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细胞猪皮与自体微粒皮联合移植治疗大面积烧伤27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ji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组患者27例,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1岁2个月~57岁[(34±15)岁],烧伤总面积25%~94%TBSA[(69±21)%TBSA],其中Ⅲ度创面10%~94%TBSA[(53±22)%TBSA]。

其他文献
患儿女,体质量3.4kg。出生后11h不慎被热水烫伤,伤后3h收入笔者单位。心率150次/min,呼吸32次/min。创面暗红,腐皮大部分完整,分布于背、臀部及右上肢、双下肢后侧。总面积为30%,其中浅Ⅱ度8%、深Ⅱ度20%、Ⅲ度2%TBSA,渗出液不多。见图1。入院后给予补液、吸氧、抗休克治疗。伤后第2天将患儿放人暖箱中,
由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蔡景龙教授主编,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李荟元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刘伟教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李世荣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高建华教授、山东省立医院王德昌教授等专家任副主编,中国工程院张涤生院士和王正国院士作序、
微粒皮移植术已广泛应用于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治疗。为了有利于所移植自体微粒皮在创面的成活、生长及扩展,常需应用异体(种)皮覆盖以保证治疗效果。优良的异体皮是烧伤创面自体微粒皮移植后较佳覆盖物,但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往往使异体皮在短时间内被排斥,
2006年7月-2008年3月,笔者作为我军近年来首位派往德国的军事医学留学生,在德国进行了为期21个月的学习和工作。此间有幸先后在3家烧伤中心参加临床工作,并在1家烧伤中心进行了短期学习交流,参加3次国际学术交流会、1期烧伤专修班及1期战创伤急救培训班。通过临床工作、学术交流和对德文文献资料的研究,对德国烧伤外科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现整理成文供国内同行参阅。
1临床资料; 2003年1月-2008年9月,笔者单位收治烧伤致周围神经受损患者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19~54岁。致伤原因:电烧伤7例、热压伤7例。烧伤总面积0.1%~0.4%TBSA,均为Ⅳ度。单纯肘部尺神经损伤3例、腕部尺神经损伤5例、腕部正中神经损伤4例,腕部尺神经与正中神经均受损2例。
目的了解CPI-17在蛋白激酶(PK)Cα、PKCε调节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钙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将8只Wistar大鼠制成失血性休克2h模型后,取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微血管环,按随机化方法分为休克2h组、PKCct激动剂组(在培养液中加入thymelea toxin)、CPI-17抗体+PKCα激动剂组(在培养液中加入CPI-17抗体和thymelea toxin)、PKCε激动剂组(在培养
早期切削痂植皮是目前治疗手部深度烧伤的可靠方法之一。傅洪滨等曾采用磨痂术治疗深Ⅱ度烧伤,然而在磨痂创面上植皮尚鲜见报道。杨兴华等采用削痂术保留变性真皮移植自体皮肤修复手深度烧伤创面,疗效较好,但目前罕见采用磨痂术保留变性真皮的治疗方法。2006-2008年,笔者单位应用自制的医用烧伤磨痂器,磨痂后保留变性真皮+移植自体薄中厚皮治疗深度烧伤患手31只,
患者男,28岁,工作时被10kV高压电击伤,伤后短暂昏迷。于伤后7h收入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烧伤整形科。创面分布于双手、腕、躯干及双下肢。右腕部为电流人口,左腕部、髂嵴及背部为电流出口。自主活动正常,脊柱及四肢无压痛,胸、腰椎CT未见异常。诊断:电烧伤总面积16%,其中浅Ⅱ度3%、深Ⅱ度10%、
目的调查烧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了解是否存在介导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的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探讨传播机制。方法收集2006年5月-2007年12月从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病房分离的40株鲍氏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异帕米星和卡那霉素6种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MIC;PCR扩增5种甲基化
2005年2月-2008年9月,我院收治烧伤后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26例,其中男20例、女6例,年龄15~76岁,平均38岁。火焰烧伤12例、鞭炮燃爆伤8例、矿井下煤尘燃爆伤6例,其中意识不清2例。患者嘴唇呈鱼口状、张口困难,伴恶心呕吐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