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 丹尼尔·戴·刘易斯 / 莎莉·菲尔德 / 汤米·李·琼斯 /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有什么样的导演,电影里就有什么样的总统。当奥利弗·斯通在《尼克松》和 《刺杀肯尼迪》中大肆制造骚动时,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却在《林肯》中展现了一个天生的政客、一个谨慎的思考者。从某种角度来说,斯皮尔伯格与林肯是很像的。
《林肯》取材自传记书《对手团队:政治天才林肯》,编剧托尼·库什纳将其改写成550页的政治生涯记录,斯皮尔伯格看过之后,砍掉了最后的80页。电影聚焦林肯生命中的最后几个月时光,重新审视他对内战的态度,以及如何下定决心废除奴隶制的。
因此,电影中没有林肯在肯塔基州度过的穷困童年,没有一步步晋升的过程,没有那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家庭戏在片中也只是次要情节。约瑟夫·高登·莱维特饰演林肯的长子,他怒而参军,不听父亲的劝阻;林肯善变的妻子玛丽也令他头疼不已。
在生命与任期的最后四个月里,林肯经历了一场比内战更痛苦的战役:推动宪法第十三修正案在国会的通过。然而他的废奴主张遭到各方势力的反对,国会内部被保守人员牢牢把持,人民对此毫无响应,甚至激进派也对林肯心存不满,他显得孤立无援。当南部诸州有意重回谈判桌、结束内战时,林肯陷入顺从时局与坚守信念的两难抉择中。
在托尼·库什纳的剧本中指出,如果宪法修正案被搁置的话,南方各州可能同意回归,但是废奴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充分展现了林肯的人格力量,令人着迷。
林肯是历史上最被神化的总统之一,斯皮尔伯格则力将其请下神坛,还原出真实的面貌。电影并不死板沉闷,汤米·李·琼斯饰演的铁腕人物斯蒂文斯就很有趣,他的脸像峭壁一般绷着,表现出他力挺林肯废奴的执念。
《林肯》有那么点科恩兄弟的影子。老顽固与疯子互相诋毁,让人想起马克·吐温、莎士比亚甚至圣经的故事。托尼·库什纳的剧本将讽刺意味渗入其中:如果他们不是演员而是真的政客,如果这里不是电影院而是真的议会,情境会是什么样?严重性不言而喻——林肯骑在马上,环顾被毁坏殆尽的彼得斯堡,成堆的尸体映入眼帘。即便做了当时认为正确的事情,事后看来仍是野蛮的错误。
男一号丹尼尔·戴·刘易斯出生于英国,或许他恰好是美国历史分裂的象征——刘易斯演过《最后的莫西干人》中救下印第安族人的霍克依,演过《纽约黑帮》中的爱尔兰派黑帮老大,演过《血色将至》里闷闷不乐的石油大亨,现在又演了实现废奴的美国总统。
丹尼尔·戴·刘易斯曾经两获奥斯卡影帝,此次他以《林肯》再次成为影帝的最强竞争者。出演林肯前他做了大量功课,模仿林肯呆板的步伐,微微弯下脖子,四肢也变得僵直。斯皮尔伯格把他放在阴影里,镀上银色的轮廓光。看起来就好像这个琢磨不透的人摘下大礼帽后,马上就要诵读《哈姆莱特》一样。
很遗憾,电影最后五分钟以俗套情节剧的方式再次颂扬了林肯,显得匆匆忙忙,完全没有必要。斯皮尔伯格应该克制一下,不要加上这个冗余的尾巴。比如影片一开始那段就很好,林肯以背影出现,一个黑人士兵朗诵葛底斯堡演说的声音响起,声画关系表达出明确的意思——有个声音告诉林肯,不要忘记当初的承诺。
>主演: 丹尼尔·戴·刘易斯 / 莎莉·菲尔德 / 汤米·李·琼斯 /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有什么样的导演,电影里就有什么样的总统。当奥利弗·斯通在《尼克松》和 《刺杀肯尼迪》中大肆制造骚动时,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却在《林肯》中展现了一个天生的政客、一个谨慎的思考者。从某种角度来说,斯皮尔伯格与林肯是很像的。
《林肯》取材自传记书《对手团队:政治天才林肯》,编剧托尼·库什纳将其改写成550页的政治生涯记录,斯皮尔伯格看过之后,砍掉了最后的80页。电影聚焦林肯生命中的最后几个月时光,重新审视他对内战的态度,以及如何下定决心废除奴隶制的。
因此,电影中没有林肯在肯塔基州度过的穷困童年,没有一步步晋升的过程,没有那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家庭戏在片中也只是次要情节。约瑟夫·高登·莱维特饰演林肯的长子,他怒而参军,不听父亲的劝阻;林肯善变的妻子玛丽也令他头疼不已。
在生命与任期的最后四个月里,林肯经历了一场比内战更痛苦的战役:推动宪法第十三修正案在国会的通过。然而他的废奴主张遭到各方势力的反对,国会内部被保守人员牢牢把持,人民对此毫无响应,甚至激进派也对林肯心存不满,他显得孤立无援。当南部诸州有意重回谈判桌、结束内战时,林肯陷入顺从时局与坚守信念的两难抉择中。
在托尼·库什纳的剧本中指出,如果宪法修正案被搁置的话,南方各州可能同意回归,但是废奴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充分展现了林肯的人格力量,令人着迷。
林肯是历史上最被神化的总统之一,斯皮尔伯格则力将其请下神坛,还原出真实的面貌。电影并不死板沉闷,汤米·李·琼斯饰演的铁腕人物斯蒂文斯就很有趣,他的脸像峭壁一般绷着,表现出他力挺林肯废奴的执念。
《林肯》有那么点科恩兄弟的影子。老顽固与疯子互相诋毁,让人想起马克·吐温、莎士比亚甚至圣经的故事。托尼·库什纳的剧本将讽刺意味渗入其中:如果他们不是演员而是真的政客,如果这里不是电影院而是真的议会,情境会是什么样?严重性不言而喻——林肯骑在马上,环顾被毁坏殆尽的彼得斯堡,成堆的尸体映入眼帘。即便做了当时认为正确的事情,事后看来仍是野蛮的错误。
男一号丹尼尔·戴·刘易斯出生于英国,或许他恰好是美国历史分裂的象征——刘易斯演过《最后的莫西干人》中救下印第安族人的霍克依,演过《纽约黑帮》中的爱尔兰派黑帮老大,演过《血色将至》里闷闷不乐的石油大亨,现在又演了实现废奴的美国总统。
丹尼尔·戴·刘易斯曾经两获奥斯卡影帝,此次他以《林肯》再次成为影帝的最强竞争者。出演林肯前他做了大量功课,模仿林肯呆板的步伐,微微弯下脖子,四肢也变得僵直。斯皮尔伯格把他放在阴影里,镀上银色的轮廓光。看起来就好像这个琢磨不透的人摘下大礼帽后,马上就要诵读《哈姆莱特》一样。
很遗憾,电影最后五分钟以俗套情节剧的方式再次颂扬了林肯,显得匆匆忙忙,完全没有必要。斯皮尔伯格应该克制一下,不要加上这个冗余的尾巴。比如影片一开始那段就很好,林肯以背影出现,一个黑人士兵朗诵葛底斯堡演说的声音响起,声画关系表达出明确的意思——有个声音告诉林肯,不要忘记当初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