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西班牙语文学课程是高等院校西班牙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但在目前的实践中,其传统教学模式遭遇到挑战。本文从教师的主导作用入手,结合具体的教学设计,对高校西班牙语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索。
关键词: 西班牙语专业 文学课程 教学设计
一、高校西班牙语文学课程的意义及现状
西班牙语专业的文学课程属于西班牙语本科生高年级的主干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西班牙语篇章的理解及分析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西班牙语国家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其先修课程为西班牙语阅读课程(或泛读课程),但其教学模式不等同于阅读课程的教学模式。因为低年级阅读课程的教学侧重的是语言结构和语言技巧的实际应用,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并从文章中提取必要的信息,也就是说,重点在于弄懂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因此低年级阅读材料的配套练习通常是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原文中的关键信息。高年级的文学课程,不仅能锻炼学生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文学知识,更能锻炼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及对比能力。
然而,在我国高校西班牙语专业的教学实践中,传统文学课程的地位略显尴尬:论教学效果,它不像精读、语法等课程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可量化的语言知识;论实用性,它不像经贸、旅游等课程等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实践,文学课程在西班牙语专业课程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有淡化的趋势。此外,文学课程的传统课堂依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被动地听取教师对作家情况、作品背景、文字风格等的分析,主动参与的环节一般局限于对作品谈谈自己的理解。这种被动的、单一的、封闭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完全参与课堂学习,也使学生对文学课的兴趣不断降低。因此,要发挥文学课程的效力,除了通过文学作品本身的人文思想和文字魅力吸引学生外,还应使教学模式朝主动的、多样的、开放的方向转变。
二、教师在文学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了在文学课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Brandes和Ginnis曾经指出:“要在学习中获得有意义的、有相关性的东西,一是靠教什么,二是靠怎么教。”①因此在文学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教什么”,即教学材料的选择。西班牙语文学史上作家和作品多如繁星,因此选取什么流派的作家、什么题材的文学作品,必须以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语言水平为出发点。文学课程的作用之一在于教授学生文学知识,因此必须选择反映西语国家人民生活的现实作品。同时,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可在课程开设的初期选择中短篇幅、情节紧凑的小说类作品,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课程的兴趣。
2.“怎么教”,即教学手段的选择。文学鉴赏的基础是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因此,教师必须设计一些环节,确认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当然,对西班牙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原文已经不再是教学难点,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背后深意的思考和分析。教师应在进行指导性讲解的同时,根据教学材料的侧重点,合理选用分组学习、班级讨论、学生发言等教学手段。
三、西班牙语文学课程教学设计
第一步:选取教学材料
选取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作为阅读文本,此作品根据1951年发生的真实事件创作,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和文学性。
第二步:布置阅读任务
首先,简单介绍小说的基本情节,以便学生准确把握故事脉络。然后,将学生分为“时间组”、“动机组”、“行为组”,要求学生从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主要人物的心理动机、所有人物的具体行为等方面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整理。
第三步:进行课堂讲解
首先,各组派出代表以多媒体手段展示本组的整理成果,教师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剧情发展的关键信息,确保全体学生对原文情节的理解清晰、准确。例如两兄弟扬言复仇及圣地亚哥最终遇害的时间。
然后,重点讲解主要人物的心理动机,对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介绍。例如安赫拉指认圣地亚哥这一行为的动机和巴布罗、彼得罗俩兄弟的复仇心理。
最后,教师对所有人物的行为进行分类。例如列举出对两兄弟复仇行为表示支持的人物及其主要言行,对比表示反对的人物及其言行,分析不同人物的心态和立场,引导学生思考公众行为结果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
第四步:综合评价文本
首先,教师将各组展示的信息整合,从整体上带领学生对文本所反映的作者观点进行总结。此处可以通过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例如作者通过上层社会人士(镇长、上校等人)言行的描写,表明他对掌权者的何种态度?通过对安赫拉及其家人的言行描写,表达他对当时社会风俗的何种观点?
然后,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对文本体现的价值观陈述自己的观点。此处同样可以通过角色代入式的提问,让学生对作品内涵发表看法,或者组织观点不同的学生展开讨论。例如你认为两兄弟的复仇从道义角度看是否合理?如果你是文中的某个人物,你会采取什么行动?
四、结语
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认真探索文学课程的改革创新之路,通过高效的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开发这一重要的人文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水平、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注释:
①Donna Brandes and Paul Ginnis.A Guide to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Blackwell,1986.12.
参考文献:
[1]杜寅寅.英美文学课程课堂教学策略初探.文学教育,2009.3:64-66.
[2]孟育凤.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长春大学学报,2007.12:81-83.
[3]侯瑞君.通过文学课构建外语专业文化知识教学平台.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7:148-150.
[4]张生珍.关于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继续教育研究,2006.6:129-131.
关键词: 西班牙语专业 文学课程 教学设计
一、高校西班牙语文学课程的意义及现状
西班牙语专业的文学课程属于西班牙语本科生高年级的主干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西班牙语篇章的理解及分析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西班牙语国家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其先修课程为西班牙语阅读课程(或泛读课程),但其教学模式不等同于阅读课程的教学模式。因为低年级阅读课程的教学侧重的是语言结构和语言技巧的实际应用,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并从文章中提取必要的信息,也就是说,重点在于弄懂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因此低年级阅读材料的配套练习通常是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原文中的关键信息。高年级的文学课程,不仅能锻炼学生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文学知识,更能锻炼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及对比能力。
然而,在我国高校西班牙语专业的教学实践中,传统文学课程的地位略显尴尬:论教学效果,它不像精读、语法等课程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可量化的语言知识;论实用性,它不像经贸、旅游等课程等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实践,文学课程在西班牙语专业课程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有淡化的趋势。此外,文学课程的传统课堂依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被动地听取教师对作家情况、作品背景、文字风格等的分析,主动参与的环节一般局限于对作品谈谈自己的理解。这种被动的、单一的、封闭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完全参与课堂学习,也使学生对文学课的兴趣不断降低。因此,要发挥文学课程的效力,除了通过文学作品本身的人文思想和文字魅力吸引学生外,还应使教学模式朝主动的、多样的、开放的方向转变。
二、教师在文学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了在文学课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Brandes和Ginnis曾经指出:“要在学习中获得有意义的、有相关性的东西,一是靠教什么,二是靠怎么教。”①因此在文学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教什么”,即教学材料的选择。西班牙语文学史上作家和作品多如繁星,因此选取什么流派的作家、什么题材的文学作品,必须以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语言水平为出发点。文学课程的作用之一在于教授学生文学知识,因此必须选择反映西语国家人民生活的现实作品。同时,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可在课程开设的初期选择中短篇幅、情节紧凑的小说类作品,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课程的兴趣。
2.“怎么教”,即教学手段的选择。文学鉴赏的基础是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因此,教师必须设计一些环节,确认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当然,对西班牙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原文已经不再是教学难点,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背后深意的思考和分析。教师应在进行指导性讲解的同时,根据教学材料的侧重点,合理选用分组学习、班级讨论、学生发言等教学手段。
三、西班牙语文学课程教学设计
第一步:选取教学材料
选取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作为阅读文本,此作品根据1951年发生的真实事件创作,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和文学性。
第二步:布置阅读任务
首先,简单介绍小说的基本情节,以便学生准确把握故事脉络。然后,将学生分为“时间组”、“动机组”、“行为组”,要求学生从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主要人物的心理动机、所有人物的具体行为等方面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整理。
第三步:进行课堂讲解
首先,各组派出代表以多媒体手段展示本组的整理成果,教师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剧情发展的关键信息,确保全体学生对原文情节的理解清晰、准确。例如两兄弟扬言复仇及圣地亚哥最终遇害的时间。
然后,重点讲解主要人物的心理动机,对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介绍。例如安赫拉指认圣地亚哥这一行为的动机和巴布罗、彼得罗俩兄弟的复仇心理。
最后,教师对所有人物的行为进行分类。例如列举出对两兄弟复仇行为表示支持的人物及其主要言行,对比表示反对的人物及其言行,分析不同人物的心态和立场,引导学生思考公众行为结果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
第四步:综合评价文本
首先,教师将各组展示的信息整合,从整体上带领学生对文本所反映的作者观点进行总结。此处可以通过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例如作者通过上层社会人士(镇长、上校等人)言行的描写,表明他对掌权者的何种态度?通过对安赫拉及其家人的言行描写,表达他对当时社会风俗的何种观点?
然后,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对文本体现的价值观陈述自己的观点。此处同样可以通过角色代入式的提问,让学生对作品内涵发表看法,或者组织观点不同的学生展开讨论。例如你认为两兄弟的复仇从道义角度看是否合理?如果你是文中的某个人物,你会采取什么行动?
四、结语
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认真探索文学课程的改革创新之路,通过高效的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开发这一重要的人文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水平、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注释:
①Donna Brandes and Paul Ginnis.A Guide to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Blackwell,1986.12.
参考文献:
[1]杜寅寅.英美文学课程课堂教学策略初探.文学教育,2009.3:64-66.
[2]孟育凤.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长春大学学报,2007.12:81-83.
[3]侯瑞君.通过文学课构建外语专业文化知识教学平台.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7:148-150.
[4]张生珍.关于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继续教育研究,2006.6: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