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ngah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做出了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强国必先强教,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首先要建立一批一流大学。一流的大学必须具有和谐的校园,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力争消除大学校园的不和谐因素,顺理成章地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一项重要内容、一项重要命题。
  关键词:和谐校园;思想道德;资源强国
  中图分类号:DF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3-0259-03
  
  一、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
  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最具创造力的社会子系统之一,作为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场所,和谐校园的构建对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和谐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和辐射引领作用。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同时二者相互联系影响促进。建设和谐校园,有利于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有利于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方向,有利于用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提供人才支撑,注入强大活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
  (二)建设和谐校园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的内在需要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人口大国发展到人力资源大国,正在朝着人力资源强国挺进。高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对症下药,不断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是解决这些不适应症状的良方。和谐校园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校园和谐之后,才能解决好广大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才能推动高等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着力,促进教育公平,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才能保持发展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才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我国才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三)建设和谐校园是推动高校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高校事业的发展首先必须是和谐的发展,必须是稳定持续科学的发展。每个高校都把建设成为一流大学作为战略目标。而建设一流大学就需要具备一流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离不开和谐校园的建设。当今社会,多元社会思潮汹涌冲击,致使高校不和谐因素滋生。要想解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必须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必须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重点,实现教育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必须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学校特色发展与整体提升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教学与科研之间、学科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等。
  (四)建设和谐校园是推动党建发展的内在需要
  高校党组织在高校起着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着推动高校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高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团结带领广大师生推动高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高校党组织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我们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党建要发展,离不开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持续发展,高校党组织要想从思想上、组织上凝聚人心,要想凸显高校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必须建设人文型、学术型、平安型的和谐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成为党建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们党能否持续保持先进性,直接关系到高校能否把科学发展观真真正正落到实处,直接关系到基层党组织能否充分发挥巨大的指引力和号召力。只有把校园建设和谐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党在高校的群众基础才会更加坚实,高校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师生关系才会更加密切。只有把校园建设和谐了,才能扎实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广大师生对党的拥护和爱戴才能与日俱增,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得到根本巩固,先进性才能得到有力证明。
  二、建设和谐校园面临的形势
  当前,国际文化交流融合空前增强,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出现了一些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不和谐现象:部分大学师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失、学术浮躁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院系之间存在学科壁垒,学科交叉和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还比较薄弱,促进优秀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激励制度还不够完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布局和学科专业设置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部分教师的人才培养方式、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滞后。在学校管理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和管理服务,重硬件环境建设轻软件环境建设,重学术水平轻价值观、道德和情操的教育现象。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不够协调。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之间,学校特色发展与整体提升之间需要进一步权衡。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健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高校如何科学定位、办出特色还需要继续探索等。
  三、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和谐是一种相容共生、动态平衡、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状态。和谐校园建设是指高校系统中各子系统、各个部分、要素之间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动态协调发展状态,是指通过制度化手段将矛盾和冲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从而实现高校“充满活力”的发展,“和而不同”的发展。
  和谐校园建设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等三个层面的和谐。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高校校园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指广大师生员工与校园自然环境之间的一种协调、适应的状态。即高校师生员工与包括宣传栏、板报、墙头标语、名人画像、警句格言、假山亭阁、绿地花草、教室、办公室、图书馆、宿舍、实验室、运动场、体育馆等在内的学习生活娱乐场所的和谐。力争通过布局合理、富于感染力的校园景观建设带给广大师生以美的享受。充分发挥校园自然环境对师生员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即高校通过对大学生的知识的传授和大学精神的内化,达到高校本身及高校师生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一个大学说到底,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熏陶,被浸泡成一种什么样的人才和在学校学到什么一样重要。大学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一经形成,在校园内可以继承、发展,并且向校园外辐射,深刻地影响社会。高校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辐射源,要通过和谐校园建设,把先进、创新、宽容、和谐的精神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从而通过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切实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在和谐校园背景下,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为社会提供哲学、文学艺术等优秀的精神产品,充分发挥高校理论阵地和学科前沿优势,从而积极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正确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撑,切实做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引领社会的发展方向。
  (三)人与人的和谐。主要是指党政领导班子、管理干部、老师、学生、离退休职工、聘任制职员、临时工等在校园内工作和生活的各类人群都能和谐共处,相互信任,团结协作,共同为学校建设努力奋斗。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以人为本是核心,那么和谐校园的核心内容就是建立能够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精神环境,关心爱护尊重他们,促进广大师生员工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四、和谐校园建设的路径选择
  在各大高校发展面临一系列不和谐因素的背景下,必须要把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放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全局中加以思考,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围绕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努力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力争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高校功能的进一步拓展。
  (一)以发展促和谐。社会要和谐,发展是第一要务;高校要和谐同样离不开发展,发展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和谐校园要始终把握发展这个主题,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统领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高校的又好又快发展。持续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促使广大教师和谐发展,切实做到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言行引导人,以敬业的精神教育人,以渊博的学识折服人,进一步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高校要和谐必须着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自觉地把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由此,方能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进程中,切实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最终实现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以平安保和谐。高校校园的平安、稳定是高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基本需要,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深刻领会平安校园建设的丰富内涵,结合高校实际认真查找影响高校校园平安的不和谐因素,深入分析高校平安校园建设面临的形势,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从保障学校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高度充分认识高校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切实落实“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学校管理机制,理顺学校与社会关系,健全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创建科学预案制度”等措施来确保校园的平安与稳定,助力和谐校园建设。
  (三)以服务育和谐。服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纽带。师生是校园主体,建设和谐校园,高校就要倡导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服务理念,服务广大师生,关心教师、关爱学生,以服务为纽带,始终贯彻以“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真正把教育做到让人民满意,让师生满意。关心教师(包括教职工),首先是营造良好的环境,包括事业发展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民主参与环境等校园环境。关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实施人性化管理。关心他们的成长,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思想上解疑、心理上解压、学习上解惑、经济上解困、就业上解难等。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爱好、志趣、追求等。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来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尽可能创造一个学校关心教师、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教师支持学校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融洽环境。努力做到以服务传递温暖,以服务凝聚人心,以服务汇聚师生情感,要以服务为师生谋福祉,增强师生校园生活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使学校成为师生信赖的精神家园,推动和谐校园建设进程。
  (四)以制度建和谐。健全的、科学的、合理的制度体系,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规范作用,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保证。完善的制度体系,能够明确组织职能、工作程序、明晰责任归属,能够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提高管理效率,能够为师生员工潜能的激发营造公平、公正、合理的环境及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因此,科学民主法治化的制度建设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贯穿到高校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健全包括民主管理、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体系。使一切活动都有章可循,从制度上保证决策执行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提高决策执行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活泼、公开透明的民主氛围,建立民意充分表达的渠道,鼓励师生员工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等各项事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才能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五)以管理调和谐。一所大学的发展,校、院(系)级管理层的作用很关键。建设和谐的校园,各级管理层的和谐共处、协同作战至关重要。一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校务公开,加强用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规范权利运行机制,使管理工作民主、科学、高效,同时用制度预防和制约腐败。二要处理好校一级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之间的关系、院(系)一级党组织和行政组织之间的关系,使管理层成员分工明确、权责明晰,形成更大合力。三要切实实现教师收入分配的和谐。而和谐的收入分配模式应该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公平与效率关系。高校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要注意在以合理收入差距激励人才的同时,还要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当前尤其要保障校园内困难群体生活质量的提高,让他们共享发展成果。其次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关系。既要体现物质激励的优劳优酬原则,又不能忽视甚至完全摒弃精神激励。
  (六)以资源配置保和谐。高校内部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类。在有形资源中,除人力资源外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校拥有的教学、办公等房屋设施、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馆图书资料和学校日常运行经费等物质财富类资源。它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为进一步增强高校内部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探索:一要加快高校管理职能的转变,进一步加强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意识,建立完善与高校功能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在资源配置中以教学科研为重。二是对多数高校来说,要坚持教学科研并重,并向教学倾斜。三要做到效率公平兼顾,文、理等多学科建设协调发展。要从增强学校综合实力、突出本校教学科研特色、效率公平兼顾、市场导向和计划调节及多学科协调发展出发,和谐配置高校的人财物资源。
  (七)以文化孕和谐。校园文化构建要从内涵入手,多措并举,助力和谐校园构建。一要优化校园环境。优美及文化底蕴兼备的校园环境,可以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既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反映。二要创新管理机制。管理机制内含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等三个方面。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中,高校各级管理层要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共同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坚持制度的系统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统一,规范办事程序。三要营造“目标激励人,事业发展人,生活关心人,情感凝聚人”的工作氛围,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决策与管理中来,力促广大教师的职业意识、主体意识、育人理念、价值取向与学校的大学精神步调一致。四要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发挥高雅文化的艺术熏陶作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及校园文化品位。
  只有真正把大学校园建设成为内外和谐,师生积极性创造性持续激发、学校各子系统协调运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环境优美的和谐校园,才能满足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从而高校才能真正实现大学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机制的有机统一、大学办学自主与社会职责的相辅相成、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协调发展、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水乳交融,从而实现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相辅相成、大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协调统一。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其他文献
仿真模型的可复用性是建模与仿真领域的研究重点。在分析基于DiS-TI GL Studio的虚拟仪表一般设计方法基础上,从提升仿真模型可复用性角度出发,研究了基于动态链接库的虚拟仪
为提升老龄人口居住质量,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总结,针对老年住宅小区建设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老年住宅设计方案、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方案,从而解决了老年人
摘 要:现阶段我国正在加速商业银行改革的进度,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银行业原先的垄断格局已逐渐发生了改变,商业银行业的市场份额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为了保持和扩大各自的市场份额,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已然成为每家商业银行寻求发展,不断增加自身核心竞争力以及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之路。现如今商业银行业务的界限已被打破,银行的可提供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但是经营环境却日趋复杂化,同行业竞争也在不断
摘 要: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正在由学历教育为主的办学模式向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方向转变。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应支持这种转变,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措施等方面加以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才能发展职业教育。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方案;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254-01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
基于主动雷达导引头技术和直接侧向力发动机控制技术,对防空导弹精确制导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主动雷达导引头给出预测脱靶量和脱靶方位信息,设计了直接侧向力控制方案,对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