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游玩当作生活的全部,似乎是所有人梦寐以求而又不切实际的想法,但张金鹏却让这个想法成了真。他是中国首位职业旅行家,名副其实的背包客,用脚步丈量了几乎大半个地球。在卢浮宫欣赏画作,在落基山脉体验牛仔的生活,在老挝的孟威村感受与世隔绝的静谧……背包在路上十八年,他将一路的见闻感受诉诸笔端,从网络游记,到期刊专栏作者,最后成了旅行类畅销书的作家,他的《把欧洲装进背包》《莲花之上》以及《背包十年》被一版再版远销多个国家及地区,曾经霸占当当网畅销榜首。如今,他的“背包十年”客栈成了旅行爱好者的聚集地。近日,他在《青年说》分享自己一路走来的成功与坎坷,鼓励青年人仰望星空,风雨兼程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张金鹏今年刚好四十岁,不惑之年,活得更通透却也更像少年,对前方的未知依旧充满好奇,对爱和温暖依旧感触良多。而他也还是多年前的那只关不住的鸟。
张金鹏的旅行生涯要从大学期间的一次背包旅行说起。他是地道的天津人,生于斯长于斯,大学读的就是家门口的南开,暑假打工赚了点钱,思忖着去南方看看秀丽的山水,于是向同学借了背包,出发了。第一次出门,二十四小时的火车硬座,他把所有的重要证件装到贴身的腰包里,紧张得时刻用手摸着护着,去厕所都担心会不会被偷。一路走来从未有过的新奇体验让张金鹏对旅行有了新的认识,正是这次菜鸟级的背包旅行,给他的人生埋下了“仗剑走天涯”的伏笔。
即便如此,“父母在不远游”。因为决意选择职业旅行这条路,张金鹏始终觉得愧对于一直期盼他能在家安定过生活的父母。
爸爸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向身边的亲友介绍儿子的工作,谈及此总是顾左右而言其他。一次张金鹏旅行归来,爸爸的老友在家做客,他看到张金鹏背着包风尘仆仆的样子,终于忍不住苦口婆心地劝诫:“小鹏,别光天天玩,得学会赚钱,旅游能旅出什么名堂,你爸妈就你一个儿子,还指着你养老送终呢!”爸爸立在一旁,欲言又止,脸上的表情复杂。老友走后,张金鹏以为自己肯定会挨一顿声色俱厉的批斗,然而爸爸转身去了厨房,“你想吃什么?红烧肉、鱼香肉丝还是炖牛肉?”听到老爸和蔼的询问,张金鹏放下肩上的背包,眼圈红了。爸爸平时极少下厨,但每次他回家,老爸必定要进厨房给他张罗一桌家宴。父母对他的人生选择以及生活状态并不满意,但他们依旧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支持和无条件的爱。 比起爸爸的寡言,妈妈比较爱唠叨,每次要出门时,妈妈比平时话更多——显而易见的不舍。上午出门,妈妈就会一遍遍地问:“吃过中午饭行不行?吃了饭再走吧。”下午出门,妈妈就会一遍遍地问:“都这么晚了,吃了晚饭再走吧,行不?”每次张金鹏硬着心拒绝后,妈妈就会默默转身去卧室,帮他把衣服收拾好装进背包。把包交给他的时候她的眼睛总是红肿着。
旅途有坎坷,身后有牵挂,张金鹏想过放弃,但他说自己名字里有“鹏”,注定是要飞的,不然人生的滋味恐怕都是苦的。
三十而立,张金鹏三十岁的时候并没有安身立命。
每次出行他都随身带着相机和一本很厚的手记,方便他记下旅途中让人动容的瞬间。在天涯论坛,在搜狐旅游,所有可以分享攻略和旅途感悟的地方都有他的文章和摄影作品。为赚稿费他孜孜不倦地给各类杂志写专栏游记……即便如此,仍然入不敷出。他坚持了数十年的旅行事业仍旧看不到希望,说不焦虑那是假的。毕竟,他想过的生活没有成功的范本可以复制,全靠自己在黑暗中摸索。
一次在外旅行,照例每天打三通电话。电话那边的妈妈语气稍有异常,又说家里一切都好;问爸爸呢?说去买菜了。张金鹏有点担心,但又觉得爸妈身体都还好,应该没什么问题。旅途归来才知道爸爸突然心梗昏迷,去医院抢救了三天才醒来,打电话的时候妈妈正在签病危通知单……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爸爸,张金鹏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浑身发抖,冷汗湿透了贴身的衣服。从外面办事回来,隔着防盗门的纱窗,张金鹏看到日渐衰老的父母坐在家里的旧沙发上,看着墙上的钟表,数着时间,等着他回来的情形,萧索而又凄苦。跟父母促膝而谈,他决定放弃以旅行为生了。
然而,随后转机就出现了。法国旅游局邀请他以特约游客的身份去景区体验,然后将感受写成文字为中国的游客提供参考,旅行的费用全部由旅游局承担,另有不菲的报酬。原来,法国旅游局了解到张金鹏多年来一直背包旅行,他的游记攻略很受大家欢迎。考虑到近年来,中国游客成为了欧洲旅游的主力军,他们认为请他来为景区做宣传再合适不过了。
面对机遇,张金鹏犹豫了。看到儿子多年的努力终于换来生机,父母坚持要他去。于是,张金鹏带着歉疚再次出发了。
后来,随着知名度越来越大,邀约也越来越多:加拿大旅游局,爱尔兰旅游局,荷兰旅游局……要走的路在前方,越来越宽,豁然开朗。
将欧洲旅行写成一百个故事,故事又成了书,于是第一本书《我把欧洲装进背包》诞生了,后来又出版了写印度之行的游记《莲花之上》。再后来就是霸占当当畅销榜的《背包十年》。三年前张金鹏写了新书《只要不忘回家的路》,这本书是他致敬父母的,书里有一封致父母的信。他把书送给爸妈,他俩都没有当着他的面看过。但他却从亲戚那里得知,爸妈看完泣不成声。那信里有他多年来积攒的愧疚,也有他从未说出口的爱。
一路的风景一路的收获,他仍置身旅途。
不惑之年的张金鹏看起来仍旧像个大男孩。他仍保留着少年人的心態,对一切事物存有好奇,对自然存有敬畏,对于爱和温暖仍旧保持敏感。他说:“love is a circle(爱是一个圆圈)。”接受也要付出。这是多年前在法国尼斯一位老太太告诉他的。
那年他还是个愣头青,背着包在欧洲大陆横冲直撞。在法国尼斯旅行的一天,他手里拿着在报刊亭买的地图,见有个葡萄酒庄园直线距离很近,于是决定趁天还没黑赶过去。却不想酒庄在山上,山路一圈一圈地往上绕,他走到太阳只剩余晖还没走完半程。正沮丧地考虑怎么过夜时,一位散步的老太太问了他的情况后,让他跟自己走。这位老太太的家就在山林掩映之中,老太太为他沏了热茶,待他休整好要告别,又开车送他去了酒庄。想到路程并不近,张金鹏要付给老太太车费,老太太拍拍他说不用。她说自己的儿子也经常在外旅行,在中国做过义工,他也受到过很多帮助。“love is a circle(爱是一个圆圈)。”她走之前跟他这么说。
这似乎成了张金鹏的一个人生信条,要对一切都怀有善意,要给予。他曾在加尔各答的修道院做义工,给濒死的人擦洗身子,喂药喂饭;他曾给四川以及玉树地震灾区捐赠善款;他曾给偏远地区的孩子送书送文具……而这些会一直继续下去,因为爱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圆,给予也意味着获得。
从写书到拍纪录短片,变的是他表达的方式,不变的是那份少年人的热爱。如今张金鹏开了自己的青旅客栈,主要是职业经理人在管理,他说还要继续上路。去年冬天,他在撒哈拉沙漠聆听了一场"静谧之音"音乐会。这种一生只有一次的经历还有很多:在北欧欣赏极光,看北极熊进食……然而,所有的成就或许在张金鹏看来都抵不过爸爸转发的一条朋友圈。《青年说》演讲播出后,张金鹏把那条新华社的微信消息发给了爸爸,许久都没有得到回复,心里很失落。然而,晚上他发现几乎不怎么会玩朋友圈的爸爸有了更新,他转发了那条消息并附言:“路选对了就要坚持下去。”他红着眼圈截屏存留。
年少的时候张金鹏想知道,按自己的想法去活,能不能过好这一生?如今他给出了漂亮的答案。他说,年轻人,趁着不害怕,选条路出发。说走就走,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学会理解生活,更好地去迎接风雨。拒绝定义,打破束缚,去发现另一个自己。
责编/刘维笑
一、像一只关不住的鸟
张金鹏今年刚好四十岁,不惑之年,活得更通透却也更像少年,对前方的未知依旧充满好奇,对爱和温暖依旧感触良多。而他也还是多年前的那只关不住的鸟。
张金鹏的旅行生涯要从大学期间的一次背包旅行说起。他是地道的天津人,生于斯长于斯,大学读的就是家门口的南开,暑假打工赚了点钱,思忖着去南方看看秀丽的山水,于是向同学借了背包,出发了。第一次出门,二十四小时的火车硬座,他把所有的重要证件装到贴身的腰包里,紧张得时刻用手摸着护着,去厕所都担心会不会被偷。一路走来从未有过的新奇体验让张金鹏对旅行有了新的认识,正是这次菜鸟级的背包旅行,给他的人生埋下了“仗剑走天涯”的伏笔。
即便如此,“父母在不远游”。因为决意选择职业旅行这条路,张金鹏始终觉得愧对于一直期盼他能在家安定过生活的父母。
爸爸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向身边的亲友介绍儿子的工作,谈及此总是顾左右而言其他。一次张金鹏旅行归来,爸爸的老友在家做客,他看到张金鹏背着包风尘仆仆的样子,终于忍不住苦口婆心地劝诫:“小鹏,别光天天玩,得学会赚钱,旅游能旅出什么名堂,你爸妈就你一个儿子,还指着你养老送终呢!”爸爸立在一旁,欲言又止,脸上的表情复杂。老友走后,张金鹏以为自己肯定会挨一顿声色俱厉的批斗,然而爸爸转身去了厨房,“你想吃什么?红烧肉、鱼香肉丝还是炖牛肉?”听到老爸和蔼的询问,张金鹏放下肩上的背包,眼圈红了。爸爸平时极少下厨,但每次他回家,老爸必定要进厨房给他张罗一桌家宴。父母对他的人生选择以及生活状态并不满意,但他们依旧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支持和无条件的爱。 比起爸爸的寡言,妈妈比较爱唠叨,每次要出门时,妈妈比平时话更多——显而易见的不舍。上午出门,妈妈就会一遍遍地问:“吃过中午饭行不行?吃了饭再走吧。”下午出门,妈妈就会一遍遍地问:“都这么晚了,吃了晚饭再走吧,行不?”每次张金鹏硬着心拒绝后,妈妈就会默默转身去卧室,帮他把衣服收拾好装进背包。把包交给他的时候她的眼睛总是红肿着。
旅途有坎坷,身后有牵挂,张金鹏想过放弃,但他说自己名字里有“鹏”,注定是要飞的,不然人生的滋味恐怕都是苦的。
三、路在前方人在旅途
三十而立,张金鹏三十岁的时候并没有安身立命。
每次出行他都随身带着相机和一本很厚的手记,方便他记下旅途中让人动容的瞬间。在天涯论坛,在搜狐旅游,所有可以分享攻略和旅途感悟的地方都有他的文章和摄影作品。为赚稿费他孜孜不倦地给各类杂志写专栏游记……即便如此,仍然入不敷出。他坚持了数十年的旅行事业仍旧看不到希望,说不焦虑那是假的。毕竟,他想过的生活没有成功的范本可以复制,全靠自己在黑暗中摸索。
一次在外旅行,照例每天打三通电话。电话那边的妈妈语气稍有异常,又说家里一切都好;问爸爸呢?说去买菜了。张金鹏有点担心,但又觉得爸妈身体都还好,应该没什么问题。旅途归来才知道爸爸突然心梗昏迷,去医院抢救了三天才醒来,打电话的时候妈妈正在签病危通知单……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爸爸,张金鹏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浑身发抖,冷汗湿透了贴身的衣服。从外面办事回来,隔着防盗门的纱窗,张金鹏看到日渐衰老的父母坐在家里的旧沙发上,看着墙上的钟表,数着时间,等着他回来的情形,萧索而又凄苦。跟父母促膝而谈,他决定放弃以旅行为生了。
然而,随后转机就出现了。法国旅游局邀请他以特约游客的身份去景区体验,然后将感受写成文字为中国的游客提供参考,旅行的费用全部由旅游局承担,另有不菲的报酬。原来,法国旅游局了解到张金鹏多年来一直背包旅行,他的游记攻略很受大家欢迎。考虑到近年来,中国游客成为了欧洲旅游的主力军,他们认为请他来为景区做宣传再合适不过了。
面对机遇,张金鹏犹豫了。看到儿子多年的努力终于换来生机,父母坚持要他去。于是,张金鹏带着歉疚再次出发了。
后来,随着知名度越来越大,邀约也越来越多:加拿大旅游局,爱尔兰旅游局,荷兰旅游局……要走的路在前方,越来越宽,豁然开朗。
将欧洲旅行写成一百个故事,故事又成了书,于是第一本书《我把欧洲装进背包》诞生了,后来又出版了写印度之行的游记《莲花之上》。再后来就是霸占当当畅销榜的《背包十年》。三年前张金鹏写了新书《只要不忘回家的路》,这本书是他致敬父母的,书里有一封致父母的信。他把书送给爸妈,他俩都没有当着他的面看过。但他却从亲戚那里得知,爸妈看完泣不成声。那信里有他多年来积攒的愧疚,也有他从未说出口的爱。
一路的风景一路的收获,他仍置身旅途。
四、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不惑之年的张金鹏看起来仍旧像个大男孩。他仍保留着少年人的心態,对一切事物存有好奇,对自然存有敬畏,对于爱和温暖仍旧保持敏感。他说:“love is a circle(爱是一个圆圈)。”接受也要付出。这是多年前在法国尼斯一位老太太告诉他的。
那年他还是个愣头青,背着包在欧洲大陆横冲直撞。在法国尼斯旅行的一天,他手里拿着在报刊亭买的地图,见有个葡萄酒庄园直线距离很近,于是决定趁天还没黑赶过去。却不想酒庄在山上,山路一圈一圈地往上绕,他走到太阳只剩余晖还没走完半程。正沮丧地考虑怎么过夜时,一位散步的老太太问了他的情况后,让他跟自己走。这位老太太的家就在山林掩映之中,老太太为他沏了热茶,待他休整好要告别,又开车送他去了酒庄。想到路程并不近,张金鹏要付给老太太车费,老太太拍拍他说不用。她说自己的儿子也经常在外旅行,在中国做过义工,他也受到过很多帮助。“love is a circle(爱是一个圆圈)。”她走之前跟他这么说。
这似乎成了张金鹏的一个人生信条,要对一切都怀有善意,要给予。他曾在加尔各答的修道院做义工,给濒死的人擦洗身子,喂药喂饭;他曾给四川以及玉树地震灾区捐赠善款;他曾给偏远地区的孩子送书送文具……而这些会一直继续下去,因为爱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圆,给予也意味着获得。
从写书到拍纪录短片,变的是他表达的方式,不变的是那份少年人的热爱。如今张金鹏开了自己的青旅客栈,主要是职业经理人在管理,他说还要继续上路。去年冬天,他在撒哈拉沙漠聆听了一场"静谧之音"音乐会。这种一生只有一次的经历还有很多:在北欧欣赏极光,看北极熊进食……然而,所有的成就或许在张金鹏看来都抵不过爸爸转发的一条朋友圈。《青年说》演讲播出后,张金鹏把那条新华社的微信消息发给了爸爸,许久都没有得到回复,心里很失落。然而,晚上他发现几乎不怎么会玩朋友圈的爸爸有了更新,他转发了那条消息并附言:“路选对了就要坚持下去。”他红着眼圈截屏存留。
年少的时候张金鹏想知道,按自己的想法去活,能不能过好这一生?如今他给出了漂亮的答案。他说,年轻人,趁着不害怕,选条路出发。说走就走,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学会理解生活,更好地去迎接风雨。拒绝定义,打破束缚,去发现另一个自己。
责编/刘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