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在眼下的出国境旅游中,恐怕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像新加坡那样,不用顾忌和担心有语言障碍、行动不便。华语在新加坡的应用之广、掌握程度之好,超过想象。
飞机一落地办理入境手续时,立刻就得到了验证。因为入境卡信息不完整,我们被告知需要重新补充填写内容方可通行。起初还担心交流会有问题,但一开口就完全释然了,机场工作人员不管是哪国人,一般都会讲中文,看得出都受过专门培训。之后,在很多公共场合,如商店、邮局、餐馆等地,都享受到了可用中文直接交流的礼遇。尤其是在旅游景点,工作人员像是专门为中国游客配备似的,无论哪个环节都不用担心沟通问题。一天去海洋馆,看到的服务员多是清一色的华人小姑娘、小伙子,感觉就像在国内一样。在水母区参观时,还碰到一位地道的新加坡老太太,竟然也能流利地用中文主动和我们交谈,说是因为政府一直号召大家学中文,所以从小就会。起初我们还把她当成了台湾人。
新加坡是世界上除中国之外,第二个以华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华人人口占居民总数的七成以上,开国总理李光耀就是位土生华人。新加坡的中华缘的确深厚,不仅思想体系、管理理念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等中华文化精髓的深刻影响,就连很多传统习惯、民间风俗都沿用中国的行事形态。如那里的华人农历新年,也就是春节,同样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气氛和形式欢欣多彩,不亚于中国;每年的清明节,人们慎终追远,也纷纷举家出门扫墓,祭奠先人;还有端午、中秋等,有些传统节日的氛围,因为一直延续下来,没有遭受什么破坏,甚至超过我们;风水说在新加坡也很盛行,建筑设计、室内布置、婚丧嫁娶,常常会按其行事;更有各种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艺术,也是新加坡人的高雅爱好,如书法、瓷器、景泰蓝等,或习作、或收藏、或把玩。在国家美术馆参观时,就看到那里专门设了一个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的永久画展,其中许多作品曾在杭州的展览中看到过,但数量和精品大没有国内展览的层次;有的还是从法国、香港、上海、杭州等地借租来的,到期只能还回去,所以个别地方还开了“天窗”。尽管收集困难,却已竭尽全能,足见新加坡人对中國文化的重视和喜爱。
在最繁华的乌节路商业街中段,有一条闹中取静、环境极好的支路——翡翠山路,这里是土生华人打造的酒吧一条街,很有特色。路面不宽,却很整洁,整条街道用石砖铺地,沿路保留了一间紧挨一间,风格别致的店房、老屋,还有古迹。小店门口多有绿植、花坛小品点缀,偶有几株高大的椰子树、槟榔树相衬托,错落有致,绿树繁花,相得益彰。店铺有中式的茶肆、旅店、古玩铺,更多的则是西式的酒吧、咖啡屋,充满浪漫的气息。我们经过的时候,正有三五一拨的客人在酒吧、咖啡屋的户外休闲区悠闲地喝咖啡、品酒、聊天,十分惬意。可以想见,当你在热闹、快节奏的商业街上走累了、听烦了,立刻能找到这么一处僻静、休闲的一隅歇一歇、躲一躲,实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翡翠山路的氛围和风格,与同是小有名气的“小印度”街区正好形成对比,后者可是车水马龙,极尽嘈杂和疾促。
翡翠山路上,还有一座名为“chatsworth”的私立国际学校,也算是新加坡的一所贵族学校了,规模不大,学生人数不多,但课程很齐全,还有专门的中文教学。学校选址在这么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足见老板的实力。新加坡对华文教育十分重视,从开创华侨私塾崇文阁算起,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虽然新加坡的第一官方语言为英语,但政府一贯在所有学校推行中文教学,所有华人都需要学华语,被称为第二语言和母语。有了这样的教育体制,华语在新加坡的普及程度之高就不足为奇了。
说到土生华人,也就是早年下南洋闯荡创业的那些华人,数量不少,到如今已延续到了第三代、第四代。正是有了他们打下的基础,才使得中华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在新加坡代代相传、生根发芽。早期华人中,较有名的如华侨领袖陈嘉庚,出生在中国福建厦门的同安县集美社,17岁随父赴新加坡经商创业,后成为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既为新加坡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也不忘报国之心,慷慨出资在家乡创办了集美小学,后又增办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业等校,统称“集美学校”,接着又兴办了厦门大学。直到如今,这些教育机构,不仅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国家建设的人才,也成为当地独特的一道自然和人文风景。
新加坡对那些早年艰辛创业的先驱们,也是喝水不忘挖井人。为纪念他们的功绩,将一批街道和地区,以华人的名字来命名,如成宝路、金炎路、阿佛路、有进街、振兴街、义顺区等。从上世纪60年代起,还有不少华籍成功人士跻身于政府高层,成为国家精英。这大大提高了华人在新加坡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也使得新加坡的中华情缘更加牢固和深厚。
从精英高层,到普通百姓;从思想理念,到行为习俗,新加坡的中华情缘无处不在、无所不及。如此而言,新加坡至于中国,就完全如同是一门国际大家庭中的“皇亲国戚”。
飞机一落地办理入境手续时,立刻就得到了验证。因为入境卡信息不完整,我们被告知需要重新补充填写内容方可通行。起初还担心交流会有问题,但一开口就完全释然了,机场工作人员不管是哪国人,一般都会讲中文,看得出都受过专门培训。之后,在很多公共场合,如商店、邮局、餐馆等地,都享受到了可用中文直接交流的礼遇。尤其是在旅游景点,工作人员像是专门为中国游客配备似的,无论哪个环节都不用担心沟通问题。一天去海洋馆,看到的服务员多是清一色的华人小姑娘、小伙子,感觉就像在国内一样。在水母区参观时,还碰到一位地道的新加坡老太太,竟然也能流利地用中文主动和我们交谈,说是因为政府一直号召大家学中文,所以从小就会。起初我们还把她当成了台湾人。
新加坡是世界上除中国之外,第二个以华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华人人口占居民总数的七成以上,开国总理李光耀就是位土生华人。新加坡的中华缘的确深厚,不仅思想体系、管理理念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等中华文化精髓的深刻影响,就连很多传统习惯、民间风俗都沿用中国的行事形态。如那里的华人农历新年,也就是春节,同样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气氛和形式欢欣多彩,不亚于中国;每年的清明节,人们慎终追远,也纷纷举家出门扫墓,祭奠先人;还有端午、中秋等,有些传统节日的氛围,因为一直延续下来,没有遭受什么破坏,甚至超过我们;风水说在新加坡也很盛行,建筑设计、室内布置、婚丧嫁娶,常常会按其行事;更有各种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艺术,也是新加坡人的高雅爱好,如书法、瓷器、景泰蓝等,或习作、或收藏、或把玩。在国家美术馆参观时,就看到那里专门设了一个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的永久画展,其中许多作品曾在杭州的展览中看到过,但数量和精品大没有国内展览的层次;有的还是从法国、香港、上海、杭州等地借租来的,到期只能还回去,所以个别地方还开了“天窗”。尽管收集困难,却已竭尽全能,足见新加坡人对中國文化的重视和喜爱。
在最繁华的乌节路商业街中段,有一条闹中取静、环境极好的支路——翡翠山路,这里是土生华人打造的酒吧一条街,很有特色。路面不宽,却很整洁,整条街道用石砖铺地,沿路保留了一间紧挨一间,风格别致的店房、老屋,还有古迹。小店门口多有绿植、花坛小品点缀,偶有几株高大的椰子树、槟榔树相衬托,错落有致,绿树繁花,相得益彰。店铺有中式的茶肆、旅店、古玩铺,更多的则是西式的酒吧、咖啡屋,充满浪漫的气息。我们经过的时候,正有三五一拨的客人在酒吧、咖啡屋的户外休闲区悠闲地喝咖啡、品酒、聊天,十分惬意。可以想见,当你在热闹、快节奏的商业街上走累了、听烦了,立刻能找到这么一处僻静、休闲的一隅歇一歇、躲一躲,实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翡翠山路的氛围和风格,与同是小有名气的“小印度”街区正好形成对比,后者可是车水马龙,极尽嘈杂和疾促。
翡翠山路上,还有一座名为“chatsworth”的私立国际学校,也算是新加坡的一所贵族学校了,规模不大,学生人数不多,但课程很齐全,还有专门的中文教学。学校选址在这么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足见老板的实力。新加坡对华文教育十分重视,从开创华侨私塾崇文阁算起,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虽然新加坡的第一官方语言为英语,但政府一贯在所有学校推行中文教学,所有华人都需要学华语,被称为第二语言和母语。有了这样的教育体制,华语在新加坡的普及程度之高就不足为奇了。
说到土生华人,也就是早年下南洋闯荡创业的那些华人,数量不少,到如今已延续到了第三代、第四代。正是有了他们打下的基础,才使得中华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在新加坡代代相传、生根发芽。早期华人中,较有名的如华侨领袖陈嘉庚,出生在中国福建厦门的同安县集美社,17岁随父赴新加坡经商创业,后成为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既为新加坡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也不忘报国之心,慷慨出资在家乡创办了集美小学,后又增办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业等校,统称“集美学校”,接着又兴办了厦门大学。直到如今,这些教育机构,不仅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国家建设的人才,也成为当地独特的一道自然和人文风景。
新加坡对那些早年艰辛创业的先驱们,也是喝水不忘挖井人。为纪念他们的功绩,将一批街道和地区,以华人的名字来命名,如成宝路、金炎路、阿佛路、有进街、振兴街、义顺区等。从上世纪60年代起,还有不少华籍成功人士跻身于政府高层,成为国家精英。这大大提高了华人在新加坡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也使得新加坡的中华情缘更加牢固和深厚。
从精英高层,到普通百姓;从思想理念,到行为习俗,新加坡的中华情缘无处不在、无所不及。如此而言,新加坡至于中国,就完全如同是一门国际大家庭中的“皇亲国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