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中国政府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与实现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微观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主要追求数量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下,GDP增长率成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并形成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格局;在此情形下,过高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与实现目标的硬约束导致地方政府可能过多干预地区经济以确保目标实现,而这种干预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的增长.以2007—2018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的分析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越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越低;地方经济增长
【机 构】
:
广东金融学院 行为金融与区域实验室,广东 广州510521;广东金融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广东 广州510521;广东金融学院 金融科技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 广州5105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中国政府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与实现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微观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主要追求数量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下,GDP增长率成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并形成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格局;在此情形下,过高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与实现目标的硬约束导致地方政府可能过多干预地区经济以确保目标实现,而这种干预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的增长.以2007—2018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的分析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越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越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过高,会促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张、产业结构偏向工业化和技术市场发展相对迟缓,并驱使企业加大实物资本投资力度、提升杠杆率和降低财务稳定性,这些都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的转变会引发“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变化: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加码”行为(超越国家目标和区域目标)和“五年规划”考核临近带来的考核压力加大,都会强化“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关系;在地方政府竞争体系中,“为增长而竞争”的相对弱化和“为创新而竞争”的相对强化可以有效改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的结构性错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结构性调减,并有效弱化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创新”的负向关系.因此,要深化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制改革,优化地方政府竞争体系结构;各级政府用重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过高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审慎制定短期经济增长目标;地方政府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目标管理与企业创新发展之间的适配度,疏通阻碍企业创新活动的堵点.
其他文献
经过7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工业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的完整性为塑造中国工业竞争力奠定了基础.但工业体系完整不等于工业竞争力强.面对全球竞争加剧和不确定性风险聚集,中国工业竞争力的提升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工业基础体系中的弱项短板.为此,应着眼国际化、智能化的时代大势,对标国际高标准,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中国工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摘要: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作为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需要加倍努力,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争取早日基本实现现代化。基于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生态文明、政治文明5个维度构建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19年西部地区12省区市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态势,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不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而且各省份之间以及西南地
绿色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的影响,不仅会随着投资规模的增长而发生变化,还会因投资领域和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而会存在非线性关系和投资种类的异质性.采用2003—2019年中国省级区域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和半参数面板空间滞后模型的分析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碳排放强度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绿色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U型”或“N型”的非线性影响,对碳排放强度则具有“倒U型”或“倒N型”的非线性影响,目前总体上表现出从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通过革命斗争实现从区域红色政权领导者到全国执政党的转变,并领导一个落后的大国逐步崛起,在新时代成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百年大党取得了辉煌成就,在诸多经验之中,从国情出发抓住中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特别是通过财政手段很好地处理了党与农民的关系,无疑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财政视角为切入点,从动员农民、依靠农民、为了农民三个层面分析了党与农民关系的百年演进轨迹,并总结了历史启示.
基于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采用面板门槛模型考察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稳健的正向影响,但不具有空间外溢效应.消费结构升级对东、西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中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基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门槛特征,市场化指数或政府效率越高,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基于研究结论,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