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精彩我们的课堂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otd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我的课堂上,除非是诗歌、文言文或者较短的文章,其余的课文通通是自己快速默读。并且,即使课堂上有读书声,也仅限于开始讲课时,后面便一味的分析课文,不再有读书声。
  但听了名师们一堂堂异彩纷呈的课,我发现了共通之处,那就是课堂上书声琅琅。于永正老师在“咬文嚼字”中有效朗读,孙双金老师抓住课文关键引导学生体悟式朗读,王崧舟老师设计了学生通读全文、自读感悟、品读文眼等多种读书方式,读出了节奏感、读出了内在的感情、读出了味道。徐梅枝则坚持“以读为本”,于读中感悟,读中入情。由此看来,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必须是书声琅琅,只有反复地诵读,学生才能更好地体悟作品的情感和思想,才能从语音、词汇、语法等不同角度综合地体悟语言运用的规律和奥妙。
  反思我的课堂,正因为读得少,读得不深,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没有理解,就开始解读文本,就开始赏析课文,就开始分析情节,所以出现这些现象:1、唱读成风,不会停顿。2、读得不顺口,结结巴巴。3、有口无声,不会感悟。总是我一人唱独角戏,学生一问三不知,没有想象中的热闹,没有预设中的精彩。而我往往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埋怨学生不思考,不配合,抱怨学生素质差。
  如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让课堂书声琅琅,成为我们语文教师要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复小结,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经验: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热爱读书。
  1、加强范读,示范启发
  朗读是“口耳之学”,朗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口授耳听”。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教师高水平的范读不仅可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更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范读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并引发共鸣。如果再配上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将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寓于其中,那就是范读的更高境界了。因此,教师的示范朗读极其重要,有着其他范读(如录音示范等)不可替代的更大优势。教师要运用范读课文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更好地朗读课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以聲传情,激发兴趣,增加能力。教师精彩的范读,以声传情,形神兼备,不仅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感情,还能使学生受到教师所读文章情感的感染,从而与教师、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就会表现出一种情绪上冲动,产生一种一读为快的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化解学生在朗读中遇到的困难和疑点以及朗读技巧、方法的掌握,如使用好普通话、语调的抑扬顿挫、逻辑重音的突出、节奏的快慢、读书姿势、习惯等。学生在初读与教师范读后的再读中逐步提高了自身的朗读能力。相对而言,对于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培养和增强,教师的范读更为重要。
  (2)以声传情,辅助理解,培养语感。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把教材的语言文子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在形象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再次置身于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课文的思想意义形象化地渗入了学生的心灵,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中低年级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较低,对课文的理解有困难,教师的范读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为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范读的优势,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对课文反复朗读、体会,做到了然于心,这样方能作好“示范启发”。
  2、逐句领读,培养语感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如果教师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自然然地受到熏陶,且能不断地提高读书的兴趣。当老师声情并茂地读完一篇比较难读的文章后,学生早已跃跃欲试了,这时可采用逐句领读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通过领读,就可以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了解重音的确定、停顿的时机、节奏的掌握、语气的舒缓、感情的处理等,只需“转轴拨弦三两声”,便已“未成曲调先有情”了。这种“授之以法”的形象直观的朗读指导,更能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学生通过长期的耳听、口读、心会的训练,能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今后即使遇到一些陌生的文章,他们也能试着借助自己学过的朗读方法来把文章读正确,读出感情。
  3、倡导朗读形式的多样化
  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要能把握纷繁多样的朗读形式,明确其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朗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如按朗读声音大小的不同,可以分为轻声读和大声读;如按朗读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体读、小组读和全体读;如按师生朗读合作的不同,可以分为引读、轮读、分角色读等;如把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的手段,又可形成感知性的读、理解性的读、表达性的读、想象性的读、品味性的读、积累性的读……而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又都各有不同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文本体裁、内容的不同,根据课堂上学生思维状态和训练要求的不同,精心安排朗读训练,科学合理地选择每一教学环节上朗读的不同形式,做到形式多样、灵活、合理运用。
  4、创设情境,读出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并且对某篇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范读、领读和齐读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孩子们个人的感情表达,不能满足他们的表现需要。这时,学生们渴望根据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通过朗读时富有个性的语气、感情处理来表达各自对文章的体会和见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例如浅显易懂,利于抒发感情的课文,可指导学生自由体味,自由朗读,读后适当开展“向老师的范读挑战”活动。评比时不必以教师的范读作为唯一标准,只要学生感情处理恰当就可算挑战成功,给予适当鼓励。像《我们爱你啊,中国》这些文字优美、富有文采,能唤起人们美感和激情的文章,可让学生配乐诵读,让他们伴着音乐的旋律,读出自己的感受;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可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出人物不同的感情……有效的朗读指导隐而无痕,润物无声,就像春雨点点,沁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脉搏,读出文本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情感,读得情意浓浓,读得眉开眼笑,读得兴高采烈,读得热泪盈眶,读得潸然泪下。“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语)。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文之神气”。也就是朗读《望庐山瀑布》,我就是李白……我的语文课堂,因学生流光溢彩的朗读而精彩!
  5、注重朗读的阳光评价
  评价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也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在朗读训练中,教师生动简明、赏识激励的阳光评价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学智慧的全面展示,更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这种评价可以不断调节朗读训练的动态过程,使其向预备的教学目标靠近,而且能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我们只有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并反思,优化自己的朗读指导,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进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达到“书味在胸中”的境界,那么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必将因朗读而精彩!
其他文献
摘要: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及地位做出了新的认定,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我们在兴奋之余,不能不重新审视和思考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理念 审视思考  一、如何看待语文教学  1.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是“人”和“人的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把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定位于“人”和“人的发展”上,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
期刊
摘要:教师的指导固然重要,但学生不在读书实践中练习,就根本无法形成“自能读书”的能力。“自能读书”是学生在教师的提示和指点下,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实行阅读理解的自悟,从而掌握一定的学法,在自我劳动实践中悟出的结论、学到的方法、形成的技能则是最为管用的。  关键词:自能读书 阅读语文  任何能力的养成,都离不开反复的历练。阅读能力是调节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心智技能的能力,自然更需要反复历练。教师的指导固
期刊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训练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习到教材中的精华,为我所用,不断发展我们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进行语文
期刊
摘要:农村小学英语开课范围小, 师资紧缺,课时安排不合理, 教学评价机制不恰当,基本上是走形式居多,随意性较强,质量普遍不高。  关键词:农村 英语教学 现状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1、师资紧缺且教师综合素质低  首先,农村小学师资紧缺,教学任务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任教科目多,整体任务重;二是任教年级交叉,班级多,内容杂。在接受调查的老师中,72%的除了教其他课程外,还兼教2个班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之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发展上存在很大差异,承认差异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改变传统的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放在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必然要求培养学生数
期刊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强调教学中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形成技能;同时它又重视教师的教学指导,尤其当学生面对学科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界定不良的问题时,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方法、步骤、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研究性学习  现代
期刊
摘要:知识信息的激增使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育教学平台为重要课题进行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能力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英语教学计算机辅助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巨变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或正发生着一场革命。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演播式教学正向网络化教学发展。网络,更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力量,为语文教学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以多媒体网络为支撑,使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利用网络资源,创新语文教
期刊
摘要:博物馆是构成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资源,推动旅游业和博物馆良好结合,一方面可以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优势,有效促进地区旅游业良好发展,博物馆收藏的是记忆,传承的是文明,是人民大众欢乐的家园,与旅游活动嫁接起来,一定会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 旅游 健康发展  旅游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人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
期刊
摘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人对客观与现实的态度的体验。它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所以我认为历史教学首先应该关注情感。教学缺失了“情”,便丢掉了感染力,失去了吸引力。  关键词:情感教学 打开学生 心灵钥匙  《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画卷波澜壮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