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技术在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肉类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760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源性食品掺假问题是近年来食品监管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和难点.实时荧光PCR技术能对食品成分进行快速定性检测,普及率高.数字PCR可以对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实现核酸绝对定量分析,应用与真假鉴别、掺杂使假鉴定等.通过对PCR技术的原理、优劣势分析,以及动物源性食品检测应用方面的综述,对食品监管技术手段的选择具有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生猪屠宰肉品品质检验是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工序.通过对某屠宰场宰后检验出的不合格胴体的统计发现,因黄膘猪导致的不合格猪肉占整个不合格胴体的比例在30%以上.黄膘猪影响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屠宰加工过程中对黄膘猪的准确判定与规范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屠宰场应高度重视、配置专业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严格按照肉品品质的检验规程,做好黄膘猪的判定和处理,确保肉食品质量安全.
为减少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本试验研究3种香辛料对其的清除作用.首先,采用4种方法制备八角、桂皮、生姜提取液,模拟体外胃液环境下对亚硝酸盐进行清除作用研究,以筛选出适宜的提取方法;其次,以最适方法对香辛料进行提取并配制成同浓度的溶液,添加量分别为1、2、3、4、5mL,研究不同添加量的3种香辛料对亚硝酸盐清除效果;最后,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出3种香辛料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八角与桂皮采用醇提法、生姜采用水提法效果较好;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八角、桂皮、生姜的适宜添加量为1、4、4mL时清除效果较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