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浅析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强调培养高中生的综合素养,而历史素养是高中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采用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教学方法,增强历史课堂的灵活性、实用性和层次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历史自主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历史教学在传承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爱国情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规范、合理的授课方法是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紧扣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实用性强、代表性高的历史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分析历史、总结历史,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投身历史学习”的意识。
  一、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内容单一,课堂气氛沉闷。
  高中历史学科知识点众多、知识结构庞大,因此在应试教育下,很多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容量,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授课方式来开展教学。这种授课方式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分析、总结的时间少之又少,学生通常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忆枯燥的历史知识。这种枯燥、单调的课堂教学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严重制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此外,学生长期处于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是无法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即使教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也会无所适从。
  2 忽视个体差异。
  陶行知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这叫“因材施教”。因此,在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研究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灵活、新颖的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兼顾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然而,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很多历史教师为了保持课堂教学的一致性,采用“一刀切”的授课方式来开展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一刀切”的历史课堂授课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措施
  1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内容丰富、结构完善、层次分明的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时,教师应立足于教材,选取贴近生活的历史素材,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可观、可想、可操作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历史学习情境,从而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例如,在教学“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事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课下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这种让学生参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授课方式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探索历史的热情,还能提高学生的历史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重温历史情境,延伸和拓展历史课堂。
  2 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赞科夫曾经说过: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由此可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心理和学习状态等方面入手,全面、细致了解学生,开展层次性、梯度化的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记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理解知识难点;引导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解答发散性强、灵活度大、总结性强的历史习题。这种层次分明、梯度明显的历史教学不仅能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一对一帮扶小组”,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让学生在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氛围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水平。
  总之,为了切实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应充分研究教学大纲,立足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层次性和实用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历史、分析历史、总结历史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历史自主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第一目“面对经济全球化”。  【教学目标】  通过“170年的时光穿梭”,使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辩证、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面对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使学生树立起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开放观念。  【教学重点】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态度。  【教学
期刊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些教师习惯采取主动灌输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使课堂教学目标不能顺利达成。课标要求应將自主学习模式应用到高中政治教学中,以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一、自主学习模式探讨  对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一方面,教师可以把课堂讲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以便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基础教育,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而课程又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结合“十年课改”和当前课改情况,反思基础教育课程改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教学内容,依据本课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来设置一定案例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讨论、辩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
高职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如何科学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当前的重要问题。文章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性强、激励机制的教学能力评价指
采用SCR连铸连轧法制备Cu-Sn接触线,通过金相分析、高分辨透射电镜以及对线坯、成品的力学、电学性能测试,探讨生产工艺的优越性及第二相Sn对Cu—Sn合金接触线组织、性能的影响
如今的高中历史教学需要作出许多改变才能满足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对此,本人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研究学生,转变教学观念,作出以下改变和调整,请各位同行指正。  一、注重分析教材和学情  在开展教学前,教师必须精心备课、了解学情,做到胸有成竹,这样才能把一堂课上成精品课、高效课。比如,在讲解“辛亥革命”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清楚地了解,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新生,他们大多保留初中生那种比较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