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府社会管理创新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进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以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是世界各国政府的恒新主题。本文以著名的麦肯锡7—S系统思维模型为框架,从共同理念(Shared Value)、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体制(System)、风格(Style)、人员(Staff)和技术(Skill)七个维度,探讨和分析了当代中国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进展和取向,为进一步推进政府社会管理的创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体现系统思维的视角和方略。
  关键词: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系统思维;麦肯锡7—S模型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6)10-0013-03
  
  一、引论
  
  推进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以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是世界各国政府的恒新主题。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为了适应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要求,多次对政府的社会管理进行变革和调整,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如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发生较大的转变,政府的社会管理权力向下和向外逐步转移;政府社会管理的程序和机制有了明显改变,以行政命令和红头文件为主的政策管理逐步转向以法律法规为主的规范管理,依法行政的观念逐渐形成,等等。但也必须指出,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的现状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新局面”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在管理的理念、结构、体制、技术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应当以系统思维的方法,全面考量和积极推进政府社会管理的创新。
  美国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所构建的7—S模型是系统思维方法研究的一个著名模型。该模型统摄7个要素,即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体制(System)、风格(Style)、人员(Staff)、技术(Skill)和共同理念(价值取向)(Shared Value)。由于这7个要素的英文词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因而称为“7—S模型”。
  麦肯锡7—S模型主张,一个组织不仅仅是一种结构形式,而是由战略、结构、体制、风格、人员、技术和共同理念构成的系统(见图1)。在这个系统中,战略、结构和体制是组织成功的“硬件要素”,风格、人员、技术和共同理念是组织成功的“软件要素”。麦肯锡7—S模型强调,“软件要素”和“硬件要素”同等重要。其中,“共同理念”是核心要素,是整个组织的价值取向;“战略”是对组织的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和发展途径的总体谋划,它体现组织的共同理念;“结构”和“体制”服务于组织的战略;风格、格员、技术则为“硬件要素”的运作提供支持。只有统摄这7个要素的“硬件”和“软件”和谐统一、相互促进,才能使组织系统释放出最佳的功能,产生最优的绩效。
  


  20世纪80年代以来,体现系统思维的麦肯锡7—S模型被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部门及政府机关应用于分析组织的变革和创新,成为诊断组织问题、变革组织机制、创新组织范式的有效工具。有鉴于此,笔者拟以麦肯锡7—S系统思维模型为框架,探析当代中国政府社会管理的创新问题。
  
  二、麦肯锡7—S模型下的当代中国政府社会管理创新
  
  (一)政府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由国家本位到社会本位
  政府社会管理理念,是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确立和践行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政府社会管理系统的灵魂。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一直实行全能统制型政府治理范式,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的政治统治,践行“国家本位”的理念。诚如恩格斯所言:“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步入快速转型时期,以产权多元化和经济运行市场化为基本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直接地促进了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的形成,而且使得社会结构产生裂变和分化,社会的异质性和不平等性愈益凸显,社会矛盾与日俱增,有的矛盾还相当尖锐。在这种情势下,作为权威性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政府,必须创新社会管理理念,“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实行由“国家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换;否则,势必影响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二)政府社会管理战略创新:由重经济发展到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战略就是规划,是手段,是行动模式,是对整体的把握和未来的看法”。重视社会管理战略的创新,是现代政府区别于传统政府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战略,生产力发展十分迅速,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十分突出。在一些地区,经济增长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比,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短腿”,农村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更是“短中之短”。联合国发展署2003年公布的数据表明,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相比,中国社会发展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世界排名中居第104。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政府社会管理战略必须从只注重经济发展、单纯追求GDP指标的增长转变到在保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综合指标上来。
  
  (三)政府社会管理组织结构创新:由离散型到整合型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社会管理组织结构创新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之一,就是破除离散型组织结构,建立大部制、综合性组织结构。目前,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组织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央政府没有管理社会事务的综合协调机构;没有专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地方自治事务的机构;没有综合管理全部社会保障事务的机构(社会救助事务由民政部管,社会保障事务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管);社会管理机构林立,社会管理职能分散,彼此之间常常政策不配套、标准不统一、行动不协调、工作不配合,引起种种矛盾,造成能量内耗。鉴此,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创建大部制、整合型社会管理组织结构。其工作的着力点是:第一,在民政部的基础上,组建内政部,作为社会管理的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管理警察、选举、地方自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事务;将公安部等机构并入内政部。第二,在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的基础上,组建隶属于内政部的地方自治与基层自治局。第三,原民政部的社会救助职能并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全面履行社会保障职能。
  
  (四)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由单中心到多中心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政府作为单一的权力中心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经验都表明,这种单中心社会事务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必须予以变革。为此,我国政府曾多次进行分权式的改革。但是,由于权力仅仅在中央政府部门之间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流动即体制内流动,这种分权改革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时又由于分权所带来的腐败、寻租等问题,不得不终止分权的努力,重新实行集权。在我们看来,无论是集权的还是分权的制度安排,其体制特征都是单中心,即“决策权是在等级制的命令链条中组织起来的,具有一个单一的终极权力中心”,因而难以获得预期的制度绩效。鉴此,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理性变革,应当由体制内分权向体制外分权即向社会分权推进,从而创建政府、市场、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即非政府非营利部门)基于法定性规则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合作,共同治理社会公共事务,以实现“善治”。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实行的“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社会组织主导、社区居民参与”的新型社区管理混合模式,就是“多中心治理体制”的一种有益探索。
  
  (五)政府社会管理风格创新:由行政管制型到公共服务型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中盛行“行政管制”风格,不少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在角色定位上仅注重其作为权力者的身份,而忽视其权力的根本来源和权力行使的根本宗旨,从而背离了政府存在的基本价值。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政府的职能概括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这一新的政府职能体系表明: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管制型”政府社会管理风格必须加以变革,塑造新的“公共服务型”管理风格。为此,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第一,厘定公共服务内容。根据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应主要提供面向劳动力市场的“民生性服务”、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公益性服务”、非竞争性领域的“基础性服务”以及促进市场主体正常运转和创新的“主体性服务”。第二,建立公共服务体系。要根据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确定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既要加强城镇的公共服务建设,更要加强广大农村的公共服务建设;既要加强东部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更要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第三,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公共服务方式的创新,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社会管理风格创新的一项核心内容,也是我国政府社会管理风格创新的重要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法治化,尤其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构建,为公共服务提供制度性保证。
  
  (六)政府社会管理人员创新:由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在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系统中,管理人员的创新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因为无论是政府社会管理理念、社会管理战略、社会管理结构、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还是社会管理风格、社会管理技术的创新,如果离开了素质精良的政府社会管理人员即公务员队伍,都将无从谈起。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推进我国政府社会管理人员的创新,关键是要实现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变革。具体地说,应当实现三大转变:第一,变“以事为中心”为“以人为中心”。传统的人事管理耽于以事为中心,往往只重视组织目标的达成,恪守“进口——使用——出口”的工作路径。这是一种落后的工作方式,必须予以变革,代之以更加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资源为目标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第二,变“视人为成本”为“视人为资源”。通过这种转变,使政府机关及其领导者重视公务员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中的关键作用,及时发现公务员的合理需要和创造潜能,通过优质服务和有效开发的途径,使其得到满足和显现。第三,变“权力本位”为“能力本位”。“权力本位”的逻辑是:以权力划分资源,以等级、身份、门第和关系进行人才评价;“能力本位”的逻辑是:以竞争获取资源,以实力决定竞争的结局。由“权力本位”转向“能力本位”是政府社会管理人员创新的一项重要使命。为此,应当为所有公务员的努力奋斗和聪明才智的发挥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使其确信自己的能力表现能够得到公正的回报。
  
  (七)政府社会管理技术创新:从人工型到电子型
  横察现世,以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潮流席卷全球,揭开了人类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的序幕。顺应世界信息化发展潮流,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启动了社会信息化进程。正在推展的信息化进程,不仅引发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历史性变迁,而且已经引起并将继续引起政府社会管理技术的深刻变革,即由人工型转向电子型,推行电子政务。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建成了以国务院办公厅为枢纽、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连接各地区政府部门的全国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实现了政府部门公文、信息的数字化传输。第二,“国务院办公厅智能化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已经在全国近200个县以上政府部门得到应用。第三,多数县以上政府机关建立了内部办公业务网,办公自动化水准不断提高。第四,机关工作人员现代化办公技能有了明显提高,促进了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但也应当看到,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如崭新的电子化工作方式与陈旧的政府组织结构之间的矛盾、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墨守陈规的法制建设之间的矛盾、政务活动的安全性要求与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信息开放之间的矛盾等。如何化解这些困难和矛盾,进一步推进政府社会管理技术的变革和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结语
  
  其一,以麦肯锡7—S系统思维模型为分析框架的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具有整体性。这就是说,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系统中的战略、结构、体制、风格、人员、技术、共同理念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这表明,为使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的创新取得成功,必须着眼整体,统筹谋划。
  其二,以麦肯锡7—S系统思维模型为分析框架的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具有相关性。这就是说,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系统中硬件要素(即战略、结构、体制)与软件要素(即风格、人员、技术和共同理念)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这表明,为使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的创新取得成功,各个要素的创新必须配套进行。
  其三,以麦肯锡7—S系统思维模型为分析框架的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动态性。这就是说,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系统中的战略、结构、体制等要素不是静止的,它们时时与系统外的社会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这表明,为使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的创新取得成功,各个要素必须保持对社会环境的最佳适应状态。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3页。
  ② 参见陈振明等《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概念辨析》,《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③ 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④Henry Mintzberg and others, The Strategy Process,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3. p.5.
  ⑤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中文版译序,第16页。
  ⑥ 本书编写组:《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
  
  (责任编辑 刘龙伏)
其他文献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敢于从实际出发,运用人类最新的成果,修正自己的错误,修正不科学的论点,从而使他们的学说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完善、发展和提高,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6)03-0005-03
期刊
已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多侧重于以地域意义上的“西方”作为参照系,无论是以晚清为起点的论史框架,还是以整个20世纪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生成和发展的叙述段落,其实都隐含了文学“近代化”或者“现代性”的价值诉求,这就昭示了中国当代学者潜隐的“二元”化取向,即在新与旧古典与现代之间作出义正辞严的了断,内含的价值取向即是达尔文“进化论”式的舍旧取新,唯新是务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国身份何在?将中国现代
期刊
一马歇尔对李闻被刺的反应    李闻惨案发生后,美国许多团体要求停止对华援助1946年7月20日,《纽约邮报》在社论中建议马歇尔正告蒋介石,要其“立即停止用暗杀为政治武器,并决心解除内战威胁”,否则“美国将断绝租借援华”①21日,合众社纽约电中,报导了哈佛哥伦比亚等大学53位教授,为李闻事件联名致电杜鲁门总统代理国务卿艾奇逊及美国国会表示抗议②他们要求“美国政府必须立刻撤退其驻华军队,在中国尚未成
期刊
一    闻一多的古代文学研究处于“五四”的更新期之后,属于学术转型时期,在走出了晚清“体用”之说后,他在方法论上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结合得非常完美,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表现出新颖性独特性前瞻性,是极有研究个性的学者,取得了极其突出的成就  郭沫若说:  一多对于文化遗产的整理工作,内容很广泛,但他所致力的对象是秦以前和唐代的诗与诗人关于秦以前的东西除掉一部分的神话传说的再建之外,他对于《周易》
期刊
摘要:从宏观的角度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质是技术或基本生产函数的不断创新,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或阻碍经济发展的实质,也就是制度能否使社会的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从而不断推动技术及基本生产函数的创新。制度的价值在于它能为经济活动提供一种稳定的长期服务,凭借它,人们可以对经济活动产生长期的预期。因此,人们选择一种制度并使其在历史过程中延续下去,必然意味着人们不断地对其做长期的利益投入并对其抱以长期的收益预
期刊
摘要:康德所揭示的“理性悖论”是形而上学同一哲学进行反身思维时必然产生的,黑格尔通过“绝对理性”的“拉扯牵引”疏解了这个悖论。在此之后的哲学流派都是通过批判黑格尔间接地回应理性悖论而展开各自的理论话语,但问题指向、致思理路与思维范式都发生了变化。正是在理性悖论的嬗递与流变这个宏观视域中,才能凸现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对话的可能性与价值。  关键词:理性悖论;实存主义;社会批判;辩证理性;实践哲
期刊
摘要:在抗战正酣的1941年,一群知识分子以《时代批评》杂志为平台,发表了一系列人权文章,集中于“人权运动专号”,由此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权运动。本文将重温这场“纸上”的人权运动,再现国家民族危亡之时的人权论争和诉求,探寻其特点与意义,以冀温故知新,为中国当前和未来的人权建设提供历史经验。  关键词:抗战时期;人权诉求;人权运动  中图分类号:K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
期刊
一、独树一帜的法权理论  童之伟教授在《法权与宪政》(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中指出:直到今天,以权利义务解释全部法律关系的法哲学思想仍然在总体上采用陈旧、片面的权利义务分析框架解释全部法现象,而这种分析框架存在着关照不到公法领域,不能合乎逻辑地解释权力现象等无法修补的结构性弊病。而坚持权利义务论者的回答是:权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权利包括“权力”,狭义的权利不包括“权力”。童教授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是一种建构性的教育理想,是价值范畴,而非科学的事实性范畴。为此,我们应从教育价值论的视角来给素质教育定位。理想的教育价值取向就是使教育对所有评价主体有价值,因惟有自由才是人所共有的价值理想,所以,素质教育要成为一种理想教育,它就必须遵循自由这个价值取向,要以促进自由为目的。简言之,自由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价值方向。  关键词:素质教育;价值基础;自由;自由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
期刊
2005年7月,我们很高兴地收到傅占魁先生赠送的《衔石集》。书中,作者收集了他写的传统诗词有300余首和附录在书后一部分新诗。对他的诗词,有很多名家都发表了非常中肯的赞赏意见,可说好评如潮。我们读后也确实认为傅先生的传统诗词和现代新诗都是不同凡响的。
期刊