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80后”文学也称为青春文学,被誉为“青春写作”的青年作家们,用他们带有羞涩的笔调书写一个个关于青春,关于成长,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动人故事。以韩寒、郭进明、张悦然、李傻傻、春树等为代表的“80后”作家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气质,用他们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种自然。他们笔下的自然描写清新纯洁,显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
关键词: “80后”作家 自然描写 精神意蕴
“80后”这一称呼最先出于何处,有待考证,但关于“80后”概念这一问题,江冰称之为“新媒体的80后”。“80后”作家群体的兴起源于《萌芽》杂志的发行及新概念作文比赛的炒作,他们的创作掀起了一股“青春文学风”。这一群体代表了整个“80后”出生的人,这是全新的一代人。专门研究“80后”文学现象的帅泽兵、邵宁宁就认为“80后”由一个文学现象逐渐演变称了一个文学事实。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文字张扬了痛苦、快乐、叛逆及个性化的时代气息,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80后”文学现象是一个趋势,所谓“存在即为合理”,这句话很中肯,要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看待“80后”文学现象。在此,我不想论述“80后”文学现象的得与失,而是以一个当代人,和他们处于同一时代的年轻人的身份,分析他们笔下的自然描写。所以,本文主要以郭敬明、张悦然等作家的相关创造为代表,将他们的自然描写与某些当代作家及西方现代派文学做对比,以突出“80后”作家笔下独特的自然,并由此揭示“80后”作家的普遍特质,展示新时代年轻人独特的个性特征。
一、关于青春、成长的自然描写
米兰·昆德拉说:“青春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是由穿着高筒靴和化妆服的孩子在上面踩踏的一个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做作地说着他们记熟的话,说着他们狂想的相信但又一知半解的话。”在内容上,作为一种青春写作,“80后”作家笔下的自然描写是关于青春、关于记忆、关于成长的描述。
但他们的创作一直受到评论界的批评,原因就在于他们所描写的内容是关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经历的小世界,创作内容过于单薄。如王蒙就认为他们的作品缺乏历史厚重感和人性的深度,没有历史元素的作品必然是轻飘的,缺乏民族性的。那么,当代文坛中有名的前辈们创作是怎样的呢?下面,通过“自然”这一视角来探寻两者之间的差距。
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如阎连科、王安忆、莫言、张炜、贾平凹等作家,现在都已是主流文坛的中流砥柱,他们在小说中通常会自觉地带有某种历史重负,带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王安忆的作品中自然描写很细腻,如《长恨歌》、《桃之夭夭》、《小鲍庄》、“三恋”等善于描写现代都市生活的细节,描写日常的风景,描写上海人的衣食住行,领略“文革”前上海弄堂的美好风光。“淮海路”、“弄堂”等小说中虚构的地名是小说人物的日常生活场所。处在这样一种典型的环境中的人物必然也是典型中的人物,此时的自然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为人物服务的,起到了烘托的作用。王安忆是想用环境的渲染来展现都市文化中最普通的人生,展现人性的欲望。“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阎连科的《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等作品中有较大篇幅的自然描写,他笔下的自然是对原生状的乡村生活状态的描述,喜欢复原一种看似荒诞的历史记忆片段:“大跃进”、破“四旧”、“右倾”下放、“文革”十年等等,构成一部中国的“苦难史”。这样的宏伟著作带有鲜明的历史性。还有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等,他的小说中的自然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借助原乡的情怀与乌托邦的想象,描写东北高密乡的自然风光和处在这一环境中的人与事,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从以上这些当代作家的自然描写中,不难看出,他们笔下的自然描写是为了烘托小说中的人物,为典型人物服务,目的是为了建构一种宏大的叙事方式。一般认为,自然环境的描写具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等作用。尤其是在小说创作中,这种作用更为明显。“由自然而产生的艺术要服务于自然中有情感的人,去解决人的心灵问题”。这种对自然作用的概括非常恰当,运用这种观点观察“80后”的文学创作,就不难发现其创作带有鲜明的内心情感色彩。郭敬明说:“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他的作品可分为两个部分:校园青春小说和魔幻小说。其《梦里花落知多少》、《幻城》、《无极》、《夏至未至》、《悲伤逆流成河》等作品中的自然描写较少,但无论哪种题材,其中的自然环境描写都与小说中的情境相融合,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是现实与虚幻的结合,与当时的意境相契合,带有一种忧郁、凄美的色调。他的小说文字细腻,不断进行迷惘与感伤的抒情,反复咏叹成长的忧伤。
“80后”作家的文笔很清纯,所涉及的自然描写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自然清新。一方面,他们笔下的自然描写较少,通常是单一地叙事。另一方面,小说的内容是关于校园生活的,如校园中常见的景物——香樟树,天空的飞鸟,等等。他们的创作没能成鸿篇巨制,是经验的匮乏造成的,是值得注意的地方。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亮点,这些具有代表意义的自然描写,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80后”作家笔下的自然描写是独特的,以校园生活、家庭关系、社会经历为内容,为我们讲述一个个青春的、充满纯洁气息的感伤故事。同时,他们描写的语言自然、清新、笔墨纯洁,不带有任何世俗的污浊,给人的感觉永远都是那么的纯真,因为他们是青春作家,所以他们创作的主题必然是关于青春,与成长生活相关的内容。也正因为这样一种青春的经历每个人都经历过,所以,这种创作方式准确契合了年轻人的心灵与渴望。对纯真年代及伤逝的以往缅怀与追忆,对校园生活、家庭关系的讲述,展现了新一代的年轻人独特而纯洁的个性。
二、“80后”作家描写自然的精神意蕴
在思想上,孤独的感伤普遍构成“80后”文学的基调。这是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弥漫着一种沧桑与悲凉的气息。这样一种忧郁、悲凉、虚幻的写作意识让人颓废、消极。可以说,孤独意识是“80后”作者自我生命体验毫无掩饰的传达,也是一代人的心灵世界和青春情绪的生动写照。从其自然描写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心灵世界,充满了无奈、孤独与寂寞,展示了他们内心深处最柔弱的部分。
江冰在《80后文学与“80后”概念》一文中,将“80后”文学与美国杰克·凯鲁亚克笔下“垮掉的一代”相联系,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自由,一种不受束缚的自由,犹如飞翔、穿越时空。然何为生存?没有答案,存在只在此刻。这让我想到了海明威的“迷惘的一代”,“80后”是一种青年亚文化,它具有不同时空青年亚文化所共有的文化精神特征,即叛逆性。就“80后”文学创作而言,许多人都试图寻找自我在时代和社会中的角色价值。李傻傻的《红×》就是一部具有明显寻找“另类”自我与叛逆倾向的作品。主人公沈生铁的生活内容和他那种玩世不恭的姿态强烈表现出了潜藏于“另类”生活方式之中的一种青春骚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由叛逆回归到了正常生活,但他一直努力追寻的“我”已经不再存在。因为他先前渴望的似乎都得到了——爱、远离孤独、无拘无束。他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顺流而下,似乎那就是所有逃避的最终结果。正是这样一种结尾的处理,使得《红×》具有了某种深刻的人生悲剧性色彩。
事实上,“80后”文学创作带有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特点。西方现代派强调表现自我,主张用具体形象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作家一般都受到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思想消极颓废。他们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们最大的恐惧是对死亡的恐惧,人的存在就是等待死亡。虽然“80后”作家的心理尚没有达到这种疯狂的程度。但在很多作品中不难发现,他们带有这种倾向性,尤其是他们思想、情感上的孤独、忧郁、痛苦意识与后现代派有相同之处。
正是这样一种消极情感的表露,使“80后”文学暴露其不足,缺乏历史厚重感和人性的深度,很少表现主题的深度。那么,如何纠正这样一种缺陷呢?“80后”作者若想实现自身与写作在依附之后的真正独立,归根结底在于寻找到自己,探寻青春生命的实存有什么意义,何处是青春生命的归属地。这样,就可以提升青春写作的高度,走出迷离、寂寞的误区,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中,呼吸更新鲜、更健康的空气。
参考文献:
[1]江冰.80后文学与“80后”概念.新世纪文学研究,2006,(3).
[2]帅泽兵,邵宁宁.“80后”之后,“90后”不会产生.当代文坛(成都),2008,(4).
[3]刘敏.文学中的自然之思[J].理论探索·当代文坛,1998,(3).
[4]张守海.文学的自然之根——生态文艺学领域中的文学寻根.文艺争鸣,2008,(9).
[5]冯宪光.面对自然的文学.四川大学中文系.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4).
关键词: “80后”作家 自然描写 精神意蕴
“80后”这一称呼最先出于何处,有待考证,但关于“80后”概念这一问题,江冰称之为“新媒体的80后”。“80后”作家群体的兴起源于《萌芽》杂志的发行及新概念作文比赛的炒作,他们的创作掀起了一股“青春文学风”。这一群体代表了整个“80后”出生的人,这是全新的一代人。专门研究“80后”文学现象的帅泽兵、邵宁宁就认为“80后”由一个文学现象逐渐演变称了一个文学事实。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文字张扬了痛苦、快乐、叛逆及个性化的时代气息,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80后”文学现象是一个趋势,所谓“存在即为合理”,这句话很中肯,要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看待“80后”文学现象。在此,我不想论述“80后”文学现象的得与失,而是以一个当代人,和他们处于同一时代的年轻人的身份,分析他们笔下的自然描写。所以,本文主要以郭敬明、张悦然等作家的相关创造为代表,将他们的自然描写与某些当代作家及西方现代派文学做对比,以突出“80后”作家笔下独特的自然,并由此揭示“80后”作家的普遍特质,展示新时代年轻人独特的个性特征。
一、关于青春、成长的自然描写
米兰·昆德拉说:“青春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是由穿着高筒靴和化妆服的孩子在上面踩踏的一个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做作地说着他们记熟的话,说着他们狂想的相信但又一知半解的话。”在内容上,作为一种青春写作,“80后”作家笔下的自然描写是关于青春、关于记忆、关于成长的描述。
但他们的创作一直受到评论界的批评,原因就在于他们所描写的内容是关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经历的小世界,创作内容过于单薄。如王蒙就认为他们的作品缺乏历史厚重感和人性的深度,没有历史元素的作品必然是轻飘的,缺乏民族性的。那么,当代文坛中有名的前辈们创作是怎样的呢?下面,通过“自然”这一视角来探寻两者之间的差距。
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如阎连科、王安忆、莫言、张炜、贾平凹等作家,现在都已是主流文坛的中流砥柱,他们在小说中通常会自觉地带有某种历史重负,带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王安忆的作品中自然描写很细腻,如《长恨歌》、《桃之夭夭》、《小鲍庄》、“三恋”等善于描写现代都市生活的细节,描写日常的风景,描写上海人的衣食住行,领略“文革”前上海弄堂的美好风光。“淮海路”、“弄堂”等小说中虚构的地名是小说人物的日常生活场所。处在这样一种典型的环境中的人物必然也是典型中的人物,此时的自然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为人物服务的,起到了烘托的作用。王安忆是想用环境的渲染来展现都市文化中最普通的人生,展现人性的欲望。“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阎连科的《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等作品中有较大篇幅的自然描写,他笔下的自然是对原生状的乡村生活状态的描述,喜欢复原一种看似荒诞的历史记忆片段:“大跃进”、破“四旧”、“右倾”下放、“文革”十年等等,构成一部中国的“苦难史”。这样的宏伟著作带有鲜明的历史性。还有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等,他的小说中的自然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借助原乡的情怀与乌托邦的想象,描写东北高密乡的自然风光和处在这一环境中的人与事,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从以上这些当代作家的自然描写中,不难看出,他们笔下的自然描写是为了烘托小说中的人物,为典型人物服务,目的是为了建构一种宏大的叙事方式。一般认为,自然环境的描写具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等作用。尤其是在小说创作中,这种作用更为明显。“由自然而产生的艺术要服务于自然中有情感的人,去解决人的心灵问题”。这种对自然作用的概括非常恰当,运用这种观点观察“80后”的文学创作,就不难发现其创作带有鲜明的内心情感色彩。郭敬明说:“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他的作品可分为两个部分:校园青春小说和魔幻小说。其《梦里花落知多少》、《幻城》、《无极》、《夏至未至》、《悲伤逆流成河》等作品中的自然描写较少,但无论哪种题材,其中的自然环境描写都与小说中的情境相融合,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是现实与虚幻的结合,与当时的意境相契合,带有一种忧郁、凄美的色调。他的小说文字细腻,不断进行迷惘与感伤的抒情,反复咏叹成长的忧伤。
“80后”作家的文笔很清纯,所涉及的自然描写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自然清新。一方面,他们笔下的自然描写较少,通常是单一地叙事。另一方面,小说的内容是关于校园生活的,如校园中常见的景物——香樟树,天空的飞鸟,等等。他们的创作没能成鸿篇巨制,是经验的匮乏造成的,是值得注意的地方。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亮点,这些具有代表意义的自然描写,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80后”作家笔下的自然描写是独特的,以校园生活、家庭关系、社会经历为内容,为我们讲述一个个青春的、充满纯洁气息的感伤故事。同时,他们描写的语言自然、清新、笔墨纯洁,不带有任何世俗的污浊,给人的感觉永远都是那么的纯真,因为他们是青春作家,所以他们创作的主题必然是关于青春,与成长生活相关的内容。也正因为这样一种青春的经历每个人都经历过,所以,这种创作方式准确契合了年轻人的心灵与渴望。对纯真年代及伤逝的以往缅怀与追忆,对校园生活、家庭关系的讲述,展现了新一代的年轻人独特而纯洁的个性。
二、“80后”作家描写自然的精神意蕴
在思想上,孤独的感伤普遍构成“80后”文学的基调。这是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弥漫着一种沧桑与悲凉的气息。这样一种忧郁、悲凉、虚幻的写作意识让人颓废、消极。可以说,孤独意识是“80后”作者自我生命体验毫无掩饰的传达,也是一代人的心灵世界和青春情绪的生动写照。从其自然描写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心灵世界,充满了无奈、孤独与寂寞,展示了他们内心深处最柔弱的部分。
江冰在《80后文学与“80后”概念》一文中,将“80后”文学与美国杰克·凯鲁亚克笔下“垮掉的一代”相联系,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自由,一种不受束缚的自由,犹如飞翔、穿越时空。然何为生存?没有答案,存在只在此刻。这让我想到了海明威的“迷惘的一代”,“80后”是一种青年亚文化,它具有不同时空青年亚文化所共有的文化精神特征,即叛逆性。就“80后”文学创作而言,许多人都试图寻找自我在时代和社会中的角色价值。李傻傻的《红×》就是一部具有明显寻找“另类”自我与叛逆倾向的作品。主人公沈生铁的生活内容和他那种玩世不恭的姿态强烈表现出了潜藏于“另类”生活方式之中的一种青春骚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由叛逆回归到了正常生活,但他一直努力追寻的“我”已经不再存在。因为他先前渴望的似乎都得到了——爱、远离孤独、无拘无束。他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顺流而下,似乎那就是所有逃避的最终结果。正是这样一种结尾的处理,使得《红×》具有了某种深刻的人生悲剧性色彩。
事实上,“80后”文学创作带有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特点。西方现代派强调表现自我,主张用具体形象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作家一般都受到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思想消极颓废。他们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们最大的恐惧是对死亡的恐惧,人的存在就是等待死亡。虽然“80后”作家的心理尚没有达到这种疯狂的程度。但在很多作品中不难发现,他们带有这种倾向性,尤其是他们思想、情感上的孤独、忧郁、痛苦意识与后现代派有相同之处。
正是这样一种消极情感的表露,使“80后”文学暴露其不足,缺乏历史厚重感和人性的深度,很少表现主题的深度。那么,如何纠正这样一种缺陷呢?“80后”作者若想实现自身与写作在依附之后的真正独立,归根结底在于寻找到自己,探寻青春生命的实存有什么意义,何处是青春生命的归属地。这样,就可以提升青春写作的高度,走出迷离、寂寞的误区,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中,呼吸更新鲜、更健康的空气。
参考文献:
[1]江冰.80后文学与“80后”概念.新世纪文学研究,2006,(3).
[2]帅泽兵,邵宁宁.“80后”之后,“90后”不会产生.当代文坛(成都),2008,(4).
[3]刘敏.文学中的自然之思[J].理论探索·当代文坛,1998,(3).
[4]张守海.文学的自然之根——生态文艺学领域中的文学寻根.文艺争鸣,2008,(9).
[5]冯宪光.面对自然的文学.四川大学中文系.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