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04年起,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各地对新农村建设都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包括对韩国新村运动模式的分析研究。2006年省农办、省科技厅在山区半山区与平原选取2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的创建样板村,以期通过村校结对共建形式,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建林村聚宝湾有幸立项为浙江省生态景观样板村,通过与浙江农林大学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了聚宝湾休闲苑原生态乡村水湾、现代人的世外桃源、都市型现代设施农业园区三位一体模式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得到了区、市、省领导的充分肯定。聚宝湾先后接待了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及国际友人的参观考察。外界对聚宝湾有“门槛不高,定位不低;投资不大,收获不小;生态原始,形态创新”的具体感觉和“小同大异、特色难仿”的综合性评价。2009年取得了浙江省美丽乡村三十强荣誉。
关键词:美丽乡村;景区
生态景观样板村试点的践行理论,给后续景区村庄的推进、完善、提升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路。
一、景区村庄建设要强化组织,抓好培训
早在2005年,嘉兴市委、市政府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与上海复旦、同济大学等进行了广泛的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在上海举办了多批次“中国新农村小城镇建设讲习班”培训,造就了新农村建设的一批骨干成员,各级政府组成了创建领导小组,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并由农办牵头,多部门协作,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实施。组织机构的建立,为统筹城乡工作,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通过参观、考察、学习、互动交流,创新适合本国国情,本地特点模式,起到花钱少,见效好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成为当时的议题中心。
二、景区村庄建设要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聚宝湾生态景观样板村建设,首先对中央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提出了实施项目的重点,新农村建設重点要突出“新”字,即“发展新产业、构筑新环境、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
2010年末,省委省政府下发了浙委办(2010)141号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对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工作措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相关部门在实际组织实施创建“美丽乡村”工作中,必须按照“宜居、宜业、宜游”及“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具体要求,应用多种媒体对广大群众做好宣传,以统一思想、查找差距,制定规划、落实机制,克难创新、务实工作,强化环境、素质、服务提升。
三、景区村庄建设要强化协作,做好规划
景区村庄建设以前期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河道净化、环境洁化、民居美化、村庄绿化、干道亮化、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七化一配套”为基础,按照“整体性、个性化和可操作”的要求,做好提升规划。
2015年王店镇以新市镇新社区建设规划、农业区域规划、绿化规划、休闲旅游规划、农村道路网络规划为基础,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浙江省“三宜四美”的具体化行动方向,以“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彰显特色”为出发点,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两个方向,除了撤并点往中心村、社区集聚外,保留特色列入的景区村落,注重结合农业“二区”建设、休闲文化旅游观光区精品线,在建林、南梅、镇西、庆丰自然美中,构建原生态聚宝湾、策划人文蒋薰村、完善自然生态干四村、创新状元文化村的田园水乡个性美;在挖掘“三生一文”内涵中,集成农学、林学、园艺建筑学等要素,构建综合美;在融合乡村自然资源及各部门政策、人、财资源中通力协作,串珠成链,确保创建整体美。达到点片相依,合众汇演目标。
四、景区村庄建设要明确主题,做出特色
聚宝湾美丽乡村在规划建设之初,就酝酿了一个响亮的主题,我们浙江省提出的旅游口号是“诗画江南、山水浙江”,嘉兴提出的口号是“吴风越韵、红船绿城”,聚宝湾休闲苑根据创意理念、自身特点优势,明确了“田水园林居,诗画和谐地”的主题。聚宝湾休闲苑有田、水、园、林、居之美,有史上和现代人的田园诗、以及剪纸、农民画、农家灶画作陪衬,这与从穷山恶水中发现绿水青山之美不无两样,并且与当时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现时崇尚的“两山理论”与时俱进。秀洲区在美丽乡村推进中提出了美丽乡村-田园秀洲创建主题,确立了秀洲区美丽乡村景区村庄建设的主导方向。
景区村庄的建设不仅要有响亮的主题,还要结合当地的特色来发展。整个聚宝湾休闲苑注重了弘扬王店镇梅文化,在聚宝湾休闲苑自然村入口建成了占地40亩的梅园。为拓展文化内涵,国家发改委区域规划咨询专家朱荣林教授特意撰写了“建林梅园记”;王店镇政府还特地在此设立了一块梅里清风碑,按秀洲梅里之意布局设计了秀梅亭,为使梅园更具完整,新建了梅文化创作室—品梅观,在梅里诗画长廊,精选了王店清代文豪朱彝尊的百首鸳鸯湖棹歌及历代名人咏梅诗歌的代表作,供到访者鉴赏。
五、景区村庄建设,要强化整合,做好要素应用
“城市化中的园艺精典,来源于原生态的农村精华”,反过来城市园林要素精华运用到农村,更能体现原生态的自然美。
按照“道路通畅不求方,依河而居曲线美,绿色生态相协调,文化传承有特色”为指导原则。做好地域特色、江南水乡韵味的利用、提升文章是创建工作的基础。聚宝湾在规划中,充分运用了园艺学原理,布局了七弯七景景,相关节点设计了堰、阁、轩、亭、廊,桥、渡、台、生态步道、圩岸、梅园、仿清老宅等园林建筑设施。景区村庄项目对新增设施制定了多套方案,在征求文本初稿意见时,均取得了水利、建设、土管、农林、科技、文化宣传、旅游等部门以及当地村民的参与支持。并根据资金财力,因地制宜、适当超前的原则进行资金测算后筛选。
除文本新增设施外,在就地取材上做好利用文章。对南梅村的王家青石浮雕古井、旗杆石就地安置。各景区农户的石桥埠给予保留,通过河道疏浚整修后,即增加了美观,又不失乡韵特色,更方便农户的正常生活。 其次,相关园艺要素的布局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聚宝湾建设中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在梅园与聚宝湾底结合部,设置的沁芳堰,一般也就是认为是个水利工程,但把它作为廊桥观景功能来看,效果起了质的飞跃,夏季万物生长季节,在沁芳堰可以俯视整个聚宝湾休闲苑主线全景,水乡自然风光一览无余,起到 “湾林聚宝尽收眼”的观赏效果,与梅园中的梅溪组合,又起到“拦而不拦”调节梅溪水位的功效。
桥是路的延伸,村庄内的小桥主要是为沟通河流两岸居民的正常往来。虹桥的建成,使得聚宝湾休闲苑的水乡特色更加凸现出来,后续建造的采菱渡、观鱼桥、亲水平台、聚宝阁、5种不同模式的生态型护岸与滨水通道、沁芳堰遥相呼应,并与河岸上保留的乡土特色林木、河面上的水生植物,交相辉映,衬托着江南水乡的特殊 ,给聚宝湾休闲苑平添了一种朦胧美,让人犹如置身 “烟波平生采菱渡,闲情逸志绘彩虹”的意境之中。
六、景区村庄建设,要强化绿意,做好美化
聚宝湾、蒋薰村、状元村在景区村庄创建中,结合每年的赏梅节、文化节,特邀有一定层次的领导和知名人士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安排不同形式的义务植树等活动,使之“雁过留聲、人走留树、时过留名、岁过留香”,以营造全社会爱绿护绿更好的氛围,提高景区村庄的知名度,使林地成为来客瞻仰受教育的基地。
聚宝湾、干四村、状元村除在沿线、相关节点布局相关绿色景观外,尤其注重乡土树种与文化的保护利用,村庄内农户依水而居以及经过世代沧桑、生息繁衍保存下来的榉、椿、竹、梅、榆、朴等生态群落,是一个最好的宿影,以前居民普遍喜欢种植的树木,不仅是出于用材需要的考虑,更具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原因。要从中挖掘、提炼、升华、展示,达到绿意滋养身心目的。
七、景区村庄建设要强化生产,推进双增
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要素。
为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互动项目,景区村庄周边,以土地流转,引资选资,相继引进了多个投资额逾千万元的高新农业和农业观光企业,2020年引入的爱国军旅教育中心,是民营企业参与景区村庄建设的典范。这些企业的进入,不仅进一步优化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农业产业结构,为农业生产发展起到更强大的辐射作用,而且为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培训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带来了重大意义。
八、景区村庄建设,要强化长效保洁,改善人居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人居生活质量。确保景区村庄有钱、有人、长效管理,强化生产生活污水、垃圾分捡处理、绿化养护、河道保洁日常化。乡村农家一般都有一个完整的庭院与宅地,但庭院内外多数杂乱无章,从村前、村中再到乡村的外延,组装乡村元素的“琴键”,让竹园、桑园、果园、菜园与庭院花园不断镶嵌,打造人与自然完美和谐的理念,传递四季舞动的微田园,也是彰显乡村与住户德智勤美的重要标志。
总之,景区村庄建设应充分体现传承与发展,因为社会发展的方向始终要体现“三生一文”的和谐共生,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人居生活质量。聚宝湾等一批景区村庄建设的创建起到了一个良好的抛砖引玉作用,在美丽乡村推进中,相关的创建理念、创建成果值得进一歩研究、完善,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楠. 两种不同模式下的乡村建设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探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31):206.
[2]黄浩洋. 广西巴马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 030(013):267-268.
关键词:美丽乡村;景区
生态景观样板村试点的践行理论,给后续景区村庄的推进、完善、提升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路。
一、景区村庄建设要强化组织,抓好培训
早在2005年,嘉兴市委、市政府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与上海复旦、同济大学等进行了广泛的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在上海举办了多批次“中国新农村小城镇建设讲习班”培训,造就了新农村建设的一批骨干成员,各级政府组成了创建领导小组,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并由农办牵头,多部门协作,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实施。组织机构的建立,为统筹城乡工作,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通过参观、考察、学习、互动交流,创新适合本国国情,本地特点模式,起到花钱少,见效好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成为当时的议题中心。
二、景区村庄建设要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聚宝湾生态景观样板村建设,首先对中央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提出了实施项目的重点,新农村建設重点要突出“新”字,即“发展新产业、构筑新环境、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
2010年末,省委省政府下发了浙委办(2010)141号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对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工作措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相关部门在实际组织实施创建“美丽乡村”工作中,必须按照“宜居、宜业、宜游”及“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具体要求,应用多种媒体对广大群众做好宣传,以统一思想、查找差距,制定规划、落实机制,克难创新、务实工作,强化环境、素质、服务提升。
三、景区村庄建设要强化协作,做好规划
景区村庄建设以前期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河道净化、环境洁化、民居美化、村庄绿化、干道亮化、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七化一配套”为基础,按照“整体性、个性化和可操作”的要求,做好提升规划。
2015年王店镇以新市镇新社区建设规划、农业区域规划、绿化规划、休闲旅游规划、农村道路网络规划为基础,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浙江省“三宜四美”的具体化行动方向,以“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彰显特色”为出发点,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两个方向,除了撤并点往中心村、社区集聚外,保留特色列入的景区村落,注重结合农业“二区”建设、休闲文化旅游观光区精品线,在建林、南梅、镇西、庆丰自然美中,构建原生态聚宝湾、策划人文蒋薰村、完善自然生态干四村、创新状元文化村的田园水乡个性美;在挖掘“三生一文”内涵中,集成农学、林学、园艺建筑学等要素,构建综合美;在融合乡村自然资源及各部门政策、人、财资源中通力协作,串珠成链,确保创建整体美。达到点片相依,合众汇演目标。
四、景区村庄建设要明确主题,做出特色
聚宝湾美丽乡村在规划建设之初,就酝酿了一个响亮的主题,我们浙江省提出的旅游口号是“诗画江南、山水浙江”,嘉兴提出的口号是“吴风越韵、红船绿城”,聚宝湾休闲苑根据创意理念、自身特点优势,明确了“田水园林居,诗画和谐地”的主题。聚宝湾休闲苑有田、水、园、林、居之美,有史上和现代人的田园诗、以及剪纸、农民画、农家灶画作陪衬,这与从穷山恶水中发现绿水青山之美不无两样,并且与当时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现时崇尚的“两山理论”与时俱进。秀洲区在美丽乡村推进中提出了美丽乡村-田园秀洲创建主题,确立了秀洲区美丽乡村景区村庄建设的主导方向。
景区村庄的建设不仅要有响亮的主题,还要结合当地的特色来发展。整个聚宝湾休闲苑注重了弘扬王店镇梅文化,在聚宝湾休闲苑自然村入口建成了占地40亩的梅园。为拓展文化内涵,国家发改委区域规划咨询专家朱荣林教授特意撰写了“建林梅园记”;王店镇政府还特地在此设立了一块梅里清风碑,按秀洲梅里之意布局设计了秀梅亭,为使梅园更具完整,新建了梅文化创作室—品梅观,在梅里诗画长廊,精选了王店清代文豪朱彝尊的百首鸳鸯湖棹歌及历代名人咏梅诗歌的代表作,供到访者鉴赏。
五、景区村庄建设,要强化整合,做好要素应用
“城市化中的园艺精典,来源于原生态的农村精华”,反过来城市园林要素精华运用到农村,更能体现原生态的自然美。
按照“道路通畅不求方,依河而居曲线美,绿色生态相协调,文化传承有特色”为指导原则。做好地域特色、江南水乡韵味的利用、提升文章是创建工作的基础。聚宝湾在规划中,充分运用了园艺学原理,布局了七弯七景景,相关节点设计了堰、阁、轩、亭、廊,桥、渡、台、生态步道、圩岸、梅园、仿清老宅等园林建筑设施。景区村庄项目对新增设施制定了多套方案,在征求文本初稿意见时,均取得了水利、建设、土管、农林、科技、文化宣传、旅游等部门以及当地村民的参与支持。并根据资金财力,因地制宜、适当超前的原则进行资金测算后筛选。
除文本新增设施外,在就地取材上做好利用文章。对南梅村的王家青石浮雕古井、旗杆石就地安置。各景区农户的石桥埠给予保留,通过河道疏浚整修后,即增加了美观,又不失乡韵特色,更方便农户的正常生活。 其次,相关园艺要素的布局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聚宝湾建设中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在梅园与聚宝湾底结合部,设置的沁芳堰,一般也就是认为是个水利工程,但把它作为廊桥观景功能来看,效果起了质的飞跃,夏季万物生长季节,在沁芳堰可以俯视整个聚宝湾休闲苑主线全景,水乡自然风光一览无余,起到 “湾林聚宝尽收眼”的观赏效果,与梅园中的梅溪组合,又起到“拦而不拦”调节梅溪水位的功效。
桥是路的延伸,村庄内的小桥主要是为沟通河流两岸居民的正常往来。虹桥的建成,使得聚宝湾休闲苑的水乡特色更加凸现出来,后续建造的采菱渡、观鱼桥、亲水平台、聚宝阁、5种不同模式的生态型护岸与滨水通道、沁芳堰遥相呼应,并与河岸上保留的乡土特色林木、河面上的水生植物,交相辉映,衬托着江南水乡的特殊 ,给聚宝湾休闲苑平添了一种朦胧美,让人犹如置身 “烟波平生采菱渡,闲情逸志绘彩虹”的意境之中。
六、景区村庄建设,要强化绿意,做好美化
聚宝湾、蒋薰村、状元村在景区村庄创建中,结合每年的赏梅节、文化节,特邀有一定层次的领导和知名人士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安排不同形式的义务植树等活动,使之“雁过留聲、人走留树、时过留名、岁过留香”,以营造全社会爱绿护绿更好的氛围,提高景区村庄的知名度,使林地成为来客瞻仰受教育的基地。
聚宝湾、干四村、状元村除在沿线、相关节点布局相关绿色景观外,尤其注重乡土树种与文化的保护利用,村庄内农户依水而居以及经过世代沧桑、生息繁衍保存下来的榉、椿、竹、梅、榆、朴等生态群落,是一个最好的宿影,以前居民普遍喜欢种植的树木,不仅是出于用材需要的考虑,更具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原因。要从中挖掘、提炼、升华、展示,达到绿意滋养身心目的。
七、景区村庄建设要强化生产,推进双增
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要素。
为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互动项目,景区村庄周边,以土地流转,引资选资,相继引进了多个投资额逾千万元的高新农业和农业观光企业,2020年引入的爱国军旅教育中心,是民营企业参与景区村庄建设的典范。这些企业的进入,不仅进一步优化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农业产业结构,为农业生产发展起到更强大的辐射作用,而且为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培训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带来了重大意义。
八、景区村庄建设,要强化长效保洁,改善人居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人居生活质量。确保景区村庄有钱、有人、长效管理,强化生产生活污水、垃圾分捡处理、绿化养护、河道保洁日常化。乡村农家一般都有一个完整的庭院与宅地,但庭院内外多数杂乱无章,从村前、村中再到乡村的外延,组装乡村元素的“琴键”,让竹园、桑园、果园、菜园与庭院花园不断镶嵌,打造人与自然完美和谐的理念,传递四季舞动的微田园,也是彰显乡村与住户德智勤美的重要标志。
总之,景区村庄建设应充分体现传承与发展,因为社会发展的方向始终要体现“三生一文”的和谐共生,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人居生活质量。聚宝湾等一批景区村庄建设的创建起到了一个良好的抛砖引玉作用,在美丽乡村推进中,相关的创建理念、创建成果值得进一歩研究、完善,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楠. 两种不同模式下的乡村建设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探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31):206.
[2]黄浩洋. 广西巴马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 030(013):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