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滕州市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大,产量高,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一年三熟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其中,春马铃薯(二膜)—夏花生—秋马铃薯一年三熟栽培模式纯收益达149 763元/hm2、春马铃薯(三膜)—夏花生—秋马铃薯一年三熟栽培模式纯收益达177 363元/hm2。该文分析了这种栽培模式的生产效益,分别介绍了早春拱棚马铃薯、地膜花生、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春马铃薯;夏花生;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2;S5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4-0076-02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北纬34°50′~35°17′,东经116°49′~117°24′,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南部,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明显。年均日照2 383 h,年平均气温13.6 ℃,≥10 ℃积温4 359.4 ℃,年平均降水量773.1 mm,全年无霜期200 d左右。滕州市龙阳镇、界河镇、姜屯镇等是传统的马铃薯种植区,常年种植面积4.3万hm2,春马铃薯3.2万hm2,其中早春拱棚马铃薯2.5万hm2,总产超过120万t,总产值24.3亿元,占山东省马铃薯总面积的1/4、总产量的1/3、总出口的1/2。2012年,春季地膜 大拱棚(二膜)栽培马铃薯平均产量51 t/hm2,产值13.26万元/hm2,除去成本3.18万元/hm2,收益为10.08万元/hm2;地膜 小拱棚 大拱棚(三膜)栽培马铃薯平均产量39 t/hm2,产值16.38万元/hm2,除去成本3.54万元/hm2,收益为12.84万元/hm2;秋马铃薯平均产量30 t/hm2,产值4.5万元/hm2,除去成本16 350元/hm2,净收益28 650元/hm2;夏花生平均产量4 810.5 kg/hm2,产值为28 863元/hm2,除去成本8 550元/hm2,净收益20 313元/hm2。春马铃薯(二膜)—夏花生—秋马铃薯、春马铃薯(三膜)—夏花生—秋马铃薯一年三熟栽培模式纯收益分别达149 763、177 363元/hm2。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春马铃薯收获后种植花生面积逐年增加,目前达6 666.67 hm2以上。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春马铃薯、夏花生、秋马铃薯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1 茬口安排
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采取早春拱棚设施栽培、立秋套种、晚秋延迟收获等栽培技术,实现一年三熟高效栽培。立春(2月上旬)土壤解冻后,三膜或二膜拱棚种植马铃薯,4月底至5月上中旬收获,收获后立即种植地膜花生,立秋后(8月10—20日),在花生垄沟间套种秋马铃薯,花生9月中下旬收获,马铃薯霜降后(11月上旬)收获。
2 早春拱棚马铃薯栽培技术
2.1 选种
选用早熟脱毒种薯,如鲁引一号、荷兰十五、早大白等,生育期70 d左右。严格挑选种薯,剔除病薯、烂薯、畸形薯,选留具有本品种性状、薯形整齐一致、薯皮光滑的种薯,晒种3~5 d,准备种薯切块。
2.2 切块
准备2~3把削刀,放在75%酒精或0.3%~0.5%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每削完1个种薯换一把削刀。种薯切块时充分利用顶端优势,先一刀削开底部,看薯肉是否正常,完全剔除病薯。将带顶芽50 g以下的小种薯,自顶部纵切为2部分;50 g以上的大种薯,自基部顺螺旋状芽眼向顶部切块,到顶部时纵切3~4块,每块种薯有1~2个芽眼,重量25~30 g。与基部切块分开存放,分别播种,保证出苗整齐[1-2]。
2.3 切块(种薯)药剂处理
一是干拌:将70%甲基硫菌灵4 kg、农用链霉素0.4 kg拌入滑石粉100 kg中,搅拌均匀成混合药,种薯切块30 min后,每100 kg切块(种薯)用4 kg混合药均匀拌于切面。二是湿喷包衣:每100 kg切块(种薯)用60%高巧(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 mL 农用链霉素40 g 安泰生200 g或用25%适乐时(咯菌腈)悬浮种衣剂5 g对水1 L进行喷洒,形成保护膜,防止伤口感染。三是浸种:不同杀真菌剂的推荐用量对水100 L,配制成推荐浓度的杀菌溶液,将切块(种薯)浸泡其中3~5 min后捞出晾干。
2.4 催芽
播种前30~35 d进行种薯催芽,可在室内和棚内进行,采取沙培层积法,即一层沙土一层种薯(切块),一般2~3层,每层覆土1.5~2.0 cm,最后一层覆土2~3 cm,上面盖草苫保墒。芽床温度18~20 ℃,床土湿度以手握成团,平胸松手落地散碎为宜。
2.5 整地
早春拱棚马铃薯栽培在冬前耕地,耕前施土杂肥22.5 t/hm2或商品有机肥2 250 kg/hm2,深耕25 cm,使土壤冻垡、风化,冻死越冬害虫。播种前及时耙耱,做到耕层细碎无坷垃、田面平整无根茬,上平下实。播种前必须浇水造墒,最好是“沟内溜水”播种。
2.6 播种
2.6.1 适期早播。马铃薯拱棚覆盖栽培技术,将马铃薯的适播期提前到了2月,使薯块膨大期处在气候最适宜的时间段,以获取最大产量。长期实践证明,三膜覆盖栽培马铃薯适播期在2月上旬,二膜覆盖栽培马铃薯适播期在2月中旬。
2.6.2 宽行大垄栽培。采取宽行大垄栽培法,单行种植行距70 cm左右,定植密度6.00万~6.75万株/hm2,双行错株种植行距80 cm左右,定植密度7.50万~8.25万株/hm2。机械开沟播种,开沟深度5~7 cm,按确定的种植密度摆种。播种后用专用施肥机施肥或人工穴施,中等地力水平、产量60 t/hm2的马铃薯地块,施氮磷钾复合肥(15-10-20或15-12-18)2 250 kg/hm2、硫酸锌18 kg/hm2、硼酸15 kg/hm2。然后进行覆土起垄,覆土厚度10~12 cm,耧平,用33%二甲戊灵乳油3 000~4 500 mL/hm2,或96%异丙甲草胺乳油825~975 mL/hm2均匀喷雾垄面,喷后用地膜覆盖,加盖二膜或三膜拱棚。 2.7 田间管理
2.7.1 及时破膜。播后苗前以保温增温为主,一般不浇水。20~25 d后马铃薯陆续出苗顶膜,在晴天下午及时破孔放苗,并用细土将破膜孔掩盖,防止烧苗[3-4]。
2.7.2 加强拱棚温度管理。三膜覆盖中内二膜出苗前不必揭开,出苗后应早揭、晚盖,只要外界最低气温在0 ℃以上,夜间就可以不盖。拱棚内温度保持白天20~26 ℃,夜间12~14 ℃。经常擦拭农膜,保证最大进光量。随外界温度的升高,逐步加大通风量。4月中旬(清明节后7~10 d),当外界最低气温在10 ℃以上时可撤膜。
2.7.3 科学灌溉。马铃薯需水量大,供水不能间断,特别是在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缺水会造成块茎停止生长,严重减产或降低品质。马铃薯生长的适宜土壤含水量,全生育期平均保持在80%左右最为理想,其中苗期要保持在70%~80%,收获前保持在65%~75%为宜;块茎形成至块茎膨大阶段必须保持在80%~85%。灌溉要掌握小水勤灌的原则,切忌大水漫灌漫过垄面,以免造成土壤板结,影响产量。在收获前7 d左右停止灌溉,以确保块茎周皮充分老化,利于贮藏。
2.8 病虫害防治
坚持绿色植保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在马铃薯始花期喷1次687.5 g/L银法利悬浮剂375 mL/hm2 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00 g/hm2,或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进富)3 kg/hm2,以达到补锌抗病和杀灭部分病菌的效果;于块茎膨大期喷施2~3次叶面肥或喷施1次100 g/L氰霜唑悬浮剂525 g/hm2,或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2 250 g/hm2预防病虫害。地下害虫中、重发地块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60 kg/hm2进行防治。晚疫病发生初期可立即喷抑快净、银法利、富帅得、普力克等治疗性强的药剂以控制住发病中心,之后每隔7~10 d喷施保护性药剂 治疗性药剂,整个生长期喷施3~4次。
2.9 适时收获
收获时间根据市场价格和产量而定,掌握在最大经济效益时收获。
3 地膜花生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选用早熟、株型紧凑、结荚集中的优良品种,如山花11号、潍花8号、潍花9号等。
3.2 种子处理
播种前带壳晒种2~3 d,剥壳时间以播种前10 d左右为宜,剔除秕种仁、破损种仁。每100 kg种子用25 g/L咯菌腈15~20 g、25%噻虫·咯·霜灵100~200 g,或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00 g进行包衣。
3.3 起垄播种
春马铃薯收获后将地块整平,用起垄机起垄,垄距60 cm,垄顶耧平播种,墩距20 cm,每穴播种3粒,种植密度8.25万墩/hm2。播后耧平喷除草剂,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675~900 mL/hm2,或50%乙草胺乳油2 250 mL/hm2对水675 L/hm2均匀喷雾,之后覆膜。
3.4 田间管理
3.4.1 及时破膜。当幼苗露出真叶时,及时破膜,防止烧苗。
3.4.2 适当化控。花生盛花末期,喷施150 mg/L多效唑抑制旺长,严格用药量,喷药过多会造成减产并对秋马铃薯生长有抑制作用。后期喷施叶面肥,如天达2116、速效硼等,增加荚果饱满度。
3.4.3 及时防治病虫害。花生虫害以地下害虫、棉铃虫、甜菜夜蛾为主;病害以花生根腐病、叶斑病为主。防治地下害虫在起垄时用10%毒死蜱颗粒剂22.5 kg/hm2、10%二嗪磷颗粒剂7.5 kg/hm2,或5%辛硫磷颗粒剂60 kg/hm2撒施于垄内;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225~300 mL/hm2,或10%虫螨腈悬浮剂525~750 mL/hm2;防治根腐病用种衣剂包衣;防治叶斑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500~1 800 g/hm2,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975~1 125 g/hm2。
3.4.4 及时排灌。花生生长期是雨季,一般不需浇水,若花生在开花下针期和荚果充实期遇到干旱要及时浇水。生育后期注意防涝,汛期及时排水。
3.4.5 收获。当花生植株中下部叶片变黄、脱落,主茎顶部仍剩3~5片复叶、70%以上荚果成熟时,及时收刨。一般在9月中下旬收获。
4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4.1 种薯选择
秋季播种由于温度高,薯块伤口易腐烂,一般不切块。选春马铃薯销售后剩余的同品种小薯作为秋马铃薯种薯,以单个薯重50 g左右为宜。品种应为早熟品种。
4.2 催芽
从春季收获至秋季播种,由于时间短,种薯还未通过休眠期,所以栽培秋马铃薯一定要浸种催芽。催芽一般在播种前25 d左右进行,采用直接堆积法,种薯用5 mg/kg赤霉素浸泡5~10 min,晾干后药剂包衣或拌种(同春季),直接堆积在通风阴凉处,薯堆上面盖草苫保墒,待芽长达1.0~1.5 cm时,捡出种薯使芽见光绿化锻炼播种。
4.3 适时套种
于立秋后(8月中旬),花生荚果充实期,在花生垄沟中进行套种,花生秧遮荫,利于马铃薯出苗。穴播,不起垄,覆土盖住种薯即可。播种宜于早晨或下午进行,阴天可全天播种,并边播边覆土。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定植约8.25万株/hm2。
4.4 田间管理
4.4.1 科学施肥。秋马铃薯施肥在花生收获后立即进行,结合培土起垄一次性施优质商品有机肥2 250 kg/hm2、马铃薯配方肥2 550 kg/hm2。
4.4.2 中耕培土。大雨后及时浅耕疏松表土。秋马铃薯培土应采取浅培、多培的办法:第1次培土在花生收获后立即进行;第2次在花蕾期进行;第3次培土在10月下旬,此次培土应多培,以保护块茎,防止霜冻。
4.4.3 及时排灌。马铃薯播种出苗阶段,积水易导致烂薯,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并进行中耕。如遇干旱,要及时灌溉。
4.4.4 喷施叶面肥。从展叶时起,每10 d喷施1次0.1%硫酸镁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连喷3次,可显著提高产量。
4.4.5 加强病虫害防治。秋马铃薯地下害虫发生较重,可在第1次培土时顺沟撒施药剂防治(同花生地下害虫防治)。晚疫病一般发生较轻,但阴雨天较多年份易发生,防治方法同春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苗期易发生病毒病,首先要及时防治蚜虫,避免传播病毒,可用10%吡虫啉或3%啶虫脒300 g/hm2防治;发病后,可用病毒A 500倍液防治。茶黄螨可用73%克螨特300 mL/hm2,或20%扫螨净375 g/hm2防治。
4.5 适当推迟收获
为延长秋马铃薯块茎膨大期,提高产量,可在地上部茎叶枯死时再收获,但要避免因过迟收获而冻伤薯块。
5 参考文献
[1] 赵德群,邓士杰.秋马铃薯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41.
[2] 秋播马铃薯把好五个关卡[N].湖北科技报,2009-08-04(5).
[3] 夏建平.马铃薯高产把五关[J].农家科技,2009(8):9.
[4] 门福义.马铃暮高产栽培若干问题探讨[C]//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1:4.
关键词 春马铃薯;夏花生;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2;S5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4-0076-02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北纬34°50′~35°17′,东经116°49′~117°24′,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南部,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明显。年均日照2 383 h,年平均气温13.6 ℃,≥10 ℃积温4 359.4 ℃,年平均降水量773.1 mm,全年无霜期200 d左右。滕州市龙阳镇、界河镇、姜屯镇等是传统的马铃薯种植区,常年种植面积4.3万hm2,春马铃薯3.2万hm2,其中早春拱棚马铃薯2.5万hm2,总产超过120万t,总产值24.3亿元,占山东省马铃薯总面积的1/4、总产量的1/3、总出口的1/2。2012年,春季地膜 大拱棚(二膜)栽培马铃薯平均产量51 t/hm2,产值13.26万元/hm2,除去成本3.18万元/hm2,收益为10.08万元/hm2;地膜 小拱棚 大拱棚(三膜)栽培马铃薯平均产量39 t/hm2,产值16.38万元/hm2,除去成本3.54万元/hm2,收益为12.84万元/hm2;秋马铃薯平均产量30 t/hm2,产值4.5万元/hm2,除去成本16 350元/hm2,净收益28 650元/hm2;夏花生平均产量4 810.5 kg/hm2,产值为28 863元/hm2,除去成本8 550元/hm2,净收益20 313元/hm2。春马铃薯(二膜)—夏花生—秋马铃薯、春马铃薯(三膜)—夏花生—秋马铃薯一年三熟栽培模式纯收益分别达149 763、177 363元/hm2。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春马铃薯收获后种植花生面积逐年增加,目前达6 666.67 hm2以上。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春马铃薯、夏花生、秋马铃薯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1 茬口安排
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采取早春拱棚设施栽培、立秋套种、晚秋延迟收获等栽培技术,实现一年三熟高效栽培。立春(2月上旬)土壤解冻后,三膜或二膜拱棚种植马铃薯,4月底至5月上中旬收获,收获后立即种植地膜花生,立秋后(8月10—20日),在花生垄沟间套种秋马铃薯,花生9月中下旬收获,马铃薯霜降后(11月上旬)收获。
2 早春拱棚马铃薯栽培技术
2.1 选种
选用早熟脱毒种薯,如鲁引一号、荷兰十五、早大白等,生育期70 d左右。严格挑选种薯,剔除病薯、烂薯、畸形薯,选留具有本品种性状、薯形整齐一致、薯皮光滑的种薯,晒种3~5 d,准备种薯切块。
2.2 切块
准备2~3把削刀,放在75%酒精或0.3%~0.5%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每削完1个种薯换一把削刀。种薯切块时充分利用顶端优势,先一刀削开底部,看薯肉是否正常,完全剔除病薯。将带顶芽50 g以下的小种薯,自顶部纵切为2部分;50 g以上的大种薯,自基部顺螺旋状芽眼向顶部切块,到顶部时纵切3~4块,每块种薯有1~2个芽眼,重量25~30 g。与基部切块分开存放,分别播种,保证出苗整齐[1-2]。
2.3 切块(种薯)药剂处理
一是干拌:将70%甲基硫菌灵4 kg、农用链霉素0.4 kg拌入滑石粉100 kg中,搅拌均匀成混合药,种薯切块30 min后,每100 kg切块(种薯)用4 kg混合药均匀拌于切面。二是湿喷包衣:每100 kg切块(种薯)用60%高巧(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 mL 农用链霉素40 g 安泰生200 g或用25%适乐时(咯菌腈)悬浮种衣剂5 g对水1 L进行喷洒,形成保护膜,防止伤口感染。三是浸种:不同杀真菌剂的推荐用量对水100 L,配制成推荐浓度的杀菌溶液,将切块(种薯)浸泡其中3~5 min后捞出晾干。
2.4 催芽
播种前30~35 d进行种薯催芽,可在室内和棚内进行,采取沙培层积法,即一层沙土一层种薯(切块),一般2~3层,每层覆土1.5~2.0 cm,最后一层覆土2~3 cm,上面盖草苫保墒。芽床温度18~20 ℃,床土湿度以手握成团,平胸松手落地散碎为宜。
2.5 整地
早春拱棚马铃薯栽培在冬前耕地,耕前施土杂肥22.5 t/hm2或商品有机肥2 250 kg/hm2,深耕25 cm,使土壤冻垡、风化,冻死越冬害虫。播种前及时耙耱,做到耕层细碎无坷垃、田面平整无根茬,上平下实。播种前必须浇水造墒,最好是“沟内溜水”播种。
2.6 播种
2.6.1 适期早播。马铃薯拱棚覆盖栽培技术,将马铃薯的适播期提前到了2月,使薯块膨大期处在气候最适宜的时间段,以获取最大产量。长期实践证明,三膜覆盖栽培马铃薯适播期在2月上旬,二膜覆盖栽培马铃薯适播期在2月中旬。
2.6.2 宽行大垄栽培。采取宽行大垄栽培法,单行种植行距70 cm左右,定植密度6.00万~6.75万株/hm2,双行错株种植行距80 cm左右,定植密度7.50万~8.25万株/hm2。机械开沟播种,开沟深度5~7 cm,按确定的种植密度摆种。播种后用专用施肥机施肥或人工穴施,中等地力水平、产量60 t/hm2的马铃薯地块,施氮磷钾复合肥(15-10-20或15-12-18)2 250 kg/hm2、硫酸锌18 kg/hm2、硼酸15 kg/hm2。然后进行覆土起垄,覆土厚度10~12 cm,耧平,用33%二甲戊灵乳油3 000~4 500 mL/hm2,或96%异丙甲草胺乳油825~975 mL/hm2均匀喷雾垄面,喷后用地膜覆盖,加盖二膜或三膜拱棚。 2.7 田间管理
2.7.1 及时破膜。播后苗前以保温增温为主,一般不浇水。20~25 d后马铃薯陆续出苗顶膜,在晴天下午及时破孔放苗,并用细土将破膜孔掩盖,防止烧苗[3-4]。
2.7.2 加强拱棚温度管理。三膜覆盖中内二膜出苗前不必揭开,出苗后应早揭、晚盖,只要外界最低气温在0 ℃以上,夜间就可以不盖。拱棚内温度保持白天20~26 ℃,夜间12~14 ℃。经常擦拭农膜,保证最大进光量。随外界温度的升高,逐步加大通风量。4月中旬(清明节后7~10 d),当外界最低气温在10 ℃以上时可撤膜。
2.7.3 科学灌溉。马铃薯需水量大,供水不能间断,特别是在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缺水会造成块茎停止生长,严重减产或降低品质。马铃薯生长的适宜土壤含水量,全生育期平均保持在80%左右最为理想,其中苗期要保持在70%~80%,收获前保持在65%~75%为宜;块茎形成至块茎膨大阶段必须保持在80%~85%。灌溉要掌握小水勤灌的原则,切忌大水漫灌漫过垄面,以免造成土壤板结,影响产量。在收获前7 d左右停止灌溉,以确保块茎周皮充分老化,利于贮藏。
2.8 病虫害防治
坚持绿色植保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在马铃薯始花期喷1次687.5 g/L银法利悬浮剂375 mL/hm2 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00 g/hm2,或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进富)3 kg/hm2,以达到补锌抗病和杀灭部分病菌的效果;于块茎膨大期喷施2~3次叶面肥或喷施1次100 g/L氰霜唑悬浮剂525 g/hm2,或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2 250 g/hm2预防病虫害。地下害虫中、重发地块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60 kg/hm2进行防治。晚疫病发生初期可立即喷抑快净、银法利、富帅得、普力克等治疗性强的药剂以控制住发病中心,之后每隔7~10 d喷施保护性药剂 治疗性药剂,整个生长期喷施3~4次。
2.9 适时收获
收获时间根据市场价格和产量而定,掌握在最大经济效益时收获。
3 地膜花生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选用早熟、株型紧凑、结荚集中的优良品种,如山花11号、潍花8号、潍花9号等。
3.2 种子处理
播种前带壳晒种2~3 d,剥壳时间以播种前10 d左右为宜,剔除秕种仁、破损种仁。每100 kg种子用25 g/L咯菌腈15~20 g、25%噻虫·咯·霜灵100~200 g,或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00 g进行包衣。
3.3 起垄播种
春马铃薯收获后将地块整平,用起垄机起垄,垄距60 cm,垄顶耧平播种,墩距20 cm,每穴播种3粒,种植密度8.25万墩/hm2。播后耧平喷除草剂,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675~900 mL/hm2,或50%乙草胺乳油2 250 mL/hm2对水675 L/hm2均匀喷雾,之后覆膜。
3.4 田间管理
3.4.1 及时破膜。当幼苗露出真叶时,及时破膜,防止烧苗。
3.4.2 适当化控。花生盛花末期,喷施150 mg/L多效唑抑制旺长,严格用药量,喷药过多会造成减产并对秋马铃薯生长有抑制作用。后期喷施叶面肥,如天达2116、速效硼等,增加荚果饱满度。
3.4.3 及时防治病虫害。花生虫害以地下害虫、棉铃虫、甜菜夜蛾为主;病害以花生根腐病、叶斑病为主。防治地下害虫在起垄时用10%毒死蜱颗粒剂22.5 kg/hm2、10%二嗪磷颗粒剂7.5 kg/hm2,或5%辛硫磷颗粒剂60 kg/hm2撒施于垄内;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225~300 mL/hm2,或10%虫螨腈悬浮剂525~750 mL/hm2;防治根腐病用种衣剂包衣;防治叶斑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500~1 800 g/hm2,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975~1 125 g/hm2。
3.4.4 及时排灌。花生生长期是雨季,一般不需浇水,若花生在开花下针期和荚果充实期遇到干旱要及时浇水。生育后期注意防涝,汛期及时排水。
3.4.5 收获。当花生植株中下部叶片变黄、脱落,主茎顶部仍剩3~5片复叶、70%以上荚果成熟时,及时收刨。一般在9月中下旬收获。
4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4.1 种薯选择
秋季播种由于温度高,薯块伤口易腐烂,一般不切块。选春马铃薯销售后剩余的同品种小薯作为秋马铃薯种薯,以单个薯重50 g左右为宜。品种应为早熟品种。
4.2 催芽
从春季收获至秋季播种,由于时间短,种薯还未通过休眠期,所以栽培秋马铃薯一定要浸种催芽。催芽一般在播种前25 d左右进行,采用直接堆积法,种薯用5 mg/kg赤霉素浸泡5~10 min,晾干后药剂包衣或拌种(同春季),直接堆积在通风阴凉处,薯堆上面盖草苫保墒,待芽长达1.0~1.5 cm时,捡出种薯使芽见光绿化锻炼播种。
4.3 适时套种
于立秋后(8月中旬),花生荚果充实期,在花生垄沟中进行套种,花生秧遮荫,利于马铃薯出苗。穴播,不起垄,覆土盖住种薯即可。播种宜于早晨或下午进行,阴天可全天播种,并边播边覆土。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定植约8.25万株/hm2。
4.4 田间管理
4.4.1 科学施肥。秋马铃薯施肥在花生收获后立即进行,结合培土起垄一次性施优质商品有机肥2 250 kg/hm2、马铃薯配方肥2 550 kg/hm2。
4.4.2 中耕培土。大雨后及时浅耕疏松表土。秋马铃薯培土应采取浅培、多培的办法:第1次培土在花生收获后立即进行;第2次在花蕾期进行;第3次培土在10月下旬,此次培土应多培,以保护块茎,防止霜冻。
4.4.3 及时排灌。马铃薯播种出苗阶段,积水易导致烂薯,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并进行中耕。如遇干旱,要及时灌溉。
4.4.4 喷施叶面肥。从展叶时起,每10 d喷施1次0.1%硫酸镁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连喷3次,可显著提高产量。
4.4.5 加强病虫害防治。秋马铃薯地下害虫发生较重,可在第1次培土时顺沟撒施药剂防治(同花生地下害虫防治)。晚疫病一般发生较轻,但阴雨天较多年份易发生,防治方法同春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苗期易发生病毒病,首先要及时防治蚜虫,避免传播病毒,可用10%吡虫啉或3%啶虫脒300 g/hm2防治;发病后,可用病毒A 500倍液防治。茶黄螨可用73%克螨特300 mL/hm2,或20%扫螨净375 g/hm2防治。
4.5 适当推迟收获
为延长秋马铃薯块茎膨大期,提高产量,可在地上部茎叶枯死时再收获,但要避免因过迟收获而冻伤薯块。
5 参考文献
[1] 赵德群,邓士杰.秋马铃薯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41.
[2] 秋播马铃薯把好五个关卡[N].湖北科技报,2009-08-04(5).
[3] 夏建平.马铃薯高产把五关[J].农家科技,2009(8):9.
[4] 门福义.马铃暮高产栽培若干问题探讨[C]//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