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解题能力的提高是高中文综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担负着巩固、深化课堂知识以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双重任务。要求在视野方面,开拓思维,在知识层面,追求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高考 文综政治 答题技巧
近年来高考基本走向是突出能力考察;对学生视野提出新的要求;逻辑思维能力上升,借助逻辑判断,跳出教材考教材。这要求我们:视野方面,要开拓视野,多关注现实生活中热点问题,从时政生活出发,关注社会走向;知识层面,复习教材时不仅要构建教材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明确知识来源,即学的是知识,而不是符号,避免只追求结果,而忽视过程;能力方面,掌握一些基本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即科学的思维方法。下面就能力考察方面谈一谈如何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主观题答题方法和技巧。
一、展示考纲目标要求,使学生心中有目标
1.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察意图;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原理分析说明。
3.描述和阐释事物。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特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4.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二、教学生解答主观题的基本思路,使学生心中有方法
1.高考主观题命题的价值取向和试题结构。高考的主观题对考纲目标四方面要求都考察,这些题一般包括三个要素——立意、情境、设问。立意,即材料所关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某一方面的重大现实问题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情景,即材料所反映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重大问题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具体情况;设问,即针对情景和立意需要考生分析解决的具体问题。
2.解答主观题的策略和技巧。解答高考材料题必须透彻理解其情景和立意,并以此为线索,运用学科主干、重点知识、相应的国家政策和材料基本知识点(即答案三个来源:教材点、时政点、材料点),分析解决其设问所提出的具体问题。因此解答主观题时须做到如下几点。
(1)指导思想:全面、准确、重点、深刻、规范审题。
(2)基本思路:先看设问,后看材料。避免干扰,用错知识。
(3)审题活动过程及组织答案过程。
一是审问题:确定答题角度(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答题范围(有的设问限定答题范围非常明确,有的设问不明确,这时要看主体是谁,主体明确答题范围明确)、答题类型(不同题型其答案构成不同,语言组织也有差异)、设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设问的主体和客体关系决定答案的结构以及答题的落脚点,当然有的设问这一方面不涉及)。只有这几个方面清楚,答题方向才准确,才能避免答非所问,或答案不符合要求。主要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
二是审材料、扣考点:提取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与设问要求有联系的信息。怎样提取有效信息呢?就是要透彻理解材料和提取材料的关键词、关键句,总结材料中心或层意,从中寻找解答问题的线索。根据提炼出来的有效信息定向基本理论(教材点、时政点、材料点),做到“要点、基点和政策点”三者相结合。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是整合答案并序号化:审问题确定答题方向、答题范围,审材料是分析过程,整合是组织答案过程。整合答案并序号化有利于做到条理清晰。使答案的布局有层次性,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答题前一定要做总体规划。可按“先重点再其他,先观点后材料,先教材再创新”来组织答案。
四要注意的问题:①避免观点材料相脱节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把题目提供的材料抛在一边,漫天撒网,一味地堆砌理论观点(即忌贴标签,把原理一一罗列出来);二是一味地照搬材料。统观例题,语言组织基本是概括材料中心,上升到理论,做到“理”和“例”一致即为答案,事实上就是语文学科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论据证明论点。②看分下笔,踩分组织答案要点。③答案内容大体是三种语言的结合:一是教材语言即观点原理,二是材料语言,三是时政语言即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即答案的三个来源。④尽可能用教材语言组织答案,要防止用大白话和语言的前后矛盾。⑤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答案还要考虑创新,即根据试题的要求提出超越教材的有创造性的观点或结论。而这些结论往往是考党和国家近来的重大会议的成果与教材的重要内容有机结合。
总之,解答主观题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根据设问定方向,通读材料抓主题,细读材料分层次,回扣知识要清晰;依据设问找原理,理例信息要对齐,列出提纲再对照,规范文字细答题。前四句是审题要求,后四句则是答题的基本程序。简言之,就是看设问、读材料——取信息、扣知识——找要点、细作答。
关键词:高考 文综政治 答题技巧
近年来高考基本走向是突出能力考察;对学生视野提出新的要求;逻辑思维能力上升,借助逻辑判断,跳出教材考教材。这要求我们:视野方面,要开拓视野,多关注现实生活中热点问题,从时政生活出发,关注社会走向;知识层面,复习教材时不仅要构建教材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明确知识来源,即学的是知识,而不是符号,避免只追求结果,而忽视过程;能力方面,掌握一些基本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即科学的思维方法。下面就能力考察方面谈一谈如何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主观题答题方法和技巧。
一、展示考纲目标要求,使学生心中有目标
1.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察意图;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原理分析说明。
3.描述和阐释事物。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特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4.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二、教学生解答主观题的基本思路,使学生心中有方法
1.高考主观题命题的价值取向和试题结构。高考的主观题对考纲目标四方面要求都考察,这些题一般包括三个要素——立意、情境、设问。立意,即材料所关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某一方面的重大现实问题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情景,即材料所反映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重大问题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具体情况;设问,即针对情景和立意需要考生分析解决的具体问题。
2.解答主观题的策略和技巧。解答高考材料题必须透彻理解其情景和立意,并以此为线索,运用学科主干、重点知识、相应的国家政策和材料基本知识点(即答案三个来源:教材点、时政点、材料点),分析解决其设问所提出的具体问题。因此解答主观题时须做到如下几点。
(1)指导思想:全面、准确、重点、深刻、规范审题。
(2)基本思路:先看设问,后看材料。避免干扰,用错知识。
(3)审题活动过程及组织答案过程。
一是审问题:确定答题角度(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答题范围(有的设问限定答题范围非常明确,有的设问不明确,这时要看主体是谁,主体明确答题范围明确)、答题类型(不同题型其答案构成不同,语言组织也有差异)、设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设问的主体和客体关系决定答案的结构以及答题的落脚点,当然有的设问这一方面不涉及)。只有这几个方面清楚,答题方向才准确,才能避免答非所问,或答案不符合要求。主要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
二是审材料、扣考点:提取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与设问要求有联系的信息。怎样提取有效信息呢?就是要透彻理解材料和提取材料的关键词、关键句,总结材料中心或层意,从中寻找解答问题的线索。根据提炼出来的有效信息定向基本理论(教材点、时政点、材料点),做到“要点、基点和政策点”三者相结合。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是整合答案并序号化:审问题确定答题方向、答题范围,审材料是分析过程,整合是组织答案过程。整合答案并序号化有利于做到条理清晰。使答案的布局有层次性,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答题前一定要做总体规划。可按“先重点再其他,先观点后材料,先教材再创新”来组织答案。
四要注意的问题:①避免观点材料相脱节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把题目提供的材料抛在一边,漫天撒网,一味地堆砌理论观点(即忌贴标签,把原理一一罗列出来);二是一味地照搬材料。统观例题,语言组织基本是概括材料中心,上升到理论,做到“理”和“例”一致即为答案,事实上就是语文学科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论据证明论点。②看分下笔,踩分组织答案要点。③答案内容大体是三种语言的结合:一是教材语言即观点原理,二是材料语言,三是时政语言即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即答案的三个来源。④尽可能用教材语言组织答案,要防止用大白话和语言的前后矛盾。⑤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答案还要考虑创新,即根据试题的要求提出超越教材的有创造性的观点或结论。而这些结论往往是考党和国家近来的重大会议的成果与教材的重要内容有机结合。
总之,解答主观题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根据设问定方向,通读材料抓主题,细读材料分层次,回扣知识要清晰;依据设问找原理,理例信息要对齐,列出提纲再对照,规范文字细答题。前四句是审题要求,后四句则是答题的基本程序。简言之,就是看设问、读材料——取信息、扣知识——找要点、细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