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再次聚集三农问题,对深入推进农业供给则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常州市武进区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坚持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切实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持续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一、大力度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让农业水平更高。积极破解供给结构调整相对滞后的问题,加快争创农业发展新优势。着眼增效致富,大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调优农业结构,以优质促优价、以特色促增效,更好地促进百姓增收致富。优化种植结构,加快特色产业扩面,重点培育一批市场认可度高的特色产业。优化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有效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水平;大力推广立体种养模式、复合经营模式,发展“粮食+绿肥”“粮食+饲料”等种养结合模式,通过一地多用,实现一举多得。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尤其加快农业生产环节与加工流通环节的融合,加快农业生产加工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合,加快农业生产资源与乡村旅游资源的融合,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延长产业链,健全价值链,从根本上提升农业增收功效。突出生态安全,大力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切实强化农业的生态产品供给功能。全面推行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和全过程质量管控,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衔接,建立全程可追溯信息平台。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推广和保护力度,打造一批“喊得响、走出去”的农产品知名品牌。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有效落实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积极探索非经营性生态湿地补偿办法,确保农业各类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高效利用。抓住“263”环保专项行动契机,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大力推行绿色低毒农药,积极发展高效循环农业,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深化“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果,加快建设5万亩生态湿地,使广大农村源源不断地释放出生态效益。强化市场引领,大力提升农业组织水平。发挥市场的作用、运用市场的手段来组织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标准化、高效化、规范化。发挥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捕捉市场需求更灵敏、适应市场变化更及时、开展市场推广更擅长、获取市场收益更充分、实施市场监管更容易等突出优势,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搭建并运用农产品、农业科技成果网上交易平台,以市场方式推动农产品的现代化营销,以市场导向促进农业技术应用。
二、多渠道促进农民可持续增收,让农民口袋更鼓。着力稳定工资性收入增长势头、挖掘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释放财产性收入增长红利、拓展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推进农民增收“四个轮子”一起转,形成多点发力、多极增长的农民增收新格局,真正让广大农民的口袋鼓起来、实起来。抓住产业富民这个基础。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的同时,积极拓宽二产、三产等多途径增收渠道。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从整体上提升产业层次,依托新经济、新就业,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借助区镇职校、成校、农校等平台,大力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高层次行业、高收入岗位转移就业。抓住创业富民这个关键。完善创业政策,实施农村创业富民行动,不断完善创业补贴、担保贷款等政策,推进相关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提高农村创业的便利化水平。改善创业服务,加强新型农民创业载体建设,建立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创客服务平台,对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开放式一站式服务。培育创业主体,积极鼓励村组干部、合作组织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等群体自主创业,注重吸引高校毕业生、城镇企业主、农业科技人才等各类人才下乡返乡创业,引导更多农民群众创业致富。抓住精准扶贫这个难点。精准落实帮扶对象,把扶贫重点指向低保边缘人群等相对低收入农户,在广泛开展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加强建档立卡,形成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摸清每个低收入农户的致贫原因和能力条件,因户施策,选择适合他们特点的帮扶项目,落实具有实际效果的帮扶措施。精准落实帮扶责任,加强扶贫工作考核,对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
三、高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农村生活更美。坚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把更多精力和资源倾注到农村,不断增强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推动农村经济实力大提升。扎实推进特色强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主攻特色优势领域,支持特色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把特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有效提升镇域经济实力。坚持做强村级集体经济,突出经济一般村这个重点,在巩固提高存量收入的基础上,积极向各级优惠政策要增量,向各类改革试验挖潜量,年内力争所有行政村集体年收入超150万元。推动农村功能形象大改善。持续推动农村交通、水利、电气、物流等各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精致集镇打造工程,通过更新改造和精细管理,推进中心镇区和撤并集镇的功能形态同步提升。以规划为引領、产业为基础、“增绿”为重点,统筹推进新一轮美丽村庄建设,三年内力争建成区级美丽乡村40个以上,形成东南西三条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风景线。推动农村发展活力大增强。全力做好深化农村改革这篇大文章,统筹推进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和新一轮省级农村改革试验等重大改革项目,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通过改革真正“唤醒”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农村资源资产,扩宽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
四、全方位强化工作实质性保障,让“三农”发展更好。发动全区上下聚精会神、群策群力,逐一落实好“三农”工作各项任务,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鼓励党员干部多实践、多贡献。实施区领导挂钩联系镇村制度,加强指导督查,帮助镇村协调解决实际问题。逐一分解任务,加强分工协作,全面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积极支持、各个部门真情服务的工作体系,形成强大工作合力。鼓励村组织多担当、多引领。以新一届村两委换届全面完成为契机,扎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抓覆盖、建阵地、配班子、强队伍、创载体、立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突出村书记这个“领头雁”队伍建设,系统实施村书记“双培育双提升”行动和“三年轮训计划”,切实提高村党组织书记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水平,真正做到心系群众、致富群众、引领群众。鼓励社会各界多参与、多支持。坚持开放兴农,大力引导和支持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三农”发展,为农业农村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资本和新项目。及时发掘总结“三农”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范例,加大宣传推广,促进以点带面,形成全社会合力推进“三农”工作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常州市副市长、武进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尤 展
一、大力度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让农业水平更高。积极破解供给结构调整相对滞后的问题,加快争创农业发展新优势。着眼增效致富,大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调优农业结构,以优质促优价、以特色促增效,更好地促进百姓增收致富。优化种植结构,加快特色产业扩面,重点培育一批市场认可度高的特色产业。优化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有效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水平;大力推广立体种养模式、复合经营模式,发展“粮食+绿肥”“粮食+饲料”等种养结合模式,通过一地多用,实现一举多得。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尤其加快农业生产环节与加工流通环节的融合,加快农业生产加工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合,加快农业生产资源与乡村旅游资源的融合,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延长产业链,健全价值链,从根本上提升农业增收功效。突出生态安全,大力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切实强化农业的生态产品供给功能。全面推行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和全过程质量管控,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衔接,建立全程可追溯信息平台。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推广和保护力度,打造一批“喊得响、走出去”的农产品知名品牌。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有效落实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积极探索非经营性生态湿地补偿办法,确保农业各类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高效利用。抓住“263”环保专项行动契机,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大力推行绿色低毒农药,积极发展高效循环农业,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深化“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果,加快建设5万亩生态湿地,使广大农村源源不断地释放出生态效益。强化市场引领,大力提升农业组织水平。发挥市场的作用、运用市场的手段来组织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标准化、高效化、规范化。发挥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捕捉市场需求更灵敏、适应市场变化更及时、开展市场推广更擅长、获取市场收益更充分、实施市场监管更容易等突出优势,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搭建并运用农产品、农业科技成果网上交易平台,以市场方式推动农产品的现代化营销,以市场导向促进农业技术应用。
二、多渠道促进农民可持续增收,让农民口袋更鼓。着力稳定工资性收入增长势头、挖掘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释放财产性收入增长红利、拓展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推进农民增收“四个轮子”一起转,形成多点发力、多极增长的农民增收新格局,真正让广大农民的口袋鼓起来、实起来。抓住产业富民这个基础。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的同时,积极拓宽二产、三产等多途径增收渠道。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从整体上提升产业层次,依托新经济、新就业,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借助区镇职校、成校、农校等平台,大力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高层次行业、高收入岗位转移就业。抓住创业富民这个关键。完善创业政策,实施农村创业富民行动,不断完善创业补贴、担保贷款等政策,推进相关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提高农村创业的便利化水平。改善创业服务,加强新型农民创业载体建设,建立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创客服务平台,对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开放式一站式服务。培育创业主体,积极鼓励村组干部、合作组织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等群体自主创业,注重吸引高校毕业生、城镇企业主、农业科技人才等各类人才下乡返乡创业,引导更多农民群众创业致富。抓住精准扶贫这个难点。精准落实帮扶对象,把扶贫重点指向低保边缘人群等相对低收入农户,在广泛开展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加强建档立卡,形成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摸清每个低收入农户的致贫原因和能力条件,因户施策,选择适合他们特点的帮扶项目,落实具有实际效果的帮扶措施。精准落实帮扶责任,加强扶贫工作考核,对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
三、高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农村生活更美。坚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把更多精力和资源倾注到农村,不断增强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推动农村经济实力大提升。扎实推进特色强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主攻特色优势领域,支持特色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把特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有效提升镇域经济实力。坚持做强村级集体经济,突出经济一般村这个重点,在巩固提高存量收入的基础上,积极向各级优惠政策要增量,向各类改革试验挖潜量,年内力争所有行政村集体年收入超150万元。推动农村功能形象大改善。持续推动农村交通、水利、电气、物流等各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精致集镇打造工程,通过更新改造和精细管理,推进中心镇区和撤并集镇的功能形态同步提升。以规划为引領、产业为基础、“增绿”为重点,统筹推进新一轮美丽村庄建设,三年内力争建成区级美丽乡村40个以上,形成东南西三条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风景线。推动农村发展活力大增强。全力做好深化农村改革这篇大文章,统筹推进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和新一轮省级农村改革试验等重大改革项目,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通过改革真正“唤醒”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农村资源资产,扩宽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
四、全方位强化工作实质性保障,让“三农”发展更好。发动全区上下聚精会神、群策群力,逐一落实好“三农”工作各项任务,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鼓励党员干部多实践、多贡献。实施区领导挂钩联系镇村制度,加强指导督查,帮助镇村协调解决实际问题。逐一分解任务,加强分工协作,全面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积极支持、各个部门真情服务的工作体系,形成强大工作合力。鼓励村组织多担当、多引领。以新一届村两委换届全面完成为契机,扎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抓覆盖、建阵地、配班子、强队伍、创载体、立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突出村书记这个“领头雁”队伍建设,系统实施村书记“双培育双提升”行动和“三年轮训计划”,切实提高村党组织书记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水平,真正做到心系群众、致富群众、引领群众。鼓励社会各界多参与、多支持。坚持开放兴农,大力引导和支持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三农”发展,为农业农村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资本和新项目。及时发掘总结“三农”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范例,加大宣传推广,促进以点带面,形成全社会合力推进“三农”工作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常州市副市长、武进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尤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