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生物技术制药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为培养专业性的生物人才,以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进行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改革。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改革课程的监督与管理进行优化,不仅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进一步完善生物技术课程的教学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也是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由于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收益、低污染的特点,许多药企开始转型至生物医药行业;同时政府也不断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为促进我国成为生物医药强国奠定基础。因此,培养具有研发和生产能力的高素质生物技术人才,已迫在眉睫。如何提高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技术人才,是生物技术制药课程建设的重点。本文拟对生物技术制药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信息的反馈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为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优化教学内容
生物技术制药是一门以基因工程、酶工程和细胞工程等多学科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和制药工程等专业的教学内容千篇一律,致使教学资源浪费。例如生物技术专业在前期教学过程中,已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等专业知识,若在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中重点讲授,则大大降低了该课程的意义。为了适应不同基础的学生对课程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选定一本优秀的《生物技术制药》教材,供不同基础的学生查缺补漏,同时根据其不同专业背景知识的不同,删减部分重复的内容、重组和精选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以便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还原自我”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填鸭式”为主,学生被迫接受知识,遏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使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如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吸收者,而是知识的构建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设计问题,让课堂“活”起来
根据班级情况,对其分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课程的建设,同时随机抽取一组学生,在课上以PPT的形式汇报,让学生参与进来。在课上,让学生的激情“浮”上来、课堂“活”起来和有序“乱”起来,从而建设高效的课堂。
2.建立微信公众号与学生互动
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引导者,有限的课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授的内容,借助微信公众号,可以让以上问题迎刃而解。在课前,教师可以将备课的课件,公布于微信公众号上,让学生先了解课程内容,做到“先学后教”;在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建设者;在课下,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前沿性的问题于微信公众号上,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线答疑,解决课中和课后的问题,真正做到课堂上“零”盲点。
三、加强教学改革课程的监督与管理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课程改革是花朵的“肥料”,“肥料”是否适合“花朵”的生长,需要对其检验。“肥料”的检验能加强教学改革的管理、及时反馈课程改革的信息、为进行课程改革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目的性的评估提供依据。为了能全面地检验“肥料”——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其检验,做出如下总结:考核主体多元化(领导、同事、同行专家和学生)、考核形式多样化(演讲、公开课、考试)、考核内容全面化(笔试、面试和实践操作)、调查范围广泛化(领导、同事、企业、同行专家和学生)。
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专业性的生物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高校为了适应生物医药产业的需求,需对生物技术制药课程进行改革。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改革课程的监督与管理进行优化,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进一步完善生物技术课程的教学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通信作者:刘亭)
参考文献:
[1]张旺倩,张阔,王舒宁,等.生物制药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药物生物技术,2017,4(5):418-420.
[2]李慧玲,程玉鹏,刘莉莉,等.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教学方法初探[J].才智,2012(23):192.
注:本文系贵州医科大学2017年微课、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卫生服务研究”(项目编号:NO.2017071)。
作者简介:杨友辉(1991— ),安徽亳州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生物制药;刘亭(1981— ),贵州遵义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制药。
关键词: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也是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由于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收益、低污染的特点,许多药企开始转型至生物医药行业;同时政府也不断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为促进我国成为生物医药强国奠定基础。因此,培养具有研发和生产能力的高素质生物技术人才,已迫在眉睫。如何提高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技术人才,是生物技术制药课程建设的重点。本文拟对生物技术制药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信息的反馈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为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优化教学内容
生物技术制药是一门以基因工程、酶工程和细胞工程等多学科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和制药工程等专业的教学内容千篇一律,致使教学资源浪费。例如生物技术专业在前期教学过程中,已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等专业知识,若在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中重点讲授,则大大降低了该课程的意义。为了适应不同基础的学生对课程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选定一本优秀的《生物技术制药》教材,供不同基础的学生查缺补漏,同时根据其不同专业背景知识的不同,删减部分重复的内容、重组和精选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以便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还原自我”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填鸭式”为主,学生被迫接受知识,遏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使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如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吸收者,而是知识的构建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设计问题,让课堂“活”起来
根据班级情况,对其分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课程的建设,同时随机抽取一组学生,在课上以PPT的形式汇报,让学生参与进来。在课上,让学生的激情“浮”上来、课堂“活”起来和有序“乱”起来,从而建设高效的课堂。
2.建立微信公众号与学生互动
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引导者,有限的课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授的内容,借助微信公众号,可以让以上问题迎刃而解。在课前,教师可以将备课的课件,公布于微信公众号上,让学生先了解课程内容,做到“先学后教”;在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建设者;在课下,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前沿性的问题于微信公众号上,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线答疑,解决课中和课后的问题,真正做到课堂上“零”盲点。
三、加强教学改革课程的监督与管理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课程改革是花朵的“肥料”,“肥料”是否适合“花朵”的生长,需要对其检验。“肥料”的检验能加强教学改革的管理、及时反馈课程改革的信息、为进行课程改革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目的性的评估提供依据。为了能全面地检验“肥料”——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其检验,做出如下总结:考核主体多元化(领导、同事、同行专家和学生)、考核形式多样化(演讲、公开课、考试)、考核内容全面化(笔试、面试和实践操作)、调查范围广泛化(领导、同事、企业、同行专家和学生)。
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专业性的生物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高校为了适应生物医药产业的需求,需对生物技术制药课程进行改革。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改革课程的监督与管理进行优化,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进一步完善生物技术课程的教学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通信作者:刘亭)
参考文献:
[1]张旺倩,张阔,王舒宁,等.生物制药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药物生物技术,2017,4(5):418-420.
[2]李慧玲,程玉鹏,刘莉莉,等.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教学方法初探[J].才智,2012(23):192.
注:本文系贵州医科大学2017年微课、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卫生服务研究”(项目编号:NO.2017071)。
作者简介:杨友辉(1991— ),安徽亳州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生物制药;刘亭(1981— ),贵州遵义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