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读了《收藏界》总第19期题为《由崇祯通宝背“十二两”看明钱特征》一文,认为有的地方与事实不符,自觉班门弄斧,向先生请教。
一、董大勇先生在文中说到只见过明代“洪武通宝”及嘉靖、天启等背十一两的钱,从未见过崇祯背“十二两”钱。先生在古钱币鉴赏中,虽然见多识广,但没见过这样钱也是不足奇怪的,因为这样钱存世稀少。但在中国古钱币几乎所有图书图谱中都有一枚“崇祯通宝背十二两”大钱,不过文中这枚钱文、直径等与图谱不同。再文中所提到的币品,我在2000年也收到一枚,直径、穿径、厚度,乃至钱文几乎与文中钱币相同,不同之处是穿口干净利索无残留铜渣,外有黑色包浆。
先生介绍此钱出自上世纪40年代,曾引起戴保庭与马定祥两位古钱名家争议,对其真赝尚无定论,后有人识为是试样钱,尚未铸行。先生虽然没见过“崇禎通宝背十二两”,但从图谱及两枚实物佐证,以及对其真赝的争议,我赞同样钱并未铸行的说法,
二,先生在文中说钱文尚能看过眼,后又说此钱四宇皆稍带隶书及颜体意味,书法功力差,这种不规范的书风,一般不会用作钱文书写。我认为先生对钱文要求及品评过于苛刻,因为此钱文与历代钱文相比较还不丑陋,正如2000年下半年《收藏》杂志载文介绍一枚古钱币上四字钱文竟由四种不同文体的字组成,且不是以改刻及挖补法作伪,而是浑然天成。我认为这枚古钱的钱文在明钱钱文中与众不同,可谓鹤立鸡群,独树一帜,值得研究探讨。
先生在文中强调明代所有钱文“通”字“甬”之上部“”第一横起笔为顿笔,重而明显。写作“”状,把“通”字写法看成明钱特征,而文中钱文“通”字起笔平直,与其他崇祯钱显然有异,这种说法与实际不符。只要随意翻阅一本中国古钱币图谱,显而易见,并不是像先生所说明代所有钱文“通”字都为楷书的顿笔“通”。而自明太祖朱元璋行铸大中通宝至最后朝代裕民通宝止,共经历22个朝代,几乎所有钱文,都有起笔平直的直笔“通”,另外还有“通”、“通”共四样笔体,而在洪武通宝背十一两,天启通宝背十一两折十大钱钱文也如此。另在嘉靖通宝,直径了0毫米巨型庆典吉祥钱,及万历通宝,孤品开炉呈样巨型大钱钱文也都不乏为起笔平直的直笔“通”。因此在明钱中,可以说横起顿笔“通”数量比例大,但却不能以偏盖全,并不是如先生所说的千篇一律,千佛一面,更不能以此为由否认或排除其他钱文存在的可能。
张志忠先生在著述中指出明钱的两个特征是:一是避朱元璋“元”字之讳和“元明之宝”嫌疑,元朝无“元宝”钱,而以清一色的“通宝”贯穿元朝各代始终。另一特征是说明钱方正而呆滞,可能是指钱文而言吧,而先生提出的第—横起笔为顿笔“通”,这一顿,将明钱呆滞的钱文顿出了些许生气,对此一说也是一点异议。
三、先生对文中大钱钱厚仅2毫米持怀疑态度,如果从其他角度考虑,是否会打消这种念头。纵观距今二千多年以前东周圜钱和秦汉半两等钱币,有的大小与此钱相似,不但铸造粗糙,而且很薄,距其一千八百多年以后的明朝,冶炼和铸造技术都已发展到很高水平,钱厚2毫米也就不足为奇了。除文中钱币外,在我收藏的古钱中,尚有几枚厚度都是两毫米钱币:1.道光通宝,直径4了毫米,穿径10毫米;2.光绪通宝,直径46毫米,穿径10毫米;3.万国永传,直径56毫米,穿径16毫米;4.洪武通宝,背牧人骑牛,直径60毫米,穿径)3毫米,以上4枚古钱厚度都是2毫米。因此与崇祯通宝背十二两的厚度相同的明清古钱比比皆是。这些古钱古朴典雅,美观大方,钱文运笔自如,颇具神韵,铸造精良,钱体光滑圆润,硬朗坚固,虽然不玲珑剔透,也有如方孔玉壁,实为罕见。
本人所学钱币知识浅薄,凤毛辚角,先生自著书立说乃至发表文章以来,可能一直一帆风顺,尚无人提出异议,本人以上几点管窥之见,向先生请教,冒昧之处请先生谅解,热切盼望公开答复回信。
(责编:丁 丑)
一、董大勇先生在文中说到只见过明代“洪武通宝”及嘉靖、天启等背十一两的钱,从未见过崇祯背“十二两”钱。先生在古钱币鉴赏中,虽然见多识广,但没见过这样钱也是不足奇怪的,因为这样钱存世稀少。但在中国古钱币几乎所有图书图谱中都有一枚“崇祯通宝背十二两”大钱,不过文中这枚钱文、直径等与图谱不同。再文中所提到的币品,我在2000年也收到一枚,直径、穿径、厚度,乃至钱文几乎与文中钱币相同,不同之处是穿口干净利索无残留铜渣,外有黑色包浆。
先生介绍此钱出自上世纪40年代,曾引起戴保庭与马定祥两位古钱名家争议,对其真赝尚无定论,后有人识为是试样钱,尚未铸行。先生虽然没见过“崇禎通宝背十二两”,但从图谱及两枚实物佐证,以及对其真赝的争议,我赞同样钱并未铸行的说法,
二,先生在文中说钱文尚能看过眼,后又说此钱四宇皆稍带隶书及颜体意味,书法功力差,这种不规范的书风,一般不会用作钱文书写。我认为先生对钱文要求及品评过于苛刻,因为此钱文与历代钱文相比较还不丑陋,正如2000年下半年《收藏》杂志载文介绍一枚古钱币上四字钱文竟由四种不同文体的字组成,且不是以改刻及挖补法作伪,而是浑然天成。我认为这枚古钱的钱文在明钱钱文中与众不同,可谓鹤立鸡群,独树一帜,值得研究探讨。
先生在文中强调明代所有钱文“通”字“甬”之上部“”第一横起笔为顿笔,重而明显。写作“”状,把“通”字写法看成明钱特征,而文中钱文“通”字起笔平直,与其他崇祯钱显然有异,这种说法与实际不符。只要随意翻阅一本中国古钱币图谱,显而易见,并不是像先生所说明代所有钱文“通”字都为楷书的顿笔“通”。而自明太祖朱元璋行铸大中通宝至最后朝代裕民通宝止,共经历22个朝代,几乎所有钱文,都有起笔平直的直笔“通”,另外还有“通”、“通”共四样笔体,而在洪武通宝背十一两,天启通宝背十一两折十大钱钱文也如此。另在嘉靖通宝,直径了0毫米巨型庆典吉祥钱,及万历通宝,孤品开炉呈样巨型大钱钱文也都不乏为起笔平直的直笔“通”。因此在明钱中,可以说横起顿笔“通”数量比例大,但却不能以偏盖全,并不是如先生所说的千篇一律,千佛一面,更不能以此为由否认或排除其他钱文存在的可能。
张志忠先生在著述中指出明钱的两个特征是:一是避朱元璋“元”字之讳和“元明之宝”嫌疑,元朝无“元宝”钱,而以清一色的“通宝”贯穿元朝各代始终。另一特征是说明钱方正而呆滞,可能是指钱文而言吧,而先生提出的第—横起笔为顿笔“通”,这一顿,将明钱呆滞的钱文顿出了些许生气,对此一说也是一点异议。
三、先生对文中大钱钱厚仅2毫米持怀疑态度,如果从其他角度考虑,是否会打消这种念头。纵观距今二千多年以前东周圜钱和秦汉半两等钱币,有的大小与此钱相似,不但铸造粗糙,而且很薄,距其一千八百多年以后的明朝,冶炼和铸造技术都已发展到很高水平,钱厚2毫米也就不足为奇了。除文中钱币外,在我收藏的古钱中,尚有几枚厚度都是两毫米钱币:1.道光通宝,直径4了毫米,穿径10毫米;2.光绪通宝,直径46毫米,穿径10毫米;3.万国永传,直径56毫米,穿径16毫米;4.洪武通宝,背牧人骑牛,直径60毫米,穿径)3毫米,以上4枚古钱厚度都是2毫米。因此与崇祯通宝背十二两的厚度相同的明清古钱比比皆是。这些古钱古朴典雅,美观大方,钱文运笔自如,颇具神韵,铸造精良,钱体光滑圆润,硬朗坚固,虽然不玲珑剔透,也有如方孔玉壁,实为罕见。
本人所学钱币知识浅薄,凤毛辚角,先生自著书立说乃至发表文章以来,可能一直一帆风顺,尚无人提出异议,本人以上几点管窥之见,向先生请教,冒昧之处请先生谅解,热切盼望公开答复回信。
(责编:丁 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