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我们可以用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与水反应、镁条燃烧、燃烧条件探究、爆炸实验、指示剂遇酸和碱会变色等。除了实验,我想再也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法能引起学生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们喜欢看实验,喜欢做实验,上课前看到老师拿有实验仪器便高兴万分,一听到进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便欢声雀跃。但为什么考试时一遇到实验探究题便觉得难以入手呢?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只在乎玩仪器,看稀奇,根本弄不清实验时应该看什么,应该想什么,应该做什么。(2)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只注意了做,并没注意探究的过程,没有养成实验探究的习惯。(3)学生们做过了实验,兴趣也就没有了,热情也就消失了,并没有想到应该怎样才能掌握这个实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增添一些探究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教学中有些知识点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但设计的实验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实验结果是否正确需要在实际实验操作中证明,所以在课外活动的时间里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加以验证。如: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但反应中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需要验证。学生设计了好多种实验,通过实践检验,有的可以,有的不能完成。这样即可以开发学生探究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人教版新教材按照义务教育新大纲规定的31项演示实验内容,在各章节中共安排了85个课堂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我全部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
学生刚接触化学,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例如在第一节化学科增添一系列趣味性实验。如:(1)“烧不坏的手帕”;( 2)“魔棒点灯”;(3)自制“饮料”:“矿泉水” “牛奶” “果冻” “七喜汽水”(4)“水点香烟”(5)“巧洗烧杯壁的白色固体”,先加入水,后加稀盐酸,使学生觉得新奇,随着向学生提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实例的设问,使学生觉得现有的知识不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化学科的决心。又如,在§2-1分子这一节教学中,补充了浓氨水的挥发、碘在酒精中扩散的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分子运动的感性认识,在§1-4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对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进行改进,用高锰酸钾制取O2再用尖嘴导管向烧杯的热水中缓缓通入O2,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O2接触后,也开始燃烧,产生火光,出现了“水火相容的场面”。演示结束后,我请学生思考3个问题: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2)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3)红磷能不能燃烧?接着再补充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请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条件。学生反映这样学既能理解,又记得牢。
再如,在讲述氢氧化钠化学性质时,我补充了氢氧化钠与CO2、CO2与水反应的两个对比演示实验(用两个矿泉水瓶分别装满CO2气体,再分别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再同时充分振荡),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加入氢氧化鈉的矿泉水瓶瘪得比装水的矿泉水瓶厉害?2)说明了氢氧化钠与CO2有没有发生反应?由于实验现象饶有趣味,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既使学生认识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又与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3.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独到的思维方式和合作精神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了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例如,学生在做“实验八:酸的性质”分组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铁钉表面变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我都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生们喜欢看实验,喜欢做实验,上课前看到老师拿有实验仪器便高兴万分,一听到进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便欢声雀跃。但为什么考试时一遇到实验探究题便觉得难以入手呢?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只在乎玩仪器,看稀奇,根本弄不清实验时应该看什么,应该想什么,应该做什么。(2)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只注意了做,并没注意探究的过程,没有养成实验探究的习惯。(3)学生们做过了实验,兴趣也就没有了,热情也就消失了,并没有想到应该怎样才能掌握这个实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增添一些探究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教学中有些知识点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但设计的实验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实验结果是否正确需要在实际实验操作中证明,所以在课外活动的时间里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加以验证。如: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但反应中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需要验证。学生设计了好多种实验,通过实践检验,有的可以,有的不能完成。这样即可以开发学生探究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人教版新教材按照义务教育新大纲规定的31项演示实验内容,在各章节中共安排了85个课堂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我全部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
学生刚接触化学,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例如在第一节化学科增添一系列趣味性实验。如:(1)“烧不坏的手帕”;( 2)“魔棒点灯”;(3)自制“饮料”:“矿泉水” “牛奶” “果冻” “七喜汽水”(4)“水点香烟”(5)“巧洗烧杯壁的白色固体”,先加入水,后加稀盐酸,使学生觉得新奇,随着向学生提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实例的设问,使学生觉得现有的知识不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化学科的决心。又如,在§2-1分子这一节教学中,补充了浓氨水的挥发、碘在酒精中扩散的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分子运动的感性认识,在§1-4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对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进行改进,用高锰酸钾制取O2再用尖嘴导管向烧杯的热水中缓缓通入O2,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O2接触后,也开始燃烧,产生火光,出现了“水火相容的场面”。演示结束后,我请学生思考3个问题: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2)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3)红磷能不能燃烧?接着再补充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请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条件。学生反映这样学既能理解,又记得牢。
再如,在讲述氢氧化钠化学性质时,我补充了氢氧化钠与CO2、CO2与水反应的两个对比演示实验(用两个矿泉水瓶分别装满CO2气体,再分别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再同时充分振荡),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加入氢氧化鈉的矿泉水瓶瘪得比装水的矿泉水瓶厉害?2)说明了氢氧化钠与CO2有没有发生反应?由于实验现象饶有趣味,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既使学生认识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又与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3.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独到的思维方式和合作精神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了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例如,学生在做“实验八:酸的性质”分组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铁钉表面变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我都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