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医卫类高职毕业生,因为其专业的特殊性、局限性,毕业后将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就业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就业心理,对学生的择业、就业,甚至学生的一生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对这类人群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及心理辅导,以使他们在就业时能选择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幫助他们顺利就业。
【关键词】医卫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就业指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成了社会的热点问题。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教学〔2012〕11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同时,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占优势,而医卫类高职毕业生,因为其专业的特殊性、局限性,面临着更加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现状
我国目前卫生人力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卫生人力数量增长速度较快,但卫生人力分布不均衡,学历偏低,专业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1]。在卫生人力分布上表现为“东强西弱,城市强农村弱”,据统计到2010年底,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卫生人员数量分别为354.9万人、257.7万人和 207.2 万人,卫生人力大部分都集中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东部[2]。按城市和农村所占比例划分,城市占有卫生资源总量的69.83%,而农村只拥有总量的30.17%[3]。而城市卫生人力资源则又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大型医院,因此,基层医务人员严重不足[4][5] [6]。
二、医卫类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就业心理
虽然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院医技人员严重缺乏,但医卫类高职毕业生的眼光仍然盯着大城市、大医院。而地区级以上的医院招聘医卫类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医生要研究生学历,护理及其他医技人员首选本科,其次才是专科。因此,医卫类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形成以下几种心理状况。
1.定位模糊,自我期望过高
医卫类高职学生所学专业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在学校经过两年的理论学习后,要到实习单位进行一年临床实习。实习单位基本上是由学校安排,一般都是正规的二甲以上的医院。学生们在医院经过一年实习后面临毕业时,大多想进入自己实习的医院工作。这就造成医卫类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一味只考虑二甲甚至三甲医院。因此,在毕业生招聘时,招聘名额很少的医院会有大批的学生前往应聘,而一些同样有用人需求的社区医疗机构、药房、诊所等基层单位相比之下应聘学生则寥寥无几。医卫类高职毕业生这种盲目求高的择业心理,往往造成医院招聘时竞争十分激烈,一部分学生在医院应聘中屡屡碰壁,严重影响了就业心态,甚至有些学生会因此而产生转行的念头。
2.自卑心理
医卫类高职毕业生中,因为专业的特殊性,部分专业比如护理专业对个人的外貌等有一定要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医院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对外貌特别是身高有一定的要求。种种原因都让医院在招聘时就像是在“选美”,在学业成绩和操作技能差不多的情况下,身高和长相占优势的学生更容易被医院所录取。甚至有些医院认为,操作技能可以在工作中训练出来,而身高长相这些外在条件很难改变,他们会更倾向于录取在学业成绩和操作技能上差一点可是外在条件较好的学生。这些无奈的现实无疑让一部分外在条件不突出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一些学生在多次应聘失败后会开始怨天尤人,也有一部分学生开始质疑自己当初是否学错了专业。
3.焦虑和盲目依赖
随着毕业的临近,看到部分已经找到合适工作单位的同学,那些面试中遭遇失败、求职目标茫然、工作完全没有着落的学生,会渐渐产生求职焦虑。面对求职的不顺利、今后生活的不确定,这些学生担忧、紧张,严重的还会失眠,这种精神状态无疑会影响到后面的面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还有的学生,因为年龄及我国传统习俗的影响,子女与父母之间依赖和被依赖、控制与被控制性较强。这类学生在择业时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缺乏独立意识,往往把找工作这件事完全交给家长,家长给自己找什么单位,自己就去什么单位,完全依赖家长。
三、解决医卫类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引导学生正确定位
毕业前,要指导学生们根据社会当前形势、专业特点、自身优缺点以及其它相关因素,综合考虑,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定位。在定位时,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能盲目夸大,同时,还需要和一起毕业的同学进行横向比较,以求定位时的客观、全面和准确。只有定位准确了,才能避免因自傲自大而屡屡碰壁,才能避免遇到挫折后自暴自弃。当暂时不能进入自己的目标单位之前,可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在工作中不断地来适应社会,提高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有时会觉得这个单位正适合自己。或者再通过自己的努力,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7]。
2.拓宽就业途径,就业形式多样化
在当前医卫类毕业生对口就业竞争激烈及毕业生学历偏低的情况下,学校也应在学生中广泛宣传除医院外的其它医疗卫生机构,让学生知道医卫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除了进医院,还有很多地方可去。梁浩等研究表明,就业途径多样化已成为高职医卫类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协议就业比例逐年减少,而灵活就业、升学、自主创业、出国等逐年增多[8]。特别是近年来国家为解决群众“看病难”这一问题,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这也为医卫类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渠道。这些新的就业信息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们了解,从而避免学生们因应聘医院而“挤破头”。
3.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实用型的技术人员,在这个目标之下,社会的需求就是我们培养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卫类专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護理专业中,近年来就新开设了“护理礼仪”、“沟通与礼仪”等课程。这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学习能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礼仪技巧、沟通技能,形成规范的礼仪修养。一方面,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运用这些技巧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为学生在毕业应聘时奠定基础。所以在学习中,可以强化面试礼仪技巧的训练,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就开始为今后的应聘做好准备,从而培养学生们择业时的自信,同时也为他们今后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4.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建立良好就业心态
有人对300多名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状态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只有 21.9%毕业生感觉无压力或有压力但有信心,而78.0%的毕业生感觉压力很大或近乎绝望[9]。因此学生在毕业前要做好就业心理辅导。高职学生在校时,已经接受过相应的就业指导,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并没有真正起到指导学生就业的作用。学校应该根据专业和年级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并根据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进行相应的学习和训练。同时,在学生临近毕业时,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因就业挫折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让学生明白,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不畏艰难险阻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总之,要提高医卫类高职毕业生就业时的竞争力,需要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学生掌握了牢固的专业知识、培养了熟练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学校指导他们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才能让学生真正在就业时选择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毛宗福,王永棣,刘继强等.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及其研究现状[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12-16.
[2]黄付敏,李峰,李涛.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及医学高等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2(15):122-123.
[3] 葛万龙,王国华,李翠等.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现状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2009,29(12):52-54.
[4]徐霁,龚超,杨文秀. 天津市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分析[J]. 人力资源管理,2031,33(4):39-40.
[5]冯伟泉,袁水香. 社区医疗卫生队伍现状及对策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4):528-529.
[6]龙苏兰. 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概况[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7):878-879.
[7]高宏. 高职毕业生常见就业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8):49-50.
[8] 梁浩,陈国军. 医学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式多样化的分析与思考[J].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2):106-107.
[9] 潘金云,曹莹莹,蔡偌欣等. 高职医学毕业生就业心态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3):109-110.
【关键词】医卫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就业指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成了社会的热点问题。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教学〔2012〕11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同时,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占优势,而医卫类高职毕业生,因为其专业的特殊性、局限性,面临着更加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现状
我国目前卫生人力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卫生人力数量增长速度较快,但卫生人力分布不均衡,学历偏低,专业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1]。在卫生人力分布上表现为“东强西弱,城市强农村弱”,据统计到2010年底,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卫生人员数量分别为354.9万人、257.7万人和 207.2 万人,卫生人力大部分都集中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东部[2]。按城市和农村所占比例划分,城市占有卫生资源总量的69.83%,而农村只拥有总量的30.17%[3]。而城市卫生人力资源则又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大型医院,因此,基层医务人员严重不足[4][5] [6]。
二、医卫类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就业心理
虽然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院医技人员严重缺乏,但医卫类高职毕业生的眼光仍然盯着大城市、大医院。而地区级以上的医院招聘医卫类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医生要研究生学历,护理及其他医技人员首选本科,其次才是专科。因此,医卫类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形成以下几种心理状况。
1.定位模糊,自我期望过高
医卫类高职学生所学专业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在学校经过两年的理论学习后,要到实习单位进行一年临床实习。实习单位基本上是由学校安排,一般都是正规的二甲以上的医院。学生们在医院经过一年实习后面临毕业时,大多想进入自己实习的医院工作。这就造成医卫类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一味只考虑二甲甚至三甲医院。因此,在毕业生招聘时,招聘名额很少的医院会有大批的学生前往应聘,而一些同样有用人需求的社区医疗机构、药房、诊所等基层单位相比之下应聘学生则寥寥无几。医卫类高职毕业生这种盲目求高的择业心理,往往造成医院招聘时竞争十分激烈,一部分学生在医院应聘中屡屡碰壁,严重影响了就业心态,甚至有些学生会因此而产生转行的念头。
2.自卑心理
医卫类高职毕业生中,因为专业的特殊性,部分专业比如护理专业对个人的外貌等有一定要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医院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对外貌特别是身高有一定的要求。种种原因都让医院在招聘时就像是在“选美”,在学业成绩和操作技能差不多的情况下,身高和长相占优势的学生更容易被医院所录取。甚至有些医院认为,操作技能可以在工作中训练出来,而身高长相这些外在条件很难改变,他们会更倾向于录取在学业成绩和操作技能上差一点可是外在条件较好的学生。这些无奈的现实无疑让一部分外在条件不突出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一些学生在多次应聘失败后会开始怨天尤人,也有一部分学生开始质疑自己当初是否学错了专业。
3.焦虑和盲目依赖
随着毕业的临近,看到部分已经找到合适工作单位的同学,那些面试中遭遇失败、求职目标茫然、工作完全没有着落的学生,会渐渐产生求职焦虑。面对求职的不顺利、今后生活的不确定,这些学生担忧、紧张,严重的还会失眠,这种精神状态无疑会影响到后面的面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还有的学生,因为年龄及我国传统习俗的影响,子女与父母之间依赖和被依赖、控制与被控制性较强。这类学生在择业时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缺乏独立意识,往往把找工作这件事完全交给家长,家长给自己找什么单位,自己就去什么单位,完全依赖家长。
三、解决医卫类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引导学生正确定位
毕业前,要指导学生们根据社会当前形势、专业特点、自身优缺点以及其它相关因素,综合考虑,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定位。在定位时,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能盲目夸大,同时,还需要和一起毕业的同学进行横向比较,以求定位时的客观、全面和准确。只有定位准确了,才能避免因自傲自大而屡屡碰壁,才能避免遇到挫折后自暴自弃。当暂时不能进入自己的目标单位之前,可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在工作中不断地来适应社会,提高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有时会觉得这个单位正适合自己。或者再通过自己的努力,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7]。
2.拓宽就业途径,就业形式多样化
在当前医卫类毕业生对口就业竞争激烈及毕业生学历偏低的情况下,学校也应在学生中广泛宣传除医院外的其它医疗卫生机构,让学生知道医卫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除了进医院,还有很多地方可去。梁浩等研究表明,就业途径多样化已成为高职医卫类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协议就业比例逐年减少,而灵活就业、升学、自主创业、出国等逐年增多[8]。特别是近年来国家为解决群众“看病难”这一问题,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这也为医卫类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渠道。这些新的就业信息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们了解,从而避免学生们因应聘医院而“挤破头”。
3.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实用型的技术人员,在这个目标之下,社会的需求就是我们培养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卫类专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護理专业中,近年来就新开设了“护理礼仪”、“沟通与礼仪”等课程。这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学习能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礼仪技巧、沟通技能,形成规范的礼仪修养。一方面,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运用这些技巧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为学生在毕业应聘时奠定基础。所以在学习中,可以强化面试礼仪技巧的训练,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就开始为今后的应聘做好准备,从而培养学生们择业时的自信,同时也为他们今后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4.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建立良好就业心态
有人对300多名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状态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只有 21.9%毕业生感觉无压力或有压力但有信心,而78.0%的毕业生感觉压力很大或近乎绝望[9]。因此学生在毕业前要做好就业心理辅导。高职学生在校时,已经接受过相应的就业指导,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并没有真正起到指导学生就业的作用。学校应该根据专业和年级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并根据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进行相应的学习和训练。同时,在学生临近毕业时,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因就业挫折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让学生明白,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不畏艰难险阻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总之,要提高医卫类高职毕业生就业时的竞争力,需要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学生掌握了牢固的专业知识、培养了熟练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学校指导他们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才能让学生真正在就业时选择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毛宗福,王永棣,刘继强等.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及其研究现状[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12-16.
[2]黄付敏,李峰,李涛.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及医学高等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2(15):122-123.
[3] 葛万龙,王国华,李翠等.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现状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2009,29(12):52-54.
[4]徐霁,龚超,杨文秀. 天津市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分析[J]. 人力资源管理,2031,33(4):39-40.
[5]冯伟泉,袁水香. 社区医疗卫生队伍现状及对策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4):528-529.
[6]龙苏兰. 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概况[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7):878-879.
[7]高宏. 高职毕业生常见就业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8):49-50.
[8] 梁浩,陈国军. 医学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式多样化的分析与思考[J].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2):106-107.
[9] 潘金云,曹莹莹,蔡偌欣等. 高职医学毕业生就业心态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