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V型斜视的临床特征及不同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67例V型斜视的手术治疗.其中外斜V征46例,内斜V征21例,依据是否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及亢进程度,行下斜肌减弱术或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所有患者按原在位水平偏斜度常规矫正水平斜视.观察手术前后的眼位、斜肌功能和双眼视觉.结果 67例手术中,49例行下斜肌后徙术或后徙转位术,术后43例上、中、下均正位,V征消失;术前无下斜肌功能亢进
【机 构】
:
710032,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710032,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710032,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710032,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V型斜视的临床特征及不同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67例V型斜视的手术治疗.其中外斜V征46例,内斜V征21例,依据是否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及亢进程度,行下斜肌减弱术或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所有患者按原在位水平偏斜度常规矫正水平斜视.观察手术前后的眼位、斜肌功能和双眼视觉.结果 67例手术中,49例行下斜肌后徙术或后徙转位术,术后43例上、中、下均正位,V征消失;术前无下斜肌功能亢进或下斜肌功能亢进"+"者13例,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后11例正位,V征消失.67例患者术后19例恢复双眼视.结论 下斜肌后徙,后徙转位术适用于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征,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适用于无下斜肌功能亢进或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征,应根据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选择手术方式。
其他文献
张×× 男 62岁 主因双眼突然视物不清伴眩晕、恶心,呕吐7 h,于2007年12月2日就诊眼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160/100 mmHg。
目的 以虹膜定位技术为客观定量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观察斜视患者手术前、后眼球的客观旋转状态,探讨其在手术中的作用和意义,为手术改善和完善、测量标准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入院的共同性外斜视、上斜肌麻痹的患者各40例,并随机分为显微手术组、非显微手术组,使用WaveScan波前像差仪取坐位行虹膜识别,获得虹膜图像和数据,使用美国威视公司VISX Star S4-IR准分
男性,11岁.生后即发现右眼外侧一肿物,增大缓慢.于2007年7月以右眼球结膜下脂肪瘤收入院.检查:全身发育及智力正常,左侧耳廓细小畸形,外耳道狭窄;双眼视力1.0,右眼颞侧球结膜下从7点至11点见黄白色扁平隆起包块,质软,前界距角巩缘约8cm,呈扇形向穹窿部延伸,眼球内转时看不见后界,暴露睑裂部球结膜增厚、光滑、未见毛发.眼球运动正常,眼底正常,左眼正常.双眼CT轴位平扫见右眼球外侧壁见一新月形
目的 探讨B超检查对开放性眼外伤I期术后伤眼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46例经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开放性眼外伤,I期术后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每眼术前B超声像图特征,并结合玻切术中眼内情况,分析两者的一致性。结果开放性眼外伤I期术后B超表现复杂多样,84.78%伤眼合并两种以上并发症,结合术中所见,各项并发症B超表现符合率分别为:玻璃体混浊100%,晶体脱位
随着组织工程学的不断发展,实现了组织工程化的角膜上皮、内皮及角膜基质的重建,针对角膜不同层次的疾病,利用组织工程的进步治疗角膜疾病,进行角膜移植成为趋势。
目的 调查滕州市农村小学生的视力、立体视锐度及弱视和斜视的患病情况,并对Titmus立体视图检查法、视力检查法、Titmus立体视图联合视力检查法三种弱视筛选试验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共抽取滕州市8所农村小学,共有小学生2742人,年龄5~14岁,平均(9.3±2.3)岁.进行Titmus立体视图、裸眼视力、眼位及眼球运动检查,对任一眼裸眼视力<1.0者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结果
目的 通过检测糖尿病视网膜1期病变患者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评价1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视功能的变化.方法 检测正常对照组31只眼,1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46只眼的mtERG在视野30°的测试范围内6个不同离心度的环形区N1、P1波潜伏期、P1波反应密度改变.结果 在视野30°的测试范围内6个不同离心度的环形区,1期糖尿病视网
长期使用抗青光眼滴眼液常导致眼部有异物感、烧灼感、干眼及流泪等症状.目前使用的抗青光眼滴眼液几乎均含有防腐剂(BAK),实验室及临床研究均证实防腐剂损害眼组织,引起各种症状,影响治疗,减少防腐剂与眼组织的接触将有助于降低青光眼治疗的负面因素。
目的 观察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搜集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行改良小梁切除术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2例(22只眼),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和2针可调节缝线,巩膜瓣上无固定缝线,根据术后眼压和滤过泡情况决定拆除可调节缝线的时间.观察术后眼压等指标变化.随访6个月.结果 术前眼压35~65 mm Hg,平均(46.45±7.40) mm Hg,术后末次随访眼压9~31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眼后段外伤的疗效.方法 眼后段外伤患者设联合组30例30眼、单纯组35例35眼.两组患者新鲜穿通伤首先清创缝合,1 w~2 w后行玻璃体切割术.合并白内障先切除混浊晶状体,有异物者取异物,伴有网脱者行气液交换或重水展平视网膜,裂孔行眼内光凝或冷凝,C3F8或硅油填充.在关闭切口前联合组患者加用TA4 mg玻璃体腔注射.结果 眼后段损伤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