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zxcv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无处不面对压力。为此,相当一部高等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文章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应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青年项目《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7
  JQ02)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241-01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集知识、行为和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固有的特殊性,因此一些心理专家、心理课程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尝试性地应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深入实际案例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并学会在真实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問题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塑造良好心理素质的目的。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19世纪70年代初,美国著名学者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通过专业研究提出案例教学法,被学术界界定为一种成功、有效的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法被引入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最早应用在医学教学和实践领域。后来,经过学者们更加深入、具体的研究和探索,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各种学科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过程当中,认为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创新探索能力的可行方法[1]。
  同时,学术界认为案例教学法是一个领域对另外一个领域成熟经验、优秀做法的一种应用和模仿。通过典型案例再现的方式,让学习者对学习知识内容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另外,案例教学法是从抽象规律中发现一般普通规律,让学生在思索与探讨中不断增强逻辑推理能力,不断提升自我认知和未知领域探索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选择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具体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教学案例的科学、合理选择,教学案例选择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最终成效。首先,教学案例要与课程实际相符,能够从案例中联想到课程内容,给学生一种知识理念上的平稳过渡和顺理成章;其次,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反映出高职院校学生内心最普遍、最突出、最典型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接受知识、接受学习;再次,案例要真实、具体,能够最大程度上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并且可以完整反映出课程主旨;最后,教学案例要具有新鲜感和时代感,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也就是说,教学案例要新颖、独特,过于陈旧的案例不具代表性,简单的案例描述学生更容易了解和接受。
  (二)组织案例讨论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心理教师要经常性的组织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探讨、交流,具体的讨论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给予学生正确、积极引导,学生是案例讨论的主体,教师扮演引导角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争论,并能够大胆提出设想,果断做出决策和选择;二是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与鼓励,对高职学生讨论结果给予充分肯定。即:就是讨论结果有误,也要对敢于讨论和发表见解的行为给予鼓励。
  (三)及时总结评估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总结评估,也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案例教学成果的总结和展望。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结束之后,教师需要根据讨论结果形成汇总意见,对讨论过程中存在的分歧意见进行客观、公正评价,及时总结评估教学内容,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对教学的难点、重点和疑点要进行认真梳理,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提出改进和优化措施,便于为以后案例教学提供参考依据[2]。同时,学生需要对自己参与案例讨论过程中形成的意见和建议予以总结回顾,从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不断增强思维创新能力、逻辑判断能力,为后续学习提供经验保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意义重大,进一步丰富了教学方法,实现了课堂理论知识向课外实践技能的有效迁移。在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过程中,要做到科学选择教学案例、组织案例讨论和及时总结评估,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案例教学体系,才能突出案例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才能让师生双方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王惠娟.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思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2):71-72.
  [2]李瑞.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新课程(中旬),2013(01):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基础教育的推行,音乐教育与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这也促使音乐教育向素质教育不断靠近和发展。其中,初中的音乐教育与教学对于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德、智、美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与塑造。然后,初中音乐教学由于教学环境、教学主体以及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教学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展开深入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教
期刊
【摘要】我校推行的是“山品教育”,其内涵就是培养像山一样品格的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强调敬山品、达山礼;主要就是深化训练学生常规礼仪规范,通过实际行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与优良品格。尤其在低年级学生体育课上,山品教育的有效渗透对学生上课的良好组织纪律的形成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山品教育 小学低年级 体育教学 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仅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模式的局限性,论证了在教学环节中,尤其是“空间解析几何”与“多元函数积分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空间解析几何 多元函数积分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236-02  引言  高等数学作为本科院校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但是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教学体系中,音乐学科的地位比较尴尬,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也没有得到正确认知。但其实,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材以及身心素养的优化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学习音乐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音乐教师应该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全面优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音乐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数学创新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主,要给学生提供创新情境和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 探索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229-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对
期刊
【摘要】目前高中课程压力大、学生不重视自身身体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体育课内容对某些学生来讲不但没有缓解繁重课程的压力反而使其负担过重、另一方面是由于课程内容学生并不感兴趣、学生不愿去上体育课。针对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应用分层教学法来解决。本文将探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 分层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由于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成制造业强国的发展,很多高端装备制造业也随之飞速发展,知识和相关的技能组织结构也在悄悄发生改变。首先大部分的制造业知识和技术都会被淘汰掉,其次又面临着新的技术技能课程。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钳工技术技能课程的开发和培养严重滞后高职现代的技术要求,我国现急需高职院校重新选择丰富的现代钳工作为教学指导,本文根据高职现代钳工技术技能课程的开发研究做出详细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创新的能力越来越成为培育的重点。美术课堂的教学中传授的不仅是绘画的技能和美术专业知识,更是培养学生拥有创作性的思维,树立创新型人才,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创新 美术教学 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203-02  美术教学的改革之风兴起,掀起一阵热潮,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们的审美观和
期刊
【摘要】家庭是人进行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庭对青少年的心理以及行为会产生更为持续而深刻的影响。本文结合青少年的成长性任务的阶段性问题,立足青少年成长需要的满足,探讨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青少年家庭辅导的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 家庭辅导 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228-02  家庭是情感的栖息地,是心灵的避风港,来自家庭的
期刊
【摘要】在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我们教育事业也要紧跟社会发展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科學课程以实验为主要手段,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让学生养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特性,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科学规律,利用实验,使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更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