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导探究是一种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按照教学目标、任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合作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
引导是教师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的调整,使其正常开展。也是教学反馈的积极评价,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要求教师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教材的能力,详略取舍教学内容的能力,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驾驭课堂语言的能力,设计板书的能力。
模式的整个过程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包括实验探究、问题探究、观察探究等,学生的探究活动,必须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探究活动不断深化,教师的引导逐渐减少,学生的活动逐渐增加。
引导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思想方法,表现出学生活动多、参与面广、思维灵活、具有发散性、严密性和创造性,信息反馈快,课堂气氛活跃。
创设问题情境,一般可以引导学生从旧知识、图、表、数据和实验中引出。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情景材料中捕捉和处理信息。让学生找出与问题有关的素材或事实进行加工、比较、归纳、演绎推理。学生获得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假设、验证、分析、比较到逐步完善获得正确结论。
应用是引导探究的延续和发展,是对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引导探究是学与教的有机统一,是以学生以主体,教师为主导思想的充分体现。其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使学生学会到会学的过程。整个过程要准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要能围绕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能级要求,准确辨别生成问题的价值,并临机设问,引导学生参与,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
下面我以 “电解原理”一节内容谈谈我的教学的构想。首先我精心准备学生的预习案给学生提供系列化基础性的、简单易懂的问题。如“什么样的装置是电解池?”“电解池与原电池有怎样明显的区别?”等问题。并准备一些基础性的填空和选择题给学生,供学生在课前完成。
教案上我构建了该节课的知识结构和课堂结构体系,将课本实验4-1分解为三步进行,便于学生观察思考、设计问题,从而明确概念,掌握知识。由于课前的预习,在这一节课上我直接运用实验探究模式,我请同学甲完成步骤①:将两根碳棒分别插进盛有CuCl2溶液的U形管中,过一会儿取出,引导学生观察碳棒表面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请同学乙完成步骤②:用导线连接两根碳棒后再浸入CuCl2溶液一段时间,取出观察,碳棒表面也没有新物质生成:再请同学丙完成实验步骤③:浸入CuCl2溶液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过一段时间后,让学生关察两极的现象,阴极碳棒覆盖有一层紫红色物质(Cu),阳极碳棒表面有小气泡生成,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试纸变蓝色,说明该气体是氯气。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并引导学生设计了有关该实验的四个问题:①通电前,CuCl2溶液里主要存在那些离子?这些离子的运动情况怎样?②通电后,这些离子的运动情况有什么改变?③当离子定向运动到电极表面上时,发生了什么变化?④电解时,外电路上的电流方向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电解产物的“电解水型”“电解电解质型”“放氢生碱型”“放氧生酸型”等四种类型时,学生马上提出质疑:我怎么能掌握这些类型呢?电解原理的本质是什么呢?继而又提出问题: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是怎样的呢?惰性电极和活性电极在反应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问题是接踵而至,层出不穷。就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我还总结出了“要优化课堂结构,必须先让学生勤于问”。
然而怎样才能让学生“勤于问”呢,现在我们的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自己甘愿做教师问题的奴仆。特别是一些后进生,更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有问题也不敢向老师提问。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一是有的教师担心学生会打乱本已设计好的教学程序,担心自己在学生当中的威信受到挑战。二是有些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担心会被老师和同学瞧不起,没有足够的勇气提问题。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自身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索需求。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
总之,只有学生不断的提问,教师不断的引导,这样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才能在课堂上得到真正的体现,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激发学习的兴趣,启发问题的生成,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人格的培养。
引导是教师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的调整,使其正常开展。也是教学反馈的积极评价,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要求教师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教材的能力,详略取舍教学内容的能力,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驾驭课堂语言的能力,设计板书的能力。
模式的整个过程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包括实验探究、问题探究、观察探究等,学生的探究活动,必须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探究活动不断深化,教师的引导逐渐减少,学生的活动逐渐增加。
引导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思想方法,表现出学生活动多、参与面广、思维灵活、具有发散性、严密性和创造性,信息反馈快,课堂气氛活跃。
创设问题情境,一般可以引导学生从旧知识、图、表、数据和实验中引出。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情景材料中捕捉和处理信息。让学生找出与问题有关的素材或事实进行加工、比较、归纳、演绎推理。学生获得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假设、验证、分析、比较到逐步完善获得正确结论。
应用是引导探究的延续和发展,是对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引导探究是学与教的有机统一,是以学生以主体,教师为主导思想的充分体现。其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使学生学会到会学的过程。整个过程要准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要能围绕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能级要求,准确辨别生成问题的价值,并临机设问,引导学生参与,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
下面我以 “电解原理”一节内容谈谈我的教学的构想。首先我精心准备学生的预习案给学生提供系列化基础性的、简单易懂的问题。如“什么样的装置是电解池?”“电解池与原电池有怎样明显的区别?”等问题。并准备一些基础性的填空和选择题给学生,供学生在课前完成。
教案上我构建了该节课的知识结构和课堂结构体系,将课本实验4-1分解为三步进行,便于学生观察思考、设计问题,从而明确概念,掌握知识。由于课前的预习,在这一节课上我直接运用实验探究模式,我请同学甲完成步骤①:将两根碳棒分别插进盛有CuCl2溶液的U形管中,过一会儿取出,引导学生观察碳棒表面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请同学乙完成步骤②:用导线连接两根碳棒后再浸入CuCl2溶液一段时间,取出观察,碳棒表面也没有新物质生成:再请同学丙完成实验步骤③:浸入CuCl2溶液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过一段时间后,让学生关察两极的现象,阴极碳棒覆盖有一层紫红色物质(Cu),阳极碳棒表面有小气泡生成,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试纸变蓝色,说明该气体是氯气。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并引导学生设计了有关该实验的四个问题:①通电前,CuCl2溶液里主要存在那些离子?这些离子的运动情况怎样?②通电后,这些离子的运动情况有什么改变?③当离子定向运动到电极表面上时,发生了什么变化?④电解时,外电路上的电流方向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电解产物的“电解水型”“电解电解质型”“放氢生碱型”“放氧生酸型”等四种类型时,学生马上提出质疑:我怎么能掌握这些类型呢?电解原理的本质是什么呢?继而又提出问题: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是怎样的呢?惰性电极和活性电极在反应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问题是接踵而至,层出不穷。就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我还总结出了“要优化课堂结构,必须先让学生勤于问”。
然而怎样才能让学生“勤于问”呢,现在我们的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自己甘愿做教师问题的奴仆。特别是一些后进生,更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有问题也不敢向老师提问。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一是有的教师担心学生会打乱本已设计好的教学程序,担心自己在学生当中的威信受到挑战。二是有些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担心会被老师和同学瞧不起,没有足够的勇气提问题。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自身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索需求。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
总之,只有学生不断的提问,教师不断的引导,这样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才能在课堂上得到真正的体现,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激发学习的兴趣,启发问题的生成,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人格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