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下逐瘀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研究述要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e_jl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膈下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为清代医家王清任创制的五大活血化瘀名方之一,由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牡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组成,具有活血祛瘀、理气止痛之功效,主治积聚、小儿痞块、肝积,肋腹疼痛不移,卧则腹坠、肾泄久泄。近年来,多名医家应用膈下逐瘀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其他文献
《黄帝内经》对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的辨证、治疗均有系统论述,是“医家之宗”,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体系,是中医临床各科之源头,其涉及解剖、生理、病理、病证诊法及治法方药等各方面。《黄帝内经》论及月经病的机理与诊治较详实,现归纳总结如下。
从大风子科植物木麻黄叶子中分离得三萜类化合物环菠萝烷和木栓烷作者从大风子科植物木麻黄叶子中分离鉴定出3种新的三萜类化合物caloncobicacidC(1)、caloncobalactoneC(2)和glaucalactoneB(3),并评价了其对人体和小鼠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和2型的抑制活性。
师承制是古代中医药学的主要传承方式,既有口传心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等优势,又有拘于一家之言,一才一艺的劣势。古代中医师承制的现代价值,不在其形,而在其义。应注重医德修养,纯正习医动机;注重经典学习,扎牢基础功底;注重临证实践,重在因材施教。
肱骨外上髁炎为临床常见的肘关节劳损性疾病,俗称网球肘,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上方疼痛,酸胀不适。手不能用力握物,肘关节运动可使疼痛加重。激素封闭疗法、止痛药物或手术的副作用患者不易接受,且易复发。拔戳揉捻法是孙树椿教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宫廷正骨手法之一,并倡导肘部功能锻炼的练功疗法[1],二者配合针对性强、无副作用。我科对52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采用宫廷正骨手法拔戳揉捻法配合肘部练功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
从《黄帝内经》等唐代及以前中医名著为蓝本,分别从煎药溶媒、煎煮时间、煎煮火候及特殊煎法等方面进行整理。煎前浸泡目的主要为减少副作用及提高疗效,煎煮溶媒包括水、醋等十余种,加水量为药量6至8倍,煎煮次数一般为一次,特殊煎法中除先煎、后下还包括十余种药材煎汤代水、分煎再和合、冲服、泡服等,汤液煎成一般不放置过夜除取其泄大热之效。笔者认为,中药煎煮方法对其功效有较大影响,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可为医生提供更
从海南蕊木中分离得到新的具有抗菌及抗真菌活性的生物碱作者从海南蕊木中分离得4种新的吲哚生物碱和11种已知生物碱,并评估了4种新的化合物对5种细菌及4种植物病源真菌的抗菌活性。
从羽叶丁香根部分离得到新的倍半萜和木脂素类化合物作者从羽叶丁香根部分离得到2个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pinnatifone A(化合物1)和pinnatifone B(化合物2),2个新的木脂素类化合物 pinnatifolin (化合物3)和isopinnatifolin(化合物4),以及6个已知的木脂素类化合物。木脂素类化合物经抗氧化活性实验(DPPH法)表明,多数木脂素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
从海州常山叶子中分离得新 cyclohexylethanoids作者从海州常山叶子中分离得到2种新的及5种已知的cyclohexylethanoids,并评估了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细胞毒性。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中、老年男性多发病、常见病,据统计35岁以上男性约35%患有CP[1]。CP症状反复,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我科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CP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我国高血压病目前仍以“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为特点。国医大师张学文常用清肝化瘀涤痰法治疗高血压病,疗效确切持久。笔者根据其经验方脑清通汤制成脑清通颗粒,治疗肝热痰瘀型高血压患者7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