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的防水工程是整个建筑的关键部分,会直接关系到建筑今后的使用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防水的选择,施工队伍的管理,也探讨了建筑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建筑;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防水主要是为了防止水渗透到墙体中,对墙体造成破坏,防水工作主要从建筑材料和构造两个方面加以控制。房屋建筑中的防水工作关系到房屋建筑的整体使用寿命和性能,必须控制建筑的防水施工质量,而防水施工又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比如:施工所用材料、结构施工和设计等,应该控制好这些因素,才能最终确保房屋建筑的防水施工质量。
1.选用合适的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是在防水施工的物质基础,也是确保建筑不受雨水侵蚀和地下水渗漏的重要保护屏障,防水材料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必须加以重视。
1.1使用刚性防水材料——防水混凝土
使用防水混凝土,不仅可以很好的发挥防水层的作用,而且在结构层的效果也是相当好的。施工时,要利用混凝土构件的结构特点和它本身的密实性,以便更好的加固构件,达到更好的施工效果。
1.2卷材防水材料——沥青防水卷材
沥青防水卷纸就是在原纸或纤维织物上渗涂沥青,制成可卷曲的防水材料。石油沥青纸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防水材料。石油沥青柔性比较好,使用年限也比较久,价格也较低,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在进行地下防水层施工时,如果水位较高,应确保防水层低于地下水位,施工时还应清除干净灰尘,确保表层无残留。施工时,还应避免空鼓和开裂现象的出现。这种材料易燃,所以,应单独存放,做好防火工作。卷材防水材料在使用时一定要确保质量合格,同时还应检查平层和卷材之间的位置,以便避免发生空鼓。
1.3高分子合成材料——涂膜防水材料
高分子防水材料是一种合成的新型材料,主要由橡胶和树脂等材料合成,因为加入了其他辅料,使用时跟一般的材料不同,所以,为了保证它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应该掌握它的使用功能。这种防水材料常温下的状态是液体,将其涂在基层表面防水和防潮效果良好。
2.施工队伍的管理
选择的防水施工队伍一定要是具有防水施工资质、正规合格的施工队伍,并且队伍内部管理健全、人员配备齐全,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技术准备工作、施工准备工作、安排合理、技术协作沟通能力良好,做好技术交底、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落实到位,确定检验项目及合格标准。
施工作业人员应该是经过培训、并具有多年防水施工经验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在进行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执行、做好施工人员和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并通过合法程序约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选择材料时,要选择正规的有质量保证的材料供应商,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合格,以保证防水施工的顺利进行。
3.建筑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基层处理
必须确保防水基层的平整、干净、无污染并无杂物,对受到油性污染的基层使用10%氢氧化钠溶液擦洗干净,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及时铲除疏散、空鼓和尖锐凸出物,并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确保基层合格,满足防水施工要求;阴阳角做成圆角,如果基层出现缺陷或裂缝,必须在适当处理后才能开展防水施工作业。
3.2设计要合理
建筑的防水设计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在工程的关键部位以及各个构造节点等部位,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施工技术标准设计人员进行具体的防水工程设计时,应该给出关键的部位的样图,这样可以有效的放置施工人员因图纸不清晰而产生的操作失误,设计单位要应该有专业的建筑防水工程审核人员。此外,相关的施工主管部门还应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士制定安全可靠的的防水设计标准图以及节点构造图,以便设计人员在进行防水工程设计时能够有可靠的依据,以此来确保防水工程的质量。
3.3处理好细部施工节点
找平层的泛水坡度应在2%以上,不能出现局部的积水,坡度要能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与墙交接处及转角处、管根部位要做附加层;防水材料的上翻高度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防水材料的搭接部位、搭接长度要严格执行设计、规范要求。
当有高低跨时,防水层施工应按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原则进行。
防水卷材铺贴时要避免过度拉紧和褶皱、卷材与基层间的充分排气,先用辊子压实粘牢横向两侧,防水卷材搭接宽度和铺贴要顺直,同时要严格按照基层所弹标线施工;火焰加热器加热卷材要均匀、充分和适度。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控制每一道工序,做好“三检”工作,才能开展下一道工序的施工。防水层一定要满涂、不间断、厚薄均匀一致,封闭严密,厚度达到设计要求,无起鼓、脱落、开裂、翘边等缺陷。自检合格后,做闭水实验或淋水试验,在要求的时间内无渗漏,可评为合格。
水落口、地漏、过水孔以及预埋件都是建筑中容易出现渗漏的地方,因为常年受到雨水的冲刷,难免会受到雨水的破坏。所以,施工时要严格控制这些位置,对这些比较特殊的位置进行节点密封及严密的设防。
3.4设置增强层加强防水
防水层的建立是为了避免建筑的渗漏。但是,因受到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影响,建筑施工的寿命也不断增加,逐渐发现防水层发生了变形,对应力集中的位置还有可能出现严重的破坏。所以,在房屋建筑施工整个过程中,对防水层比较薄弱的以及建筑结构应力相对集中的位置有必要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证使用寿命与其他位置相当,一旦是局部位置出现了破坏,还能保证防水层的工作是正常的。
3.5屋面的防水质量控制要点
建筑的屋面渗漏一般是发生在局部的易漏点上。在这些易漏点上,施工控制要点如下:防水层是依附于主体结构基层的,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防水层的质量。主体结构和找平层的刚度、平整度、强度、表层坡度准确及其表面完善、无起砂、起皮、缝、基层的含水率等都是保证防水层施T质量的基础。气候条件,施工条件成熟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因防水工程大部分露天作业,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施工期内,如遇雨、雪、霜、雾、大风和气温低于5℃或高于35℃的气候,都会影响防水层施工质量。
重视防水层与相关层次交叉施工问题。与防水层相关的层次是找平层、隔汽层、保温层、隔离层、保护层等。防水层施工往往与相关层要交叉作业,这些相关层次的施工质量对防水层的质量有很大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防水工程的成败。所以,应该监督好保护层的施工,不能让防水层受到损害。
卷材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卷材防水的材料种类多样,施工工艺也多种多样,主要有热粘法、热熔法、自粘法、机械固定法、埋置法等等。施工中,应检查施工工艺是否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以及铺贴方向、两幅卷材和卷材层间、搭接的宽度与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卷材冷粘施工时,胶接材料要依据卷材性能配套选用胶粘剂,及时采样化验,不得错用、混用。
3.6卫生间防水质量控制要点
基层防水技术措施。卫生间现浇板时,根据设计的卫生间墙位置,在板上认真做一道上返60mm高、宽度60mm的混凝土止水带,与现浇板同时施工,并预留好各种管洞。水管应安装套管。对管道四周及混凝土翻边处用柔性防水材料进行重点处理,以提高结构防水性能。面层施工。住宅楼卫生间地面应比室内地面低2-3cm,进(下转第315页)(上接第130页)行面层施工时绝不能破坏防水层,做好地面的排水坡度,确保地面砖密实镶贴。
总之,建筑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应该严格控制防水材料,再根据施工设计的要求和规范进行,更好实现建筑物的有效防水,也能确保施工单位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科]
【参考文献】
[1]李华,龚文红.屋面防水工程施工保证措施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7).
[2]姜涛.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6).
[3]梁志南.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初探[J].科技信息,20l1(3).
【关键词】建筑;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防水主要是为了防止水渗透到墙体中,对墙体造成破坏,防水工作主要从建筑材料和构造两个方面加以控制。房屋建筑中的防水工作关系到房屋建筑的整体使用寿命和性能,必须控制建筑的防水施工质量,而防水施工又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比如:施工所用材料、结构施工和设计等,应该控制好这些因素,才能最终确保房屋建筑的防水施工质量。
1.选用合适的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是在防水施工的物质基础,也是确保建筑不受雨水侵蚀和地下水渗漏的重要保护屏障,防水材料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必须加以重视。
1.1使用刚性防水材料——防水混凝土
使用防水混凝土,不仅可以很好的发挥防水层的作用,而且在结构层的效果也是相当好的。施工时,要利用混凝土构件的结构特点和它本身的密实性,以便更好的加固构件,达到更好的施工效果。
1.2卷材防水材料——沥青防水卷材
沥青防水卷纸就是在原纸或纤维织物上渗涂沥青,制成可卷曲的防水材料。石油沥青纸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防水材料。石油沥青柔性比较好,使用年限也比较久,价格也较低,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在进行地下防水层施工时,如果水位较高,应确保防水层低于地下水位,施工时还应清除干净灰尘,确保表层无残留。施工时,还应避免空鼓和开裂现象的出现。这种材料易燃,所以,应单独存放,做好防火工作。卷材防水材料在使用时一定要确保质量合格,同时还应检查平层和卷材之间的位置,以便避免发生空鼓。
1.3高分子合成材料——涂膜防水材料
高分子防水材料是一种合成的新型材料,主要由橡胶和树脂等材料合成,因为加入了其他辅料,使用时跟一般的材料不同,所以,为了保证它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应该掌握它的使用功能。这种防水材料常温下的状态是液体,将其涂在基层表面防水和防潮效果良好。
2.施工队伍的管理
选择的防水施工队伍一定要是具有防水施工资质、正规合格的施工队伍,并且队伍内部管理健全、人员配备齐全,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技术准备工作、施工准备工作、安排合理、技术协作沟通能力良好,做好技术交底、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落实到位,确定检验项目及合格标准。
施工作业人员应该是经过培训、并具有多年防水施工经验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在进行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执行、做好施工人员和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并通过合法程序约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选择材料时,要选择正规的有质量保证的材料供应商,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合格,以保证防水施工的顺利进行。
3.建筑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基层处理
必须确保防水基层的平整、干净、无污染并无杂物,对受到油性污染的基层使用10%氢氧化钠溶液擦洗干净,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及时铲除疏散、空鼓和尖锐凸出物,并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确保基层合格,满足防水施工要求;阴阳角做成圆角,如果基层出现缺陷或裂缝,必须在适当处理后才能开展防水施工作业。
3.2设计要合理
建筑的防水设计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在工程的关键部位以及各个构造节点等部位,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施工技术标准设计人员进行具体的防水工程设计时,应该给出关键的部位的样图,这样可以有效的放置施工人员因图纸不清晰而产生的操作失误,设计单位要应该有专业的建筑防水工程审核人员。此外,相关的施工主管部门还应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士制定安全可靠的的防水设计标准图以及节点构造图,以便设计人员在进行防水工程设计时能够有可靠的依据,以此来确保防水工程的质量。
3.3处理好细部施工节点
找平层的泛水坡度应在2%以上,不能出现局部的积水,坡度要能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与墙交接处及转角处、管根部位要做附加层;防水材料的上翻高度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防水材料的搭接部位、搭接长度要严格执行设计、规范要求。
当有高低跨时,防水层施工应按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原则进行。
防水卷材铺贴时要避免过度拉紧和褶皱、卷材与基层间的充分排气,先用辊子压实粘牢横向两侧,防水卷材搭接宽度和铺贴要顺直,同时要严格按照基层所弹标线施工;火焰加热器加热卷材要均匀、充分和适度。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控制每一道工序,做好“三检”工作,才能开展下一道工序的施工。防水层一定要满涂、不间断、厚薄均匀一致,封闭严密,厚度达到设计要求,无起鼓、脱落、开裂、翘边等缺陷。自检合格后,做闭水实验或淋水试验,在要求的时间内无渗漏,可评为合格。
水落口、地漏、过水孔以及预埋件都是建筑中容易出现渗漏的地方,因为常年受到雨水的冲刷,难免会受到雨水的破坏。所以,施工时要严格控制这些位置,对这些比较特殊的位置进行节点密封及严密的设防。
3.4设置增强层加强防水
防水层的建立是为了避免建筑的渗漏。但是,因受到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影响,建筑施工的寿命也不断增加,逐渐发现防水层发生了变形,对应力集中的位置还有可能出现严重的破坏。所以,在房屋建筑施工整个过程中,对防水层比较薄弱的以及建筑结构应力相对集中的位置有必要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证使用寿命与其他位置相当,一旦是局部位置出现了破坏,还能保证防水层的工作是正常的。
3.5屋面的防水质量控制要点
建筑的屋面渗漏一般是发生在局部的易漏点上。在这些易漏点上,施工控制要点如下:防水层是依附于主体结构基层的,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防水层的质量。主体结构和找平层的刚度、平整度、强度、表层坡度准确及其表面完善、无起砂、起皮、缝、基层的含水率等都是保证防水层施T质量的基础。气候条件,施工条件成熟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因防水工程大部分露天作业,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施工期内,如遇雨、雪、霜、雾、大风和气温低于5℃或高于35℃的气候,都会影响防水层施工质量。
重视防水层与相关层次交叉施工问题。与防水层相关的层次是找平层、隔汽层、保温层、隔离层、保护层等。防水层施工往往与相关层要交叉作业,这些相关层次的施工质量对防水层的质量有很大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防水工程的成败。所以,应该监督好保护层的施工,不能让防水层受到损害。
卷材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卷材防水的材料种类多样,施工工艺也多种多样,主要有热粘法、热熔法、自粘法、机械固定法、埋置法等等。施工中,应检查施工工艺是否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以及铺贴方向、两幅卷材和卷材层间、搭接的宽度与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卷材冷粘施工时,胶接材料要依据卷材性能配套选用胶粘剂,及时采样化验,不得错用、混用。
3.6卫生间防水质量控制要点
基层防水技术措施。卫生间现浇板时,根据设计的卫生间墙位置,在板上认真做一道上返60mm高、宽度60mm的混凝土止水带,与现浇板同时施工,并预留好各种管洞。水管应安装套管。对管道四周及混凝土翻边处用柔性防水材料进行重点处理,以提高结构防水性能。面层施工。住宅楼卫生间地面应比室内地面低2-3cm,进(下转第315页)(上接第130页)行面层施工时绝不能破坏防水层,做好地面的排水坡度,确保地面砖密实镶贴。
总之,建筑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应该严格控制防水材料,再根据施工设计的要求和规范进行,更好实现建筑物的有效防水,也能确保施工单位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科]
【参考文献】
[1]李华,龚文红.屋面防水工程施工保证措施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7).
[2]姜涛.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6).
[3]梁志南.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初探[J].科技信息,20l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