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写作关系的梳理与写作能力提升策略的思考

来源 :格言·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4081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现状
  特级教师傅登顺曾经提出“不少人误读了读写之间的关系,误认为书读多了写作能力自然就提升了”,如果笔者不及时被这句话打醒,那一定还在做着多阅读就能提高写作水平的美梦吧!细细想来,阅读就如杜牧笔下绣成堆的长安城,繁华无比,书海浩瀚,令人眼花缭乱,搞起读书节活动来也是异彩纷呈,孩子们兴致勃勃,而写作对于不少孩子和老师来说真的很像李清照笔下的凄凄惨惨戚戚,捧着作文本走进教室,听到唉声叹气此起彼伏是常态。阅读与写作明明是兄弟,却遭到了学生们的如此“偏心”,这种现状是失衡的,也是当下急需反思并寻找出路的。
  二、阅读与写作关系失衡的原因
  (一)起步:从喜爱走向被动,阅读兴趣的削弱
  语文学习中,阅读与写作的确不可分割,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国文应当认定两个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人总是喜欢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喜爱是发乎情的,人对一个东西的兴趣是掩盖不了的,何况是孩子。笔者在琢磨写作教学时和不少老师一样,有这样一个爱好——做摘抄,每天都做,并坚信,只有日积月累,才能让孩子们有语言积累,这似乎有点急于求成的功利心态。而事实证明,摘抄是一种方法,但并不一定是适用于中低年段儿童的方法,日积月累没有错,那如果长期实践下来,摘抄在写作中起的作用并不大,甚至变成一种负担,那何必继续让孩子们负重前行呢?三年级写作是一个起步阶段,笔者也是抱着这样的雄心壮志,一开始就给孩子们推荐阅读,布置好词好句的积累,甚至“日有所诵”,欢欢喜喜地搞摘抄交流,的确,一开始是有成效的,孩子们被活动形式所吸引,但渐渐地,随着力度的加重,加入背诵要求,明显地,士气大减,变成一项任务,试问有哪个儿童能发自内心地继续喜爱呢?不过,也确实奇怪,在批改习作时,写下的评语还是“语言再丰富些吧”“再多些积累吧”,哑然失笑,明明在积累,积累得孩子们都好像有了负担,怎么却一个也用不上呢?答案不言而喻,在这没有系统打磨过的盲目行动中,孩子们尚未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尚未掌握好语言的运用技巧,哪里是简单的摘抄、背诵就能成功的。
  (二)发展:从借鉴走向懒惰,写作依赖“阅读”
  一提到阅读,家长们纷纷表示:“老师,我孩子爱看书的,头恨不得埋在书里看,我们给他买了不少书”。相反的,一提到写作,家长们也是垂头丧气:“老师啊,我家孩子说的不会写,每次写个作文榨个半天还是一片空白”。所以,面对窘境,不少孩子开始“自谋出路”“另辟蹊径”,但凡在学校来不及写完的,回去就开始想各种办法,各种“借鉴”,这种借鉴牵强点说,也不失为一种阅读,虽然在借鉴过程中也许会有语言的积累、思维的沉淀,但是作文便蒙上了一层虚假的尘土。在不断地借鉴过程中,孩子们会逐步去尝试,有时候甚至会觉得孩子好似进步了,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天性被压制,一种需求在滋长的变化,从一开始的完全抄到每篇里抄点自己觉得好的,组成一篇看似不错的文章。学习语言表达是一个语言审美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自我筛选的成长。但其实对于每个细小的事物,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一花一树总关情,写作应该是孩子们通过书面表达的方式来记述对社会认知的一种方式,应当是真实地反映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若在幼时便被别人的想法所左右,那得多难才能跳出既定的圈子,试想让这些不同血缘和特点的孩子在无知的時候便踏上了别人走过的路,失去了他们本质,那该是多么索然无味的一段学习生涯。即使放在考场上,遇到自己从没看过的作文题材,那从心里就是对自己的不信任,那写作能力自然是难以提升。
  (三)偶然:体裁限定的局限,写作语言干瘪
  三年级上学期,在班上曾向孩子们推荐过两本书——《寄小读者》和《阁楼上的光》,并突发奇想借这两本书举办一个小型的朗读比赛,先自主阅读,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最喜欢的一篇拿出来朗读给大家听,孩子们的兴致高涨,笔者很奇怪为什么?孩子们是这样说的“比课文好读”“有意思”,孩子们的天性就促使着他们喜欢有意思的东西,就像拿到语文书的一开始也是喜欢的,迫不及待地把每篇文章看完之后内心是无比想束之高阁,未曾想还要每天掏出来反复品读上面的句子,很快就不喜欢了,各个都成了“凉薄”的人。《阁楼上的光》是一本儿童诗集,孩子们其实接触儿童诗并不多,果不其然,选择儿童诗的占多数,可以看得出来,他们都喜欢这个有意思的东西。也许正是这次接触,让孩子们对儿童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一次写作中,一位孩子竟交了一首诗歌上来,这是个平时写作能力不高的孩子,写的儿童诗却读来流畅,无法与他之前的“鬼画符”挂钩,为了满足大多数人想写首诗的想法,笔者上了一节儿童诗写作课——《树叶幻想曲》,常规作文上见不到的修辞手法全都跑了出来。从诗经开始,便有诗言志,歌咏言的说法,可是在现代教学中,确实有现代诗混教的现象,因为没有应试教育的需要,几乎很少让我们去写一首现代诗,很少去赏析一首现代诗,这也不可否认赏析诗歌有一定难度,而且语文来源于生活,应该再回归于生活,用诗、写诗的机会也并不多,这时候就会发现,原来儿童才是一群天生的诗人,他们每一句富有童趣的语言,都是妙言,哪里像是写干巴巴文章的人,可是换个形式写,立马就被打回原形,就算想破了脑袋也会忘记用上那些修辞手法。仔细回想,考场作文大多会给孩子们下这样一条命令,体裁诗歌除外。这条要求无非是给那些偷懒不想写作的孩子们的“警示”,但是不是也限制了老师们的教学思路呢?当常规的习作无法让孩子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是否可以及时换一种呈现形式呢,我们又不是教学八股文的,写作是释放人灵魂的方式,尤其是对写作太过痛苦的孩子,告诉他们,写文章就跟写儿童诗一样,说出你最想说的话,如果把每一次写作都当作是一次诗意地诉说,那孩子们原本不敏锐的语言能力是否会有所提高?如果把每一种体裁的写作都当作是一座桥梁,那架起的这座语言平台是否会容易得多?
  三、写作教学策略的提出
  让写作和阅读一样,成为一种常规。笔者不断反思,希冀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推陈革新,找出更适合的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方式。
  (一)阅读写作,写作先行
  改革应当是敢试敢争先的,既然传统里写作被阅读处处压制,那就尝试让写作翻个身,写作先行。作文阅读也是阅读中的一方面,阅读优质作文,的确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不过在他们还充满着想象力的现阶段,作文先写,再指导,再读范文,那就避免思维框架统一。只不过写作课的时间将会被拉伸,那么合理安排是教学工作难点,应将重心落到写后的讲评课中。
  (二)碎片时间,作文减负
  每周两节课作文时间其实并不多,那有时候遇到一篇离孩子们有点距离的习作其实更费时间,所以合理拆分时间并利用,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写作教学的流程也显得很重要。不过这不是一种既定的方式,在一些难以把握的写作指导上是可以去尝试的。在传统的写作结构指导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段落指导。这种段落性指导一般是放在课文讲述后进行的片段练习较多,那在常规的作文课上,也可以去做更系统的指导。例如在写《我国的传统节日》这篇文章时,需要指导孩子们写一个传统节日,以元宵节来说,让他们先挑选最喜欢的一个活动详细写一写,孩子们交上来的段落有人写包元宵,有人写吃元宵,有人写做花灯,有人写赏花灯,把一个段落当作一篇文章的写作确实效率要提高了些,但这是不够的,于是又布置了再写一个片段略写其余活动,这对孩子们其实是有一定要求的,因为提前对传统习俗有过了解,导致孩子们想写的太多了,结果模模糊糊的,文章真的是形散神也散,那这时候对略写部分作有针对性的指导就显得很重要。在难点都解决后让孩子们给自己作文再次组合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偶尔给作文“减负”,也让原本写作能力稍微薄弱一些的孩子有了缓冲的机会,在下篇作文中才能有更好的展现。
其他文献
伴随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填鸭式”教学方式正逐渐被摒弃。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需重视课堂提问方式的应用,实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调动,课堂提问方式的灵活应用也成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实现科学有效课堂问题的设计。本文即围绕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探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应用价值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用课堂提问的价值
期刊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你的周围充斥着各种声音,有美妙的歌声,鸟鸣声,也有令人讨厌的车的喇叭声,有来自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也有笑声哭声读书声,请以“声音”为话题,展开想象,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要求:1.题目自拟;2.真情实感;3.语言流利,书写规范;4.字数不少于400字  范文评析  枯叶之音  考生  岁月轮转,四季变化,转眼间,又到了一年的秋天了。望着窗外片片飘落的枯叶,我心
期刊
《哇啦哇啦报》消息,信不信由你  每只动物都有户口,而蝙蝠却没有,因此别的动物都不把它当“自己人”,谁也不搭理它。  蝙蝠想,老这样混下去可不行,生活起来很不方便,还是得办一个正儿八经的户口才行。  蝙蝠张开翅膀从山洞里飞了出来,遇见一只小麻雀,它笑嘻嘻地向小麻雀打招呼:“喂,小兄弟,请问鸟户口登记处在哪里?”  小麻雀觉得有些奇怪,问它:“你打听这个地方干什么?”  蝙蝠说:“我想去办理户口。”
期刊
古人祭祀时会用到礼器。青铜器是礼器,玉器也是礼器。古人为何要用玉做礼器呢?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玉石呢?  在甲骨文中,“玉”有两种写法——和,一种繁复、一种简单,样子都有点儿像香喷喷的烤串。当然,“玉”不是肉串,古人这样造字,参考的是玉佩的样子——不同的玉石用繩子穿起来,佩戴在身上。所以,甲骨文的“玉”是一串玉石。从金文 直至小篆 ,“玉”字中的一竖不再出头,才变成与“王”相似的形体。  玉石洁白美
期刊
从第一本《吵吵闹闹的甲虫班》面市,到现在的《无穷无尽的幼虫们》,热热闹闹的《酷虫学校》作为国内首部原创昆虫科普故事系列叢书,已经走过10个年头。它给我们带来了超有趣、超可爱、超爆笑的昆虫科普故事,让害怕虫子的我们都变成铁杆昆虫迷,让被高楼大厦禁锢的我们回归大自然怀抱!  这里不仅有好看的故事,还有对大自然、对生命力的敬畏心,也有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更有让我们对虫子世界里竞争话题引发的思考。  拿奖拿
期刊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对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有卓越成就。除了在艺术界深得敬仰和追捧,他在对待朋友和做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真诚和谦逊,也同样被人尊敬。  徐悲鸿与赵望云都是张大千的好友,二人也都以擅长画马而闻名。徐悲鸿的名声却始终比赵望云大,赵望云有些不服气。一天,赵望云单独问张大千:“人家都说徐悲鸿画马比我画得好,你说说我们俩到底谁画得好?”张
期刊
“昨天屎壳郎同学说,把牛粪粉末撒到水中搅拌后加入若干羊粪粒,就能做成珍珠粪茶了。我问他若干羊粪是多少粒,结果他就呆住不动了,可能我的话伤了他的心。他不会再来找我了。”土鳖同学已经唠叨一早晨了,坐在他旁边的黄蜂同学实在受不了了,于是便说道:“你的话不是伤了他的心,是伤了他的大脑。你为什么不去甲虫班找他呢?”  “不行,他们班在收购土鳖,我会被当成药材卖掉。”土鳖郁闷地答道。  “对了,我怎么没想到呢
期刊
课程改革当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校本课程的开发。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校本课程既起到补充作用,又能够让国家的课程意志能够以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载体呈现给学生。从课程改革到现在的数十年里,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所开发的校本课程用不计其数来形容也不过分,但是分析其中一些校本课程,就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有一些校本课程实际上就是一些资料的堆砌,而有一些校本课程虽然在资料
期刊
一、借助趣味性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与学习习惯,并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目标的实现均需要以学生具备内在学习驱动为前提,并非有他人的单向指导与干预可以实现的。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从学习兴趣的激发为出发点,借助小学生普遍喜爱的趣味游戏引出教学主题,使小学生对接下来的英语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有助于小学
期刊
选择正确的拼音填空  1. 从我家步行(háng xíng)五十米就能到达银行(háng xíng)。  2. 小兔家的桃树结(jiē jié)果了,可结(jiē jié)果全被小猴摘走了。  3.爸爸已经出差(chà chāi)三天了,今天差(chà chāi)不多该回来了。  4.爸爸找了一根钉(dīng dìng)子把图画钉(dīng dìng)在墙上。  5.卡罗尔静静地待(dāi dà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