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实践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感悟、体验现实世界的主要途径。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一个关键时期。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既有利于丰富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地理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关键词:地理实践能力;初中地理;地理教材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8-0063-02
引 言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等内容,它们反映了地理学科最本质、最鲜明的特征。其中,地理实践能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感悟、体验现实世界中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1]。地理实践能力对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是地理教学工作的重点。
现行的教材内容的编写已经体現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新教材在传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培养学生能力的活动。教材中的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制作模型、调查活动、资料阅读、案例分析、问题研究、角色扮演等。教材活动是知识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媒介,若能有效利用,将会有效促进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初中地理教材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教材内容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增加了许多培养学生能力的活动,学校和教师也意识到了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材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教材活动的开展率不高
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但落实教材活动的过程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一直以来,人们习惯把地理当作“副科”,这种思想影响了教师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学制度不完善;第三,学生、家长、社会等都以考试升学为中心,导致有的教材活动被忽视;第四,课时少,没有多余的课时来开展实验活动、模型制作等操作类活动;第五,地位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重学习结果、考试成绩,轻学习过程,尤其是直接经验的获得。因此,许多教师对开展教材活动缺乏积极性。
(二)教材活动实施过程中未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部分教师在开展教材活动过程中,依然秉承传统教学的思路,要求学生按部就班,没有认识到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尝试、思考、体验的机会,使活动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开展教材活动流于形式,忽略实质
设计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部分教师组织的活动脱离生活实际,只是将活动套用在某个知识点之上,导致活动流于形式,无重点、无计划,更忽视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
(四)活动类型不平衡
当前,教师开展的教材活动主要以读图分析和辩论、讨论类活动为主,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角色模拟、绘制图表类的活动较少,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基于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地理教材活动实施策略
(一)联系生活,设计教材活动内容
生活化的教材活动就是以教材中的地理知识为载体,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器具运用于实践活动中,降低实际操作的难度,而且结论会随着实践操作过程自然而然地得出,进而利用生活素材使学生由课堂走向生活[2]。
例如,八年级第四章第二节“农业”中的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是“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作用”,而学生的家乡光泽县是全国的生态食品城,如“圣农”企业远近闻名,该企业是科技在农业中运用的鲜活例子。因此,笔者把此次活动设计为“以圣农为例,调查科技在圣农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调查身边最熟悉的地理问题、地理现象,深刻感受到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大大提高了地理学习兴趣,地理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有效锻炼。
(二)深入挖掘教材活动,突破重难点
教材中的一些活动只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而设计的,若教师只根据教材活动而活动,会大大减弱其作用。
例如,七年级第一章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中有一个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活动,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制作地球仪简易模型,认识地球仪。很多教师将此活动停留于这个步骤,没有发挥活动的价值和作用。“地球与地球仪”中认识纬线、纬度的划分及经线、经度的划分是这节课的重难点。笔者利用延续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活动,设计绘制经线及思考经度如何划分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具体过程分四步。第一步,让学生在简易地球仪上绘制经线。第二步,让学生尝试划分经度(选择一条0°经线,大多数学生划分的经度是往同一个方向不断增大,0°往东或往西增大到360°)。第三步,发现和总结问题:所有经线都相同,无法确定哪条为0°经线;发现往同一个方向增大的经度划分方法会出现一个矛盾,即0°和360°重合。教师讲解本初子午线确定的依据,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经度划分方法是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并让他们在简易地球仪上绘制出来。第四步,确定东、西经,在简易地球仪上标出相应的字母。通过延伸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活动,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经线的特点及经度划分的规律,有效突破了学习重难点,实践能力也在活动中得到了提高。教材中有很多活动可以进行拓展和延伸,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多思考,不拘泥于教材活动本身,深入挖掘和灵活运用教材活动。 (三)有效利用课余时间,打破活动的时空限制
初中地理课时十分有限,仅靠课堂实践无法完全完成教材活动,再加上许多实践活动需要在课堂外完成,特别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有效利用课余时间。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中有“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的活动,此活动的内容丰富,因此,笔者设计了利用中国地图拼图游戏让学生识记省级行政区域的活动,但拼图游戏需要学生在多次实践中才能牢固记忆,所以这个游戏安排在周末等课余时间进行,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拼图竞赛,检测学生在课外的实践效果。地理学习不僅在课堂上,更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地理问题的意识和分析地理问题的习惯,这也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目标。
(四)完善地理活动评价机制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制订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地理学习评价机制。在学生参与教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参与态度、操作行为、实践结果等进行评价,包含学生进行考察、探讨、实验、分析搜集资料或者处理问题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以及参与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爱好、状态、决心等,做出合理的评价。同时,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发展性评价及个性化评价,通过完善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结 语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地理教材活动为载体,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以“地理的视角”,在真实的环境中“欣赏和感悟”,发现地理问题,探究其中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感悟人地关系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家国情怀[3]。
[参考文献]
王民,黄劲松,蔚东英.“地理实践能力”水平划分标准与案例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7(09):19-22.
杨爱玲.实验地理教材(人教版)中探究性活动的类型和功能分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03):6-7.
〔美〕阿瑟·格蒂斯,朱迪丝·格蒂斯,杰称姆·D·费尔曼.地理学与生活[M].黄润华,韩慕康,孙颖,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作者简介:汤宁晨(1988.11-),女,福建政和人, 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地理实践能力;初中地理;地理教材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8-0063-02
引 言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等内容,它们反映了地理学科最本质、最鲜明的特征。其中,地理实践能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感悟、体验现实世界中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1]。地理实践能力对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是地理教学工作的重点。
现行的教材内容的编写已经体現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新教材在传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培养学生能力的活动。教材中的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制作模型、调查活动、资料阅读、案例分析、问题研究、角色扮演等。教材活动是知识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媒介,若能有效利用,将会有效促进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初中地理教材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教材内容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增加了许多培养学生能力的活动,学校和教师也意识到了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材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教材活动的开展率不高
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但落实教材活动的过程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一直以来,人们习惯把地理当作“副科”,这种思想影响了教师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学制度不完善;第三,学生、家长、社会等都以考试升学为中心,导致有的教材活动被忽视;第四,课时少,没有多余的课时来开展实验活动、模型制作等操作类活动;第五,地位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重学习结果、考试成绩,轻学习过程,尤其是直接经验的获得。因此,许多教师对开展教材活动缺乏积极性。
(二)教材活动实施过程中未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部分教师在开展教材活动过程中,依然秉承传统教学的思路,要求学生按部就班,没有认识到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尝试、思考、体验的机会,使活动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开展教材活动流于形式,忽略实质
设计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部分教师组织的活动脱离生活实际,只是将活动套用在某个知识点之上,导致活动流于形式,无重点、无计划,更忽视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
(四)活动类型不平衡
当前,教师开展的教材活动主要以读图分析和辩论、讨论类活动为主,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角色模拟、绘制图表类的活动较少,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基于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地理教材活动实施策略
(一)联系生活,设计教材活动内容
生活化的教材活动就是以教材中的地理知识为载体,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器具运用于实践活动中,降低实际操作的难度,而且结论会随着实践操作过程自然而然地得出,进而利用生活素材使学生由课堂走向生活[2]。
例如,八年级第四章第二节“农业”中的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是“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作用”,而学生的家乡光泽县是全国的生态食品城,如“圣农”企业远近闻名,该企业是科技在农业中运用的鲜活例子。因此,笔者把此次活动设计为“以圣农为例,调查科技在圣农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调查身边最熟悉的地理问题、地理现象,深刻感受到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大大提高了地理学习兴趣,地理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有效锻炼。
(二)深入挖掘教材活动,突破重难点
教材中的一些活动只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而设计的,若教师只根据教材活动而活动,会大大减弱其作用。
例如,七年级第一章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中有一个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活动,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制作地球仪简易模型,认识地球仪。很多教师将此活动停留于这个步骤,没有发挥活动的价值和作用。“地球与地球仪”中认识纬线、纬度的划分及经线、经度的划分是这节课的重难点。笔者利用延续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活动,设计绘制经线及思考经度如何划分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具体过程分四步。第一步,让学生在简易地球仪上绘制经线。第二步,让学生尝试划分经度(选择一条0°经线,大多数学生划分的经度是往同一个方向不断增大,0°往东或往西增大到360°)。第三步,发现和总结问题:所有经线都相同,无法确定哪条为0°经线;发现往同一个方向增大的经度划分方法会出现一个矛盾,即0°和360°重合。教师讲解本初子午线确定的依据,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经度划分方法是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并让他们在简易地球仪上绘制出来。第四步,确定东、西经,在简易地球仪上标出相应的字母。通过延伸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活动,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经线的特点及经度划分的规律,有效突破了学习重难点,实践能力也在活动中得到了提高。教材中有很多活动可以进行拓展和延伸,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多思考,不拘泥于教材活动本身,深入挖掘和灵活运用教材活动。 (三)有效利用课余时间,打破活动的时空限制
初中地理课时十分有限,仅靠课堂实践无法完全完成教材活动,再加上许多实践活动需要在课堂外完成,特别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有效利用课余时间。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中有“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的活动,此活动的内容丰富,因此,笔者设计了利用中国地图拼图游戏让学生识记省级行政区域的活动,但拼图游戏需要学生在多次实践中才能牢固记忆,所以这个游戏安排在周末等课余时间进行,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拼图竞赛,检测学生在课外的实践效果。地理学习不僅在课堂上,更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地理问题的意识和分析地理问题的习惯,这也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目标。
(四)完善地理活动评价机制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制订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地理学习评价机制。在学生参与教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参与态度、操作行为、实践结果等进行评价,包含学生进行考察、探讨、实验、分析搜集资料或者处理问题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以及参与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爱好、状态、决心等,做出合理的评价。同时,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发展性评价及个性化评价,通过完善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结 语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地理教材活动为载体,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以“地理的视角”,在真实的环境中“欣赏和感悟”,发现地理问题,探究其中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感悟人地关系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家国情怀[3]。
[参考文献]
王民,黄劲松,蔚东英.“地理实践能力”水平划分标准与案例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7(09):19-22.
杨爱玲.实验地理教材(人教版)中探究性活动的类型和功能分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03):6-7.
〔美〕阿瑟·格蒂斯,朱迪丝·格蒂斯,杰称姆·D·费尔曼.地理学与生活[M].黄润华,韩慕康,孙颖,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作者简介:汤宁晨(1988.11-),女,福建政和人, 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