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主观因素的困扰。如何构建新常态下德育工作长效机制,成为教育工作面临的一大问题和困惑。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德育工作;实效性;原因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1
德育的实效性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各级党和政府、各级学校都非常重视德育工作,并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我们也应该理性地看到,当前我们德育的工作实效性还相对落后。我们或许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最终落实到学生身上的东西并不多,为什么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如此之底下呢?本文仅从学校和教师作用的角度来论述德育实施过程中实效性低下的原因和对策。
一、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首先,在德育的内容上,还存在“假、大、空”的抽象的口号式的教育。有的内容虚而不实。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提法很好,但是只有口号,很少有行动,这显然也只能使德育停留在口号上。而同学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德育在内容上却很少涉及。诸如:自我教育和自我保护、心理健康和自我调节、社会公德与民主法制、择友和人际交往等,内容上存在着如此多的病灶,每一个都是对德育实效性的沉重打击。
其次,在德育的途径上,德育通道应该是多层次、多渠道的开放体系,然而,通常学校的德育组织系统,往往是“校—团队—班”式的封闭系统,教室热衷于自己主导下开展得班会、团会和个别教育等德育途径。政治课、各科教学渗透和团队会议应成为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但这三项德育途径是效用最低的,说明我们学校的德育主渠道不畅通,需认真反思。
再次,在德育的方式上,方法往往过于简单,德育仍然是以教师为主,没能考虑到学生的主体需要。尽管“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呼声很高,但真正落实到实处的并不多,人们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仅限于智育,还没有包括道德发展得主体性。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还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使得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教育,是“等待加工的产品”。这样的德育学生怎能乐意接受呢。
最后,在教育的理念上,还存在计划经济的深深烙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德育是“纯而又纯”理想型教育,教师只讲社会中的真、善、美,不讲假、恶、丑,不讲社会的阴暗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的理念不改变,教师不客观地反映社会,学生只能带着理想化的认识走向社会,于是一碰上假、恶、丑就不知所措,甚至被污染。另外我们在教育的观念上,过分地重视德育的形式和结果,其后果就是形式上轰轰烈烈,结果却适得其反。
二、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首先,在学校的管理理念上,墨守成规,虚而不实。重形式,忽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表现之一。这些学生在学校里的道德表现是不错的,但这对于出于发展期的学生来说,这种品质仅仅是经教育而萌生的一点道德幼芽罢了,它不稳固,和形成习惯尚有一段距离。只要环境改变(离开学校严格监控的条件),这种幼芽就有可能消退。
第二,是急功近利,忽视学生素养的可持续性发展。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使命是要让学生学会学校知识,德育学校其实也是这样的。但是我们的教育者,往往喜欢在德育工作中充当判官,对于学生的行为,态度过分地武断,要命错误,要命正确,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一个答案离开了具体的环境,对错也许是可以转化的。这种近视的德育,其后果是不知变通,长期以往,怎么会有德育的实效性?
第三,在教师的师德修养上,参差不齊、距离较大。学生对教师的师德修养大多持肯定态度,尤其是“爱国敬业”一条,这反映了学校对于教师培养的成果,但教师队伍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但是有些教师烟头随便抛,废纸随便丢,车子随便骑、随便放,酒气满身,出口成脏,此行何以导之以彼行?
第四,在教师的德育能力上,意识落后、发展片面。教师的德育能力我们可以把它归为四类:沟通能力、活动能力、转化能力和科研能力。现在教师队伍中这几项能力虽有进步但是仍然是普遍性的缺乏,德育能力发展全面的少之又少。教师的生活经历、社交范围、工作时间制约着他们的德育能力的提高,但是不正视之,我们认为德育的实效性无从改善。
三、内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1.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得规律进行教育是德育的原则。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来组织德育工作才会有实效。教师既要考虑学生品德发展中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又要考虑品德发展得关键期、成熟期,以采取合理措施,促其量变或质变,引导他们健康发展。
2.注重选择适应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与可能性的德育内容。近几年,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反映比较薄弱的是心理品质教育。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是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公约。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各自生存发展中急需要指导的,而这些内容在学校德育中是欠缺的。由此我们认为依据学生品德发展的显示需要与可能,培养社会合格的劳动者才是学生可接受的、发展性的德育。
3.加强德育社会实践,拓宽德育途径。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很高,而教师却认识不足,反映出他们认识和感受上的差别,如果这种差别任由其扩大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于德育的接受,进而影响德育实效。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时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德育更切合教育对象的发展水平和特长。另外,要进一步健全以学校德育为主导的三结合的教育合力,要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发挥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合力作用,使各渠道畅通,将德育的单一渠道改为多渠道,从多方面对学生施加正向的、统一的教育,形成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使德育实效性得到巩固和加强。
4.努力提高教师道德素质。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德育能力,是搞好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根本保证。新世纪人才素质要求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各级部门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指导。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前提,所以学校大力推进教师的再学习工程,使终身教育深入人心,惟其如此,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才有真正的希望。
总之,德育的实效性的提高,仅仅依靠外部条件的改变而学校内部不努力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同样完全依赖于学校教师内部的努力而不改善外部条件也是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的,必须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葛喜平.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3
[2] 刘丰.德育实效性方法论及路径研究.西安理工大学,2010
关键词:德育工作;实效性;原因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1
德育的实效性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各级党和政府、各级学校都非常重视德育工作,并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我们也应该理性地看到,当前我们德育的工作实效性还相对落后。我们或许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最终落实到学生身上的东西并不多,为什么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如此之底下呢?本文仅从学校和教师作用的角度来论述德育实施过程中实效性低下的原因和对策。
一、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首先,在德育的内容上,还存在“假、大、空”的抽象的口号式的教育。有的内容虚而不实。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提法很好,但是只有口号,很少有行动,这显然也只能使德育停留在口号上。而同学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德育在内容上却很少涉及。诸如:自我教育和自我保护、心理健康和自我调节、社会公德与民主法制、择友和人际交往等,内容上存在着如此多的病灶,每一个都是对德育实效性的沉重打击。
其次,在德育的途径上,德育通道应该是多层次、多渠道的开放体系,然而,通常学校的德育组织系统,往往是“校—团队—班”式的封闭系统,教室热衷于自己主导下开展得班会、团会和个别教育等德育途径。政治课、各科教学渗透和团队会议应成为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但这三项德育途径是效用最低的,说明我们学校的德育主渠道不畅通,需认真反思。
再次,在德育的方式上,方法往往过于简单,德育仍然是以教师为主,没能考虑到学生的主体需要。尽管“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呼声很高,但真正落实到实处的并不多,人们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仅限于智育,还没有包括道德发展得主体性。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还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使得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教育,是“等待加工的产品”。这样的德育学生怎能乐意接受呢。
最后,在教育的理念上,还存在计划经济的深深烙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德育是“纯而又纯”理想型教育,教师只讲社会中的真、善、美,不讲假、恶、丑,不讲社会的阴暗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的理念不改变,教师不客观地反映社会,学生只能带着理想化的认识走向社会,于是一碰上假、恶、丑就不知所措,甚至被污染。另外我们在教育的观念上,过分地重视德育的形式和结果,其后果就是形式上轰轰烈烈,结果却适得其反。
二、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首先,在学校的管理理念上,墨守成规,虚而不实。重形式,忽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表现之一。这些学生在学校里的道德表现是不错的,但这对于出于发展期的学生来说,这种品质仅仅是经教育而萌生的一点道德幼芽罢了,它不稳固,和形成习惯尚有一段距离。只要环境改变(离开学校严格监控的条件),这种幼芽就有可能消退。
第二,是急功近利,忽视学生素养的可持续性发展。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使命是要让学生学会学校知识,德育学校其实也是这样的。但是我们的教育者,往往喜欢在德育工作中充当判官,对于学生的行为,态度过分地武断,要命错误,要命正确,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一个答案离开了具体的环境,对错也许是可以转化的。这种近视的德育,其后果是不知变通,长期以往,怎么会有德育的实效性?
第三,在教师的师德修养上,参差不齊、距离较大。学生对教师的师德修养大多持肯定态度,尤其是“爱国敬业”一条,这反映了学校对于教师培养的成果,但教师队伍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但是有些教师烟头随便抛,废纸随便丢,车子随便骑、随便放,酒气满身,出口成脏,此行何以导之以彼行?
第四,在教师的德育能力上,意识落后、发展片面。教师的德育能力我们可以把它归为四类:沟通能力、活动能力、转化能力和科研能力。现在教师队伍中这几项能力虽有进步但是仍然是普遍性的缺乏,德育能力发展全面的少之又少。教师的生活经历、社交范围、工作时间制约着他们的德育能力的提高,但是不正视之,我们认为德育的实效性无从改善。
三、内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1.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得规律进行教育是德育的原则。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来组织德育工作才会有实效。教师既要考虑学生品德发展中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又要考虑品德发展得关键期、成熟期,以采取合理措施,促其量变或质变,引导他们健康发展。
2.注重选择适应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与可能性的德育内容。近几年,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反映比较薄弱的是心理品质教育。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是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公约。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各自生存发展中急需要指导的,而这些内容在学校德育中是欠缺的。由此我们认为依据学生品德发展的显示需要与可能,培养社会合格的劳动者才是学生可接受的、发展性的德育。
3.加强德育社会实践,拓宽德育途径。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很高,而教师却认识不足,反映出他们认识和感受上的差别,如果这种差别任由其扩大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于德育的接受,进而影响德育实效。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时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德育更切合教育对象的发展水平和特长。另外,要进一步健全以学校德育为主导的三结合的教育合力,要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发挥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合力作用,使各渠道畅通,将德育的单一渠道改为多渠道,从多方面对学生施加正向的、统一的教育,形成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使德育实效性得到巩固和加强。
4.努力提高教师道德素质。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德育能力,是搞好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根本保证。新世纪人才素质要求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各级部门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指导。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前提,所以学校大力推进教师的再学习工程,使终身教育深入人心,惟其如此,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才有真正的希望。
总之,德育的实效性的提高,仅仅依靠外部条件的改变而学校内部不努力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同样完全依赖于学校教师内部的努力而不改善外部条件也是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的,必须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葛喜平.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3
[2] 刘丰.德育实效性方法论及路径研究.西安理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