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教授刘家明在“新型目的地发展探究之全域旅游”指出,今天旅游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相悖的事情在环保督查政策的治理下也都在逐渐改变,各地也都非常注重旅游的发展。北京的平谷区、密云区、延庆区都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地区,北京花重金发展这些地区和旅游相关的产业,同时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
全域旅游顾名思义就是“全域”+“旅游”,全域既有空间上全域的概念,也有全域产业体系的概念,全域里面的产业与旅游融合是其旅游化的过程,也是城乡旅游化的过程。国家也给了它一个定义,这个定义涉及到行政区域划分,这个“全域”不是省、市、县有相关领导班子来管理,所以其發展需要抓住以县为主的相关的行政区域来进行推进,来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以生态为本体,以旅游为优势产业推进产业融合,提升旅游业的服务管理水平。那么,全域旅游为什么要是一个行政区域,而不是一个自然地理单元。例如,大武夷山、大黄山既是跨行政区域,又是旅游目的地,这就涉及行政区域的管理问题,政府一般只会把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都建设在自己的区域内,例如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北京暂时不会将地铁延伸一两站到燕郊而方便河北区域,促进河北经济发展。这里面就有行政区域的管理与发展问题。
在存量基础上增量
全域旅游里面包含旅游,目的地如果连基本的旅游业都没有成型,不利于发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需要旅游作为基础,旅游是一些包括景区、酒店、旅行社等在内的资源整合,游客尤其是商旅客人来到旅游目的地不仅仅是景区游览,它包含了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综合服务,任何一个环节达不到标准就会影响整个产品的质量,游客体验就会下降。所以全域旅游的发展一定要有存量,然后在存量的基础上发展增量,目的地的基础条件对旅游的发展非常重要,越过这些而大谈全域旅游,人力物力都会被浪费。
其中的增量是目的地跟旅游产业的融合,景区化可以使城市成为商务旅行活动的主战场,浙江提出要将一万个乡村景区化,主要目的也是让当地人能够享受到乡村与景区融合带来的好处与便利;增量还包含产业旅游化,地区应该利用好自身的产业优势来吸引游客,除了可以利用农产品优势来宣传推广休闲旅游业,一些地区还可以将大型的工厂发展成景区,例如,钢铁生产大省河北,它就有将很多钢铁厂发展成景区,将景区装修后展示一些雕塑、画作等观赏品吸引游客前来,打造不一样的目的地体验,吸引更多的团队客户前来,开展与“休闲大会”相似的会议活动。
还有些地方似乎什么都没有,通过引进迪士尼乐园、方特欢乐世界、环球影城等,也能够将旅游发展起来。其实市场条件就是这些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人口基数决定了这些项目的成功,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能够成功,相反,宁夏、甘肃就做不起来,这就使这些区域成为发展会奖旅游的优势地区。所以,旅游发展一定具有相关条件,要么有自然基础,要么有市场条件,这就是旅游发展的存量。
服务就像水的温度
全域旅游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打破“酒店”“景区”“旅行社”老三样模式,特色小镇是全域旅游发展中的重点项目,它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乡镇,被赋予了定制化的的特点;田园综合体也是全域旅游抓的比较多的项目,田园综合体应该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如今乡村旅游不再仅仅拥有餐饮、住宿的功能,乡村旅游产业聚集区开始形成,围绕一个主题建设庄园式的度假区,避免单打独斗,建立起一个大聚集区的品牌变得非常重要。未来每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国家将补助大量资金进行发展建设,这也是它兴起的原因之一。
全域旅游的区域中需要绿道或者风景道将城市和乡村串联起来,这个道路体系是全域旅游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道路问题解决后,游客愿意使用这些道路也是后期全域旅游交通上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全域旅游还应加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这其中就包括标牌、厕所、应急救援的建设等等。
刘家明表示,旅游是一个服务产业,服务就像水的温度一样,需要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企业有没有用心接待,游客能够立刻感受到。
全域旅游顾名思义就是“全域”+“旅游”,全域既有空间上全域的概念,也有全域产业体系的概念,全域里面的产业与旅游融合是其旅游化的过程,也是城乡旅游化的过程。国家也给了它一个定义,这个定义涉及到行政区域划分,这个“全域”不是省、市、县有相关领导班子来管理,所以其發展需要抓住以县为主的相关的行政区域来进行推进,来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以生态为本体,以旅游为优势产业推进产业融合,提升旅游业的服务管理水平。那么,全域旅游为什么要是一个行政区域,而不是一个自然地理单元。例如,大武夷山、大黄山既是跨行政区域,又是旅游目的地,这就涉及行政区域的管理问题,政府一般只会把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都建设在自己的区域内,例如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北京暂时不会将地铁延伸一两站到燕郊而方便河北区域,促进河北经济发展。这里面就有行政区域的管理与发展问题。
在存量基础上增量
全域旅游里面包含旅游,目的地如果连基本的旅游业都没有成型,不利于发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需要旅游作为基础,旅游是一些包括景区、酒店、旅行社等在内的资源整合,游客尤其是商旅客人来到旅游目的地不仅仅是景区游览,它包含了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综合服务,任何一个环节达不到标准就会影响整个产品的质量,游客体验就会下降。所以全域旅游的发展一定要有存量,然后在存量的基础上发展增量,目的地的基础条件对旅游的发展非常重要,越过这些而大谈全域旅游,人力物力都会被浪费。
其中的增量是目的地跟旅游产业的融合,景区化可以使城市成为商务旅行活动的主战场,浙江提出要将一万个乡村景区化,主要目的也是让当地人能够享受到乡村与景区融合带来的好处与便利;增量还包含产业旅游化,地区应该利用好自身的产业优势来吸引游客,除了可以利用农产品优势来宣传推广休闲旅游业,一些地区还可以将大型的工厂发展成景区,例如,钢铁生产大省河北,它就有将很多钢铁厂发展成景区,将景区装修后展示一些雕塑、画作等观赏品吸引游客前来,打造不一样的目的地体验,吸引更多的团队客户前来,开展与“休闲大会”相似的会议活动。
还有些地方似乎什么都没有,通过引进迪士尼乐园、方特欢乐世界、环球影城等,也能够将旅游发展起来。其实市场条件就是这些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人口基数决定了这些项目的成功,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能够成功,相反,宁夏、甘肃就做不起来,这就使这些区域成为发展会奖旅游的优势地区。所以,旅游发展一定具有相关条件,要么有自然基础,要么有市场条件,这就是旅游发展的存量。
服务就像水的温度
全域旅游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打破“酒店”“景区”“旅行社”老三样模式,特色小镇是全域旅游发展中的重点项目,它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乡镇,被赋予了定制化的的特点;田园综合体也是全域旅游抓的比较多的项目,田园综合体应该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如今乡村旅游不再仅仅拥有餐饮、住宿的功能,乡村旅游产业聚集区开始形成,围绕一个主题建设庄园式的度假区,避免单打独斗,建立起一个大聚集区的品牌变得非常重要。未来每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国家将补助大量资金进行发展建设,这也是它兴起的原因之一。
全域旅游的区域中需要绿道或者风景道将城市和乡村串联起来,这个道路体系是全域旅游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道路问题解决后,游客愿意使用这些道路也是后期全域旅游交通上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全域旅游还应加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这其中就包括标牌、厕所、应急救援的建设等等。
刘家明表示,旅游是一个服务产业,服务就像水的温度一样,需要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企业有没有用心接待,游客能够立刻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