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唐代,我国与他国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西域玉石之路也较为畅通。唐代玉器一般都使用青白玉或田白玉为主要材质,其余材质也有,如琥珀、玛瑙等,但不常见,主要的玉器有玉簪、玉梳、玉带、玉镯等。玉器制作材料大多都是从西域进口,并非国内。唐代玉器无论是材质还是器形、纹饰等,都有别具一格的特点。同时,玉器中还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有西域文化、佛教文化、工艺文化等。本文对唐代玉器的特点与文化展开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唐代玉器;特点;文化
中图分类号:J3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8-0-02
0 引言
唐代一共经历了两百多年,其和平昌盛给文化、经济的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前提下,唐代玉器发展十分可观,且形式多种多样。在加强与西域间的文化交流后,唐代玉匠借鉴了西域雕塑、绘画等工艺,打造出了形式多样且具备时代特征的玉器,也为之后的玉器及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许多唐代玉器流入现代社会,并被赋予了附加价值,再加上唐代玉器的材质、纹饰等特殊特征,使其深受现代人青睐。同时,从唐代玉器中还流露出唐代盛世文化、气息,令人充满向往之情。
1 唐代玉器的历史发展
1.1 玉簪
唐代时期的经济从复苏逐渐变得昌盛,与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为玉器的发展与制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唐代玉器的材料和秦汉时期有相似之处,其他许多方面都有所创新,在延续经典的同时又注入了新鲜血液。从唐代玉器的外观形式上来看,基本上都是全新的,有的玉器虽然名称相同,但形式千变万化,玉器大多具有实用性,人们会将其作为装饰佩戴在身上,如玉镯、玉簪、玉梳等[1]。虽然玉簪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在进入唐代后,又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玉簪形式,即簪头材质为玉、簪身则是金银材质的复古簪,这种玉簪有非常久远的历史。
1.2 玉梳
玉梳最初出现在商朝。该时期的玉梳形式普遍为长方形或者圆首圭形,到唐代,这些形式得到创新,大多呈现出宽长半月形。和商朝时期的玉梳相比,该形式玉梳的齿牙加宽、长度变短,使用起来更加便捷。玉梳的背部最能体现唐代特色。通常,玉梳的背部都是半月形,厚度较薄,两侧则使用浮雕法进行雕刻,可以雕刻出不同的纹饰,满足消费者所需。唐代玉梳的背部风格形式和其他朝代有较大差异,在该时期玉梳属于比较“洋气”的实用玉器,在大户人家比较常见。
1.3 玉带
在唐代玉带得到了广泛使用,二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使用玉带。为了区分官员的官阶品位,会对玉带上的纹饰、带板件数等进行差异设计,可以从官员佩戴的玉带看出其官阶品位以及文武任职。比如皇帝的玉带纹饰为龙,带板件数是最多的,足以证明其优越性和地位。
1.4 玉镯
玉镯最初也出现在新石器时期,在商周时期,手镯款式比较多样,但从整体上来看,该时期的手镯和新石器时代并没有太大区别。而在进入唐代后,由于受西方国家影响,玉镯的款式与花色更丰富。很多女性都会将玉镯戴在手腕上作为装饰,这在一些绘画作品中有所体现。而在朝代发展的过程中,玉镯的外观渐渐发生改变,最早的玉镯整体是平面的,也没有设计任何纹路,其横断面更像一个圆,这种玉镯的优点在于外表比较大气,缺点则在于需要的制作材料较多[2]。因此,为了改变该缺点,就将玉镯变为扁嘴型,在玉镯内部打磨出弧度,不仅用量更少,戴起来也更舒服,更受女性喜爱。
2 唐代玉器的主要特点
2.1 纹饰特点
唐代制作玉器时使用最广泛的纹饰就是花卉纹,甚至比绘画兴起时间还要早。可以把花卉纹分成两种,即造形、装饰。造形玉器和金银器皿有相似之处,如玉杯、玉盒等,玉匠会根据材质特征等进行制作。相比之下,从外观来看,装饰玉器更稳重,轮廓大多为弧形,这是装饰玉最突出的外形特点。除了花卉纹以外,云纹、动物纹、植物纹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其中,动物纹主要包含凤、马、鸟、孔雀、鹿等。例如玉杯杯柄会使用动物纹和花鸟相結合的方式,具有美观性,有比较明显的唐代特色。植物纹主要包含石榴、蔓草、葡萄等。植物纹有时会单独出现在玉器上,有时又会和其他纹饰结合出现。唐代玉器中植物纹的出现,为之后玉器纹饰创新提供了更加独特的思路。云纹的形状和云朵相似,可将其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云头与“品”字形相似的云纹。该类云纹的云头比较光滑,中间有部分凸起,呈现出梯字形,在整体上刻有阴刻线。另一类是多齿骨朵云,该类云纹的云头更偏向于“凸”字形,尾部有延伸性云尾,云头的边沿则呈现出波齿状。相对而言,唐代玉器上的纹饰丰富了许多,题材也变得多元化。在诸多纹饰中,龙凤纹与汉朝时期纹饰相比变化程度最大,唐代玉器完全脱离了思想束缚,对纹饰重新进行了构思[3]。纹饰作为玉器的重要点缀,其样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玉器的整体美观度,而唐代玉器在脱离汉代纹饰设计理念的前提下加以创新,从而打开了唐代玉器纹饰设计的新局面。
2.2 器形特点
唐代的玉器器型通常以实用器具为主要形状,和汉朝的玉器相比,在礼仪用器方面的使用有所削减。唐代的玉器更偏向于实用主义,因此制作出了许多实用性较强的玉器皿与装饰品。玉器皿主要有单柄杯、长杯、碗等,装饰品主要包含玉簪、玉梳、玉镯、玉佩等。这一时期的玉佩在汉朝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衍生出了头部装饰玉步摇。与此同时,玉匠还制作出了佛教玉器,如玉飞天、新器形玉带板等。其中,从外形上来看,玉飞天中的图案长裙飘飘,将祥云托起,有时也会呈现出手持莲花状,线条虽比较粗犷,但刀法十分简洁,给人一种神采飞扬之感。玉飞天的材质全是白玉,为玉匠雕刻而成,可以充分体现圣洁高雅的艺术。玉带板在唐代属于高等级玉器,又可将其称为玉带跨,是指镶嵌在腰带上的装饰品,可以显示个人身份地位,与玉带作用相似,在制作时会使用几十块扁平玉板相结合。玉带板的外形通常都是扁平状,两侧的设计各不相同,一侧会制作纹饰,而另一侧则会设计穿系孔,玉带板常见形状有长方形、圭形、正方形等。 2.3 雕刻手法特点
唐代玉器的雕刻手法借鉴了西域手法,大多使用圆雕、镂雕等工艺雕刻,会通过阴刻线来凸显细部。在雕刻人物时也会使用阴刻线来突出人物的浮雕感,而在刻画人物身体部位时,会采用平行短阴线来区分阴阳面。从中足以体现唐代玉器雕刻中阴刻线的运用巧妙之处。比如我国西安出土的白玉头饰就是采用阴刻线代表鸳鸯羽毛,头饰上的花草植物则用短阴线来刻画[4]。而在使用阴刻线雕刻动物某个部位的特征或形状时,玉匠一般会使用细而密集的阴刻线,例如动物毛发。但不管是使用细线还是粗线雕刻,玉匠的刀法都无可挑剔,最终雕刻出来的动物栩栩如生,甚至还可以从玉器中看出动物的肌肉线条,给人一种真实感。
2.4 材质特点
自从拓展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唐代玉器的材质主要以青白玉、和田玉为核心。唐代开始大量进口西域的青白玉、和田玉等,虽然玛瑙、水晶等也有应用于玉器制作中,但使用率完全不及青白玉与和田玉。除了玉器本身的材质以外,为了提高吸引力,玉匠还会在玉器上制作装饰品,装饰品的材质则主要为金和玉,其色泽相互弥补,结合在一起十分美观,能增添玉器色彩。
3 唐代玉器的文化内涵
3.1 西域文化
唐代玉器体现出浓厚的西域文化。西域文化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唐代与西域间的交流逐渐频繁,给文化渗透提供了契机,双方在互动与交流时自然会体现自身文化;另一方面,唐代玉器在制作上借鉴了西域工艺方法,使得唐代玉器更具西域风采。正是新艺术风格的融入赋予了唐代玉器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西安出土的白玉镶金牌饰品中流露出的阿拉伯民族文化,尤其是在饰品的纹饰上,独具阿拉伯民族特色。除此之外,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西安出土了一款唐代玉器——玛瑙羚羊首杯,从该玉器上可以看出波斯和欧洲等多国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在动物外形上最能凸显西方文化艺术特征。西方国家擅长使用动物造型制定器皿,这一点在流入我国后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唐代玉器中可以体现西域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唐代玉器缺乏本土文化特色,这恰好为唐代玉器的流传与发展做好了铺垫,使其不管经过多少个时代都可以深受中外青睐[5]。
3.2 佛教文化
从唐代玉器中还可以看到佛教文化,且佛教文化和中國文化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将其融入我国文化,可以明确体现唐代的盛世光景与玉器的别具一格。我国很多人都推崇和信仰佛教,其更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支柱。而在唐代所生产的玉器中也包含一些佛教玉器,这是唐代玉器不可缺少的部分,比如上文提到的玉飞天,其文化与审美都能间接反映积极向上的社会景象。当把佛教文化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后,又形成了唐代玉器专属风格,可以称之为玉器艺术的巅峰。与此同时,从唐代玉器中能间接反映出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而这也是当代社会我国文化所提倡的,因此从唐代玉器中可以明确看出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大面积融合。
3.3 工艺文化
自从唐代玉器得到制作与发展,就为我国玉器雕刻以及玉文化创新打下了固定根基。除了可以体现西域文化与佛教文化之外,还可以从唐代玉器中看出工艺文化。比如金镶玉作为唐代玉器的代表之一,其制作工艺发展至今已经得到了重现,在北京奥运会的奖牌上有所融入。在北京奥运会的奖牌设计中就结合了唐代玉器金镶玉的设计工艺,使用金属制作奖牌中心位置的徽,四周则全部制作为玉璧,主要含义为天地四方,用来体现奥运健儿们的集体、团结、奥运精神[6]。站在唐代玉器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极大的突破与进步,北京奥运会在国内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参与度,融入唐代玉器的设计工艺,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传承和弘扬唐代玉器。同时,从上述分析可看出,唐代时期的玉器制作已经改变了前几个朝代玉器制作方式,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同时还融入了浪漫主义色彩。虽然当代人无法真实地感受唐代生活,但却可以从唐代玉器中感受唐代的生活、作风、时代风貌。
4 唐代玉器的工艺鉴赏
唐代的玉器无论是纹饰、器形,还是雕刻手法与材质,都有独有的特征,但这些都是建立在原本基础上形成的。随着一个朝代的覆灭与另一个朝代的到来,人们的思想都会有所转变,汉代的玉器制作工艺早已消失,而逐渐发展为写实性与实用性,从这可以看出唐代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时代。并且,古纹、螭纹等基本上消失不见,衍生出动物纹、连珠纹、云纹等纹饰。在唐代玉器的纹饰上,基本上都是取材于实际生活。例如玉匠可能看到树上的鸟、草地上的花就会突发奇想将其添加到玉器上,而这在其他朝代很难实现。因为和他国来往密切,在流出本土文化的同时,也会吸收外来文化,这就为唐代玉器的制作注入了新鲜血液,玉器制作工艺得到创新、丰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5 结语
唐代玉器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玉簪、玉梳、玉带及玉镯等。唐代玉器的纹饰、器形、雕刻手法以及材质等都独具特点。在加强与他国间的交流后,唐代玉器逐渐增添了他国文化内涵,如阿拉伯民族、波斯。同时,还可以从唐代玉器中看出佛教文化与工艺文化。从唐代玉器的特点和文化中可以明确看出,一些玉器的制作受到了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这和唐代的开放性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这也对唐代玉器的发展与流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菊,刘珺,李青会.唐幽州节度使刘济墓出土玉器加工工艺初探[J].人类文化遗产保护,2019(01):68-74.
[2] 毕远辉.古有丝绸之路今有一带一路——鉴赏一件唐代玉胡人有感[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3):28-29.
[3] 冯珺.唐代《破阵乐》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功能研究[J].四川戏剧,2019(08):131-134.
[4] 王希辉,莫代山.武陵走廊散杂居民族的文化特征与研究价值述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05):38-45.
[5] 李德兴.龙泉青瓷非遗文化研究及艺术装饰特点创新[J].参花(下),2020(11):108-109.
[6] 季芳,孟壮壮.弥补文化研究断层,再现古代唯美灵魂——评刘显波教授专著《唐代家具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9(03):118-122.
作者简介:李凯(1994—),男,江苏镇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品鉴藏与市场。
关键词:唐代玉器;特点;文化
中图分类号:J3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8-0-02
0 引言
唐代一共经历了两百多年,其和平昌盛给文化、经济的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前提下,唐代玉器发展十分可观,且形式多种多样。在加强与西域间的文化交流后,唐代玉匠借鉴了西域雕塑、绘画等工艺,打造出了形式多样且具备时代特征的玉器,也为之后的玉器及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许多唐代玉器流入现代社会,并被赋予了附加价值,再加上唐代玉器的材质、纹饰等特殊特征,使其深受现代人青睐。同时,从唐代玉器中还流露出唐代盛世文化、气息,令人充满向往之情。
1 唐代玉器的历史发展
1.1 玉簪
唐代时期的经济从复苏逐渐变得昌盛,与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为玉器的发展与制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唐代玉器的材料和秦汉时期有相似之处,其他许多方面都有所创新,在延续经典的同时又注入了新鲜血液。从唐代玉器的外观形式上来看,基本上都是全新的,有的玉器虽然名称相同,但形式千变万化,玉器大多具有实用性,人们会将其作为装饰佩戴在身上,如玉镯、玉簪、玉梳等[1]。虽然玉簪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在进入唐代后,又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玉簪形式,即簪头材质为玉、簪身则是金银材质的复古簪,这种玉簪有非常久远的历史。
1.2 玉梳
玉梳最初出现在商朝。该时期的玉梳形式普遍为长方形或者圆首圭形,到唐代,这些形式得到创新,大多呈现出宽长半月形。和商朝时期的玉梳相比,该形式玉梳的齿牙加宽、长度变短,使用起来更加便捷。玉梳的背部最能体现唐代特色。通常,玉梳的背部都是半月形,厚度较薄,两侧则使用浮雕法进行雕刻,可以雕刻出不同的纹饰,满足消费者所需。唐代玉梳的背部风格形式和其他朝代有较大差异,在该时期玉梳属于比较“洋气”的实用玉器,在大户人家比较常见。
1.3 玉带
在唐代玉带得到了广泛使用,二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使用玉带。为了区分官员的官阶品位,会对玉带上的纹饰、带板件数等进行差异设计,可以从官员佩戴的玉带看出其官阶品位以及文武任职。比如皇帝的玉带纹饰为龙,带板件数是最多的,足以证明其优越性和地位。
1.4 玉镯
玉镯最初也出现在新石器时期,在商周时期,手镯款式比较多样,但从整体上来看,该时期的手镯和新石器时代并没有太大区别。而在进入唐代后,由于受西方国家影响,玉镯的款式与花色更丰富。很多女性都会将玉镯戴在手腕上作为装饰,这在一些绘画作品中有所体现。而在朝代发展的过程中,玉镯的外观渐渐发生改变,最早的玉镯整体是平面的,也没有设计任何纹路,其横断面更像一个圆,这种玉镯的优点在于外表比较大气,缺点则在于需要的制作材料较多[2]。因此,为了改变该缺点,就将玉镯变为扁嘴型,在玉镯内部打磨出弧度,不仅用量更少,戴起来也更舒服,更受女性喜爱。
2 唐代玉器的主要特点
2.1 纹饰特点
唐代制作玉器时使用最广泛的纹饰就是花卉纹,甚至比绘画兴起时间还要早。可以把花卉纹分成两种,即造形、装饰。造形玉器和金银器皿有相似之处,如玉杯、玉盒等,玉匠会根据材质特征等进行制作。相比之下,从外观来看,装饰玉器更稳重,轮廓大多为弧形,这是装饰玉最突出的外形特点。除了花卉纹以外,云纹、动物纹、植物纹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其中,动物纹主要包含凤、马、鸟、孔雀、鹿等。例如玉杯杯柄会使用动物纹和花鸟相結合的方式,具有美观性,有比较明显的唐代特色。植物纹主要包含石榴、蔓草、葡萄等。植物纹有时会单独出现在玉器上,有时又会和其他纹饰结合出现。唐代玉器中植物纹的出现,为之后玉器纹饰创新提供了更加独特的思路。云纹的形状和云朵相似,可将其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云头与“品”字形相似的云纹。该类云纹的云头比较光滑,中间有部分凸起,呈现出梯字形,在整体上刻有阴刻线。另一类是多齿骨朵云,该类云纹的云头更偏向于“凸”字形,尾部有延伸性云尾,云头的边沿则呈现出波齿状。相对而言,唐代玉器上的纹饰丰富了许多,题材也变得多元化。在诸多纹饰中,龙凤纹与汉朝时期纹饰相比变化程度最大,唐代玉器完全脱离了思想束缚,对纹饰重新进行了构思[3]。纹饰作为玉器的重要点缀,其样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玉器的整体美观度,而唐代玉器在脱离汉代纹饰设计理念的前提下加以创新,从而打开了唐代玉器纹饰设计的新局面。
2.2 器形特点
唐代的玉器器型通常以实用器具为主要形状,和汉朝的玉器相比,在礼仪用器方面的使用有所削减。唐代的玉器更偏向于实用主义,因此制作出了许多实用性较强的玉器皿与装饰品。玉器皿主要有单柄杯、长杯、碗等,装饰品主要包含玉簪、玉梳、玉镯、玉佩等。这一时期的玉佩在汉朝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衍生出了头部装饰玉步摇。与此同时,玉匠还制作出了佛教玉器,如玉飞天、新器形玉带板等。其中,从外形上来看,玉飞天中的图案长裙飘飘,将祥云托起,有时也会呈现出手持莲花状,线条虽比较粗犷,但刀法十分简洁,给人一种神采飞扬之感。玉飞天的材质全是白玉,为玉匠雕刻而成,可以充分体现圣洁高雅的艺术。玉带板在唐代属于高等级玉器,又可将其称为玉带跨,是指镶嵌在腰带上的装饰品,可以显示个人身份地位,与玉带作用相似,在制作时会使用几十块扁平玉板相结合。玉带板的外形通常都是扁平状,两侧的设计各不相同,一侧会制作纹饰,而另一侧则会设计穿系孔,玉带板常见形状有长方形、圭形、正方形等。 2.3 雕刻手法特点
唐代玉器的雕刻手法借鉴了西域手法,大多使用圆雕、镂雕等工艺雕刻,会通过阴刻线来凸显细部。在雕刻人物时也会使用阴刻线来突出人物的浮雕感,而在刻画人物身体部位时,会采用平行短阴线来区分阴阳面。从中足以体现唐代玉器雕刻中阴刻线的运用巧妙之处。比如我国西安出土的白玉头饰就是采用阴刻线代表鸳鸯羽毛,头饰上的花草植物则用短阴线来刻画[4]。而在使用阴刻线雕刻动物某个部位的特征或形状时,玉匠一般会使用细而密集的阴刻线,例如动物毛发。但不管是使用细线还是粗线雕刻,玉匠的刀法都无可挑剔,最终雕刻出来的动物栩栩如生,甚至还可以从玉器中看出动物的肌肉线条,给人一种真实感。
2.4 材质特点
自从拓展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唐代玉器的材质主要以青白玉、和田玉为核心。唐代开始大量进口西域的青白玉、和田玉等,虽然玛瑙、水晶等也有应用于玉器制作中,但使用率完全不及青白玉与和田玉。除了玉器本身的材质以外,为了提高吸引力,玉匠还会在玉器上制作装饰品,装饰品的材质则主要为金和玉,其色泽相互弥补,结合在一起十分美观,能增添玉器色彩。
3 唐代玉器的文化内涵
3.1 西域文化
唐代玉器体现出浓厚的西域文化。西域文化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唐代与西域间的交流逐渐频繁,给文化渗透提供了契机,双方在互动与交流时自然会体现自身文化;另一方面,唐代玉器在制作上借鉴了西域工艺方法,使得唐代玉器更具西域风采。正是新艺术风格的融入赋予了唐代玉器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西安出土的白玉镶金牌饰品中流露出的阿拉伯民族文化,尤其是在饰品的纹饰上,独具阿拉伯民族特色。除此之外,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西安出土了一款唐代玉器——玛瑙羚羊首杯,从该玉器上可以看出波斯和欧洲等多国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在动物外形上最能凸显西方文化艺术特征。西方国家擅长使用动物造型制定器皿,这一点在流入我国后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唐代玉器中可以体现西域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唐代玉器缺乏本土文化特色,这恰好为唐代玉器的流传与发展做好了铺垫,使其不管经过多少个时代都可以深受中外青睐[5]。
3.2 佛教文化
从唐代玉器中还可以看到佛教文化,且佛教文化和中國文化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将其融入我国文化,可以明确体现唐代的盛世光景与玉器的别具一格。我国很多人都推崇和信仰佛教,其更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支柱。而在唐代所生产的玉器中也包含一些佛教玉器,这是唐代玉器不可缺少的部分,比如上文提到的玉飞天,其文化与审美都能间接反映积极向上的社会景象。当把佛教文化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后,又形成了唐代玉器专属风格,可以称之为玉器艺术的巅峰。与此同时,从唐代玉器中能间接反映出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而这也是当代社会我国文化所提倡的,因此从唐代玉器中可以明确看出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大面积融合。
3.3 工艺文化
自从唐代玉器得到制作与发展,就为我国玉器雕刻以及玉文化创新打下了固定根基。除了可以体现西域文化与佛教文化之外,还可以从唐代玉器中看出工艺文化。比如金镶玉作为唐代玉器的代表之一,其制作工艺发展至今已经得到了重现,在北京奥运会的奖牌上有所融入。在北京奥运会的奖牌设计中就结合了唐代玉器金镶玉的设计工艺,使用金属制作奖牌中心位置的徽,四周则全部制作为玉璧,主要含义为天地四方,用来体现奥运健儿们的集体、团结、奥运精神[6]。站在唐代玉器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极大的突破与进步,北京奥运会在国内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参与度,融入唐代玉器的设计工艺,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传承和弘扬唐代玉器。同时,从上述分析可看出,唐代时期的玉器制作已经改变了前几个朝代玉器制作方式,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同时还融入了浪漫主义色彩。虽然当代人无法真实地感受唐代生活,但却可以从唐代玉器中感受唐代的生活、作风、时代风貌。
4 唐代玉器的工艺鉴赏
唐代的玉器无论是纹饰、器形,还是雕刻手法与材质,都有独有的特征,但这些都是建立在原本基础上形成的。随着一个朝代的覆灭与另一个朝代的到来,人们的思想都会有所转变,汉代的玉器制作工艺早已消失,而逐渐发展为写实性与实用性,从这可以看出唐代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时代。并且,古纹、螭纹等基本上消失不见,衍生出动物纹、连珠纹、云纹等纹饰。在唐代玉器的纹饰上,基本上都是取材于实际生活。例如玉匠可能看到树上的鸟、草地上的花就会突发奇想将其添加到玉器上,而这在其他朝代很难实现。因为和他国来往密切,在流出本土文化的同时,也会吸收外来文化,这就为唐代玉器的制作注入了新鲜血液,玉器制作工艺得到创新、丰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5 结语
唐代玉器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玉簪、玉梳、玉带及玉镯等。唐代玉器的纹饰、器形、雕刻手法以及材质等都独具特点。在加强与他国间的交流后,唐代玉器逐渐增添了他国文化内涵,如阿拉伯民族、波斯。同时,还可以从唐代玉器中看出佛教文化与工艺文化。从唐代玉器的特点和文化中可以明确看出,一些玉器的制作受到了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这和唐代的开放性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这也对唐代玉器的发展与流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菊,刘珺,李青会.唐幽州节度使刘济墓出土玉器加工工艺初探[J].人类文化遗产保护,2019(01):68-74.
[2] 毕远辉.古有丝绸之路今有一带一路——鉴赏一件唐代玉胡人有感[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3):28-29.
[3] 冯珺.唐代《破阵乐》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功能研究[J].四川戏剧,2019(08):131-134.
[4] 王希辉,莫代山.武陵走廊散杂居民族的文化特征与研究价值述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05):38-45.
[5] 李德兴.龙泉青瓷非遗文化研究及艺术装饰特点创新[J].参花(下),2020(11):108-109.
[6] 季芳,孟壮壮.弥补文化研究断层,再现古代唯美灵魂——评刘显波教授专著《唐代家具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9(03):118-122.
作者简介:李凯(1994—),男,江苏镇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品鉴藏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