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格本位的回归是教育发展追求的本真,而人文性理念的彰显则是职业教育改革遵循的价值取向。文章通过厘清技术、异化、理性等概念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人文精神的失落,提出通过回归人格本位教学模式,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结合人文精神和专业精神等途径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才。
关键词:技术;人文性;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0-0016-04
在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中,生产技术的传授占很大比例,而较为轻视人文素质的培育。重实用知识技能、轻人格提升的现状已成为有碍于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培养具备创造力、责任感、合作互助精神、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文情怀、良好的职业操守的人已成为时代向职业教育提出的新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兼备技术与人文精神的人。因此,通过对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人文性透析与反思,探究当前职业教育内部人文精神的发展现状和改善策略,不仅有利于职业教育人格本位发展理念的回归,而且对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技术人文性的阐释
(一)技术内涵的界定
“技术”一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对于“技术”的含义,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一方面是由于不同的学者知识背景和研究视角不同,另一方面是源于技术自身也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在汉语中,“技”一方面是指某种艺术,另一方面指才能、本领。“术”的意思更为广泛,凡是用于达到目的的方法、手段、策略、权术均可称之为 “术”。
英汉双解现代科学词典对技术的定义为:“技术,一门艺术或手工艺操作中运用的方法或方式。”技术哲学家米切姆认为技术由四个要素组成:一是作为客体(object)的技术,包括装置、工具机器、人工制品等要素;二是作为知识(knowledge)的技术,包括技艺、规则、技术理论等要素;三是作为活动(activity)的技术,包括制作、发明、设计、操作和维修等要素;四是作为意志(volition)的技术,包括决心、动力、目的、意图等要素。其中,各要素划分不是静态的,它们在互动渗透中具备了自然和人文的双重属性。刘易斯·芒福德基于人性论的角度,把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民主的综合的技术,另一类是集权单一的技术。前者是一种与生活需求和愿望一致的技术;后者是以复杂、高度权利化的机器为中心的,是为了经济扩张和权利服务的技术。 拉普认为:“技术是一种历史现象,只有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才能概括出技术的概念。”的确,一种技术的产生受到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技术的使用必须有它适合的范围,这种使用范围依据人的认识能力而定。
(二)技术异化的表征
技术是人工化过程中的价值创造。从价值的角度来看,异化是指特定主体的价值负向实现的过程。由于工具理性过度膨胀,人的技术化生存出现异样:技术统治人而非属于人。随着技术的增多,人被技术边缘化的程度越严重。“异化”一词出自拉丁文alienation,具体有让渡、差异、分离、错乱之义。一般认为,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由自身的活动而产生自己的对立面(客体),而这个客体又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转过来反对自身。异化作为哲学范畴始于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用“异化”来描述“绝对精神”的外化;费尔巴哈赋予其哲学内涵: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通过主体本身想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反客为主,反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
“技术的异化”这一概念包含着人对技术价值的哲学反思。技术的滥用是导致技术异化的直接原因,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是其最为本质的原因。当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技术在时间、空间和使用者三者之间的组合变得更加自由与便捷,大大提高了现代技术被滥用的潜在危险。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如今只有对人的技术化生存异态进行深刻的人文反思,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非人化”的趋势,最终复归人的本位。
(三)技术理性的人文反思
1.人与技术关系的逻辑演进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辞海》的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精神是指广泛存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的一种信念、一种价值取向和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由于世间万物都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因此,人对技术的认知关系也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工具技术时代,人们对人与技术的关系认识感性因素占主导地位;机器技术时代,人们开始理性地认识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在强调技术重要性的同时,开始出现对人与技术之间关系的批判性认知;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待技术的态度多为批判性的反思。
2.技术理性的认知偏差
技术理性,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肖锋教授认为,技术理性的中文与外文含义是有所差异的:技术理性的英文是rationality,在汉语中,我们通常理解为reason。这两个词语所使用的语境是不同的。换言之,技术理性问题就是技术合理性的问题。美国哲学家西格尔曾指出:“一项活动如果是合理的,其理由并不仅仅在于行动者对自己的活动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的工具效益坚信不疑,还应有另外两个理由,即:信念本身必须是合理的;事先假定这项活动将会导致的结果本身也是合理的。”从技术本质上看,技术活动是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即技术理性是价值与工具两种属性的统一。韦伯指出:价值合理性只注意对目的本身合理性进行反思;工具的合理性则仅考虑达到目的的工具、手段的有效性,并不关心目的本身是否合理。技术应当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两者不可偏废。
3.技术理性的人文反思
不可否认,现代社会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技术,技术化的生存应该是现代人生存方式的正常样态。然而,在技术所创造的现代社会繁华下,人们被现代技术所带来的物的世界遮蔽了视野。人文精神缺失是技术理性的危机之源。 对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来说,对技术的人文性反思,让人文主义的精神维度在职业教育中发挥它所特有的作用,促使企业所需的个性化人才与职业院校所培养的集体化人才进行有效衔接。
二、当前职业教育的人文性思考
当前,我国的职业院校在进行人文教育过程中虽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仍存在一些误区,这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并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加以改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促使职业院校学生提高价值判断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技能与人性教育失衡
我们并不否认技术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缺少技术的教育算不上是职业教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大批掌握较高技术含量并能处理复杂劳动的高技能人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自动化的生产形式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形式,单纯依赖熟练动作技能的岗位变少,生产方式也趋于“个性化”和“柔性化”。这要求生产人员不仅要具备本岗位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备有关的知识,无疑对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职业态度等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黄炎培先生作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黄炎培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反对把职业教育看成知识技能传播的手段,他指出:“仅教育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一些没有自动的习惯和共同生活的修养,这种教育,顶好的结果,不过造成一种改良的艺徒,决不能造成良善的公民。”他认为,职业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技术不是根本目的,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素质,使其得以自由全面发展。
(二)职业道德教育的边缘化
目前,在我国有不少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离,甚至有的学校未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或仅仅只是在思想修养课中附带职业道德内容的教育。很多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中没有很好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只是注意到职业道德认知和判断的教育,由此造成职业教育道德课程缺乏特色和针对性,难以发挥职业道德的成效。职业道德教育只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和职业道德行为的训练,这就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不高,职业道德实践精神相对缺乏。
(三)人文课程数量较少
人文课程应以人文学科为根据而设定。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界定:“人文学科是那些既非自然学科也非社会科学的学科的总和。”主要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艺术诸类学科。近年来,尽管职业教育的人文课程设置取得一些进步,但与专业技术类课程相比,仍处于课时得不到保证的境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文课程科目少。职业院校人文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师资短缺、资源匮乏等问题。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开设的人文科目多为选修课,且课程数量少,有的院校选修课仅有三四门,如公共关系、演讲与口才等,而与专业技术紧密相关的人文选修课程则寥寥无几。同时,人文选修课质量欠佳,有的院校根据现有的教师设课,人文选修课基本上由公共课教师担任,满足不了学生的个体化需求。有些职业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甚至与专业课程相互重叠,课程安排零零散散,完全没有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二是人文课程的课时少。由于认识上存在误区,职业院校偏重专业技术课程而忽视人文课程,突出的表现就是与专业技术课程相比,人文课程的课时较少,使得在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不到训练,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
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失衡是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将对职业院校作为大学教育的功能提出挑战。我们应通过对技术理性的人文反思构建技术与人的关系,完善职业院校的人文价值体系。
(一)回归人格本位,革新培养理念
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活动。要弥补职业教育人文性的缺失,就必须改变传统观念,超越“传道,授业,解惑”的局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强调,过去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解决劳动力市场紧缺问题,但现代职业教育,关注的是人才持续发展的“成长路线图”。“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格本位”的回归是对“学科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扬长补足:把做人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加强对个体职业技能的迁移性训练。由“能力本位”向“人格本位”的回归,是职业教育回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趋势。
(二)拓展职业道德教学,完善教学内容改革
1.注重受教育者自身的普通伦理道德教学
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成人”,即成就人的德性。无论是运用技术制造产品,还是运用技术使用产品,普通的伦理道德是对技术拥有者最基本的约束和导向。不论是工程师还是普通的技术人员,首先是一个普通的人。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阐明社会法律基础,要求学生恪守职业道德操守,履行个体社会责任。在技术实践中贯彻执行经济效益与人、环境生态相一致的原则。此外,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加强校风建设、学术氛围营造等来提升校园精神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凸显职业教育中的技术伦理教学
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关注技术伦理问题。技术活动的伦理诉求是技术的一个内在规定。
首先,技术是因人类的需求而产生的,技术的好坏都是人意想出来的。人类的创造必须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其结果必须由自然来检验。技术是人类的创造物之一,技术应该是与自然和谐的技术。任何违背自然,不能与自然和谐的技术就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其次,技术是一种实践,是人类用现有的事物创造出地球上从未出现的事物的过程。技术活动的意义就是改变人类的生存状态,但同时必须接受伦理的评价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对技术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职业教育不仅应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技术的本质及实现的过程、手段、方法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其所具有的伦理规范,从而树立正确的技术观。 (三)融合人文与专业精神,优化课程结构设置
1.强化课程综合性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通过对各个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分析,树立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课程观。社会职业岗位因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会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与目标。如因高新技术的应用而产生之前没有的新的CAD/CAM维修技术员、数据处理与系统分析人员岗位等;此外,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组合,出现了许多跨学科的新型职业,如数控一体化类职业、机电一体化职业等。新的岗位具有综合性,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也要具备综合性,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统筹课程设置选择性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职业教育课程最基本的功能是使学生具备掌握理论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在我国,因长期受到实用主义影响,专业课程教学相对来说较受重视,其中专业课程的学习占很大比例。为了均衡职业教育人文性的发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探索既具有职业教育特点又适当融合普通教育多样化选择性课程体系,赋予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专业选择权和学制选择权,积极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并服务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从技术的本质还是时代的要求来分析,职业院校教育绝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了更好地培养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职业院校必须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要求,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高永照.英汉现代科学词典[M].学苑出版社,1992.
[3]乔瑞金,牟焕森.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M].陈允明,王克仁,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6]郭冲辰.技术异化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7]陈凡,陈红兵.技术与哲学研究(第六卷)[C].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2011.
[8]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 [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杨在良)
关键词:技术;人文性;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0-0016-04
在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中,生产技术的传授占很大比例,而较为轻视人文素质的培育。重实用知识技能、轻人格提升的现状已成为有碍于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培养具备创造力、责任感、合作互助精神、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文情怀、良好的职业操守的人已成为时代向职业教育提出的新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兼备技术与人文精神的人。因此,通过对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人文性透析与反思,探究当前职业教育内部人文精神的发展现状和改善策略,不仅有利于职业教育人格本位发展理念的回归,而且对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技术人文性的阐释
(一)技术内涵的界定
“技术”一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对于“技术”的含义,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一方面是由于不同的学者知识背景和研究视角不同,另一方面是源于技术自身也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在汉语中,“技”一方面是指某种艺术,另一方面指才能、本领。“术”的意思更为广泛,凡是用于达到目的的方法、手段、策略、权术均可称之为 “术”。
英汉双解现代科学词典对技术的定义为:“技术,一门艺术或手工艺操作中运用的方法或方式。”技术哲学家米切姆认为技术由四个要素组成:一是作为客体(object)的技术,包括装置、工具机器、人工制品等要素;二是作为知识(knowledge)的技术,包括技艺、规则、技术理论等要素;三是作为活动(activity)的技术,包括制作、发明、设计、操作和维修等要素;四是作为意志(volition)的技术,包括决心、动力、目的、意图等要素。其中,各要素划分不是静态的,它们在互动渗透中具备了自然和人文的双重属性。刘易斯·芒福德基于人性论的角度,把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民主的综合的技术,另一类是集权单一的技术。前者是一种与生活需求和愿望一致的技术;后者是以复杂、高度权利化的机器为中心的,是为了经济扩张和权利服务的技术。 拉普认为:“技术是一种历史现象,只有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才能概括出技术的概念。”的确,一种技术的产生受到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技术的使用必须有它适合的范围,这种使用范围依据人的认识能力而定。
(二)技术异化的表征
技术是人工化过程中的价值创造。从价值的角度来看,异化是指特定主体的价值负向实现的过程。由于工具理性过度膨胀,人的技术化生存出现异样:技术统治人而非属于人。随着技术的增多,人被技术边缘化的程度越严重。“异化”一词出自拉丁文alienation,具体有让渡、差异、分离、错乱之义。一般认为,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由自身的活动而产生自己的对立面(客体),而这个客体又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转过来反对自身。异化作为哲学范畴始于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用“异化”来描述“绝对精神”的外化;费尔巴哈赋予其哲学内涵: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通过主体本身想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反客为主,反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
“技术的异化”这一概念包含着人对技术价值的哲学反思。技术的滥用是导致技术异化的直接原因,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是其最为本质的原因。当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技术在时间、空间和使用者三者之间的组合变得更加自由与便捷,大大提高了现代技术被滥用的潜在危险。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如今只有对人的技术化生存异态进行深刻的人文反思,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非人化”的趋势,最终复归人的本位。
(三)技术理性的人文反思
1.人与技术关系的逻辑演进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辞海》的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精神是指广泛存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的一种信念、一种价值取向和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由于世间万物都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因此,人对技术的认知关系也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工具技术时代,人们对人与技术的关系认识感性因素占主导地位;机器技术时代,人们开始理性地认识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在强调技术重要性的同时,开始出现对人与技术之间关系的批判性认知;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待技术的态度多为批判性的反思。
2.技术理性的认知偏差
技术理性,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肖锋教授认为,技术理性的中文与外文含义是有所差异的:技术理性的英文是rationality,在汉语中,我们通常理解为reason。这两个词语所使用的语境是不同的。换言之,技术理性问题就是技术合理性的问题。美国哲学家西格尔曾指出:“一项活动如果是合理的,其理由并不仅仅在于行动者对自己的活动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的工具效益坚信不疑,还应有另外两个理由,即:信念本身必须是合理的;事先假定这项活动将会导致的结果本身也是合理的。”从技术本质上看,技术活动是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即技术理性是价值与工具两种属性的统一。韦伯指出:价值合理性只注意对目的本身合理性进行反思;工具的合理性则仅考虑达到目的的工具、手段的有效性,并不关心目的本身是否合理。技术应当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两者不可偏废。
3.技术理性的人文反思
不可否认,现代社会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技术,技术化的生存应该是现代人生存方式的正常样态。然而,在技术所创造的现代社会繁华下,人们被现代技术所带来的物的世界遮蔽了视野。人文精神缺失是技术理性的危机之源。 对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来说,对技术的人文性反思,让人文主义的精神维度在职业教育中发挥它所特有的作用,促使企业所需的个性化人才与职业院校所培养的集体化人才进行有效衔接。
二、当前职业教育的人文性思考
当前,我国的职业院校在进行人文教育过程中虽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仍存在一些误区,这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并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加以改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促使职业院校学生提高价值判断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技能与人性教育失衡
我们并不否认技术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缺少技术的教育算不上是职业教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大批掌握较高技术含量并能处理复杂劳动的高技能人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自动化的生产形式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形式,单纯依赖熟练动作技能的岗位变少,生产方式也趋于“个性化”和“柔性化”。这要求生产人员不仅要具备本岗位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备有关的知识,无疑对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职业态度等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黄炎培先生作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黄炎培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反对把职业教育看成知识技能传播的手段,他指出:“仅教育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一些没有自动的习惯和共同生活的修养,这种教育,顶好的结果,不过造成一种改良的艺徒,决不能造成良善的公民。”他认为,职业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技术不是根本目的,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素质,使其得以自由全面发展。
(二)职业道德教育的边缘化
目前,在我国有不少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离,甚至有的学校未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或仅仅只是在思想修养课中附带职业道德内容的教育。很多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中没有很好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只是注意到职业道德认知和判断的教育,由此造成职业教育道德课程缺乏特色和针对性,难以发挥职业道德的成效。职业道德教育只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和职业道德行为的训练,这就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不高,职业道德实践精神相对缺乏。
(三)人文课程数量较少
人文课程应以人文学科为根据而设定。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界定:“人文学科是那些既非自然学科也非社会科学的学科的总和。”主要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艺术诸类学科。近年来,尽管职业教育的人文课程设置取得一些进步,但与专业技术类课程相比,仍处于课时得不到保证的境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文课程科目少。职业院校人文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师资短缺、资源匮乏等问题。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开设的人文科目多为选修课,且课程数量少,有的院校选修课仅有三四门,如公共关系、演讲与口才等,而与专业技术紧密相关的人文选修课程则寥寥无几。同时,人文选修课质量欠佳,有的院校根据现有的教师设课,人文选修课基本上由公共课教师担任,满足不了学生的个体化需求。有些职业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甚至与专业课程相互重叠,课程安排零零散散,完全没有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二是人文课程的课时少。由于认识上存在误区,职业院校偏重专业技术课程而忽视人文课程,突出的表现就是与专业技术课程相比,人文课程的课时较少,使得在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不到训练,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
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失衡是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将对职业院校作为大学教育的功能提出挑战。我们应通过对技术理性的人文反思构建技术与人的关系,完善职业院校的人文价值体系。
(一)回归人格本位,革新培养理念
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活动。要弥补职业教育人文性的缺失,就必须改变传统观念,超越“传道,授业,解惑”的局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强调,过去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解决劳动力市场紧缺问题,但现代职业教育,关注的是人才持续发展的“成长路线图”。“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格本位”的回归是对“学科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扬长补足:把做人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加强对个体职业技能的迁移性训练。由“能力本位”向“人格本位”的回归,是职业教育回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趋势。
(二)拓展职业道德教学,完善教学内容改革
1.注重受教育者自身的普通伦理道德教学
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成人”,即成就人的德性。无论是运用技术制造产品,还是运用技术使用产品,普通的伦理道德是对技术拥有者最基本的约束和导向。不论是工程师还是普通的技术人员,首先是一个普通的人。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阐明社会法律基础,要求学生恪守职业道德操守,履行个体社会责任。在技术实践中贯彻执行经济效益与人、环境生态相一致的原则。此外,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加强校风建设、学术氛围营造等来提升校园精神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凸显职业教育中的技术伦理教学
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关注技术伦理问题。技术活动的伦理诉求是技术的一个内在规定。
首先,技术是因人类的需求而产生的,技术的好坏都是人意想出来的。人类的创造必须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其结果必须由自然来检验。技术是人类的创造物之一,技术应该是与自然和谐的技术。任何违背自然,不能与自然和谐的技术就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其次,技术是一种实践,是人类用现有的事物创造出地球上从未出现的事物的过程。技术活动的意义就是改变人类的生存状态,但同时必须接受伦理的评价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对技术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职业教育不仅应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技术的本质及实现的过程、手段、方法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其所具有的伦理规范,从而树立正确的技术观。 (三)融合人文与专业精神,优化课程结构设置
1.强化课程综合性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通过对各个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分析,树立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课程观。社会职业岗位因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会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与目标。如因高新技术的应用而产生之前没有的新的CAD/CAM维修技术员、数据处理与系统分析人员岗位等;此外,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组合,出现了许多跨学科的新型职业,如数控一体化类职业、机电一体化职业等。新的岗位具有综合性,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也要具备综合性,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统筹课程设置选择性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职业教育课程最基本的功能是使学生具备掌握理论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在我国,因长期受到实用主义影响,专业课程教学相对来说较受重视,其中专业课程的学习占很大比例。为了均衡职业教育人文性的发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探索既具有职业教育特点又适当融合普通教育多样化选择性课程体系,赋予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专业选择权和学制选择权,积极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并服务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从技术的本质还是时代的要求来分析,职业院校教育绝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了更好地培养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职业院校必须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要求,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高永照.英汉现代科学词典[M].学苑出版社,1992.
[3]乔瑞金,牟焕森.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M].陈允明,王克仁,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6]郭冲辰.技术异化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7]陈凡,陈红兵.技术与哲学研究(第六卷)[C].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2011.
[8]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 [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