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8月8日,强台风“海葵”袭击上海。上海市有关方面对此作了充分的防范准备,发出最高等级的橙色预警,并提前一天向全市所有单位发出紧急通知:“自8月7日21时起至台风橙色预警解除前,请各单位加强安全巡查、组织值班、抓紧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提醒员工尽量不要外出,停止群体性户外活动及室内大型集会;培训班停课、建设工地停工、公共区域文化体育设施关闭。请相互转告。”
本人在8月7日晚间,已经得悉上海市政府的这一紧急通知。所以,8月8日这一天,理应老老实实呆在家中,避免外出。可是,此前一周,我的一位外地朋友,通过我联系同济大学某研究所所长,面谈一个对这位外地朋友颇为重要的问题,约定的时间就是8月8日下午4时。
“君子重诺”。已经约定的事情,不能失信。何况,8月8日中午收到外地朋友发来的手机短信,他们已经抵达上海虹桥站(这趟动车原定从安徽、江苏驶往浙江,但当日到上海后即停运),正在乘坐地铁10号线赶往四平路同济大学主校区。
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当然,平生也经历过多次台风,不过大都躲在屋内没有外出。记得有一年夏天在大连遭遇超强台风,那真的是狂风大作、昏天黑地,白日犹如黑夜。现在,至少白昼如常,怕什么呢?
当日,上海市内公交车辆正常运行,只是限速行驶。我出门乘上驶往四平路同济大学主校区的937路公交车,车上乘客很少,但大家都很镇静,心想平安无事。车行一路,明显感觉到风速和雨势越来越大。下午二时许,我终于到达目的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海葵”立即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下车伊始还没挪动几步,我就随即摔倒在地四脚朝天。幸好此时车已开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朋友在马路对面的酒店等我。顾不得是否腰酸背痛,我挣扎着爬起来,顶着狂风暴雨走向酒店。平时两分钟的路程,此刻却像是着了魔一般,就是迈不开脚步。而且祸不单行,我手中的第二把雨伞,也不堪风吹雨打伞骨折断、“光荣牺牲”。放眼望去,马路四周一片狼藉,到处都有躺着伤筋动骨的各色漂亮雨伞。(现在市面上这种雨伞,又称“洋伞”,虽然轻巧美观,却是弱不禁风;而中国本土的油布伞,虽然笨拙古朴,但抗灾能力明显超过“洋伞”。可惜的是,不知什么时候起,本土的油布伞早已不见踪影。)
奇怪的是,我虽然在大马路上重重地摔了一跤,却像没事儿一样,事后也没有发现什么后遗症,这大概就是因为“善有善报”吧。更奇怪的是,我在这困境之中,没有急于死里逃生,而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我本人刚在8月刊号《焦点》上发表的《比郁达夫写得好》,想到我在文章中引述的一段作者原文“画面里的孩子是上小学二年级时的我,前面学校的上课铃在响着,身在大台风里的我,虽已被风雨吹得七倒八歪似醉酒般,双脚无法踩到地面。但无形中,我仿佛与身边的河流心灵相连,被同一种信念的力量支撑着,为了迈向目的地,硬是顶着台风顽强地往小木桥前的学校走去。”想起文中此处还配了一幅小学童过桥的图像,虽然不见昔日小木桥的踪影,但这幅照片仍然会激起读者个人的丰富想象。当然,我也想起自己在文章中所说过的话:“海明威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并因为《老人与海》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荣获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如果说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那么,《西溪往事》里学童勇抗台风的光辉形象,同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不过,感受最深的是,通过与台风“海葵”的零距离亲密接触,自己总算是对“《西溪往事》里学童勇抗台风的光辉形象”,有了最最真切的亲身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实际经验,或者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总归难免肤浅。
当然,不提倡冒险体验强台风。“海葵”来袭,上海全市严阵以待,但媒体事后报道,当日仍有极少数伤亡。所以,我还是有点“后怕”。
作者简介
柯平凭,上海学者,现任同济大学中国文学中心研究员。1982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著有《现实主义文学论》、《“创新思维”才是鲁迅精神实质》等。
本人在8月7日晚间,已经得悉上海市政府的这一紧急通知。所以,8月8日这一天,理应老老实实呆在家中,避免外出。可是,此前一周,我的一位外地朋友,通过我联系同济大学某研究所所长,面谈一个对这位外地朋友颇为重要的问题,约定的时间就是8月8日下午4时。
“君子重诺”。已经约定的事情,不能失信。何况,8月8日中午收到外地朋友发来的手机短信,他们已经抵达上海虹桥站(这趟动车原定从安徽、江苏驶往浙江,但当日到上海后即停运),正在乘坐地铁10号线赶往四平路同济大学主校区。
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当然,平生也经历过多次台风,不过大都躲在屋内没有外出。记得有一年夏天在大连遭遇超强台风,那真的是狂风大作、昏天黑地,白日犹如黑夜。现在,至少白昼如常,怕什么呢?
当日,上海市内公交车辆正常运行,只是限速行驶。我出门乘上驶往四平路同济大学主校区的937路公交车,车上乘客很少,但大家都很镇静,心想平安无事。车行一路,明显感觉到风速和雨势越来越大。下午二时许,我终于到达目的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海葵”立即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下车伊始还没挪动几步,我就随即摔倒在地四脚朝天。幸好此时车已开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朋友在马路对面的酒店等我。顾不得是否腰酸背痛,我挣扎着爬起来,顶着狂风暴雨走向酒店。平时两分钟的路程,此刻却像是着了魔一般,就是迈不开脚步。而且祸不单行,我手中的第二把雨伞,也不堪风吹雨打伞骨折断、“光荣牺牲”。放眼望去,马路四周一片狼藉,到处都有躺着伤筋动骨的各色漂亮雨伞。(现在市面上这种雨伞,又称“洋伞”,虽然轻巧美观,却是弱不禁风;而中国本土的油布伞,虽然笨拙古朴,但抗灾能力明显超过“洋伞”。可惜的是,不知什么时候起,本土的油布伞早已不见踪影。)
奇怪的是,我虽然在大马路上重重地摔了一跤,却像没事儿一样,事后也没有发现什么后遗症,这大概就是因为“善有善报”吧。更奇怪的是,我在这困境之中,没有急于死里逃生,而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我本人刚在8月刊号《焦点》上发表的《比郁达夫写得好》,想到我在文章中引述的一段作者原文“画面里的孩子是上小学二年级时的我,前面学校的上课铃在响着,身在大台风里的我,虽已被风雨吹得七倒八歪似醉酒般,双脚无法踩到地面。但无形中,我仿佛与身边的河流心灵相连,被同一种信念的力量支撑着,为了迈向目的地,硬是顶着台风顽强地往小木桥前的学校走去。”想起文中此处还配了一幅小学童过桥的图像,虽然不见昔日小木桥的踪影,但这幅照片仍然会激起读者个人的丰富想象。当然,我也想起自己在文章中所说过的话:“海明威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并因为《老人与海》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荣获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如果说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那么,《西溪往事》里学童勇抗台风的光辉形象,同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不过,感受最深的是,通过与台风“海葵”的零距离亲密接触,自己总算是对“《西溪往事》里学童勇抗台风的光辉形象”,有了最最真切的亲身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实际经验,或者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总归难免肤浅。
当然,不提倡冒险体验强台风。“海葵”来袭,上海全市严阵以待,但媒体事后报道,当日仍有极少数伤亡。所以,我还是有点“后怕”。
作者简介
柯平凭,上海学者,现任同济大学中国文学中心研究员。1982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著有《现实主义文学论》、《“创新思维”才是鲁迅精神实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