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的钟声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几乎所有的人认识寒山寺,都是从那首《枫桥夜泊》开始的吧。
  经过两天的颠簸,我终于来到了寒山寺。尽管因大门正在装修,显得有些破败,游客还是纷纷在门前合影留念。枫桥离寺并不远,是一座月牙形的单拱石桥。桥下小河并不宽,却也别有一番风味,或许,只有这样的小桥流水,才能激起张继的悠悠情思吧。
  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寒山寺实际上是个小寺庙,但却秉承了江南独有的精致秀美。进门正中的大雄宝殿,殿后左右的长廊,似乎与别处庙院相差甚微。这不免令来之前对它抱有无限幻想的我有些失望。好在寺内尚有可以登高望远的江枫第一楼,以及钟楼。
  站在江枫第一楼上遥望,到处一派生机勃勃。正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满眼美景,令人心醉。我正陶然于江南春景,突闻悠悠钟声,既清脆又浑厚,十分好听。便下得楼来,循声往钟楼而去。
  不知道别的寺里钟楼是什么样子,反正寒山寺的钟楼是不太宽敞的。木梯狭窄到仅能容一人通过,楼上除钟之外也再没有太多空间。不过钟楼虽小,却很有名。据称敲三下寒山寺的钟是能去除烦恼的,于是长年都能听到钟楼上不断的钟声,比寺里的香火还要旺盛。闻听此言,我也迫不及待地跑上去,敲了三下,却忘了说出烦恼。
  敲完钟再走在寺里,我开始变得小小翼翼起来。也许是自幼酷爱古诗的缘故吧,望着墙上那早已烂熟于胸的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刻却有了全新的感受。
  虽无处揣摩诗人的心情,但我仍忍不住遐想。也许当年他是提着一壶小酒在船头慢品吧,因为心里的苦涩已经是慢慢地流,酒,只能慢慢下肚了。前面就到枫桥了,不算太高的桥头、不算太长的桥身、不算太大的寒山寺,这些,他都知道吗?也许他还沉浸在自己的悲哀中,还在怀疑自己的才情和生活,是寒山寺的钟声敲醒了他。寺里的和尚每日敲着这钟,从未改变,这么久了,必定也有了禅韵,也许,寒山寺的钟声能去除烦恼的传说就是从他身上延伸流传的呢。
  钟声的提醒,让张继看到了江枫渔火,看到了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情致。在那么一个江南水乡的清幽的夜里,漂泊已久的他,除了有回家的温暖、考场的失意,还有了无限的才思和慢慢明净的心。也许他看不到钟楼在哪儿,看不到寒山寺里面的模样,只是凭着钟声去感觉。看着那样的美景,听着可以警世的钟声,张继心里的忧郁也该随着一声又一声的钟声慢慢散去吧。自从有了那首诗,寒山寺的钟声便归属张继一人了。后人听到的钟声,正是他悲凉孤傲、千年如一的散淡吟哦。
其他文献
婚日又称“吉日”、“喜日”。选择日期定“吉日”、“喜日”时,不择腊日。何谓腊日?民间把正月初一称为“天腊”,农历五月初五称为“地腊”,农历七月初七称为“道德腊”,农历十月初一称为“民岁腊”,农历十二月初八或冬至后的第三个戍日称为“王候腊”。  中华大地大部分地区都流行儒、道、释三道合一,避腊的禁忌出于《太上感应篇》中“晦腊若歌朔量号怒”一语。  朔为初一,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称天腊,避开这日操办喜
期刊
潮汕地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潮籍华侨、华人的人数几近于潮汕本土的潮人人数。潮汕人把出国谋生叫做“过番”,把漂洋过海、出国谋生的人称为“番客”,这些人在长期漂洋过海的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习俗。  在过去,凡是乡中有人要“过番”,不管是“新番”初次出国,还是“老番”回国省亲后要重返侨居地,其亲房族人、邻居戚友,都要带上当地土特产、糖果饼食之类的礼品前来送行,俗称“送
期刊
在世界历史上,李姓是称帝人数最多和建立政权最多的姓氏,称帝人数多达162人。先后建有成汉、西凉、万春国、野能国、唐朝、后唐、南唐、西夏、越南李朝、李蜀、大顺、朝鲜王朝、大韩帝国、韩国、新加坡等王朝和政权。李姓在历史上任宰相职务的人数多达69人,为各姓之首。李氏家族在历史长河中最为显赫,对社会贡献人才最多,影响最大,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等各行领域中不乏李姓名人。  2010年中华人民共
期刊
百尺苍龙卧浅沙,济人利涉愿无涯。  只因未满天朝罚,暂谪临江玩物华。  ――清樊庶《题临江桥》  游览祖国的名胜,你也许会陶醉于名楼古胜,或忘返于名山大川,而那位于海南临高县临城镇的“东桥”,虽然经过岁月的变迁已不复存在,但那曾横跨江上的东桥遗址周围如今绿草如茵,常常把我们带进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百尺苍龙卧浅沙  东桥位于临高临城镇的东边,横跨于县城东门外的文澜江上。据《康熙·临高县志》载:“
期刊
“闻得乡人说刺桐,叶先花发卜年丰。  我今到此忧民切,只爱青青不爱红。”  ――宋·丁渭《刺桐花》  王佐(1420-1505),字汝学,海南明代四大才子,而以诗文见长,世称“吟绝”。因家乡盛产刺桐,世人尊称其为“桐乡”,故又名王桐乡。王佐12岁即中举,后入仕,在粤、闽、赣三省为官20余年,与邱睿、海瑞、王弘诲并称为明代“海南四大才子”。任官期间,于家乡建“慈训堂”,以谢慈母教诲之恩。晚年辞官归里
期刊
《康熙临高县志·卷三》记载:“龙潭坛,县城西三十里之龙潭侧,宋建为旱雩之所。元延祐二年,县尹牛那海重建”。  旱雩,古代一种特别的雨祭仪式。古代雨祭分为两类:一类是常雩,就是每年在规定的日子都要行祭祀之礼,不管是否有旱灾发生,主要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另一类是旱雩,即在大旱之年临时举行的特别为祈雨而祀的仪式。周礼春官司巫职云:“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如果雩而无雨,则反复雩,乃至焚巫
期刊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是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唐卡内容繁多,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西藏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多变,画法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为主。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
期刊
走进他的家,犹如走入了光彩斑斓的“蛋”的世界。客厅的柜子、桌子、金鱼缸柜子……家里凡是空着的地方都被蛋雕作品“占领”了,他不得不把自己的工作台挪到阳台去。从最小的鹌鹑蛋,到鸡蛋、鸭蛋、鸵鸟蛋、澳大利亚鸸鹋蛋,一排排的玻璃盒子里面整齐有序地排列着大大小小的蛋雕作品:孔子、毛泽东、齐白石、已故南非总统曼德拉等名人肖像栩栩如生,梅、兰、竹、菊等自然景致枝叶清晰可见;镂空的窗花、花纹等,连接之处,让人惊叹
期刊
张姓是中国最大的姓之一,得姓历史悠久,族大支繁。张姓曾有43个望族,在所有姓氏中难以有与之匹敌的。  张姓,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国,到处都有张氏族人;三是人才辈出,不可胜数,从古至今,历代皆有张氏的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着力量。  关于张姓的始祖,历代史书中有如下记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见《元和姓
期刊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李将军在与笔者谈及书法的结构和章法时,他讲了一个颇具哲学意味的命题,那就是“事不同,理相通”。他说指挥一支军队需要决心果断,把握关节;书写一篇作品,也需要照顾到各个环节,做到虚实并用,错落有致,随机应变,从容应对。这就是理相通之意。  一部《三国演义》,把张飞打造成了有勇无谋的粗人,殊不知,张飞不但武艺高强,还是个文才武略兼备的上将军。张飞其实还是个草书大家,他在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