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的自主学习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2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以往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转变学习方式就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和“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作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了如下方法:
  一、学会预习方法,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朱作仁教授曾在《语文教学研究文集》里指出: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可以是预习新课,巩固旧课,复习旧课,形式不一,要把自学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这就充分说明了预习与自主学习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预习自身固有的任务。
  小学语文义务教育教材第七册至十二册每篇课例都包括“预习、课文和思考练习”三部分。 “预习”这一内容主要是为培养学生阅读中的自学能力而精心设计的,编者围绕学法指导和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具体设计了丰富多彩的“预习”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利用教材的“预习”来组织预习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纵观教材中的“预习”,其一大特性是具有可操作性,有划重点句、划疑难句、做笔记、圈词语、想内容等多种形式的操作。这些可操作的要求都渗透着学法的指导,但学生不易独立地概括发现和自觉习得,需要教师在强化的改进操作的过程中将学法凸现并完善之后才能让学生获得。操作的强化和改进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使操作有具体的步骤;二是操作要可以检测。
  二、注重情境创设,激发主动参与意识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启迪智慧、以及陶冶情感、增进审美力等多种功能,小学语文包含了促进儿童发展的诸多因素。“只有当教学走在儿童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情感带入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唤醒学生潜在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方面充分发展。
  首先,要根据教材重点、难点、特点去设计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心理。其次,创设的情境应是整体的、连续的、有效的,从而强化学习动机。再次,充分利用情境,凭借所创设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调动学生质疑,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也即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地学习。那么,从何思起?怎样思呢?
  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本身的思维训练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布疑置难、询疑问难,释疑解难,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字词的音、形、义方面存疑;从课题之处存疑;从重点之处存疑;从句子的表达形式存疑;从文章的内容存疑;从矛盾之中存疑;从联系之处存疑;结合课后思考题存疑;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标点符号、写作手法,甚至是作者的写作观点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契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
  四、提倡多读感语,进行自主阅读获取
  叶老指出:“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由此可见,读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读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掌握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主地进行阅读。
  五、组织讨论交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内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1、合作方式要注意及时调整 。
  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有时又会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教师及时、适当地给予指导,灵活调整学生的合作方式。一次,我在让学生分组表演《陶罐与铁罐》时,发现有两组同学始终在那儿互相埋怨,合作得不愉快。经了解,一组同学中有两名同学都想演铁罐,都互不相让;而另一组同学中又埋怨那个扮演铁罐的同学不能表现铁罐的傲慢无礼。于是,我迅速将两组同学进行了重组合,结果,两组同学都表现得非常投入、认真,合作得非常成功。因此,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等待、观望,而是深入到各个小组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并在必要时给予合理的指导,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环节的教学。   3、灵活组织分层学习 。
  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不同,阅读能力参差不齐,如何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使各种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可以采用分层学习法。如教学“鲸有多大”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的4号同学用数字来说明,3号同学通过对比来说明,2号同学另举两例分别用上“数字说明法”和“对比说明法”,1号同学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针对各小组中不同层次同学的情况,由易到难,让他们既了解说明事物的几种方法,又认识到这样写的好处。这样,差、中、优三类学生尽其所能,各有收获。由于四人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而且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重视激励评价,树立坚定学习信心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特别是对于后进生在学习上的障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充满温情,但决不是越俎代庖。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障碍时,教师及时地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满意的微笑,让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应如何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呢?
  1、要真实表达,不夸大其辞。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要科学、客观、真实,不能言过其实。对学生的评价,只有三四分好的,不能说成七八分好,更不能说成十全十美,不然被评价者会认为老师是在讽刺他。如,学生字写得不好,老师可以这样说:“字写得完全正确,如果再写工整、美观一点就更好了。”这样的语言,既起到了点拨引导的作用,又在真实评价的基础上尊重了学生。
  2、要真心欣赏,不应付了事。当学生得到老师的欣赏与肯定后,他会充满自信,自我激励,平稳地成长,健康地发展。如学生读书读得好时,教师真心地说:“读得真美,老师简直都被陶醉了。”当学生有了进步时说:“你努力了,这是最大的进步,老师为你感到骄傲。”当学生回答问题出色时说:“你回答得真精彩!真是一个才思敏捷的孩子,老师真佩服你。”这样的评价语言,可以激励学生勤于动脑,勇于创新,对学生的影响会很深刻,甚至终身难忘。
  3、要真诚宽容,不能急功近利。不苛求孩子完美,能包容学生的不完美,给他们反省自新的机会。当学生回答出错时,老师会说:“没关系,再好好想想,你一定会行的。”如果学生回答问题离题万里时,老师可以这样说:“如果我是你,我可能会这样思考……”或说“其实,你很能干,比老师小时候聪明多了,只不过这道题的思路应该是这样……”当学生感受到这份真挚的爱心时,这份爱自然会化作内驱力,督促学生向着教育目标努力。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诚心诚意地把学生置于教育的主体地位,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看作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以此激起创造性地采用各种教育教学的措施和方法,自觉地上好每一堂课,就一定会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过程中不但学会而且会学,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其他文献
当班主任难,当一个好班主任更难!既要培养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要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后者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在班主任工作中铸造学生健全人格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尊重学生人格,并严格要求  中国教育家魏书生曾说:“人心与人心之间,就象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你对着对方心灵的大山呼唤:我尊重你。那么,对方心灵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
期刊
“学生问题”是指缺点和问题较多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每届每班都有。“学生问题”它是一种弱势群体,他们基础差、底子薄、且有贪玩、懒惰。转变这些学生,是教师头疼的问题。它像一条难逾越的鸿沟挡在我们的面前。如今的教育改革中,要求我们“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不能只注重优秀的学生”。就如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甜蜜,果的事业珍贵,但离不开平凡的叶,因叶也撑着祖国的未来,虽说不具备金钱的富有,但要其来充
期刊
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所著《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的重要论断”。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点是在电脑的控制下,将文字、声音、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综合在一起,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人机交互处理能力,实现信息的沟通。信息高速公路和www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使更多媒体技术如虎添翼。其实,多媒体的沟通方式是人类最基本的沟通方式,因为自人类诞生之目起,他们就已经开始在利用多媒体形式(如
期刊
【摘要】《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描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种蕴含丰富的学科,它不但拥有特殊的科学性,而且能够诠释出特别独有的文化。数学这一双重特性决定了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多元化的学科。初中数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锻炼,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和素质的培养。因此,新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努力教导学生在投入数学活动的过程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中明确要求“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同时要求“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另外还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应该说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教育方针、政策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已做到了极致。这些
期刊
作文与阅读教学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很多学生怕上作文课,作文错别字多,词汇贫乏,言不及义。特别是初中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的制约,概括意思往往呈现内容繁杂、过多描述、长篇累赘的毛病,时间花费长,可收效不大,教学任务显得十分艰巨。根据笔者多年教学,总结如下几点:  一、写作方面  1、农村学生对生活缺乏观察、感受和体验,写作兴趣不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
期刊
会听英语,会说英语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发展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众所周知,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相辅相成,其中,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若要实现高效输出,必须要有大量、有效地输入作保证。而且听力不是孤立的能力,它和说、阅读、写作、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以下是我改进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一些尝试。  一、“以人为本”,激发和培养学生“听”英语的兴趣  1、激发学生的交际情感。培养“听”的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日益崛起,信息技术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手段在基础教育中被广泛的利用和开发,正逐步走入了中学英语课堂,它让学生目观其行,耳闻其声,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使教学直观形象化,多元立体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也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并在此基础上,大大促进了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  【关键字】 现代信息技术;初
期刊
我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已有十几年了,在这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与一些优秀老师的交流,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一些感悟和体会。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引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情境。情景教学,贵在得法,所以我认为在情境设置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目的。教师必须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的目的——要为教学服务。如果是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就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而且要非
期刊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地位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如果把英语比做一幢摩天大楼的话,那么语法知识是架起大楼的钢筋,词汇就是拼成大楼的一块块砖瓦。 若没有一砖一瓦的积累堆砌,没有扎扎实实的根基,想盖高楼也只能是海市蜃楼。所以,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要学好英语,掌握大量的词汇是关键。所以,我们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力争为学生找到一条掌握词汇的捷径。  可是最初使我真正意识到单词的教学方法必须要改革的却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