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使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生命的意识,找准自我生命的闪光点,提升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生命教育;语文教学;生命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同时中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也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展开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中学语文应该肩负起进行生命教育的责任。另一方面中学语文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土壤,是体验生命律动、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活动,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发展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怎样让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呢?
一、明确目标,重视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目标在于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期许学生尊重生命,进而鼓励学生爱惜生命。提倡生命教育在于使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不仅学习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因为丰富了自己的生命内涵,有实现自我的信念,所以还能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造福于社会,而不是拿来作为戕害社会的工具。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就明确教育目标,关注生命教育,重视生命教育,推广生命教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确立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即通过语文手段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独立自主的思想、乐观向上的态度的同时,引领他们在语文的百花园里关注生存状态、关心生命的价值和质量。另一方面应该把语文生命教育的目标确定为:让每一个学生能够用清晰、流畅的语言,来自由的表达自己独立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拥有生花的妙笔,去自由的抒写人间的真情;让每一个学生认识到:活着是幸福的,生命是美好的,自己要珍惜生命。总而言之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二、立足教材,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要帮助中学生认识、理解生命的意义,以生命的视界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凸现了生命意义。但是这种教育首先应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将散落在语文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提炼;其次也不该是简单地重复生命的生理知识,而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生命的社会属性,获取珍惜生命、善待人生、积极进取的真谛。
其实中学语文课本就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极好教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切实把这部分内容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生命的特质,陶冶自己健全的人格,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风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初一语文教材《紫藤萝瀑布》文中那一树蓬勃旺盛、花开如瀑的紫藤萝感染了作者,给身心疲惫的她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十年浩劫,给作者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磨难,就连家门外的紫藤萝花,也随之遭难。在作者心情沉重不得排解的时候,作者在花前“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不由得停住”表现了作者被花吸引被花感动的心情。紫藤萝花也曾随人世变迁受苦受难,但是苦难过去,它马上恢复了生机,“在笑”“嚷嚷”,“我在开花!”表现了花儿生命的喜悅。这种喜悦感染了作者,“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使作者从“生死”的思虑、“手足”的悲伤中解脱出来,超越个人的苦痛,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深刻哲理。可以说紫藤萝花启示作者由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不仅要让学生欣赏到紫藤萝的盛开,散发着蓬勃的生命的气息,高奏着昂扬的、希望的乐曲,还要让学生通过赏析文本能理性地深刻地洞察到生命的本质:一个人在遇到不幸时,要豁达、乐观、积极进取。
另一方面在教育学生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珍惜生命的同时,教师还应教育学生学习如何尊重生命,如何欣赏生命,引导学生用爱关爱生命,学会欣赏他人及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教材《蝉》中,蝉儿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地下黑暗中度过,只给了一个夏天的时间,是活在阳光下歌咏的生命,蝉儿生命的意义简单而直接,它以多年的时间预备高亢有力的歌喉,因为一旦登上生命的舞台,拉开喉咙开始了礼赞的生命。尽管生命短暂,但是它为了生命延续,仍然会好好地活着。《珍珠鸟》。通过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和浓郁的诗意、深刻的哲理,展示了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爱护生命,善待动物无疑会使世界多一抹温馨的色彩。
语文教师要立足教材,渗透生命教育,这样生命教育进课堂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关爱学生,营造和谐教育氛围
语文教师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真情与关爱的人性、人情、人道的氛围,为生命教育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温馨的教学气氛。而这种氛围的培育,要求施教者有关爱之心。美国学者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我们教师要用爱心去感染每一个学生,爱是可以修复一切伤痕的良药。”作为一个教师,就应该有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生命,应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每一个角落,要知道,教师关注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太阳,哪怕是一束阳光,“世界”足以明亮。教师对成绩优秀者要鞭策其更上一层楼,对学习浮躁者要提醒其降低重心,对处于低谷者要激励其走过坎坷,对学习困难者要帮助其建立信心。教师应该要时时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在有如沐浴阳光的课堂上接受生命的教育,感受生命的尊严,理解生命的宝贵,体会生命的艰辛。
四、联系生活,拓展教育范畴
语文教师不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还要利用语文课内外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生命意识。
语文教师要发挥课外活动的作用,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如山涧溪水流入江河,如鸟儿飞向山林。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综合性学习活动,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例如,组织学生观看亚残运会录象,体验残疾运动员直面人生磨难,坦然接受命运的挑战,自强不息,身残志坚,超越残缺,实现自我价值和维护人的尊严的经历,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语文以积淀着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可歌可泣的生命精华,来哺育和滋润新的生命。身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认识到:语文不仅仅是为考试,更应为人生。这才是真正充满人文情怀和终极关怀的教育,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生命教育;语文教学;生命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同时中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也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展开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中学语文应该肩负起进行生命教育的责任。另一方面中学语文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土壤,是体验生命律动、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活动,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发展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怎样让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呢?
一、明确目标,重视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目标在于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期许学生尊重生命,进而鼓励学生爱惜生命。提倡生命教育在于使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不仅学习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因为丰富了自己的生命内涵,有实现自我的信念,所以还能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造福于社会,而不是拿来作为戕害社会的工具。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就明确教育目标,关注生命教育,重视生命教育,推广生命教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确立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即通过语文手段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独立自主的思想、乐观向上的态度的同时,引领他们在语文的百花园里关注生存状态、关心生命的价值和质量。另一方面应该把语文生命教育的目标确定为:让每一个学生能够用清晰、流畅的语言,来自由的表达自己独立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拥有生花的妙笔,去自由的抒写人间的真情;让每一个学生认识到:活着是幸福的,生命是美好的,自己要珍惜生命。总而言之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二、立足教材,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要帮助中学生认识、理解生命的意义,以生命的视界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凸现了生命意义。但是这种教育首先应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将散落在语文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提炼;其次也不该是简单地重复生命的生理知识,而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生命的社会属性,获取珍惜生命、善待人生、积极进取的真谛。
其实中学语文课本就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极好教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切实把这部分内容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生命的特质,陶冶自己健全的人格,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风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初一语文教材《紫藤萝瀑布》文中那一树蓬勃旺盛、花开如瀑的紫藤萝感染了作者,给身心疲惫的她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十年浩劫,给作者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磨难,就连家门外的紫藤萝花,也随之遭难。在作者心情沉重不得排解的时候,作者在花前“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不由得停住”表现了作者被花吸引被花感动的心情。紫藤萝花也曾随人世变迁受苦受难,但是苦难过去,它马上恢复了生机,“在笑”“嚷嚷”,“我在开花!”表现了花儿生命的喜悅。这种喜悦感染了作者,“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使作者从“生死”的思虑、“手足”的悲伤中解脱出来,超越个人的苦痛,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深刻哲理。可以说紫藤萝花启示作者由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不仅要让学生欣赏到紫藤萝的盛开,散发着蓬勃的生命的气息,高奏着昂扬的、希望的乐曲,还要让学生通过赏析文本能理性地深刻地洞察到生命的本质:一个人在遇到不幸时,要豁达、乐观、积极进取。
另一方面在教育学生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珍惜生命的同时,教师还应教育学生学习如何尊重生命,如何欣赏生命,引导学生用爱关爱生命,学会欣赏他人及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教材《蝉》中,蝉儿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地下黑暗中度过,只给了一个夏天的时间,是活在阳光下歌咏的生命,蝉儿生命的意义简单而直接,它以多年的时间预备高亢有力的歌喉,因为一旦登上生命的舞台,拉开喉咙开始了礼赞的生命。尽管生命短暂,但是它为了生命延续,仍然会好好地活着。《珍珠鸟》。通过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和浓郁的诗意、深刻的哲理,展示了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爱护生命,善待动物无疑会使世界多一抹温馨的色彩。
语文教师要立足教材,渗透生命教育,这样生命教育进课堂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关爱学生,营造和谐教育氛围
语文教师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真情与关爱的人性、人情、人道的氛围,为生命教育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温馨的教学气氛。而这种氛围的培育,要求施教者有关爱之心。美国学者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我们教师要用爱心去感染每一个学生,爱是可以修复一切伤痕的良药。”作为一个教师,就应该有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生命,应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每一个角落,要知道,教师关注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太阳,哪怕是一束阳光,“世界”足以明亮。教师对成绩优秀者要鞭策其更上一层楼,对学习浮躁者要提醒其降低重心,对处于低谷者要激励其走过坎坷,对学习困难者要帮助其建立信心。教师应该要时时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在有如沐浴阳光的课堂上接受生命的教育,感受生命的尊严,理解生命的宝贵,体会生命的艰辛。
四、联系生活,拓展教育范畴
语文教师不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还要利用语文课内外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生命意识。
语文教师要发挥课外活动的作用,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如山涧溪水流入江河,如鸟儿飞向山林。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综合性学习活动,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例如,组织学生观看亚残运会录象,体验残疾运动员直面人生磨难,坦然接受命运的挑战,自强不息,身残志坚,超越残缺,实现自我价值和维护人的尊严的经历,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语文以积淀着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可歌可泣的生命精华,来哺育和滋润新的生命。身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认识到:语文不仅仅是为考试,更应为人生。这才是真正充满人文情怀和终极关怀的教育,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