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金墉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世界银行集团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推进围绕医疗体制改革、城镇化、气候变化、普惠金融等重要发展议题的对话,于2014年7月7日至9日到中国访问,会晤了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以及其他政府高级官员, 并于7月8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回答了中外记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针对世界普遍关注的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问题,金墉说:众所周知,中国在过去30年使5亿人摆脱了贫困,推动这一惊人壮举的是空前的经济增长和快速的城镇化,后者使2.6亿农民从农村走进了城市。
近年来,世界银行与中国政府密切合作完成了《2030年的中国》和《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两大标志性的联合研究报告,并且提出了大量改革建议,这些改革建议目前正在付诸实施。
这两份报告建议在金融、环境、土地流转和户籍制度等多个领域开展全面改革,而中国正在向前推进其中多项改革。
在《2030年的中国》这份研究报告中,中国政府所作出的决定是从投资拉动转变为消费、即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同时也转变过去过于依赖出口,转向通过其他方式促进经济增长。所以中国是在进行经济转型,在中国政府进行这样的转型过程当中,经济增长出现放缓并不是出人意料的。世界银行的预测是今年中国经济增长7.6%左右,明年增长7.5%左右,这种增长速度将会继续下去。
中国领导人作出的决定之一是力争实现经济更可持续、更高质量的增长,目前中国正在朝着这个方向来努力。实际上,可以看到,尽管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是中国继续坚持走在改革之路上,这一点是令人鼓舞的。
是否还有其他事情需要做?回答是绝对的。“在我跟中国领导人、包括跟财政部长、央行行长的会见中,他们都非常了解这种必要性。所以,他们非常小心地保持平衡:一方面尽可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另一方面致力于推进改革。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对于全球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为了能够保持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需要坚持改革议程。截至目前一切都好,这正是他们所做的。”
中美战略关系问题,牵动着世界的神经,下一步会如何演变?对世界政治、经济以及世界其他地区有什么影响?金墉回答说,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的高层官员保持对话始终是至关重要的。虽不知道议程安排,所以也不知道可以期待什么样的结果。但是有很多利于存在利益的重叠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比如说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足迹,这方面的讨论仍在继续进行当中。
两国领导层联手,可以对应对气候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且在很多领域两国都有共同利益是,比如说在贸易领域,在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方面等等。金墉的猜测是所有这些议题都在议程上。了解了会谈中的这些原则,他觉得两个国家存在诸多基础来建立更加密切和有效的工作关系。
正在进行融资方面创新的世行将如何加强支持私营部门参加各国的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和中国的合作方面有没有具体的措施?
国际金融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执行副总裁蔡金勇代表金墉行长回答了这个问题。蔡金勇说,全球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就像刚才金墉行长所谈到的,而且全球也有很多的资本,有很多的需求,但是为什么这些资本没有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呢?一方面是人们认为新建的这些基础设施确实存在着一些风险,世界银行作为一个多边的金融机构发展援助机构,不仅仅是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另外的责任是动员其他渠道的资金,比如私营部门的资金来降低风险,降低这些交易的风险。在这个方面,世界银行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一个作用。比如说在推动资金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创新,怎么样能够降低风险的程度,使这些投资和这些资本能够流向需要的地方。
世界银行集团还有多种工具能够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比如说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有部分风险担保的相关机制和工具。另外还有多边投资担保机构,主要是提供政治风险担保的。国际金融公司有股权和风险担保的一些机制,所以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他们倒没有具体关注某一个领域,哪里有需求,哪里私营部门投资感兴趣,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比如说在非洲,在南亚,拉美地区等等。
世行准备提出什么样的政策建议,希望中国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解决贫困的问题,尤其是缩小城乡差距?
金墉回答:如果看一看世界银行刚刚完成的关于中国城镇化的研究,再看一看政府要求我们做的下一个研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就会有所了解。在这两个领域,主要关注的问题就是解决城乡差距的问题。在城镇化的研究中,我们涉及到了很多议题,其中一个是户籍制度的改革,让农村流动人口来到城市以后能够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我们也涉及到土地制度的改革,让农村的小农户拥有更多的土地权益,鼓励他们保留土地。
此外,报告也研究了如何通过税收及其他方式解决城市融资问题,从而减少土地财政和城市蔓延现象。在医疗卫生领域,一个主要问题是让农村和城市居民都能够公平地享有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刚才已谈到经济增长速度问题,经济增长放缓是在改革过程中预期的结果。
另一方面,金墉认为在这些研究中,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国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他们希望刚刚完成的城镇化报告和未来要做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报告,能够对此有所帮助。
针对世界普遍关注的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问题,金墉说:众所周知,中国在过去30年使5亿人摆脱了贫困,推动这一惊人壮举的是空前的经济增长和快速的城镇化,后者使2.6亿农民从农村走进了城市。
近年来,世界银行与中国政府密切合作完成了《2030年的中国》和《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两大标志性的联合研究报告,并且提出了大量改革建议,这些改革建议目前正在付诸实施。
这两份报告建议在金融、环境、土地流转和户籍制度等多个领域开展全面改革,而中国正在向前推进其中多项改革。
在《2030年的中国》这份研究报告中,中国政府所作出的决定是从投资拉动转变为消费、即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同时也转变过去过于依赖出口,转向通过其他方式促进经济增长。所以中国是在进行经济转型,在中国政府进行这样的转型过程当中,经济增长出现放缓并不是出人意料的。世界银行的预测是今年中国经济增长7.6%左右,明年增长7.5%左右,这种增长速度将会继续下去。
中国领导人作出的决定之一是力争实现经济更可持续、更高质量的增长,目前中国正在朝着这个方向来努力。实际上,可以看到,尽管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是中国继续坚持走在改革之路上,这一点是令人鼓舞的。
是否还有其他事情需要做?回答是绝对的。“在我跟中国领导人、包括跟财政部长、央行行长的会见中,他们都非常了解这种必要性。所以,他们非常小心地保持平衡:一方面尽可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另一方面致力于推进改革。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对于全球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为了能够保持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需要坚持改革议程。截至目前一切都好,这正是他们所做的。”
中美战略关系问题,牵动着世界的神经,下一步会如何演变?对世界政治、经济以及世界其他地区有什么影响?金墉回答说,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的高层官员保持对话始终是至关重要的。虽不知道议程安排,所以也不知道可以期待什么样的结果。但是有很多利于存在利益的重叠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比如说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足迹,这方面的讨论仍在继续进行当中。
两国领导层联手,可以对应对气候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且在很多领域两国都有共同利益是,比如说在贸易领域,在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方面等等。金墉的猜测是所有这些议题都在议程上。了解了会谈中的这些原则,他觉得两个国家存在诸多基础来建立更加密切和有效的工作关系。
正在进行融资方面创新的世行将如何加强支持私营部门参加各国的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和中国的合作方面有没有具体的措施?
国际金融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执行副总裁蔡金勇代表金墉行长回答了这个问题。蔡金勇说,全球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就像刚才金墉行长所谈到的,而且全球也有很多的资本,有很多的需求,但是为什么这些资本没有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呢?一方面是人们认为新建的这些基础设施确实存在着一些风险,世界银行作为一个多边的金融机构发展援助机构,不仅仅是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另外的责任是动员其他渠道的资金,比如私营部门的资金来降低风险,降低这些交易的风险。在这个方面,世界银行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一个作用。比如说在推动资金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创新,怎么样能够降低风险的程度,使这些投资和这些资本能够流向需要的地方。
世界银行集团还有多种工具能够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比如说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有部分风险担保的相关机制和工具。另外还有多边投资担保机构,主要是提供政治风险担保的。国际金融公司有股权和风险担保的一些机制,所以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他们倒没有具体关注某一个领域,哪里有需求,哪里私营部门投资感兴趣,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比如说在非洲,在南亚,拉美地区等等。
世行准备提出什么样的政策建议,希望中国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解决贫困的问题,尤其是缩小城乡差距?
金墉回答:如果看一看世界银行刚刚完成的关于中国城镇化的研究,再看一看政府要求我们做的下一个研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就会有所了解。在这两个领域,主要关注的问题就是解决城乡差距的问题。在城镇化的研究中,我们涉及到了很多议题,其中一个是户籍制度的改革,让农村流动人口来到城市以后能够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我们也涉及到土地制度的改革,让农村的小农户拥有更多的土地权益,鼓励他们保留土地。
此外,报告也研究了如何通过税收及其他方式解决城市融资问题,从而减少土地财政和城市蔓延现象。在医疗卫生领域,一个主要问题是让农村和城市居民都能够公平地享有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刚才已谈到经济增长速度问题,经济增长放缓是在改革过程中预期的结果。
另一方面,金墉认为在这些研究中,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国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他们希望刚刚完成的城镇化报告和未来要做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报告,能够对此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