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的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产生学习的内驱,真正做到主动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
关键词:问题情境;激发兴趣;深层思考;提高思维;凸显主线;传承文化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情境教学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解决学习中难点困惑的有效途径。本文以2010年12月如东县“黄海潮”两位老师执教人教版第二册第八单元《金属的化学性质》部分课堂实录,浅谈创设问题情境的三个作用。
一、激发兴趣,引发深层思考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化学课堂教学应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学习化学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课题引入,其中一位老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慧眼识金属”——老师让同学比较铝条、铁丝、铜丝3种金属,学生从颜色、硬度等角度区分它们。教师讲述:同学们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可以区别这3种金属,如果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后,你会有更多、更巧妙方法来判别它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另一位老师则采取不同的素材创设教学情境:课件展示——“祖传宝物,与您共享”的标题,学生感到非常好奇,接着老师依次展示四种实物:嘉庆年间的“铜钱”、一块“银元”、一枚金光闪闪的黄金戒指及一根生锈的铁钉,(屏幕解说:噢!这枚铁钉是我爷爷在38年前建四合院时留下的,昔日银光闪闪,如今暗淡无比、锈迹斑斑)提问:我家的宝物能否长期保存、代代相传?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由此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
同一课题创设两种不同的教学情境,分别从不同角度引入课题。前者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不同物质引起学生的关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学生已了解的低层次知识为前提,进而学习与此相联的较高层次的内容,使学生感到新旧知识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并且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主动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学生渴望利用学到的新知识来解决问题。一目了然、直奔主题。
而后者情境创设更为自然巧妙,以真实、生动、直观的祖传宝物为话题,利用实物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学生看到银元,“哗声一片”,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参与热情极高,相互交流彼此获得的感受。个别同学还小声议论:使用时间最短的铁钉面目全非,而嘉庆年间的铜钱只有几处微绣,可是金、银却有明显耀眼的金属光泽。我认为教师应巧妙运用这生成的教学资源“意外的好奇与议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四种金属“面貌”差别巨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物质的存在形式又与什么有关,从它们是否生锈以及生锈的程度,又能获得怎样的信息。学生会在交流、讨论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如金属可以与氧气反应;并非所有的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根据金属与氧气是否与反应以及与氧气反应难易程度可以比较不同金属化学性质的活动性。而且这一问题创设与课堂主线紧密相联,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并且以此内容为中心进行辐射,学生将会拥有清晰的知识脉络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因此,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借助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由已知向未知过渡,将旧知扩展、延伸,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更要充分利用情境,巧设合理台阶,让学生在兴趣中产生质疑,在质疑中引发深层次的思考,在思考中提高思维能力,感受化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
二、设疑解难,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教学难点的巧妙处理往往包含着丰富、曲折的认知探究过程,隐藏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机。因此,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将会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难点是金属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的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学生难以理解其反应原理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两位老师采用不同的问题情境引入金属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使得难点分散。方法一:教师演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学习第四单元时,小组完成该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学生回答实验现象:铁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教师提问:铁表面出现红色固体说明什么?学生回答:铁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教师追问:还说明什么?再次追问Fe和Cu谁更活泼?学生恍然大悟:因为Fe比Cu活泼,所以Fe能把Cu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从而得出金属的第3点化学性质,以及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另一种方法。借助昔日的学生实验,唤醒学生Fe可以与CuSO4溶液反应的意识。再由金属与酸的探究实验结果,学生明白Fe比Cu活泼。这样金属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的溶液能否发生反应的学习难点就被轻易突破,学生轻松上路,归纳出相应的内容。方法二:学生由金属与酸之间的反应可知:Cu与稀盐酸不反应。教师演示实验:将银元加入到稀盐酸,观察到没有明显现象。可知Ag也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教师提问:Cu与Ag都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那么如何比较Cu、Ag的活动性强弱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查阅课本P11~P13,并根据提供实验用品,完成相关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这一情境的创设起到设疑、质疑、析疑、解难的作用。学生带着问题上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信息的加工和实验的操作,最终扫清学习中的障碍,困惑迎刃而解。
两种不同方案,前者教学活动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为基准点,搭建合理的台阶,利用相关知识进行迁移,将难点巧妙分解。而后者设置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难点、困惑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的斗志,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发现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课本相关内容→实验探究解决困惑”为线索,自学自悟,积极参与课堂,大胆质疑、讨论、主动探究。不同层面的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凸显主线,传承学习能力
我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要达到激发兴趣,引发深层思考;设疑解难,提高思维能力的功效,更要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不能有始无终,为了引题而引题,而是将重要内容、核心内容串联起来,便于学生有线可找,有章可循,有路可走,从而主动搭建合理的知识框架。长期以往学生思考问题的延续性、开阔性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他们能将“形是不同”而“神相似”的学习内容相互传递、不同时期的学习能力相互承接、化学学科思想接续,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学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慧眼识金属”这一环节的情境创设,使学生不仅可以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区别这3种金属,而且还会有更多、更巧妙方法来判别它们。事实上新课快要结束时该班所有的同学都能说出2~3种化学方法判别这3种金属,大多数同学还利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见解,并小结出金属的3种化学性质,为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交上圆满的答卷。
“祖传宝物,与您共享”的情境创设,呈现“面貌”差别很大四种金属,引起学生的关注。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延伸到与酸、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概括出比较不同金属化学性质的活动性有怎样的方法?“判断不同金属化学性质的活动性”这一主线将相关内容紧密相联、一脉相承,学生在主线的牵引下渐渐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金属能否与氧气反应”也为后面学习金属资源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也打下基础。
知识具有传递性,而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在其不断感悟过程中也会具有传递性。因此教师应借助于与众不同、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的创设,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努力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这样才会激发学生产生浓厚而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巨大的内驱力,学生才会主动参与课堂,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传承,从而最终达到乐学、好学、能学、会学的目的。(责任编辑:张华伟)
关键词:问题情境;激发兴趣;深层思考;提高思维;凸显主线;传承文化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情境教学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解决学习中难点困惑的有效途径。本文以2010年12月如东县“黄海潮”两位老师执教人教版第二册第八单元《金属的化学性质》部分课堂实录,浅谈创设问题情境的三个作用。
一、激发兴趣,引发深层思考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化学课堂教学应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学习化学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课题引入,其中一位老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慧眼识金属”——老师让同学比较铝条、铁丝、铜丝3种金属,学生从颜色、硬度等角度区分它们。教师讲述:同学们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可以区别这3种金属,如果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后,你会有更多、更巧妙方法来判别它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另一位老师则采取不同的素材创设教学情境:课件展示——“祖传宝物,与您共享”的标题,学生感到非常好奇,接着老师依次展示四种实物:嘉庆年间的“铜钱”、一块“银元”、一枚金光闪闪的黄金戒指及一根生锈的铁钉,(屏幕解说:噢!这枚铁钉是我爷爷在38年前建四合院时留下的,昔日银光闪闪,如今暗淡无比、锈迹斑斑)提问:我家的宝物能否长期保存、代代相传?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由此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
同一课题创设两种不同的教学情境,分别从不同角度引入课题。前者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不同物质引起学生的关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学生已了解的低层次知识为前提,进而学习与此相联的较高层次的内容,使学生感到新旧知识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并且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主动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学生渴望利用学到的新知识来解决问题。一目了然、直奔主题。
而后者情境创设更为自然巧妙,以真实、生动、直观的祖传宝物为话题,利用实物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学生看到银元,“哗声一片”,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参与热情极高,相互交流彼此获得的感受。个别同学还小声议论:使用时间最短的铁钉面目全非,而嘉庆年间的铜钱只有几处微绣,可是金、银却有明显耀眼的金属光泽。我认为教师应巧妙运用这生成的教学资源“意外的好奇与议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四种金属“面貌”差别巨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物质的存在形式又与什么有关,从它们是否生锈以及生锈的程度,又能获得怎样的信息。学生会在交流、讨论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如金属可以与氧气反应;并非所有的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根据金属与氧气是否与反应以及与氧气反应难易程度可以比较不同金属化学性质的活动性。而且这一问题创设与课堂主线紧密相联,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并且以此内容为中心进行辐射,学生将会拥有清晰的知识脉络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因此,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借助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由已知向未知过渡,将旧知扩展、延伸,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更要充分利用情境,巧设合理台阶,让学生在兴趣中产生质疑,在质疑中引发深层次的思考,在思考中提高思维能力,感受化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
二、设疑解难,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教学难点的巧妙处理往往包含着丰富、曲折的认知探究过程,隐藏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机。因此,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将会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难点是金属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的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学生难以理解其反应原理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两位老师采用不同的问题情境引入金属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使得难点分散。方法一:教师演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学习第四单元时,小组完成该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学生回答实验现象:铁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教师提问:铁表面出现红色固体说明什么?学生回答:铁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教师追问:还说明什么?再次追问Fe和Cu谁更活泼?学生恍然大悟:因为Fe比Cu活泼,所以Fe能把Cu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从而得出金属的第3点化学性质,以及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另一种方法。借助昔日的学生实验,唤醒学生Fe可以与CuSO4溶液反应的意识。再由金属与酸的探究实验结果,学生明白Fe比Cu活泼。这样金属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的溶液能否发生反应的学习难点就被轻易突破,学生轻松上路,归纳出相应的内容。方法二:学生由金属与酸之间的反应可知:Cu与稀盐酸不反应。教师演示实验:将银元加入到稀盐酸,观察到没有明显现象。可知Ag也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教师提问:Cu与Ag都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那么如何比较Cu、Ag的活动性强弱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查阅课本P11~P13,并根据提供实验用品,完成相关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这一情境的创设起到设疑、质疑、析疑、解难的作用。学生带着问题上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信息的加工和实验的操作,最终扫清学习中的障碍,困惑迎刃而解。
两种不同方案,前者教学活动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为基准点,搭建合理的台阶,利用相关知识进行迁移,将难点巧妙分解。而后者设置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难点、困惑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的斗志,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发现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课本相关内容→实验探究解决困惑”为线索,自学自悟,积极参与课堂,大胆质疑、讨论、主动探究。不同层面的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凸显主线,传承学习能力
我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要达到激发兴趣,引发深层思考;设疑解难,提高思维能力的功效,更要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不能有始无终,为了引题而引题,而是将重要内容、核心内容串联起来,便于学生有线可找,有章可循,有路可走,从而主动搭建合理的知识框架。长期以往学生思考问题的延续性、开阔性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他们能将“形是不同”而“神相似”的学习内容相互传递、不同时期的学习能力相互承接、化学学科思想接续,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学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慧眼识金属”这一环节的情境创设,使学生不仅可以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区别这3种金属,而且还会有更多、更巧妙方法来判别它们。事实上新课快要结束时该班所有的同学都能说出2~3种化学方法判别这3种金属,大多数同学还利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见解,并小结出金属的3种化学性质,为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交上圆满的答卷。
“祖传宝物,与您共享”的情境创设,呈现“面貌”差别很大四种金属,引起学生的关注。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延伸到与酸、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概括出比较不同金属化学性质的活动性有怎样的方法?“判断不同金属化学性质的活动性”这一主线将相关内容紧密相联、一脉相承,学生在主线的牵引下渐渐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金属能否与氧气反应”也为后面学习金属资源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也打下基础。
知识具有传递性,而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在其不断感悟过程中也会具有传递性。因此教师应借助于与众不同、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的创设,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努力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这样才会激发学生产生浓厚而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巨大的内驱力,学生才会主动参与课堂,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传承,从而最终达到乐学、好学、能学、会学的目的。(责任编辑: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