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三线普通高中学生文化基础差,学风不浓,‘学困生’软、懒、散不堪入眼,久而久之,不良的行为习惯便成为不良的性格。人们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意识缺失,导致政治课教学与思想品质教育脱节,教师的教书育人,转化差生的责任感有有待增强。解决学困生学习困难是解决乡下高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要从“学困生”形成的外部原因入手转化 。
[关键词]乡下高中;学困生;转化措施
当前农村三线普通高中招生质量趋向下降,县城高中扩大规模,乡下完全中学只能招收级外的学生,教学质量也随着走下坡路,思想政治课也不例外。作为兼容学生思想教育的政治科目,思想品德教育的领头雁,莫能置之茫然。俗话说得好:“身体素质差是个‘废品’,文化知识水平差是个‘次品’,而思想品质修养差的则是个‘危险品’。政治课教学存在问题,意味着给社会制造出数以千万计的“危险品”。因此,乡下高中政治课教学必须把握好政治大方向。
一、农村三线普通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思想政治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
由于乡下高中招收的学生多数是在初中时的软、懒、散对象,上课无心听课,学习目的不明确,上高中只是不想早出社会,不想做工,挂个羊头说明自己是个高中生,过把隐而已。教师面对课堂倒下一大片,昏昏欲睡的学生,开始还是想通过讲纪律,讲学风,增加课堂趣味性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热情,但是五分钟的热度最终不能完成教学目标。在每周的星期一早上,因学生在双休曰玩累的缘故,就算是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也免不了伏案闭上眼。久而久之,教师的思想教育积极性也就慢慢地消沉,甚至有的教师认为高中阶段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老师没有权力强迫学生完成高中学业,导致只管教学不管教育,只求讲完课文内容,不管学风不浓,教书育人只停留在口头上。学生课堂上吃东西习以为常,尊重教师的意识淡薄,久而久之,不良的行为习惯便成为不良的性格。而这种坏性格教师是有着直接的责任的。
(二)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意识缺失
从学校领导到课任教师再到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的评价意识:学生思想表现再好,考试成绩不及格即不是好学生。那么,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智力略低的学生,由于成绩不好也就没有得到表扬机会,沉闷、逆反心理应运而生,。即学习不好的学生也就发展成为思想品质不好的性格。在现实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认为思想政治课远没有象语、数、英科目重要,既是高考文科综合科目,又是高考理科非考科目,故而缺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的意识。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一般离不开‘灌输——考试’的基本模式。尽管国家早已提出了素质教育,但学校乃至社会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只偏爱和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把高考成绩作为全部内容。学生成为做题的机器人,成为教师捞取业绩的工具,为了培养尖子生,不顾学困生的感受,多数人成为了陪读生,什么也听不懂,什么也学不会,只能每天东听听,西写写应付,教师只重视考试结果的评价而忽视讲授‘学习过程的评价,并且对考试结果的评价也常以学生的书面试卷的分数来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教师也缺乏对自己的教学过程的反思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则缺乏实际的评价。这就形成了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的教学场面。当前存在教师的绩效工资与学生考试成绩挂钩的怪现象,谁又想丢去绩效工资呢?
(三)学生对思想政治课认识偏差
一些学生认为上政治课就是所谓的“洗脑”,政治理论是空虚的大道理,没有实际意义,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腐败、不正之风的存在和影响,使学生感到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加上不少政治活动中存在着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社会上甚至同行的老师也说政治老师为共产党喊口号,自己的欺骗自己,人云亦云,跟着当权者的宣传摇尾巴。不同的言论使学生认为政治课讲的很多就是假的,对政治课教学产生逆反心理,削弱了政治课的可信度。
(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科学
高一年级在学习方法上适应性不强,初中的开卷考试的意识似乎根深蒂固,如高一上册内容的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量、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等概念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就难倒了大部分同学。学习方法上习惯于翻开课本找答案,至于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等都用不上手,就连简单的一般政治术语都记不了,感觉闭卷考试十分困难,考试时总想翻翻书或偷看事先准备的作弊帖子,有些学生还因此染上了考试作弊的坏习惯。有些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则停留在死记硬背上,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课后看书少,熟悉课本程度不够,基础原理记忆不牢,碰到热点时事材料就弄不清来龙去脉,把握不住观点,做出错误的推断或感到非常吃力,无从下手,束手无策。
二、农村三线普通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诸多困难的原因
(一)乡下高中学生起点低,基础知识僵化
乡下每间初中每年都有部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学困生”,有的是因家庭教育不当,父母外出打工,有的则因师生关系欠佳,或身体状况,或班级状况,或沉迷网吧,或家庭贫困等,总之这些学生在智力发展上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无论那种原因,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初中基础知识薄弱,懒散厌学,知识衔接僵化半僵化状态。进入高中后,由于自己知识起点低,即使试图极力提升自己,成就感甚微,原有的软懒散坏习惯旧病复发,不久则自暴自弃,仍堕落到“学困生”行列。他们无独有偶,一帮乌合之众,称兄道弟,江湖义气,甘为“后进生”之佼佼者。此为乡下高中政治课教书育人遇到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学生攻克政治难题意志薄弱
笔者对两个‘慢’班一百多名学生的调查统计,有四十多人害怕政治课,表现在学习有困难,看书不懂,答题不会,这样就使毅力欠缺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怕学习,烦学习,越不想学,成绩就越差,成绩越差,就越不想学,导致恶性循环。从而产生了自卑和应付心理,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涂改分数欺骗家长的行为时有发生。有些为了掩盖自己的自卑心理,反过来用逆反的行为试图树立自己的尊严,最终师生两败俱伤。
(三)教师的教书育人,转化差生的责任感有有待增强
乡下高中教师良莠不齐,有的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素质教育理念未能真正落实。学生由于对教师的不满意转嫁到政治课不感兴趣,没有动力。教师看不起后进生,责骂的多,关心的少,认为“不成才之背”少费力为佳。缺乏爱心乃致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师生关系疏远,致使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差,导致“后进生”破罐子被摔,不愿再努力。或许很多乡下的高中政治教师教重点高中的学生还可以,教农村高中学生那就不称职了,原因就是缺乏耐心和爱心。
(四)社会因素
当今虽是知识经济社会,但是有些学生在校成绩斐然,走进社会却变成不合格的青年,成绩不好的学生有些家长通过关系找到工作,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因家长无职无权,只能自谋职业,有人认为,学习再好不如有个好爸爸,成绩再好不如有个家庭。还有读书无用论重新作怪。在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几乎是倾尽家产,甚至还找不作,依然回到农村或外出打工。因此,有些学生认为高中可读可不读,读了也是白读。更有当前打工潮的诱惑,在庞大的‘孔雀东南飞’的队伍中,不少就是乡下高中的“学困生”,青春饭的经济效应就成了一些学生退路的天空,受不起小小的批评和失败,就弃学打工去了。
三、对乡下高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一)解决学困生学习困难是解决乡下高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措施
俗话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学生基础再差总会有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方法,关健是教师会不会教的问题,所谓‘会教’主要是方法问题,政治课的教法不是固定的,但对基础差的学生笔者认为用以下方法。
1.学会读书
正因为政治着重能力的培养,但又作为高考的一个课目,因此我们在学政治的时候要学会读书,把厚书读薄。在读书的过程中掌握“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记忆不读书”两个基本原则,二者合而为一,具体体现在:勾画书本上。凡是勾了的就背,不勾的就不背,就这样把范围缩小,提高了学习效率
2.背的方法
根据笔者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政治科有的内容要求准确记忆,如黑体字。对于一段需要背的一段文字可以根据意思分为几条,之后逐条掌握要点逐条记忆。但也有很多内容关键是记住要点,如作用、意义、客观必然性、途径这些知识点。这样,在理解完整内容,能够描述清楚的基础上,可以记每一点的角度(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意义);可以找中心词去记(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或者将动词熟练记忆(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或者将内容缩为最简句,用最精炼的话概括,减轻负担(如世贸组织的作用)。这样在答题时,只要关键词熟练,用正常句式表述清楚便能够保证基本分。因为这毕竟不是考默写。
3.要提高阅读速读。
也许现在要求同学们“一目十行”实在太难了。但是我今天一行,明天二行,……这样,就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了,特别在高三的学习中,此能力会立大功的。
4.不要忽视书面作业
很多同学重视选择题,认为能提高水平,却忽略本上作业,认为无非是将教材内容的重复抄写。实质上这恰恰是对教材知识点尤其是重难点系统、准确、完整地整理。逐条整理问题的答案,会使同学们平时更好的理解教材,将教材内容问题化。而且到期末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不至手忙脚乱,面对复习提纲无从下手。
5.希望同学们要学会做笔记
不仅记板书,以掌握知识结构和通晓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要记老师口头上说的重要的话,尤其是规律性的东西,(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汇率问题对进出口的影响)而且要留有余地,供今后补充,做到在学习中既动脑又动手。
(二)从“学困生”形成的外部原因入手转化
1.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
学校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角度引导教师、学生重视各科包括政治学科的学习。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教育都能健康成长。切实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学法指导;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变“要我学、逼我学”为“我想学、我要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材的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高中政治课堂充满着轻松和快乐;教师要特别关注政治“学困生”,在作业、考试中给予激励性评语,多在课堂上给“学困生”提供机会,任何学生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每当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点滴成绩时,总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学困生”更是如此。“学困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在课堂上不敢开口,因此,对“学困生”不大声呵斥,而是具体深入地分析他们之所以差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循循善诱,在加强辅导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有弹性的鼓励;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细心留意每一个“学困生”的闪光点,找准机会,给予表扬,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了解和重视;在“学困生”出现反复时,不能急于求成,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赞可夫说过:“教师之爱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一种最佳的营养剂。”实践证明:教学过程是双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着学生的认识活动效率。教师热爱尊重学生,对学生有信心和耐心,并赋以积极的引导;而学生对教师尊重、信任,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投资,把自己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学习心理。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自然会从喜欢老师到喜欢这门课。
2.和家庭社会密切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强化家校联系机制,通过短信、电话及时和家长沟通;帮助家长群体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积极主动参加班级家长会,会前特别针对每一位政治“学困生”做好分析,以便指导家长更好地教育帮助“学困生”;采用教师家访和家长校访相结合的方式,增进家长和学生感情、教师和学生的感情,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特别对“留守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经常回来看看学生,或是经常打打电话,让“学困生”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爱,进而转化到政治课学习中。
针对社会上出现一些不良现象,要指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运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社会中的是是非非。
乡下高中政治“学困生”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短期造成的,帮助“学困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因此,教师在转化时,不能急于求成,我坚信,通过共同努力,能够有效地转化已经产生的“学困生”,能够有效地防止新的“学困生”的产生。
[关键词]乡下高中;学困生;转化措施
当前农村三线普通高中招生质量趋向下降,县城高中扩大规模,乡下完全中学只能招收级外的学生,教学质量也随着走下坡路,思想政治课也不例外。作为兼容学生思想教育的政治科目,思想品德教育的领头雁,莫能置之茫然。俗话说得好:“身体素质差是个‘废品’,文化知识水平差是个‘次品’,而思想品质修养差的则是个‘危险品’。政治课教学存在问题,意味着给社会制造出数以千万计的“危险品”。因此,乡下高中政治课教学必须把握好政治大方向。
一、农村三线普通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思想政治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
由于乡下高中招收的学生多数是在初中时的软、懒、散对象,上课无心听课,学习目的不明确,上高中只是不想早出社会,不想做工,挂个羊头说明自己是个高中生,过把隐而已。教师面对课堂倒下一大片,昏昏欲睡的学生,开始还是想通过讲纪律,讲学风,增加课堂趣味性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热情,但是五分钟的热度最终不能完成教学目标。在每周的星期一早上,因学生在双休曰玩累的缘故,就算是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也免不了伏案闭上眼。久而久之,教师的思想教育积极性也就慢慢地消沉,甚至有的教师认为高中阶段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老师没有权力强迫学生完成高中学业,导致只管教学不管教育,只求讲完课文内容,不管学风不浓,教书育人只停留在口头上。学生课堂上吃东西习以为常,尊重教师的意识淡薄,久而久之,不良的行为习惯便成为不良的性格。而这种坏性格教师是有着直接的责任的。
(二)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意识缺失
从学校领导到课任教师再到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的评价意识:学生思想表现再好,考试成绩不及格即不是好学生。那么,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智力略低的学生,由于成绩不好也就没有得到表扬机会,沉闷、逆反心理应运而生,。即学习不好的学生也就发展成为思想品质不好的性格。在现实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认为思想政治课远没有象语、数、英科目重要,既是高考文科综合科目,又是高考理科非考科目,故而缺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的意识。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一般离不开‘灌输——考试’的基本模式。尽管国家早已提出了素质教育,但学校乃至社会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只偏爱和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把高考成绩作为全部内容。学生成为做题的机器人,成为教师捞取业绩的工具,为了培养尖子生,不顾学困生的感受,多数人成为了陪读生,什么也听不懂,什么也学不会,只能每天东听听,西写写应付,教师只重视考试结果的评价而忽视讲授‘学习过程的评价,并且对考试结果的评价也常以学生的书面试卷的分数来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教师也缺乏对自己的教学过程的反思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则缺乏实际的评价。这就形成了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的教学场面。当前存在教师的绩效工资与学生考试成绩挂钩的怪现象,谁又想丢去绩效工资呢?
(三)学生对思想政治课认识偏差
一些学生认为上政治课就是所谓的“洗脑”,政治理论是空虚的大道理,没有实际意义,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腐败、不正之风的存在和影响,使学生感到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加上不少政治活动中存在着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社会上甚至同行的老师也说政治老师为共产党喊口号,自己的欺骗自己,人云亦云,跟着当权者的宣传摇尾巴。不同的言论使学生认为政治课讲的很多就是假的,对政治课教学产生逆反心理,削弱了政治课的可信度。
(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科学
高一年级在学习方法上适应性不强,初中的开卷考试的意识似乎根深蒂固,如高一上册内容的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量、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等概念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就难倒了大部分同学。学习方法上习惯于翻开课本找答案,至于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等都用不上手,就连简单的一般政治术语都记不了,感觉闭卷考试十分困难,考试时总想翻翻书或偷看事先准备的作弊帖子,有些学生还因此染上了考试作弊的坏习惯。有些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则停留在死记硬背上,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课后看书少,熟悉课本程度不够,基础原理记忆不牢,碰到热点时事材料就弄不清来龙去脉,把握不住观点,做出错误的推断或感到非常吃力,无从下手,束手无策。
二、农村三线普通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诸多困难的原因
(一)乡下高中学生起点低,基础知识僵化
乡下每间初中每年都有部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学困生”,有的是因家庭教育不当,父母外出打工,有的则因师生关系欠佳,或身体状况,或班级状况,或沉迷网吧,或家庭贫困等,总之这些学生在智力发展上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无论那种原因,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初中基础知识薄弱,懒散厌学,知识衔接僵化半僵化状态。进入高中后,由于自己知识起点低,即使试图极力提升自己,成就感甚微,原有的软懒散坏习惯旧病复发,不久则自暴自弃,仍堕落到“学困生”行列。他们无独有偶,一帮乌合之众,称兄道弟,江湖义气,甘为“后进生”之佼佼者。此为乡下高中政治课教书育人遇到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学生攻克政治难题意志薄弱
笔者对两个‘慢’班一百多名学生的调查统计,有四十多人害怕政治课,表现在学习有困难,看书不懂,答题不会,这样就使毅力欠缺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怕学习,烦学习,越不想学,成绩就越差,成绩越差,就越不想学,导致恶性循环。从而产生了自卑和应付心理,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涂改分数欺骗家长的行为时有发生。有些为了掩盖自己的自卑心理,反过来用逆反的行为试图树立自己的尊严,最终师生两败俱伤。
(三)教师的教书育人,转化差生的责任感有有待增强
乡下高中教师良莠不齐,有的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素质教育理念未能真正落实。学生由于对教师的不满意转嫁到政治课不感兴趣,没有动力。教师看不起后进生,责骂的多,关心的少,认为“不成才之背”少费力为佳。缺乏爱心乃致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师生关系疏远,致使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差,导致“后进生”破罐子被摔,不愿再努力。或许很多乡下的高中政治教师教重点高中的学生还可以,教农村高中学生那就不称职了,原因就是缺乏耐心和爱心。
(四)社会因素
当今虽是知识经济社会,但是有些学生在校成绩斐然,走进社会却变成不合格的青年,成绩不好的学生有些家长通过关系找到工作,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因家长无职无权,只能自谋职业,有人认为,学习再好不如有个好爸爸,成绩再好不如有个家庭。还有读书无用论重新作怪。在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几乎是倾尽家产,甚至还找不作,依然回到农村或外出打工。因此,有些学生认为高中可读可不读,读了也是白读。更有当前打工潮的诱惑,在庞大的‘孔雀东南飞’的队伍中,不少就是乡下高中的“学困生”,青春饭的经济效应就成了一些学生退路的天空,受不起小小的批评和失败,就弃学打工去了。
三、对乡下高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一)解决学困生学习困难是解决乡下高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措施
俗话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学生基础再差总会有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方法,关健是教师会不会教的问题,所谓‘会教’主要是方法问题,政治课的教法不是固定的,但对基础差的学生笔者认为用以下方法。
1.学会读书
正因为政治着重能力的培养,但又作为高考的一个课目,因此我们在学政治的时候要学会读书,把厚书读薄。在读书的过程中掌握“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记忆不读书”两个基本原则,二者合而为一,具体体现在:勾画书本上。凡是勾了的就背,不勾的就不背,就这样把范围缩小,提高了学习效率
2.背的方法
根据笔者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政治科有的内容要求准确记忆,如黑体字。对于一段需要背的一段文字可以根据意思分为几条,之后逐条掌握要点逐条记忆。但也有很多内容关键是记住要点,如作用、意义、客观必然性、途径这些知识点。这样,在理解完整内容,能够描述清楚的基础上,可以记每一点的角度(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意义);可以找中心词去记(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或者将动词熟练记忆(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或者将内容缩为最简句,用最精炼的话概括,减轻负担(如世贸组织的作用)。这样在答题时,只要关键词熟练,用正常句式表述清楚便能够保证基本分。因为这毕竟不是考默写。
3.要提高阅读速读。
也许现在要求同学们“一目十行”实在太难了。但是我今天一行,明天二行,……这样,就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了,特别在高三的学习中,此能力会立大功的。
4.不要忽视书面作业
很多同学重视选择题,认为能提高水平,却忽略本上作业,认为无非是将教材内容的重复抄写。实质上这恰恰是对教材知识点尤其是重难点系统、准确、完整地整理。逐条整理问题的答案,会使同学们平时更好的理解教材,将教材内容问题化。而且到期末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不至手忙脚乱,面对复习提纲无从下手。
5.希望同学们要学会做笔记
不仅记板书,以掌握知识结构和通晓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要记老师口头上说的重要的话,尤其是规律性的东西,(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汇率问题对进出口的影响)而且要留有余地,供今后补充,做到在学习中既动脑又动手。
(二)从“学困生”形成的外部原因入手转化
1.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
学校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角度引导教师、学生重视各科包括政治学科的学习。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教育都能健康成长。切实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学法指导;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变“要我学、逼我学”为“我想学、我要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材的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高中政治课堂充满着轻松和快乐;教师要特别关注政治“学困生”,在作业、考试中给予激励性评语,多在课堂上给“学困生”提供机会,任何学生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每当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点滴成绩时,总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学困生”更是如此。“学困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在课堂上不敢开口,因此,对“学困生”不大声呵斥,而是具体深入地分析他们之所以差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循循善诱,在加强辅导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有弹性的鼓励;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细心留意每一个“学困生”的闪光点,找准机会,给予表扬,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了解和重视;在“学困生”出现反复时,不能急于求成,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赞可夫说过:“教师之爱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一种最佳的营养剂。”实践证明:教学过程是双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着学生的认识活动效率。教师热爱尊重学生,对学生有信心和耐心,并赋以积极的引导;而学生对教师尊重、信任,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投资,把自己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学习心理。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自然会从喜欢老师到喜欢这门课。
2.和家庭社会密切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强化家校联系机制,通过短信、电话及时和家长沟通;帮助家长群体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积极主动参加班级家长会,会前特别针对每一位政治“学困生”做好分析,以便指导家长更好地教育帮助“学困生”;采用教师家访和家长校访相结合的方式,增进家长和学生感情、教师和学生的感情,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特别对“留守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经常回来看看学生,或是经常打打电话,让“学困生”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爱,进而转化到政治课学习中。
针对社会上出现一些不良现象,要指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运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社会中的是是非非。
乡下高中政治“学困生”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短期造成的,帮助“学困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因此,教师在转化时,不能急于求成,我坚信,通过共同努力,能够有效地转化已经产生的“学困生”,能够有效地防止新的“学困生”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