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同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两岸气候类似,天气相近,互为上下游,经常受到同一个天气系统共同影响,诸如暴雨、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过程。这些气候特点决定了闽台气象的密切关系,所以提高两岸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能力,联合防御各种气象灾害,保障两岸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是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合作的主要目标。
一、 闽台“气象缘”回顾
(一)解放前:亲如一家,互动频繁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时任福建省气象局局长的石延汉被派往台湾,负责从日本人手中接管台湾气象局的气象设施并担任台湾气象局局长,同时仍兼任福建省气象局局长一职,陈遵民为福建省气象局代理局长。石延汉从福建调10~20人赴台任职,因此接收台湾气象局初期的主要气象骨干都是原福建省气象局的人。
当时台湾气象局的一些工作作风多沿袭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气象局的做法,除了基本任务为气象资料的审核、整理、出版保存之外,还仿照福建省气象局与中央研究院地理研究所合作设立海洋考察团,在福建东山附近海面进行了调查考察,返回福州后进行闽江口海港调查,同时也在台湾进行了玉山高山考察和拟议中的澎湖列岛的海洋调查。
身在台湾的石延汉,每天均由政务电台或无线电话管理福建气象局的有关事务,且寄赠各种图表等图书至福建。当时,两岸部门之间频繁联系,两岸的气象人之间,由于亲戚、同仁友谊或工作需要的关系,也相互寄赠书刊,两岸气象工作交流不断。
(二)1949—1972年:全面冰冻,没有来往
全国解放以后,两岸关系如三九寒天般冰封起来。解放初期,福建曾利用之前台湾赠送的书籍等材料来收集整理台湾岛及台湾海峡资料做出天气气候分析,还摘录天气图记录,为解放台湾提供了重要的天气数据参考。
(三)1972—1993年:重修旧好,建立交流联系纽带
海峡两岸气象交流的僵局直到1972年8月14日,周恩来总理在当年9号强台风的天气预报稿上批示:“要将这一预报告台湾同胞,以预防台风袭击。”尔后,又亲自审定了福建省气象台对台湾广播的第一次台风警报稿,并在稿子的最后加上一句“祝同胞们晚安”。从此,便拉开了福建省向台湾同胞发布台风、大风警报的序幕,承担这项预报工作的就是福建省气象台。
1973年10月1日起,福建省气象台每天通过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和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发布台湾海峡地区天气预报,这是福建省气象台首次面向台湾同胞发布天气预报。台湾海峡天气预报的发布,不仅成为两岸渔民安排生产的依据,紧闭的大门也在福建省气象部门的努力下,终于开启了。
1983年,福建省气象局向台湾气象界发出倡议信,共同为促进“通气”和进行气象科技交流,共谋海峡两岸经济繁荣做出贡献,这是闽台气象界之间的首次书信交流。此后,两岸气象人开始了书信、电话以及学术书刊的交流,双方建立起了交流联系的纽带。
1993年1月,台湾气象学会理事长陈泰然应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章基嘉的邀请访问大陆,这是台湾气象界第一位应邀正式来访的学会负责人。
二、两岸气象科技双向交流情况及成效
(一)未三通,先通气
1994年3月,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陶诗言率团赴台北参加“海峡两岸天气与气候学术研讨会”,这是大陆气象界学者第一次踏上台湾岛并参加两岸共同举办的学术研讨会,自此拉开了两岸气象科技双向交流的序幕,闽台开始了专家学者的双向互访,实现了两岸气象专家在自己的国土,用共同的语言,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的夙愿。
福建气象学者作为两岸合作交流的先行者,气象交流合作起步早、成效高,具有互补性强、领域较广、影响面大的特点。改革开放后,闽台气象交流合作工作,被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贾庆林誉为“未三通,先通气”。
进入20世纪以来,福建省与台湾的学术交流机会逐渐增多,两岸气象界围绕共同关心的气象防灾减灾问题,从理论研究和应用服务等层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促进两岸气象科技水平的提高。
根据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福建开展沿海及台湾海峡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沿海及台湾海峡气象综合观测、预警预报和服务等系统建设,提升海洋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及福建沿海及台湾海峡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对加强闽台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2009年6月,2009年海峡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研讨会在福州市召开,这次会议在全国首次搭建起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平台,建立起海峡两岸气象灾害防治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会议的重要议程是签订《福建省气象台与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开展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技术交流和研究合作协议》《海峡两岸2009年汛期气象加密观测试验合作协议》,两岸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两岸专家学者研讨如何防治自然灾害之时,那年第3号台风“莲花”已经生成,并逐渐向东南沿海靠近,两岸专家、学者聚集福建省气象台,终于可以面对面讨论正在南海游荡的热带风暴“莲花”,为闽台气象人合作预报台风天气、提升两岸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造福于两岸人民起到进一步的推进作用。
(二)深化气象交流,惠泽两岸民生
2012年,两岸业界以推动合作、惠泽民生为目的,首次在“海峡论坛”中筹办气象科技交流分论坛,2014年升级为二级分论坛“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并成长为迄今为止两岸民间气象防灾界最重要的交流嘉年华。至今,气象论坛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成为两岸民间气象交流最著名的平台,也是海峡论坛富有特色的品牌。
刚开始时,台湾一些气象专家学者对民生气象论坛了解不多。随着一届届气象论坛的成功举办,现在台湾经常有知名气象专家主动了解有关气象论坛的情况,并表示很想参加论坛。随着气象交流在广度和深度的打开,尤其是大陸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气象事业发展快速,吸引了越来越多台湾气象同仁的关注。这六年里,两岸气象专家学者们参加气象论坛交流的文章一年比一年多,质量也一年比一年好。 在2017年海峡论坛举办过程中,以“创新形式、增强实效、扩大影响”为目标,在形式上注重加强体验式交流和互动性探讨。在内容上,注重时效性,分享两岸各自最新的科研成果,传播先进的气象理念,共同探讨更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措施。借助气象论坛及相关科技交流,厦门双偏振雷达等福建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引起台湾专家的惊叹,也激发两岸气象交流的兴趣,促进了两岸气象科技交流的常态化,互动互惠成为气象论坛的又一特色。
六年来,“深化气象交流,惠泽两岸民生”逐渐成为气象论坛鲜明的主题,得到两岸气象界的共识。在气象论坛平台上,两岸气象相关专家和学者分享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好做法和经验,探寻更好的为保障两岸同胞的福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气象服务模式,推动两岸气象交往从交流走向交融,从学术走到应用,从共享走向共创。
(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科技交流合作平台
随着两岸气象科技交流的不断深化,先后在福建建立了海峡气象研究所和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在闽台气象科技交流合作中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成为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气象科研投入、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近年来,两岸人员往来更加频繁,技术交流更为广泛,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聘台湾大学终身特聘教授、原副校长陈泰然为技术顾问,台湾大学教授周仲岛为特聘专家。
(四)闽台气象交流合作创下诸多“首个”
多年来,闽台气象交流合作创下了业界诸多“首个”:首个面向台湾同胞发布海峡天气预报、首个开展省级两岸联合气象观测试验、首个开展海峡两岸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交换、首个建立闽台科技界研究互访机制、首个建立海峡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机制等。
三、海峡两岸气象交流的展望
(一)利用论坛平台,深化两岸交流合作
继续开展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邀请两岸气象专家学者进一步交流合作,着眼于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化、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百姓化、气象信息服务精细化,聚焦两岸重大、高影响、前沿性气象科研成果,研讨短时临近气象预报预警技术和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成因分析以及相关机理,交流卫星、雷达、数值天气预报应用技术和社会化气象服务产品研发与应用,分享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好做法和经验,共同探寻气象服务两岸同胞福祉的更好模式。
(二)加强两岸青年的交流互动
两岸气象交流,同胞之情是纽带,科技交流是支撑,服务民生是目的,持续发展在青年。两岸青年交流层次不断提升是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愿景。
在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基础上,两岸气象学会要加强青年交流,持续推动两岸青年学者进行体验式、互动式交流,建立沟通渠道,加强青年一代的互相交流,不仅在学术和技术上,更多要在感情上建立互信互识的关系。
(三)建立两岸科普交流共享机制
建立海峡两岸气象科普交流共享机制。交流共享两岸气象科普的经验与资源,探讨气象科普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提升气象科普业务能力,不断推动气象科普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中央关于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三个转变”要求的贯彻落实,推进民众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
(四)完善建立两岸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
福建海峡气象研究所和厦门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在两岸日常气象科技交流合作中,进一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建立两岸长效合作机制。
福建气象预报业务科研人员与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探讨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技术问题,重点提升暴雨预报预警技术水平。
福建省气候中心与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合作,开展次季节至季节气候预测方法研究,提升华南区域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测能力;与台湾大学全球气候变迁研究中心联合开展闽台气候变化评估及应对措施研究。
厦门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研究团队与台湾大学气候天气研究中联合开展海峡灾害性天气预警技术研究。
海峡气象科学研究所与台湾大学水工试验所联合开展水文气象研究,与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合作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技术与效果评估研究。
(五)创新性推进两岸气象人员的工作访问
充分利用气象学会在交流合作中的桥梁作用,两岸互派气象专家学者深入学习交流合作,视实际情况设定三个月、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交流时间,创新性推进两岸气象作业人员的工作访问制度,切实提高气象监测水平,分享更多、更快、更重要的气象资料,提升预警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损失,保障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两岸气象部门向对方招聘氣象专业毕业生正式就业,真正达到“两岸一家亲”的模式,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携手增进两岸同胞福祉。
一、 闽台“气象缘”回顾
(一)解放前:亲如一家,互动频繁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时任福建省气象局局长的石延汉被派往台湾,负责从日本人手中接管台湾气象局的气象设施并担任台湾气象局局长,同时仍兼任福建省气象局局长一职,陈遵民为福建省气象局代理局长。石延汉从福建调10~20人赴台任职,因此接收台湾气象局初期的主要气象骨干都是原福建省气象局的人。
当时台湾气象局的一些工作作风多沿袭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气象局的做法,除了基本任务为气象资料的审核、整理、出版保存之外,还仿照福建省气象局与中央研究院地理研究所合作设立海洋考察团,在福建东山附近海面进行了调查考察,返回福州后进行闽江口海港调查,同时也在台湾进行了玉山高山考察和拟议中的澎湖列岛的海洋调查。
身在台湾的石延汉,每天均由政务电台或无线电话管理福建气象局的有关事务,且寄赠各种图表等图书至福建。当时,两岸部门之间频繁联系,两岸的气象人之间,由于亲戚、同仁友谊或工作需要的关系,也相互寄赠书刊,两岸气象工作交流不断。
(二)1949—1972年:全面冰冻,没有来往
全国解放以后,两岸关系如三九寒天般冰封起来。解放初期,福建曾利用之前台湾赠送的书籍等材料来收集整理台湾岛及台湾海峡资料做出天气气候分析,还摘录天气图记录,为解放台湾提供了重要的天气数据参考。
(三)1972—1993年:重修旧好,建立交流联系纽带
海峡两岸气象交流的僵局直到1972年8月14日,周恩来总理在当年9号强台风的天气预报稿上批示:“要将这一预报告台湾同胞,以预防台风袭击。”尔后,又亲自审定了福建省气象台对台湾广播的第一次台风警报稿,并在稿子的最后加上一句“祝同胞们晚安”。从此,便拉开了福建省向台湾同胞发布台风、大风警报的序幕,承担这项预报工作的就是福建省气象台。
1973年10月1日起,福建省气象台每天通过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和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发布台湾海峡地区天气预报,这是福建省气象台首次面向台湾同胞发布天气预报。台湾海峡天气预报的发布,不仅成为两岸渔民安排生产的依据,紧闭的大门也在福建省气象部门的努力下,终于开启了。
1983年,福建省气象局向台湾气象界发出倡议信,共同为促进“通气”和进行气象科技交流,共谋海峡两岸经济繁荣做出贡献,这是闽台气象界之间的首次书信交流。此后,两岸气象人开始了书信、电话以及学术书刊的交流,双方建立起了交流联系的纽带。
1993年1月,台湾气象学会理事长陈泰然应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章基嘉的邀请访问大陆,这是台湾气象界第一位应邀正式来访的学会负责人。
二、两岸气象科技双向交流情况及成效
(一)未三通,先通气
1994年3月,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陶诗言率团赴台北参加“海峡两岸天气与气候学术研讨会”,这是大陆气象界学者第一次踏上台湾岛并参加两岸共同举办的学术研讨会,自此拉开了两岸气象科技双向交流的序幕,闽台开始了专家学者的双向互访,实现了两岸气象专家在自己的国土,用共同的语言,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的夙愿。
福建气象学者作为两岸合作交流的先行者,气象交流合作起步早、成效高,具有互补性强、领域较广、影响面大的特点。改革开放后,闽台气象交流合作工作,被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贾庆林誉为“未三通,先通气”。
进入20世纪以来,福建省与台湾的学术交流机会逐渐增多,两岸气象界围绕共同关心的气象防灾减灾问题,从理论研究和应用服务等层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促进两岸气象科技水平的提高。
根据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福建开展沿海及台湾海峡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沿海及台湾海峡气象综合观测、预警预报和服务等系统建设,提升海洋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及福建沿海及台湾海峡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对加强闽台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2009年6月,2009年海峡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研讨会在福州市召开,这次会议在全国首次搭建起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平台,建立起海峡两岸气象灾害防治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会议的重要议程是签订《福建省气象台与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开展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技术交流和研究合作协议》《海峡两岸2009年汛期气象加密观测试验合作协议》,两岸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两岸专家学者研讨如何防治自然灾害之时,那年第3号台风“莲花”已经生成,并逐渐向东南沿海靠近,两岸专家、学者聚集福建省气象台,终于可以面对面讨论正在南海游荡的热带风暴“莲花”,为闽台气象人合作预报台风天气、提升两岸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造福于两岸人民起到进一步的推进作用。
(二)深化气象交流,惠泽两岸民生
2012年,两岸业界以推动合作、惠泽民生为目的,首次在“海峡论坛”中筹办气象科技交流分论坛,2014年升级为二级分论坛“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并成长为迄今为止两岸民间气象防灾界最重要的交流嘉年华。至今,气象论坛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成为两岸民间气象交流最著名的平台,也是海峡论坛富有特色的品牌。
刚开始时,台湾一些气象专家学者对民生气象论坛了解不多。随着一届届气象论坛的成功举办,现在台湾经常有知名气象专家主动了解有关气象论坛的情况,并表示很想参加论坛。随着气象交流在广度和深度的打开,尤其是大陸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气象事业发展快速,吸引了越来越多台湾气象同仁的关注。这六年里,两岸气象专家学者们参加气象论坛交流的文章一年比一年多,质量也一年比一年好。 在2017年海峡论坛举办过程中,以“创新形式、增强实效、扩大影响”为目标,在形式上注重加强体验式交流和互动性探讨。在内容上,注重时效性,分享两岸各自最新的科研成果,传播先进的气象理念,共同探讨更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措施。借助气象论坛及相关科技交流,厦门双偏振雷达等福建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引起台湾专家的惊叹,也激发两岸气象交流的兴趣,促进了两岸气象科技交流的常态化,互动互惠成为气象论坛的又一特色。
六年来,“深化气象交流,惠泽两岸民生”逐渐成为气象论坛鲜明的主题,得到两岸气象界的共识。在气象论坛平台上,两岸气象相关专家和学者分享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好做法和经验,探寻更好的为保障两岸同胞的福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气象服务模式,推动两岸气象交往从交流走向交融,从学术走到应用,从共享走向共创。
(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科技交流合作平台
随着两岸气象科技交流的不断深化,先后在福建建立了海峡气象研究所和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在闽台气象科技交流合作中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成为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气象科研投入、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近年来,两岸人员往来更加频繁,技术交流更为广泛,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聘台湾大学终身特聘教授、原副校长陈泰然为技术顾问,台湾大学教授周仲岛为特聘专家。
(四)闽台气象交流合作创下诸多“首个”
多年来,闽台气象交流合作创下了业界诸多“首个”:首个面向台湾同胞发布海峡天气预报、首个开展省级两岸联合气象观测试验、首个开展海峡两岸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交换、首个建立闽台科技界研究互访机制、首个建立海峡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机制等。
三、海峡两岸气象交流的展望
(一)利用论坛平台,深化两岸交流合作
继续开展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邀请两岸气象专家学者进一步交流合作,着眼于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化、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百姓化、气象信息服务精细化,聚焦两岸重大、高影响、前沿性气象科研成果,研讨短时临近气象预报预警技术和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成因分析以及相关机理,交流卫星、雷达、数值天气预报应用技术和社会化气象服务产品研发与应用,分享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好做法和经验,共同探寻气象服务两岸同胞福祉的更好模式。
(二)加强两岸青年的交流互动
两岸气象交流,同胞之情是纽带,科技交流是支撑,服务民生是目的,持续发展在青年。两岸青年交流层次不断提升是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愿景。
在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基础上,两岸气象学会要加强青年交流,持续推动两岸青年学者进行体验式、互动式交流,建立沟通渠道,加强青年一代的互相交流,不仅在学术和技术上,更多要在感情上建立互信互识的关系。
(三)建立两岸科普交流共享机制
建立海峡两岸气象科普交流共享机制。交流共享两岸气象科普的经验与资源,探讨气象科普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提升气象科普业务能力,不断推动气象科普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中央关于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三个转变”要求的贯彻落实,推进民众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
(四)完善建立两岸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
福建海峡气象研究所和厦门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在两岸日常气象科技交流合作中,进一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建立两岸长效合作机制。
福建气象预报业务科研人员与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探讨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技术问题,重点提升暴雨预报预警技术水平。
福建省气候中心与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合作,开展次季节至季节气候预测方法研究,提升华南区域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测能力;与台湾大学全球气候变迁研究中心联合开展闽台气候变化评估及应对措施研究。
厦门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研究团队与台湾大学气候天气研究中联合开展海峡灾害性天气预警技术研究。
海峡气象科学研究所与台湾大学水工试验所联合开展水文气象研究,与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合作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技术与效果评估研究。
(五)创新性推进两岸气象人员的工作访问
充分利用气象学会在交流合作中的桥梁作用,两岸互派气象专家学者深入学习交流合作,视实际情况设定三个月、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交流时间,创新性推进两岸气象作业人员的工作访问制度,切实提高气象监测水平,分享更多、更快、更重要的气象资料,提升预警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损失,保障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两岸气象部门向对方招聘氣象专业毕业生正式就业,真正达到“两岸一家亲”的模式,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携手增进两岸同胞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