园大班的学习和生活,到机构的“幼小衔接”班提前学习,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
4、幼小科学衔接的策略与方法
(一)加强幼小衔接的学习和宣传,全面提高思想认识
幼小衔接存在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思想认识。一是深入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组织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开展学习大讨论,通过相互的研讨和知识的碰撞,有效解决教师的困惑。二是专家专业引领。邀请专家帮助教师解读文件精神,结合教育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教师学习研讨、家长会、家长学校、美篇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教师和家长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技能,缓解幼小衔接带来的焦虑,实现幼儿园和小学的平稳顺利过渡。
(二)深入了解幼小衔接现状,科学制定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研究前期,笔者在全市随机抽取了部分县市区的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家长、其他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1542人次提交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如下:有57.3%的人员对《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只了解一些;有79.6%的人员觉得幼小衔接的任务主要在幼儿园教学,其次是小学教学,最后是家长的配合教育;有96%的人员认为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首当其冲是学习习惯,其次是生活习惯,然后是孩子与他人的沟通交往.....等
故此,所有的幼儿园以及小学的教育人员都应该根据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针对对幼小衔接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幼儿园园和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幼儿园与小学一起科学制定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三)构建幼小衔接常态化教研机制,实现幼小科学平稳过渡
一是建立幼儿园与小学幼小衔接教研联盟体。我园与同一片区的东岗小学共建幼小衔接教研联盟,共同制定幼小衔接實施方案,建立常态化的教研机制,经常性地开展幼小衔接教研活动,针对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科学幼小衔接的策略与方法,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是教师在学习讨论中找到问题结症所在。通过幼儿园与小学教师的研讨中,寻找到幼小衔接中问题所在。比如,在一次与小学教师的幼小衔接教师座谈会上,有小学老师提出一年级同学的常规较差,连基本的排队都不会。经过沟通,原来小学老师将的排队是分男女按学号的排队,有时又是按小组排队。而幼儿园的老师认为,小学老师的排队方式,涉及到序数、排序等相关知识,但对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来讲,有一定难度,显然幼儿园和小学老师的要求存在偏差。
二是课堂教学观摩中找到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平衡点。通过开展幼儿园与小学教师互相进入课堂观摩学习,探讨出幼小衔接教育的平衡点。如我们与小学开展同课异构的教学观摩研讨中。小学老师觉得幼儿园的游戏教学,鼓励幼儿积极实践操作探究等教学形式和方法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但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对知识的总结以及表达上不够重视,这与小学强调教学成效,教学结果的教学存在差异。再如,幼儿教师去小学观摩学习后发现,一年级的教师教学中虽然有设计一些操作性的游戏,但学生的操作和探究不充分,甚至给人的感觉游戏有点流于形式,教师的教学以灌输性为主,后经过分析,小学是以分科教学,每节课有时间限制,无法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
(四)以问题为导向,调整教育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1.幼儿园要着眼未来,帮助幼儿顺利过渡
(1)幼儿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幼小衔接贯穿幼儿园教育全过程。幼小衔接应该是长期性持续性,循序渐进的工作,幼儿园应该将幼小衔接工作贯穿在幼儿园三年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幼儿教育不仅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同时也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学习品质、意志品质、情感交流等培养的过程,是为小学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将幼小衔接贯穿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求知欲、专注力、坚持性、独立性、责任心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帮助幼儿平缓地衔接。
(2)明确幼儿园衔接内容,帮助幼儿顺利过渡。一是坚持“四大原则”,即:坚持幼儿为本、坚持双向衔接、坚持系统推进坚持规范管理。二是立足“三个转变”,即:改变衔接意识薄弱,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状况,推动双向衔接、改变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前学习、超标教学的状况,做好科学衔接、改变衔接机制不健全的状况,实现有效衔接。三是做好三项工作,即:准确把握入学准备的内涵。强调将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有机融合和渗透,不能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准备,或用小学知识技能的强化训练替代全面准备;处理好循序渐进与把握重点的关系。既强调将入学准备贯穿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全过程;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强调用科学的、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方式,不仅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还要帮助幼儿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
2.小学要了解关爱学生,主动降低坡度帮助学生平稳过渡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学生平稳过渡。小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遵循儿童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给儿童一些时间和空间去调整自己的不足,给儿童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主动降低坡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幼小衔接。
(2)明确小学衔接内容,科学帮助学生顺利过渡。一是主动衔接。主动了解幼儿园教育特点,积极倾听儿童需要,创设包容和支持性的学校环境。二是注重适应过渡。要求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幼小衔接适应期,在班级环境、作息安排等方面与幼儿园相衔接,解决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中衔接坡度过大问题。三是关注个体差异。为防止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个儿童,挫伤学生的入学积极性,强调尊重儿童原有经验和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儿童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四是深化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探索与幼儿园相衔接的入学适应教育,合理安排一年级课程内容,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为每个儿童搭建入学适应的阶梯。坚持学科知识零起点,注重培养幼儿的求知欲、专注力、坚持性、独立性、责任心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缓解家长焦虑,共同实现幼小科学衔接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加大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力度,缓解家长的焦虑,提高家长科学育儿能力。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挥家长的榜样及教育的作用,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科学教养,配合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帮助孩子度过幼小衔接的关键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做好幼小衔接,可以减缓幼儿家长的焦虑,可以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平稳过渡,以便于为每个儿童搭建入学适应的阶梯,以此构建科学的教育生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方式分析[J]. 张存芳,刘武.科技资讯. 2020(28)
[2]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几点做法[J]. 李国霞.儿童与健康.2020(09)
[3]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优化路径研究[J]. 段亚丽.学周刊.2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